南唐亡國後,小周后曾大罵過李煜無能?他的死與趙光義又有何關聯

2020-12-26 騰訊網

小周后是否與趙光義發生這樣的事情其實並沒有可靠實據,不過她擁有國色之姿卻是真的,而且因為她與李煜在一起,還讓親姐姐非常生氣,甚至在病重期間都不願意回頭再看她一眼。

至於小周后與李煜在北宋時,李煜死後,小周后也不願意獨活,因為小周后對李煜的感情非常真摯,這也沒有枉費李煜對小周后一生寵愛。

宗娶繼室生二女,皆國色,繼為國後。

南唐司徒周宗有兩女,大女兒周娥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周后,她入宮為妃時,小周后才5歲,所以小周后憑藉姐姐的關係,經常會在後宮走動,當時鐘太后很喜歡她,「聖尊后甚愛之」。

小周后比自己的姐姐整整小了14歲,她5歲時,姐姐19歲,大周后病逝時年紀也僅僅才29歲,當時的小周后年紀15歲。

小周后幼年時就經常出入後宮,當時她年紀尚小,自然沒什麼大礙,後來她姐姐生病,她經常以探病為由入宮,當時的小周后也早已不是孩子,而是十三四歲的大姑娘了,當李煜再次見到妻妹時,便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李煜既是地位尊貴的皇帝,不僅年少多金,而且文採飛揚,面對如此優秀的男性,小周后這樣的情竇初開的少女自然難以拒絕。

反觀李煜所作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便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約會情景的詞,可謂惟妙惟肖,讀罷仿佛身臨其境,尤其是那句「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繡鞋」,讓人不禁腦海中浮現小周后偷偷去見李煜時的場景。

只不過小周后畢竟年紀還小,沒有那麼多心思,在意外被姐姐發現後,面對姐姐的質問「汝何日來?」,只得慌慌張張的答道「既數日矣」。

大周后雖然賢良,卻也明白事理,小周后的突然出現代表什麼,她自然心知肚明,盛怒之下,面壁而臥,再也不願意回頭看小周后一眼了。

大周后很快就病逝了,或許其中也有因此事的抑鬱之因吧,不過她的小妹卻沒受到太大影響,在第二年便與李煜成婚,這對男才女貌的璧人得償所願,只是不知道他們在甜蜜之時,會不會想到曾經也有一個國色親人,在這裡香消玉殞呢?

南唐在 975 年被北宋滅亡,才華橫溢的李煜卻不是一個剛烈的男人,殉國對他來說太難,他選擇「肉袒出降」,甘心承受羞辱去北宋的東京為囚,背負著「違命侯」的羞辱頭銜,苟且於人世,偶然寫一首詞,抒發自己的不順。

李煜與小周后在北宋時期,因為李煜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小周后的傾城姿色,很快便有緋聞傳出來。

小周后到達北宋以後,經常被趙光義叫到宮中,而且每次入宮的時間都不斷,幾日後才會出來,回去見到李煜後,還會又哭又鬧,有時甚至對其大罵。

這種事情被傳的惟妙惟肖,最早記載此事者又是宋人王銍,而且此人並非普通的讀書人,他是宋朝的官員,其出身也是書香門第,父親王萃師從歐陽修,祖上又有王昭素這樣宋初的著名學者。

所以,王銍在其作品《默記》當中記載的關於小周后與趙光義的事情,便增添了幾分可靠性,畢竟他生活的時代與事件發生時間相對來說比較近,而且其本身又是官員,出身也不錯。

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多宛轉避之。

這段記載便是《默記》當中的一段,王銍聲稱,這段摘自龍袞所著的《江南錄》,並且是刪減版。

只不過王銍的記載站不住腳,因為《江南錄》不僅不是龍袞所著,而且這本《江南錄》早就失傳了,引摘一本失傳的作品,自然就沒什麼可信度可言了。

最重要的是,這本《江南錄》的作者是徐鉉和湯悅,而且最初決定編修此書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光義本人。

趙光義或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他也絕不會命人寫一本抹黑自己的史書吧?所以,《江南錄》中根本不可能記錄這件事情。

而且當時的主筆徐鉉和湯悅,那可都是南唐的舊臣,尤其是徐鉉,絕對是李煜的鐵桿粉絲,讓他寫李煜如此丟人的事情,趙光義同意,徐鉉也得思量思量吧,他做出這樣的事情,不怕遺臭萬年嗎?

小周后與趙光義之間的事情其實根本沒法斷定,空穴來風的可能性更大,只不過這樣的事情在古代經常有發生,所以給人一種「肯定是這樣」的錯覺。

至於後人所偽作的那幅《熙陵幸小周后圖》,則更是不值一提,錯漏百出。

李煜的死,也有一個比較特別的說法,那就是因為他作了一首詞,導致趙光義的憤怒,派趙廷美送去鴆酒給毒死了。

這種說法也是很快得到了廣泛傳播,畢竟這樣的歷史事件仿佛才更加有趣,試想,一部傳世的佳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創作這首詞的時候,身為皇囚的李後主已經在北宋京師近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日夕以淚洗面」,不過自己選擇的路,即便是跪著也要走完,既然畏懼殉國的短痛,自然也就無法逃出這日日煎熬的長痛。

好在李後主是一位詞人,他滿心的委屈反而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留下了許多著名作品給後世賞析,卻只能給自己留下一首最後的絕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死的那天正好是七夕佳節,然而卻沒有史料證明他的死於趙光義有關,有人認為趙光義其實早想處死李煜,只是礙於沒有藉口,才拖延至今;也有人認為他之所以能夠活那麼久,是因為小周后委身趙光義,為他換來的生機。

這些故事看似悽美且合理,卻在正史當中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即便是在野史當中的記載,也同樣經不起推敲。

那麼,李煜之死並非善終,而且言之鑿鑿是被鴆酒毒死的說法又是來自何處呢?經過查閱不得了,原來這種說法與小周后、趙光義有其他關係的說法出自同出,便是宋人王銍的《默記》。

後主七夕在賜第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默記》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李煜之死的直接原因並非正常死亡,而是因為作《虞美人》惹怒趙光義,因此被趙光義派人以毒酒鴆殺。並且對其毒有明確記載,為「牽機藥」。

相傳服用此藥會對中樞神經進行破壞,死者頭部與腳部相連,狀似牽機,因此得名。

只不過除《默記》外,其他同時期的史料當中卻鮮有記載此事,加之《默記》當中記載的小周后一事並不可靠,鴆殺李後主的記載自然可信度也就不高了。

趙光義並非正人君子,但是他也曾希望做一個像趙匡胤那樣的君王,而且其上位頗有周折,做出無禮小周后、鴆殺李後主這種意義不大的事情,反而因此落人口實的可能性並不大。

至於小周后在李後主死後不久也隨之而去,在史料的記載中,原因是「後主殂,後悲哀不自勝,亦卒」,可以認為小周后與李後主的情感深厚,在其死後悲傷過度,隨之而去,鑑於這對夫妻亡國之前的恩愛情況,這樣的結局合情合理。

相關焦點

  • 小周后被趙光義侵佔後大罵李煜無能,最後為什麼又隨他而死?
    小周后和李煜的這段感情,是緣也是孽。她被趙光義侵佔後,處境極其可憐,每次回家就大罵李煜無能。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一切也是她自己造成的,如果不是當初非要和李煜在一起,趙光義連她是誰都不知道,也就沒那些事了。但是,雖然罵歸罵,小周后心裡還是愛著李煜的,才會在他死後沒多久就跟著去了。
  • 五代十國那些事1:南唐後主李煜和小周后的愛情故事
    身為南唐的亡國之君,卻寫下了眾多流傳千古的絕妙好詞,被稱為千古詞帝。而小周后,則是李煜皇后周娥皇(大周后)的同胞妹妹,因此,李煜與小周后的愛情故事也被後世稱為不倫之戀。菩薩蠻——(五代)李煜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皇帝李煜遭受奇恥大辱,為什麼他沒有自殺
    自古亡國之君下場悽慘,南唐後主李煜就是一個典型,身為帝王的李煜,沒有因為政績而留名青史,反倒是因為詩詞而流傳後世,「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世人皆知。
  • 【書畫典故】李煜的痛苦與《煕強幸小周后圖》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後期詞反映亡國思鄉之痛,哀婉  悽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 因詞亡國亡家亡自己的南唐後主究竟有多慘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
    「當初如果李煜能用作詩的功夫治理國家,今日又怎會淪為朕的階下囚。」 ──趙匡胤清清不禁在想,南唐亡國,只是因為後主李煜沒有治理好南唐嗎?只是因為李煜這個「昏君」嗎?李煜的父親李璟其實是一名位藝術家,在位的時候經常邀請有文採的文人進宮切磋交流。在他爸爸的影響下,李煜自然耳濡目染的也喜歡這些文學藝術。什麼吟詩填詞,書法繪畫,精通音律。只要是跟藝術能挨著邊兒的他都喜歡,成天兒只把心思放到自己的藝術事業上。壓根兒沒想過他爹的皇位的繼承問題。
  • 亡國皇后小周后,被新帝霸佔,還被畫成春宮圖
    中國古代經歷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就產生了多少亡國君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詩詞裡盛滿了哀愁,作為亡國君主的他,江山易主,連妻子都成為新帝的掌中之物,豈能不愁。李煜是南唐後主,他喜愛詩詞,擅長書法,但是對治國卻是毫無興趣,他沉迷在琴棋書畫裡,娶了一對姐妹花當皇后,俗稱大周后和小周后。其中小周后比李煜小十幾歲,她姐姐嫁進宮時她才5歲,由於親戚關係,常來宮裡走動,長到十五歲,就走上了龍床。姐姐知道後,一病不起,至死都不願看兩人一眼。
  • 風流天子,亡國之君,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是南唐的亡國之君。提到亡國之君,人們的普遍看法是「罪有應得」。不過由於李煜是個詩文書畫樣樣精通的風流天子,人們提到他,往往都會嘆息一聲,對他的遭遇表示遺憾。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按道理來講,他不是長子,應該無緣皇位。不過世事難料,機緣巧合之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 南唐風流帝王李煜:在妻子病重期間戀上妻妹,害死妻子
    提起南唐後主李煜,世人皆知這是一個被皇位耽誤的詩人,治國能力有限但卻才情出眾,亡國之君卻以文章傳世。除了在文學上的貢獻,李煜的風流韻事也十分出名,其中又以他與大小周后的愛情故事為最。李煜自幼便喜愛風花雪月,一心想當個風流王爺,從未有爭權登帝之心。但是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奇特,李煜的兄長弘翼在宮廷鬥爭中鴆殺叔父,失去人心,不久便抱病身亡,李煜也只好順應大局登上帝位。李煜的第一個皇后周娥皇,人稱大周后,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才藝過人。李煜擅長詩詞,大周后精通音樂,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感情融洽。
  • 南唐被滅,小周后被宋太宗霸佔,李煜忍辱偷生卻因這事被毒死!
    要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來,多數知道的人就是因為他的一首《虞美人》的詞而記住這位皇帝詞人的。李煜,生於五代十國中的南唐,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生性風流多才,性格軟弱。李煜這個皇帝命運多舛,本來也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愛好風花雪月、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後人尊稱為「詞宗」。從這首《玉樓春》的詞中,就可看出作為南唐後主李煜的才華,是多麼的出眾和擅長風花雪月了!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 李煜七巧節暴斃,小周后也一同離世,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二人之死?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6子。(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15年,世稱李後主。小周后是南唐司徒周總的次女,大周后的妹妹。她不僅容貌俏麗,而且也十分的有才情,所以很受李煜的寵愛,後因為北宋攻破金陵,李煜投降,後被宋太祖奉為違命侯,小周后被奉為鄭國夫人。李煜之死歷史資料中記載,太平興化三年,一向身體很好的南唐後主李煜突然暴斃,死前毫無徵兆,巧合的是小周后也一起去世!
  • 霸佔小周后,逼他喝下斷腸酒,宋太宗為何執意要殺李煜?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6個兒子,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公元978年7月7日,李煜死於汴京(今天的開封),後人稱他為南唐後主、李後主。他在書法、繪畫、音律以及詩文都具備一定的造詣,尤其是以詞的成就最高。
  • 李煜生命最後的哀歌,從問天問人到問己,千年後還被費玉清唱火了
    以一江春水喻亡國之愁,這種自然的比喻,完全發自李煜天真率直的個性。從此以後,千年再無來者可追。堪稱帝王絕筆下,發亡國之悲音之第一人。二、生死七夕,豈是巧合李煜之死,一直盛傳的都是因為為他在七夕節自己生日的當天,在家裡作了這首《虞美人》,並找樂人彈唱。宋太宗趙光義聽了覺得他在懷念故國,非常生氣,就讓人賜他牽機毒,把他活活毒死。
  • 《虞美人·李煜》賞析
    當時就有大臣說這是亡國之曲,還被李隆基罷免了官職。結果過了不久,安史之亂逼迫李隆基讓位並賜死楊貴妃。李煜的皇后大周后死後,他又娶了妻妹小周后為妃,亡國之時,小周后被垂誕已久的趙光義屢次留宿王宮,成就魚水之歡。李煜的寂寞和沮喪是顯而易見的。本來亡國的他,還有小周后可以陪伴,現在連自己的妃子也被人搶走,本來多愁善感的李煜發幾句牢騷也是可能的。然而,在叛徒徐鉉看來這正是殺死李煜的證據。
  • 李煜的南唐往事
    東丹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昪出身低微,歷經無數驚濤駭浪才有了如今的江南二十九州。他本有等待時機約同契丹逐鹿中原的計劃,但因深知兒子性格軟弱,只寄望他能本分守業。李璟流著淚連連點頭。是日,55 歲的一代雄主李昪崩。那一年李煜還未滿 7 歲。
  • 帶血的宋詞:9位亡國之君被幹掉以後
    趙光義上位後,給李煜摘掉了「違命侯」的侮辱封號,改而將李煜封為「隴西公」,李煜原來的皇后小周后則被封為鄭國夫人,對於這位表面親善的宋太宗,李煜一度迷離,以為自己的日子能好過一些了。但他顯然錯了,趙大趙二兄弟從來就不是善茬。
  • 李煜的南唐往事.
    東丹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昪出身低微,歷經無數驚濤駭浪才有了如今的江南二十九州。他本有等待時機約同契丹逐鹿中原的計劃,但因深知兒子性格軟弱,只寄望他能本分守業。李璟流著淚連連點頭。那一年李煜還未滿 7 歲。李煜的一生,就是南唐的一世。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後,祖父就受禪稱帝。又兩年,國號才從「齊」改為「唐」。史書記載李煜「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因為儀表不凡,排行老六的他感受到了來自大哥弘冀的惡意。尤其是在父親即位後,李煜為了避禍,埋首於經史典籍之中。
  • 詞看人生,生於七夕的南唐後主李煜,錯生帝家的千古詞帝
    他有著清新自然的《玉樓春》,又有著樸素感傷的《相見歡》,也有千古傳唱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南唐後主李煜,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生呢?有人說:李煜的一生寓於詩詞中,看他的詩詞就能看完他的一生。李煜原名李從嘉,排行第六,自己無心帝位樂於逍遙,但天不遂人願。
  • 李煜沉浸於美色,也因此痛失了天下
    歷史上不乏有小姨子和姐姐在屋簷下共用一夫的事情,也不足為怪。在南唐就有小周后和大周后這樣兩個姐妹,但最後都非常可惜的是南唐後主李煜,小周后被後來的趙廣義侵佔了,還大罵李煜無能,最後自己卻又隨他一同自殺了。
  • 她是南唐第一美人,李煜為她作《虞美人》,美豔動人
    世人皆知,陳後主李煜是位風流多才的君主。他的第一任皇后是周娥皇,後來娥皇病逝。次年李煜娶了娥皇的胞妹,其名不詳,史書上稱小周后。 因為入宮探望病重的姐姐與姐夫李煜碰面,誰知李煜對她一見鍾情。李煜為小周后作詩,小周后喜歡奢侈,李煜便為她大肆揮霍。公元968年,李煜用皇家最高規格禮儀迎娶小周后。婚後,二人如膠似漆如神仙眷侶。靡靡之音更像是亡國之音,公元975年,北宋趙匡胤攻破南唐,同年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從那以後,李煜傷春悲秋的痛苦日子到來了。
  • 宋太宗多次強幸小周后!專家:還讓畫師全程圍觀畫下臨幸過程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不僅是著名的詞人更是一位亡國之君,他雖然生性浪漫但是治理國事卻十分吃力,他是一位藝術人才而並非是一位好皇帝,當宋軍攻進金陵的時候,李煜還在忙著求神拜佛,十分可笑,李煜後來被宋軍俘虜,為了表達對宋朝的忠誠,李煜沒有過多的抵抗,順從的接受了趙匡胤的封號,如果事情到此就結束的話,李煜還算是幸運的,畢竟失去了江山和皇位還有一位生死與共的妻子小周后陪伴在自己身邊,還能夠度過自己的餘生,然而令李煜沒有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