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遭厄運,否極泰來——明清時期中國與寮國如何友好交往?

2020-12-12 文史編織者

引言

寮國人民共和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毗鄰中國,南部與柬埔寨接壤,東西向各與越南和緬甸是鄰居,總人口超過700萬,首都城市為萬象。寮國在古代曾隸屬於真臘王國,並在14世紀建立瀾滄王國。

從18世紀初國家分裂開始,先後遭受過暹羅、越南和法國的殖民侵略,最終於1945年獲得獨立。今天的寮國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工業基礎薄弱,但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其盛產的柚木、花梨等名貴木材享譽全球。

寮國始終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僅是中國的友好近鄰,更是中國在東南亞的重要夥伴,兩國之間有著親兄弟般的深情厚誼。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史料中,中老關係是一枝引人矚目的奇葩,兩國之間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

一、明朝:兩個強大帝國之間開啟了友好往來的序幕

在古代寮國的北方地區,存在過一個強盛的邦國——琅勃拉邦,又稱「芒耍」,早在那個時候,中老之間就已出現友好往來。1353年,法昂統一寮國全境,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瀾滄王國,定都於芒相通。不久後的1368年,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新生的大明王朝。兩個近鄰的強大政權幾乎在同一時期進入了長治久安的發展局面,相似的政治生態也為兩國之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埋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琅勃拉邦地區還流傳著寮國使節不遠千裡去訪問中國的動人事跡。而瀾滄王國時期更是每隔兩三年就要派出使臣向中國致禮。在明朝統治的二百七十餘年中,瀾滄王國的十位君王累計派遣使者達30次之多。1428年到1438年,瀾滄王國發生了嚴重的王位之爭,朝野混亂,社會動蕩。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親王仍然沒有放棄遣使中國的傳統,可見寮國統治者對中老關係的高度重視

美麗的琅勃拉邦

1467年開始,中老之間的使者往來第一次發生了中斷。由於強大的越南王朝頻頻襲擾瀾滄王國,對寮國的國家穩定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直到1480年,瀾滄王國軍民一心、同仇敵愾,英勇地擊退了十八萬侵略軍,二太子才得以重新登上王位,並且在當年就恢復了對中國的使臣外交。明朝皇帝得知了瀾滄王國頑強抵抗的光輝事跡後,立即頒詔對越南提出嚴正譴責,並毫不吝惜地對寮國「保障生民,擊敗交賊」的精神壯舉大加讚揚。

但是,在1480到1496年,由於寮國國內矛盾危機重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首都芒相通都時常處在戰火硝煙之下,寮國的處境異常艱難,導致中老之間的友好交往再一次陷入中斷。這一時期,雖然官方之間的使節交流暫時停止,但是民間的商人、馬幫卻成為兩國之間貿易往來的主力軍,大批來自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紛紛去往寮國經商,甚至長期在那裡定居

永樂皇帝朱棣

16世紀末,明朝的封建王朝統治陷入腐敗混亂,各地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朝廷自顧不暇,中老關係的發展也因此陷入長達40年的停滯期。直到後來瀾滄王國擺脫緬甸的統治宣布獨立後,到了1612年,雙方終於再次恢復互通使節的友好傳統。

二、清朝:內憂外患的相似處境使兩國交往陷入停滯

當中原大地進入大清王朝,享受最後一段太平盛世的時候,寮國卻處在內憂外患、水深火熱的嚴峻困境中。毗鄰的越南和泰國頻繁地插手寮國的內政,甚至直接派兵進犯邊疆,加之國內的王位之爭不斷,導致寮國進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艱難時期,並最終不堪重負,分裂成琅勃拉邦、萬象和佔巴塞三個王國。中老兩國的面貌在這一時期達到了懸殊最大的時候,外交交往也因此停滯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1727年,琅勃拉邦王國國王英塔松即位,終於結束了這種動蕩不堪的政治局面,並在當政的二十六年間先後六次向中國派遣使節,恢復了兩國之間的官方聯繫。1779年,強大的泰國佔領了寮國全境,對中老交往構成了很大的障礙。但是即便如此,1790年寮國仍專門派出使者為乾隆皇帝祝壽,恭賀他的八十壽誕

乾隆壽誕「千叟宴」

從時間長短上比較,清朝的中老交往比起明朝要短的多,只有區區一百二十多年,使節來往的次數也要少得多。箇中緣由來自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寮國一直處於內憂外患、動蕩不安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清朝時也將寮國的「朝貢周期」定得比較長,從五年一貢到十年一貢不等。

1840年,帝國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開進了東南亞,對中老兩國進行了長期的軍事侵略,兩國之間的往來自然再一次陷入中斷。隨著晚清統治的日益腐敗,國內爆發了多如牛毛的人民起義和革命浪潮,清政府疲於應付、捉襟見肘,所以在很長時間內停止了與周邊國家的官方來往。

另一方面,寮國的日子也過得很艱辛,於1893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陷入艱苦卓絕的爭取民族獨立自主的抗爭。這些內外因素共同造成了晚清時期中老關係中斷的局面。

三、貿易:從民間自發的商旅,到官方使團的「朝貢」

縱觀明清時期中老兩國的友好往來,有官方發起的政治外交,也有民間自發的貿易交流。一千多年來,兩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始終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在法昂統一寮國、建立新生的封建政權後,各地諸侯時常向他進獻奇珍異寶,而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來自中國的綢緞、瓷器和珠寶,這些商品大都是由中國商人或寮國商人從中國帶來的。

《皇清職貢圖》中描繪了寮國人民的生活景象:他們掌握了熟稔的糧食耕種技術,勤於發展紡織等輕工業,並且在兩國之間的交界處活躍著大量開展跨國貿易的商販。《伯麟圖》記載,寮國人民性情溫和,常穿麻布衣裳,頭戴鬥笠,他們有著很強的謀生技巧,在城市中經商的人非常之多。

《皇清職貢圖》書影

琅勃拉邦以北有一處南與江畔,這裡有一個叫做「臘漢」的集鎮,就是從前中國商人進行貿易的集中場所。在古代寮語中,「臘」的意思是「集市」,而「漢」就是指來自中國的漢族人。

近代以來,來自中國雲南一帶的馬邦仍源源不斷地向寮國運送著質優價廉的布匹、地毯、綢緞,而琅勃拉邦的人民也會在特定的日子裡組隊來到臘漢,將象牙、犀角、鹿茸、牛黃等當地的土特產賣給前來收貨的雲南商人。這種貿易集會一般一年舉行兩次,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為兩國之間的貿易經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清時期,中國的「朝貢貿易」聞名中外,「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在世界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英國歷史學家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中國將東南亞使團進獻的禮物記為貢品,東南亞國家則非常看重這一行為背後所蘊含的政治外交意義。

瀾滄江

朝貢貿易是早期中國與南洋各國進行商業貿易的唯一方式,當然中國通常也會回贈大量的禮物作為答謝。這些禮物為東南亞各國創造了巨大的利潤和收益,因為這些禮物的價值往往比送出的貢品更高。」

《明史》記載,1403~1409年,瀾滄王國曾四次出使明朝,並送來大象、駿馬、金銀、器皿等禮物,明朝政府則以文綺回贈。永樂年間,瀾滄王國向中國進獻象牙、犀角等土特產,中國答謝的禮物竟是足足五百五十錠銀鈔,以及七十二匹布帛綢緞,價值遠遠超過寮國所贈的貢品,因此深受南洋各國的追捧,以至於「萬國來朝」盛景的出現。

清朝贈送給寮國國王及其使臣的物品相當豐厚,品類繁多,不僅涵蓋吃穿用度等基本生活用品,還包括文房四寶等文化器具。以乾隆皇帝來說,他饋贈寮國國王的物品有玉佛、如意、御書扇、茶葉、玻璃器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連賞給使者和侍從的物品也是綾羅綢緞、瓷壺漆碗,一點都不含糊。

《萬國來朝圖》

雖然說「進貢」從字面意思上說暗指兩國之間的宗藩關係,但是「朝貢貿易」實際上的受惠者卻是進貢的一方,所以這種貿易形式也是兩國之間貿易往來的一種重要體現。

結語

21世紀以來,寮國始終奉行和平、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先後與141個國家建立友好往來,尤其重視與周邊國家的和諧關係,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中老兩國之間的交往有著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兩國人民之間早已結下了深厚的誠摯情誼。

雖然由於內外的種種原因,兩國友好關係在歷史上曾一度陷入停滯,但是卻從未發生過任何矛盾和衝突,中老雙方始終是並肩而行的好兄弟。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流的今天,相信中老關係一定會老樹開出新芽,為東南亞的穩定、繁榮貢獻重要力量。

參考資料:

《明史》

《皇清職貢圖》

《清朝文獻通考》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市與寮國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日訊(通訊員 龍芳舟)11月2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與寮國琅勃拉邦市市長佔蘇·潘多拉通過網籤形式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張家界市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
  • 寮國總理:歡迎中國企業到友好鄰國寮國興業發展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魏晞)1月7日,中國—寮國企業家座談會在京召開。正在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總理通倫·西蘇裡在會上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到友好鄰國寮國興業發展。此次座談會由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與寮國駐華大使館共同主辦,旨在促進新形勢下雙方企業合作發展。2019年是中國與寮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十周年。目前,中國是寮國第一大投資來源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貿易夥伴。中老經貿關係密切,彰顯了雙方經貿互補性強和合作活力。
  • 中國同寮國的關係
    一、政治關係  中國和寮國於1961年4月25日建交。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雙方關係曾出現曲折。1989年以來,中老關係全面恢復和發展,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等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與合作。寮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支持中國人民和平統一大業。
  • 習近平同寮國
    習近平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
  • 湖南省國際友好城市達100對 毛偉明與寮國烏多姆賽省委書記兼省長...
    湖南省國際友好城市達100對湖南省與寮國烏多姆賽省建立友好省際關係毛偉明與坎潘·佩亞翁籤署協議書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帙恆)昨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毛偉明與寮國烏多姆賽省委書記兼省長坎潘·佩亞翁通過函籤方式籤署建立友好省際關係協議書
  • 否極泰不來,長期陷入厄運狀態的人,如何從厄運中走出來?
    說完這個事,朋友又說了一個一直困擾他的問題:「按照哲學的理念,不應該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嗎?為什麼有些人處在不好的運勢狀態裡,可以幾年,甚至十幾年,而且越來越差,完全沒有轉好的跡象?哲學和自然規律的理念,陰陽互轉,否極泰來。事物的發展是漸變的,由壞轉好,就要先到壞的極致,在慢慢向好轉化,也就是否極泰來。
  • 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的濟南
    ▲雙忠祠明清時期濟南的經濟明清兩朝都是統一的國家,有利於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濟南也不例外。濟南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遭到厄運,階級矛盾開始尖銳起來。▲賦稅制度明清時期濟南的農民起義和抗清鬥爭明末在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的同時,山東人民也紛紛起義。
  • 寮國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 宋賽鹿心社高燕致辭
    記者 黃克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7日訊(記者 陳貽澤 魏恆)11月27日,寮國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在南寧舉行。寮國副總理宋賽發表視頻致辭。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出席並致辭。
  • 寮國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舉行_中國貿易報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貿促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寮國計劃投資部共同主辦的寮國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在南寧舉行。寮國副總理兼計劃投資部部長宋賽·西潘敦發表視頻致辭,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出席並致辭。 宋賽表示,中老兩國在「四好」方針下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命運共同體關係得到不斷深化和高質量發展。寮國一貫重視並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 那些與中國相鄰的國家跟中國的關係如何?
    這一仗打掉了越南膨脹的心,再加上與我們還有南海這個領土爭端,所以,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關係可想而知,非常不友好。中國與寮國在很多領域都有合作,關係也還可以。寮國和中國一樣,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一黨執政,很多地方和我們相似,更重要的是寮國與我國的雲南省接壤,所以,更容易合作,寮國與我們的關係也還是可以的。
  • 「色百裡」(寮語:您好),讓世界讀懂「中國方案」
    在寮國旅遊的時候,和當地華人導遊阿沙(音譯)聊起中老鐵路建設的事情,「快建快好」、「中老鐵路不是鋪出來的,是架出來的,是挖出來的」、「老百姓都比較期盼」等字眼總是掛在阿沙的嘴邊,近期在《中國新聞網》上看見一則新聞,12月5日,隨著中老鐵路勐養隧道實現貫通,剩下的工程量還不到一層了,中老兩國就要通過鐵路交通的方式牽手了,或許以後再到寮國旅遊,將是乘坐中國製造的列車直達萬象等城市,領略異域風情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 習近平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_國內新聞...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12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習近平表示,我很高興今年再次同本揚總書記同志通電話。在寮國黨中央和本揚總書記同志堅強領導下,寮國政治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民生顯著改善。近年來,我和本揚總書記同志積極推動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開啟了中老關係新時代。
  • 習近平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_新聞中心...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12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通電話。習近平表示,我很高興今年再次同本揚總書記同志通電話。在寮國黨中央和本揚總書記同志堅強領導下,寮國政治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民生顯著改善。
  • 中國駐寮國大使:中老務實合作助力寮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中國駐寮國大使姜再冬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老務實合作在幫助寮國改善民生的同時,還通過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緊密結合,助力寮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寮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萬噸/年煉化項目一期工程前不久正式投產,這是由中老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寮國首個石油煉化項目。該項目將有效填補寮國石油化工產業方面的空白,改變其成品油全部依靠進口的現狀。
  • 為何中國小夥去了寮國後,就不想回國了?寮國美女道出真相
    但是中國為什麼這麼評價自己呢?另外,隨著生活越來越好,經濟越來越發達,很多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和工作,甚至開始在國外定居,因此,我國也是世界上移民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是在大多數人的印象和理解中,我國富人移民到了幾乎發展良好的國家。例如日本、馬來西亞、美國等。
  • 寮國一個神秘貧窮的國度,與中國是一家人,許多女孩都想嫁到中國
    如今寮國的旅遊業發展的十分不錯,有不少中國遊客選擇到寮國旅遊,寮國有眾多寺廟,建築物十分有特色。寮國是東南亞國家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早在三國時期,寮國就有部落向中國進貢,此後雖然幾經分裂,但一直都對中國稱臣,前後約1600多年,都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寮國的民族有相當一部分是從中國遷去的。這些民族與中國的同一民族 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生產生活方式。
  • 泰星pope現身寮國人氣火爆,否認跟Captain前女友交往過!
    近日,泰星pope現場寮國首都萬象參加活動,這也是pope首次跟寮國民眾近距離接觸。人氣超高的pope剛剛還沒來得及進入活動會場,就被熱情的寮國民眾包圍啦。由於現場的粉絲過多,泰星pope只能從側面進入會場。泰星pope看到大批粉絲聚集在會場附近,還特意叮囑工作人員要照顧好粉絲們,並且貼心囑咐粉絲要注意安全。
  • 寮國國家主席本揚·沃拉吉給十八洞村的回信引起強烈反響
    本揚說,寮國農業自然稟賦較好,但受困於資金和技術。習近平回答說,農業領域可以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不僅可以幫助寮國發揮自然優勢,還可以幫助更多人擺脫貧困。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中國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稱呼中國?新加坡很直接,寮國有禮貌
    比如說泰國,泰國和中國在2000多年前就進行了來往,所以在泰國人的記憶裡,還是停留在秦始皇時期的稱呼即「秦」,現在泰語叫做昆真(Kon Jin),這個Jin的稱呼就是對秦的理解,因此在泰國這個國家,很多與中國相關的語言都和秦有關,包括一些在很久以前和中國交往的國家也是有這個習慣。
  • 寮國駐華大使:感謝中國助寮國抗疫 寮語中有潮汕方言
    作為一名長期與中國打交道的資深外交官,坎葆親歷了兩個社會主義鄰邦之間特殊情誼的不斷加深,「我很高興能在老中關係的最好時期被任命為駐華大使,有機會見證老中命運共同體開花結果」。寮語中有潮汕方言雖然坎葆到中國當大使不足一年,但對她和很多寮國人來說,寮國與中國從來就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