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櫃概不負責?客戶取4000,銀行錯給4萬,花光了之後還要還嗎?

2021-01-10 新業財經

前段時間,山東一家銀行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儲戶來銀行取4000元,銀行櫃員看錯數字,給客戶取出了40000元。客戶拿到錢之後,也沒清點,就直接離開了。結果銀行晚上進行核對的時候,發現這筆帳有誤差。找到該儲戶的時候,他已經把錢花了,這筆錢會怎麼算呢?

很多人說,銀行櫃檯上常年擺放著「離櫃概不負責」,既然如此,那儲戶應該算是合理花掉這筆錢,真是如此嗎?

根據規定,不論這筆錢是花了還是沒花,最終都是要還回來的。如果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歸還,銀行可以起訴要回錢,而儲戶可能會因此吃到「牢獄之災」。畢竟人不是機器,偶爾出現一些錯誤也是常見的。如果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導致雙方都出現麻煩,儲戶可以合理要求賠償,但錢是一定要還回去。

事實上,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少見,而且經常因此鬧到法院。不過,此類事件通常會以儲戶敗訴並進行賠償作為結局。因為這筆錢在法律上被定義為不當得利,需要歸還給銀行。對於這個判決,很多人表示質疑,銀行櫃檯的「離櫃概不負責」,是否真的具有法律效應?

因為儲戶取錢之後,銀行櫃員通常都會表示,離開櫃檯之後,即使發現錢少了,銀行也不會承擔任何賠償。可這個規定,其實是銀行單方面的說法,屬於未提前與客戶協商的格式條款。

而這樣的格式條款,其實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尤其是推脫自身責任,將負擔加在對方身上的單方麵條款,一般會判定為無效條款。即使如此,正常情況下,如果儲戶發現在銀行取的錢少了,很難直接讓銀行賠償。只有通過法律途徑起訴銀行,要回錢的概率才會大一些,因為銀行這個條款不具備法律效應。

話說回來,銀行櫃員發生多給儲戶錢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了解銀行工作流程的人都知道,銀行取錢步驟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大額取款(一般指20萬及以上),光是確認金額都要走好幾遍流程,即使一個人出現這樣的失誤,幾乎不可能很多人同時出錯的情況。

而且,如果這筆錢最終沒有找回,那銀行櫃員和相關人員是要承擔經濟處罰的,個人損失也不少。所以,很多櫃員在找回失款之前,會主動由個人進行先賠償,然後在通過其他方法找回差錯款。

所以,如果是大額取款,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幾乎為0。不過,小額取款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因為流程相對更簡單一些,員工勉強能承擔起這個差錯。

作為儲戶,如果發現銀行多給了錢,建議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錢到手之後就屬於自己。因為司法已經明確規定了這筆錢的歸屬,即使花完了也需要賠償。而如果主動歸還,因為這個失誤帶來的時間和心力消耗,可以合法要求一定的賠償。為了便人便己,主動還錢是最好的方法。

雖然很多人對這個「離櫃概不負責」的態度非常不滿意,但這也是銀行作為被動方對自己進行保護的一種措施。現在的金融犯罪太多了,他們需要這樣的做法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時也是對其他客戶的存款負責。為了存款能夠更加安全,今年有很多銀行甚至會對大額存取進行信息登記,保證每一筆錢的來源去處有記錄,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如果你去銀行取款,發現櫃員多給了錢,你認為這筆錢該不該還回去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銀行櫃員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肯歸還,稱「離櫃概不負責」
    但是,在山東一家銀行分理處上班的小趙,卻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犯了個大錯誤——他把4000元的取款憑證看成了4萬元,一下子多給客戶王某支付了3萬6千元,這該怎麼辦呢?事發當時,王某去銀行取錢,取款憑證上寫著4000元,可是小趙沒有看仔細,一下給王某支付了4萬元整。四千元和四萬元的厚度差別非常大。
  • 「離櫃概不負責」只是單向?銀行錯將4千取成4萬,銀行給少了該怎麼辦?
    一開始,黨先生還退還了10000元,但是在這之後,黨先生卻以各種理由推脫退還剩下的26000元,遲遲不予返還,無奈之下,趙某選擇向法院訴訟,法院審理認為,黨先生的行為已經構成了不當得利,應該向銀行分理處返還。
  • 如何看待銀行霸王條款「離櫃概不負責」?對銀行與客戶有何約束?
    這兩條都是銀行的原則,尤其是第二條「離櫃概不負責」,很多人看為這條規定屬於銀行的霸王條款。確實銀行這條規定對銀行自身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但當銀行方自身出錯之時,銀行有這條規定保護銀行利益的同時就會給客戶造成損失。比如客戶去銀行去取款,如果銀行多給客戶100元,銀行肯定會要求客戶歸還這100元,採取強制措施還。
  • 銀行把5000打成50000,儲戶要歸還嗎?不是「離櫃概不負責」嗎?
    對此,有人問,既然是這樣,如果當時銀行工作人員給多了,5000元給了5萬,我該不該退呢?不是說離櫃概不負責嗎? 有人會說,那這不就是銀行的霸王條款嗎?取少了不給退,給多了就得還,這是什麼道理呢?
  • 櫃員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肯歸還,還叫囂「離櫃概不負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而來自山東一家銀行上班的小趙,就是那個麻煩的製造者!也是麻煩的受害者!那一天,小趙在工作之中,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問題,把原來應該給出的4000元給成了40000,原因就是他把取錢的4000元的憑證,看成了40000(4萬),給要取錢的客戶王某取了4萬元。發生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銀行櫃員錯將5千取成5萬,儲戶拒不歸還,稱離櫃概不負責行嗎?
    去過銀行的人都知道,銀行櫃檯上有醒目的幾個大字,「錢款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那麼,我們能不能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無論哪一方大意失誤,一旦離開櫃檯都是不用負責任的呢?答案顯然不是的。要是在以前,儲戶取錢必須拿著存著或者儲蓄卡到銀行櫃檯辦理,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發達,人們取現金次數越來越少,即便需要用現金,小額款項也可以通過ATM機來完成。但是就在前段時間同事小李需要用五千現金,就去銀行取錢,到銀行後發現ATM機有人排隊,窗口正好空著,就直接去窗口辦理業務了。
  • 離櫃概不負責成擺設?銀行櫃員多給錢,儲戶不肯歸還,法院判了
    ,想要找銀行挽回損失千難萬難,經常會被以「離櫃概不負責」來搪塞,所以當有一天銀行不小心多給錢的時候,有的儲戶就不願意歸還了。比如2012年浙江慈谿的秦女士在銀行櫃檯取22400元的時候,櫃員不小心給成了24000元,整整多給了1600元。在銀行發現出錯後,想找秦女士索要多給的1600元時就被秦女士直接拒絕了,理由也很簡單「離櫃概不負責」是銀行自己懸掛的標誌,應該是雙向的,不能只是單方面針對儲戶。
  • 櫃員錯將4千取成4萬,客戶不肯歸還,稱「離櫃概不負責」法院判了
    而來自山東一家銀行上班的小趙,就是那個麻煩的製造者!也是麻煩的受害者!那一天,小趙在工作之中,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問題,把原來應該給出的4000元給成了40000,原因就是他把取錢的4000元的憑證,看成了40000(4萬),給要取錢的客戶王某取了4萬元。發生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在這邊先不說一下怎麼處理的結果,而是先回想一下當時。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失誤多給1600萬,儲戶拒不歸還,法院怎麼判?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由於自身沒有太多的理財知識,為了能夠保證本金的安全,大都更喜歡將錢存進銀行,畢竟,這樣做不僅較為安全,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大家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標語: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
  • 數錯多給儲戶1600元,銀行追回被「離櫃概不負責」拒絕,法院咋判
    不過手機支付雖然方便,但有些時候依然是需要用到現金的,這就需要到銀行去取錢。到銀行取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銀行的ATM 自助服務,另一種是到銀行的人工窗口去辦理。一般如果所取的錢數不多,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用ATM機。但如果說要提取的現金額度比較大,那麼還是需要到人工窗口去辦理的。相信大家在人工窗口辦理業務的時候,都會注意到一個告示牌,告示牌上寫著「離櫃概不負責」。
  • 「離櫃概不負責」!那如果是銀行失誤多給了錢,儲戶要不要負責?
    如果你要取錢的話,銀行服務人員會清點錢數,在從小窗口遞給你進行清點。在銀行櫃檯上,幾乎總是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這一標語得到了全國的普遍認可。然而,對於這則標語鬧出的事情,卻依然層出不窮。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多給女子1600,要求返還時被拒,法院這樣判
    我的鄰居王大媽之前就很氣憤地跟我們嘮叨過一件她在銀行取錢的事,她說她在銀行的櫃檯取了5000塊錢,當時排隊的人挺多的,為了不耽誤後面排隊的人,她從作人員手裡接過錢以後就大概數了一下,就匆匆放到包裡走了,但是回到家以後仔細數一遍發現,只有4900塊,少了100,於是急忙又跑到銀行的櫃檯去跟工作人員說剛才給少了100,但是工作人員以「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為由
  • 銀行櫃員把4000取成4萬,要求客戶歸還,但卻遭到拒絕
    有一種人手上雖然會經過很多錢,但是卻都不屬於自己。對於銀行的櫃員來說,最害怕的就是顧客要求換幾萬個硬幣或者是不同面額的紙幣,這樣的金額會讓他們十分辛苦,還有得人甚至說銀行的櫃員不就是點鈔機嗎?但是人手工算終究比不過智能點鈔機,所以總會出現錯誤,但是對於櫃員來說,出一次錯誤就會有非常多的麻煩。
  • 銀行多給16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歸還,結果法院竟這樣判
    ,上面寫著「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 我們都知道銀行所設立的這個標語的意思就是,客戶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在拿到錢之後必須當面點清錢的數量,如果離開櫃檯之後發現錢少了的話,銀行是不負責的。那麼,如果是銀行方出現了問題,儲戶也需要對此進行負責嗎?
  • 銀行「離開櫃檯,概不負責」是什麼意思?對銀行與客戶有何約束?
    而對於客戶有可能反咬銀行的行為,銀行完全有足夠多的措施去應對,比如某銀行給用戶支取了1萬塊錢,結果客戶離開銀行之後就反過來說銀行少給500塊錢,那銀行就可以通過調取監控,調取點鈔機的記錄來反駁客戶,因為目前銀行點鈔機都非常先進,它不僅可以記錄到多少張,還可以記錄到紙幣的冠號,所以銀行根本就不怕客戶來找事,因為客戶來找事也行不通。
  • 離櫃概不負責是霸王條款嗎?銀行多打2000元,拒不歸還會怎麼樣?
    放在銀行的錢是受到保護的,但錢一旦離開銀行,就不管了,所以,才有了「離櫃概不負責」這一提示語,在銀行的每個櫃檯都有。簡單理解就是你取了錢,要在櫃檯點清楚,一旦離開走出銀行,就不負責了。然而,很多網友認為「離櫃概不負責」是霸王條款,本來是善意的提醒儲戶點清,為什麼成為了霸王條款?
  •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推薦語:在中國,很多人都有存錢的習慣,不過隨著投資理財相關知識的普及,很多人往往都會用閒錢購買一些理財產品,這樣收益會高很多,但與此同時自然也會伴隨著一些風險。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誤給儲戶1500元,儲戶拒絕歸還,法院怎麼判?
    我們大家在去銀行櫃檯辦理業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銀行的櫃檯旁邊豎著一個小告示牌,上面寫著「離櫃概不負責」的警示語。這個告示牌的意思是,當儲戶從人工窗口取錢的時候,要仔細核對取錢的金額,在確認準確無誤後方能離開。
  • 銀行多給16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歸還,法院如此判決
    手裡有錢之後,很多家庭都會將剩餘的錢用於基金、股票等理財投資,以此來增加家庭的收入。但對於那些理財意識較弱,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群來說,把錢存在銀行,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在銀行存錢十分安全,回報也相對穩定,即便是銀行破產,也會對儲戶進行賠償。但即便是銀行,同樣也會有出錯的情況。
  • 山東一銀行櫃員將4千錯取成4萬,客戶不歸還,法院判決
    現在不僅是年輕人在電子支付,就連一部分老年人都會用,但是在某些業務的辦理上,還是會用到現金交易,這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到銀行櫃檯辦理。大家也都知道銀行櫃檯都會貼有這一張紙,上面寫著: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但近日在濰坊卻發生了離開櫃檯也要負責的事,到底是怎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