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目前軍迷對於我國軍事武器最翹首以盼的,當屬呼之欲出的轟-20。轟-20的定位是我國首款遠程戰略轟炸機,雖然老將軍轟-6如今依舊在挑大梁,但是相比於美俄先進的轟炸機,轟-6在很多性能上其實都已經落於人後。對於解放軍來說,要想真正擁有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先進的戰略轟炸機必不可少。它能夠攜帶核彈,對敵方軍事目標造成精準打擊,擁有不可小覷的作戰實力。之所以軍迷對轟-20抱有殷切的期望,除了其象徵著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之外,還因為22年前,我國曾真實遭遇過美國最先進轟炸機B-2在頭上的呼嘯而過。
1999年,南斯拉夫與北約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以「保護人權」的名義,對南斯拉夫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從3月份開始,北約13國組成的軍事小組就開始對南聯盟進行轟炸,這場大轟炸一直持續到6月份,持續了78天的轟炸直接導致了1800人喪命,南聯盟無數基礎設施被毀,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這場戰爭成為了幾年後南斯拉夫解體的直接導火索。
而在這場大轟炸中,讓所有中國人都不能忘懷的一件事,那就是美國對我國位於南斯拉夫大使館所扔下的那5枚炸彈。1999年5月7日,對於所有在南斯拉夫大使館工作的中國人來說,這一天,一定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當時北約各國已經對南聯盟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大轟炸,在這一個多月時間裡,大使館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夜不能寐,頭頂呼嘯而過的戰鬥機仿佛隨時都會扔下炸彈。就在當地時間5月7日夜間23點45分左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派遣最先進的B-2轟炸機投下了5枚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精準擊中了我國位於南斯拉夫的大使館。
美國投下的這5枚炸彈,有4枚當場爆炸,直接導致了死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3人死亡,還有其餘數十人身受重傷。事件發生後,全世界譁然,中國人更是群體激憤,全國各地當時都爆發了遊行示威活動,要求美國方面就此次事件給出說法。在全世界輿論的壓力下,北約最終給出了解釋,不過這個解釋卻沒有讓一個中國人信服,北約方面表示,這是誤炸,他們原本的目標是距離大使館只有180米的南斯拉夫軍事總指揮部。
在很多軍事專家看來,此次事件其實並非是北約的「誤炸」,而是對我國反對其轟炸南聯盟的蓄意報復。出於政治考量和當時我國的實際情況,最終中國接受了北約的賠償,咽下了這口惡氣。不過北約此次大轟炸卻徹底炸毛了中國人的心,也炸醒了中國人。北約之所以敢轟炸我國大使館,不就是瞅準了中國當時的軍事實力嗎?從那之後,中國人清醒的意識到了不光是「落後就要挨打」,如果軍事力量跟不上,那麼國土的完整,百姓的安危也得不到保障。
南聯盟大轟炸結束後,進入21世紀,我國的軍事力量取得了飛速的進展,空軍武器裝備更是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的趨勢,先進的五代機、武裝直升機、運輸機都已經被成功研製,目前就只剩下隱身轟炸機這一領域的缺失。因此,轟-20對於中國而言,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象徵,更是如同「東風快遞」一般的鎮國神器。我們研製武器,不是為了稱霸世界更不是為了威脅他人,而是保家衛國,讓過去中國人所受的屈辱不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