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發動機到底比韓國、日本差多少呢?分析後,你才發現其中差距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大李說汽車,我是你們的老司機大李,又到了大李和大家說汽車的時刻了,很多朋友相信都聽過這句話,那就是國產車現在可以媲美合資車了,特別是日韓車系,我們都知道,汽車核心三大件,其中發動機佔比很重,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國產的發動機和日韓是不是真的可以媲美。
首先,國產的發動機這幾年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代表作有長城的4N20發動機,熱燃效率達到了38%,長安藍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40%。當然這這個別的進步,因為發動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全面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技術沉澱。
韓國的發動機
韓國人比較先知先覺,早在2002年就和三菱,克萊斯勒組建了發動機製造聯盟,相當於交學費在學習發動機的製造技術,要知道三菱在發動機領域的造詣,已經是在80年代屬於技術大牛的狀態了,它的發動機技術不會比豐田差。傳入國內的一代神機4G18系列發動機,更是裝載了超級多的國產車型。而克萊斯勒更是在上世紀50年代,在發動機的領域登峰造極,主攻的是大馬力發動機型。
雖然這個技術聯盟沒有幾年就結束了,但是現代從中學到了很多技術。從而建立了現代摩比斯,派沃泰一樣的全球供應能力子公司。不要小看韓國車企,現在在世界上能自己建立發動機,變速箱等一系列供應鏈的車企,除了日系德系美系外,也有韓國車企的一席之位。
日本的發動機
日本的發動機技術更是強大,豐田的2JZ系列,3UR系列,1LR-GUE系列,本田的地球夢系列,日產的VQ系列,馬自達的創馳藍天,三菱的4G18系列等等,在全球都是出名的發動機,並且經受時間和環境的考驗。日本同時在混合動力,變速箱技術領域也是超前的布局,到現在也是已經有完整的供應鏈。
國產發動機
早期的國產車型,因為沒有自主的核心技術,發動機都是靠進口,特別是三菱的發動機,早期更是以穩定,廉價幾乎壟斷了國產發動機領域。直到現在國產車企開始發展,有時間也有精力和技術,開始研發發動機,所以出現了以長安,奇瑞,長城等代表車企。
但是總的來說差距還是很大的,要發展發動機技術起來,還是需要時間技術的沉澱。就以下三點技術,我估計還要很多年。
第一:模具技術的進步,可以提高發動機配件研發。
第二:高端車床的技術,可以提高配件的精密度
第三:發動機材質的技術,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耐用性。
大李總結一下:一個發動機,不僅僅是技術研發,需要配套的東西很多。整個系列的配套都要達到世界水平,才能造出世界一流的發動機。
歡迎大家分享不同看法。好了,今天大李就和大家說到這裡,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你們的支持就是大李我最大的動力,咱們明天繼續來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