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銀河》新歐的鋼鐵榮耀 要塞級戰列艦

2020-12-18 遊民星空

繼海嘯級之後,今天為指揮官們介紹《第二銀河》中另一艘重裝戰列艦——要塞級。要塞級戰列艦憑藉其高超的戰術系統將火力傷害和護盾發生器之間的互補發揮到極致,重甲能讓其在戰場中具有強大的生存能力,今天為大家帶來要塞級的艦船裝配和戰術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要塞級、海嘯級和禪級是肉流玩家的終極信仰。正如「神使」級在火力流玩家心目中的地位一樣,「要塞」級憑藉其恐怖的生存能力,強大的消耗能力以及昂貴的價格成為了新歐玩家的終極榮耀。下面,就由我來向大家淺談我對要塞級的理解和個人配裝思路。

艦船屬性

我們來了解一下「要塞」級成為鋼鐵壁壘的第一原因:注入式波動能源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獨一無二的超級裝置只在「要塞」級一家的身上出現了。不同於天啟的多焦點陽極激射器和新歐的高斯磁性力場穩定器,乃至晨曦的微型脈衝蟲洞發生器,上述裝置都在護衛、巡洋或者別的船型上出現。但是注入式波動能源核心僅僅安裝在「要塞」一家身上,目前已知的類似裝置安裝在「變革者」級身上。至於「變革者」的優秀性能,想必大家是深有體會。這點,也從側面佐證了這臺超級裝置的強大。

緊接著,是其同樣優秀的戰術組件:

和「提豐」級的被動所需的作戰直覺和優秀掌控能力一樣,「要塞」級的被動也需要優秀的把控能力。維持護盾在一個安全範圍內(通常是60-70%),就可以提升不只一點兩點的輸出。但是如果把控不好護盾,就可能進入低於50%的危險境地。對於技術不好的指揮官,在這裡不建議太重視這個組件,維持護盾常滿即可。

在了解完其超級裝置和戰術組件後,就需要進行一些思路整理了。我們注意到「要塞」級大招的回覆能力超過八萬點,這幾乎相當於滿護盾科技時的T3白板了。如何高效利用大招,同時又不浪費其回充量,毫無疑問,我們的選擇只有一個:繼電器。

繼電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戰術組件。它不僅會嚴重限制護盾回充量,而且會佔用巨大的功率資源。但是仿佛繼電器就是為「要塞」級量身定製的一般,當「要塞」級攜帶繼電器時,不僅可以吃滿其大招回復量,更可以讓自身空出裝置槽安裝更多強化或幹擾裝置。

同時,「要塞」級由於裝備了飛彈這種特殊武器,其較少的耗能帶來的是組件槽的更大空間。我們選擇更多的抗性組件使「要塞」級變得更堅固,更扛打。在此推薦「雙繼電器」流,兩個繼電器保證大招不浪費,同時抗性組件帶來更強的防禦能力。

注意,此配裝不適合下洞。而且需要較高品質的能量回充和電子加點。

倘若需要下洞,建議將電抗組件換成回電,保證艦船續航能力。

艦船裝配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兩種裝置搭配。

搭配一:毀電幹擾

面對火力極強的輸出艦船,如神使和先知,我們使用火力系統幹擾器變相地強化自身防禦能力,並且用毀電將其抽乾。當然了,這個裝置不適應抓人,若把毀電換成反跳,則會比較危險,倘若把回電換掉,全輸出時分分鐘就會癱瘓。

搭配二:毀電反跳

這個搭配適合進行近距離對抗作戰。面對高價值目標,將其抽乾後持續上反慢慢擊殺。而對於防禦較為薄弱,火力兇猛的高價值目標,建議優先針對毀電,在毀電的同時不要上反節省電量。當對方能量被抽空,並且無力掙扎時再火力全開用飛彈雨進行轟炸,實測效果極佳。

附加:自身強化+遠程幹擾這個配置不建議大家進行實戰化使用,至於理由很簡單。「要塞」級在團隊作戰中的定位,就是扛住傷害,給敵方火力輸出毀電後我方輸出進場。而這個配置除了自身強化外基本對隊友做不了什麼貢獻。對方發現一段時間的攻擊後對你無效,就會轉向攻擊你的艦長或者其他隊友(電沒幹時),這時抗性強化就非常雞肋,還不如毀電靠譜。

這個配置能幹什麼?當然是做測試了,讓對方信心滿滿的火力船啞口無言。

總結

最後,不建議去買昂貴的飛彈發射架。不指望「要塞」級輸出,武器足夠磨死別人自保即可。有句話說得好,單抓碰到「要塞」,要麼放棄,要麼搖人。不要指望憑一己之力擊毀「要塞」級,根據精密的計算(感謝AUF0的同學提供數據支持),哪怕是最強大的輸出艦面對「要塞」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事實上,頂級火力艦根本不可能單獨開出來,一定程度上,「要塞」級面對單個敵人根本沒有威脅。

三抗95是目標,但是絕對不是終點。有句話說得好,招艦長開裝置三抗95是及格。不招艦長開裝置三抗95是優秀,不招艦長不開裝置面板數據三抗95是神仙。「要塞」級看似簡單無腦,實際上背後需要不亞於火力流強大的科技和腦插支持。只有作戰意識最清晰,科技和腦插最得當的指揮官,才能將「要塞」級發揮出最強的性能。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第二銀河專區

相關焦點

  • 《第二銀河》艦船攻略 要塞級戰列艦裝配講解
    今天為指揮官們帶來的是要塞級戰列艦的攻略講解,由寫手團成員投稿,除了裝配外,還從植入體、科研等幾個方向為大家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 希特勒的大炮巨艦夢想:從「俾斯麥」級戰列艦到H-45級戰列艦
    德國海軍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原本是要 和法國的新型「黎塞留」級戰列艦相抗衡,因此各項主要技術指標都和「黎塞留」級非常接近。德國海軍設計部門指出,如果為新的戰列艦安裝508毫米口徑的主炮,那麼新戰列艦的噸位將達到至少8萬噸以上,而且需要大量的時間重新去設計和建造,德國各軍港也無法容納這種巨艦,這將使Z計劃的進度大大延遲。希特勒顯然沒有多餘的時間進行等待,最終同意了海軍司令部提出的H-39級戰列艦設計方案。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 戰艦世界閃擊戰:爭取日不落榮耀!全新Y系戰列艦開放提前體驗
    戰艦巡航四海,榮耀與日同存!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與愷英網絡共同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今日開啟女神節精彩活動,搶先體驗全新Y系戰列艦,贏取豐厚對決獎勵,暢享海上激戰樂趣!
  • 鋼鐵浪漫!美國公布戰列艦罕見彩照,號稱最強,吊打大和號沒問題
    世界上到底哪艘戰列艦最強悍呢?軍迷們都有自己的喜愛,但最終無外乎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和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相對於倒黴的大和級,美國衣阿華級不但在二戰後一直留存,並裝上了「戰斧」巡航飛彈、「魚叉」反艦飛彈,最強戰列艦之名還無疑問就是衣阿華級了!最近,美國檔案部門公布了1983年衣阿華級「新澤西」號經過現代化改造後進行海試的罕見彩照。讓我們重溫戰列艦時代的鋼鐵浪漫!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想要吞併中國,德國想要重回巔峰,於是這兩個國家拉上有同樣想法的義大利一起開始跟國際社會對抗,企圖通過武力擊敗英國、美國以及新興的蘇聯建立世界新秩序。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珍珠港事件中的美軍戰列艦 除去部分一戰前後設計建造的老舊戰列艦,從華盛頓海軍條約開始到二戰結束,美國海軍戰列艦編隊中,從BB-45到BB-64這13艘較新的戰列艦,承擔了美國海軍大部分的艦炮作戰任務
  • 《第二銀河》防禦系戰列艦空電回複流戰術分析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曉級/悟級/禪級戰列艦的艦船戰術。除了常見的繼電器流之外,還有哪些戰術是值得借鑑的呢?
  • 超無畏戰艦的標杆,劃時代的產物:"俄裡翁"級戰列艦四姐妹
    其中四艘就是著名的"俄裡翁"級戰列艦(也有叫獵戶座一說),以希臘神話中的獵戶神命名的主力艦,而另四艘則是 "英王喬治五世"級。"俄裡翁"級戰列艦直接採用了343毫米口徑主炮,全長177米,寬26.8米,吃水7.3米,標準排水量22000噸。滿載排水量25870噸。
  • 「康尼狄格」級戰列艦——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
    康乃狄克級戰列艦(USS Connecticut Class Battleship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主力戰列艦之一,該戰列艦後來在1923年拆解。康乃狄克級戰列艦,是美國歷史上最強的前無畏戰列艦,在世界前無畏戰列艦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其噸位甚至超過了一開始的美國無畏艦。首艦康乃狄克號在1903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1904年下水,最終在1906年服役。稍後康乃狄克號擔任美國大白艦隊旗艦,進行環球航行。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第二銀河堡壘級戰列艦使用心得分享
    堡壘級的防禦力,來自於超武的高額護盾回復量,使堡壘級在組件帶上繼電器抗性的情況下,依然有著極高的護盾恢復能力,可以說,其既有回盾流的恢復能力,也有繼電器流的高額盾量,這也是堡壘乃至要塞級經久不衰的核心所在。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只好先把海戰放一放,回過頭來先寫「俄裡翁級戰列艦」,也叫「獵戶座」級戰列艦,前者是音譯,後者是意譯。可見這一級戰列艦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軍艦,你要是不了解,就不能理解一戰時最大規模海戰為什麼要打、為什麼這樣打、為什麼打出「囚徒把獄卒打得鼻青臉腫,但仍衝不出牢籠"這麼個結果。
  • 美軍「不死老兵」——依阿華級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依阿華級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艦體最長、功率最大、航速最高、退役最晚的一級戰列艦(日本生產的2艘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中被擊沉)1938年依阿華級戰列艦建造計劃上馬,該級戰艦計劃建造6艘,但是最後因為航空母艦的衝擊之建造了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密蘇裡號以及威斯康辛號。
  • 大艦巨炮-無畏艦時代(英國篇):量產無畏艦「柏勒羅豐」級戰列艦
    柏勒羅豐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繼無畏號戰列艦之後建造的後續改進量產型。無畏號戰列艦下水後,英國海軍部要求繼續建造該型艦以增強皇家海軍的實力。柏勒羅豐級基本布局與無畏號戰列艦很相似,可以看作為無畏號的後續改進量產型。
  • 「最豪華的王室郵輪」——「前衛」號戰列艦
    「前衛」號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也是最強大的一艘戰列艦,但因較長的建造工期最終未能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前衛」號一直處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處境。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話說軍世】說到日本戰列艦,大和號總是最先被提起得到,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代表著火炮戰艦的巔峰,不過大和號的戰績乏善可陳,實在拿不出手,沒有和其他戰列艦對戰過,雖然說被認為擊沉過一艘護航航母,不過後來美軍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是被日軍其他戰列艦擊沉的,因此如果說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排名,大和號確實提不起勁兒來。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於是日本海軍就在1932年裡開始設計新銳戰列艦,打算造一艘佔據絕對質量優勢的戰列艦來抵消美國海軍的數量優勢。其最終成果就是在1937年開始建造的新銳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不過,如此巨大的噸位和厚重的防禦,導致了大和級戰列艦的航速實在是不怎麼樣。雖然說配備了4臺蒸汽輪機和12臺重油鍋爐,最高馬力可達15萬馬力,可大和級的最大航速就只有27節了。考慮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裡的新銳戰列艦普遍30節航速,大和級戰列艦的航速實在是不怎麼樣。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最終的法案設想一支由大約41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其中25艘將被分配給公海艦隊,其餘的艦隻則作為後備。繼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之後是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不倫瑞克級戰列艦和德國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