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民間故事】洋人繞手(張弓)

2021-02-28 隴上風情

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列強妄圖瓜分我國大好江山,他們在武力入侵的同時,又採取了文化侵略的手段。於是披著宗教外衣的各國傳教士紛紛湧入我國腹地,幹著這不可告人的可恥勾當。

在這群雜來紛至的洋人中,有一個英國傳教士想從蘭州到寧夏一帶去傳教。當時西北交通很不發達,路上山道崎嶇,非常難行,從蘭州往寧夏一般都走黃河水路。黃河自古就以桀驁不馴聞名於世,從蘭州至靖遠這段更是峽谷曲折,濁浪排空,叫人望而生畏。

這位英國傳教士不愧為一個冒險家,他僱了一隻木筏,從水路前往寧夏。

木筏順流而下,走不多久就進入了峽谷。霎時,浪濤滾滾遮天蔽日,一陣陣風雷聲挾裹著木筏在波谷浪尖間顛簸。那撲面而來的月亮石、駱駝石、臥牛石、大照壁,齜牙咧嘴、猙獰可怖。

木筏上的水手們鎮定自若,穩操舵把,口裡呼著高亢的號子,繞礁劈浪,奮勇向前。

坐在筏子上的洋教士雖然賊膽包天,卻被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嚇得屁滾尿流,他緊閉雙目,手捧著十字架連連 向上帝 禱告。

然而無情的黃河並不服從上帝的安排,就在這洋教士嚇得半死的當兒,忽見急流猛地來了個九十度的轉彎,巉巖突兀,河水從崖下奔湧而來。洋教士眼看著木筏將要向峭壁撞去,心想這下完蛋了,不由自主地狂嚎起來。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忽然眼前一亮,只見前方崖下凸出一塊巨石,他不顧一切地縱身拼命一躍,正好落在巨石上面。他暗自慶幸自己逃脫了一場劫難。瞬間,筏工木漿一甩,眼看就要碰壁的木筏卻猛然調頭,如脫弦利箭一般遠遠射去。

當洋教士明白過來的時候,已追悔莫及,只有望河興嘆了。

從此,他看著過往的木筏船員,拼命揮動著雙臂,繞著手勢聲嘶力竭地呼救著,但是水流湍急,船筏根本無法靠近他,好心的船工們只能遠遠拋些食物以示憐憫。不知過了多少白天黑夜的飢餓和寒冷的熬煎,這位洋教士終於到他的天堂裡去了。

黃河滔滔,奔流不息,洋人繞手呼救的地方,便成了黃河峽谷中靖遠一個險峻隘口的名稱。每當舟筏經過這裡,水手們都要拋些食物,以超度這個餓鬼,免得引起災難。

1990年2月

相關焦點

  • 靖遠碾子灣村——民國九年大地震故事擷集
    從碾子灣村這局部的地震故事裡,可以啟悟讀者對大地震的全貌,以及其縱深度,危害性,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些故事,從宏觀而言,也給整個甘肅大地震故事之集萃,增添了幾束悽婉、哀傷,且獨具個性的花萼……所以,整理、輯錄之,將其呈現於百年之祭的歷史時刻,是頗有意義的。
  • 靖遠放歌,人文薈萃!
    啊,靖遠,一顆鑲嵌於絲綢古道上的黃河明珠,一片山環水繞的風水寶地,一方充滿生機的皇天厚土,一座中國西部歷史文化名邑。靖遠,史稱會州,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她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 靖遠味道:特色小吃一窩絲
    靖遠一窩絲因其特色鮮明,做工講究,成為了當地一道特有的純手工製作的麵食小吃。 遠走他鄉的人,總會在某個時刻想念家鄉的美食,即使是同樣的一種東西,也會有屬於家鄉特有的美食味道。靖遠特色小吃「一窩絲」便成為了獨有的家鄉小吃印記。
  • 口述歷史:甘肅白銀靖遠知名校長、書法家關振邦的故事
    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書法家,當然我說的不是範振緒,而是曾經擔任靖遠師範學校校長的關振邦先生。關先生的墨寶,一直是靖遠縣機關單位、平民百姓家庭懸掛的重要作品,一方面關先生作品受人歡迎,另外一方面關先生為人隨和,但求寫字,只要方便,無不慨允。那麼我們一起走進關先生的故事吧,去了解一下這位先生的故事。
  •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100周年祭(一)
    我以為,靖遠歷次大災異後,無數的先民罹難者們,其魂魄悽悽慘慘、悠悠無依、四處漂泊,他們有強烈地要向世人傾訴他們的慘烈故事的願望和祈求,可是沒有人理他們啊……而我,作為靖遠人裔脈的一書生,略讀詩書,很是同情他們的遭遇,也很想為他們代言。這不,兩廂心脈相系,頻率共振,遂產生了驚人的互動、交集……於是,拙作《虎豹口》就此應運而生了。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01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橙色的畫筆,畫上主題字「精衛填海」。
  • 「民間故事」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民間神話故事有很多,我整理了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合集,含有縮減版參考故事內容,歡迎收藏!一、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粉色的畫筆畫出「芍藥仙子」的主題字;然後使用粉色的畫筆畫出雲朵邊。
  • 「神話故事」民間神話故事天鵝仙女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很多,我準備了民間故事手抄報合集,有需要的小夥伴記得收藏哦!一、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橙色的畫筆畫出主題字;然後給主題字加上橙色的雲朵邊框。民間故事手抄報之天鵝仙女底稿
  • 甘肅特產——靖遠籽瓜
    籽瓜的種類也有多種,比較常見或種植比較廣泛的有蘭州籽瓜,俗稱"打瓜",因拳打而食和含籽量多而得名;以及永州南部的道州籽瓜,俗稱"洗籽瓜",還有白銀靖遠的籽瓜,俗稱靖遠黑瓜子,是甘肅著名的特產,以其片大、皮薄、板平、肉厚、烏黑髮亮、味香、品質優異等特點而著稱。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盤古開天,一步一步教你畫
    我是淘氣的小音符,民間故事手抄報我會持續更新各種原創設計的手抄報哦!今天分享的是盤古開天的手抄報。手抄報主題字設計一、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黑色的勾線筆畫上主題字「盤古開天」;盤古開天手抄報底稿盤古開天手抄報模板盤古開天民間手抄報參考內容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
  • 【靖遠歷史】80多年前靖遠大蘆子竟然有座伐木造船廠!
    >靖遠是紅四方面軍強渡黃河的主戰場,是西路軍徵戰河西的出發地,這片熱土上承載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首先為大家講述的是紅軍在靖遠大蘆子一帶伐木造船的歷史。要渡河就得先有船,造船的任務就交給了30軍,李先念率領30軍馬不停蹄開赴靖遠大蘆子一帶,突擊造船。
  • 白銀靖遠:李振憲 40年腳踏實地演繹精彩人生
    近日,在全省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靖遠振憲建材公司總經理李振憲被授予「全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少年時的李振憲就堅守著「夢想是奮鬥的起點」,40多年來,他一路逐夢,風雨兼程,書寫了一個催人奮進的勵志故事,展示出一個自強不息的精彩人生。
  • 常生榮:靖遠地域羊肉著名之我見
    靖遠羊羔肉非常著名。還是歷代向皇家宮廷進貢的貢品。外地遊客到靖遠來旅遊,都要品嘗靖遠的羊肉或者羊羔肉。四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從放牧、宰殺,購買、銷售到羊毛羊皮製作等一個系列的產業鏈,而且各道程序都專業化了,也催生了各道工序的行家裡手。在靖遠按屠宰市場,宰一隻羊包括剝皮,也就十來分鐘。而分解羊的匠人,解剖一隻羊,只需幾分鐘。據說在會寧專門收羊人的專業人員,就有兩千多人,靖遠平川一帶的也要上千人。
  • 中西合璧「奇異風」:古建築雕刻洋人,卻都猥瑣狼狽,這是為何?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不僅有精美的磚木石雕刻,關鍵是雕刻的內容十分有趣,不單有中國傳統歷史故事,稀奇的是,洋人竟然也成為雕刻的對象,穿插進了中國歷史故事中。不過,這些洋人的形象卻不怎麼樣,有探頭探腦的、有被打翻在地的、也有跪地求饒的,總之都是不太光彩的形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辛丑牛年||靖遠「牛」人——鎮綏將軍潘玉龍
    潘玉龍是清代朝廷著名的武將功臣,與其同時代的靖遠衛人還有奮威將軍王進寶(今屬白銀市平川區),以及雍正年間的昭勇將軍宋可進,號稱靖遠三大將軍。潘玉龍後代人才輩出,次子潘祥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考中壬辰科進士,初為翰林院庶吉士,改授戶部廣西司郎中,後調任四川順慶府知府,因病卒於任所,一生博學多識,著有古詩文多篇。
  •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2020張弓酒業千商聯誼會在中國青島圓滿舉行
    金秋送爽,海風微涼,2020年9月10日張弓酒業千商聯誼會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蓬萊盛大召開(本次活動為期五天,將在蓬萊、煙臺、威海、青島遊玩),張弓集團董事長施玉東、張弓酒業董事長孟豔、張弓酒業優秀員工代表陪同來自商丘各區域經銷商近千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 靖遠縣人口徙遷歷史和靖遠古今風俗習慣!
    《舊志》云:「靖遠雖涉邊僻,人多樸實淳厚,以耕牧為計,以園圃為業;人多剛勁好鬥,射獵是習,雖處荒塞,亦有尚義者」。「人多醇良,尚禮義,不事浮誇。然近日多務末技,以巧詐相竟,是又不可以一定論也」。《成化靖志》云:「網繞河環,原隰平衍,性質實尚賙,務獵,力學」。《康 熙·靖志》云:「人習戰鬥,身昌矢石,雖披堅執銳而捍衛牧圉若性生焉。
  • 探訪河南張弓:原來,中國第一瓶低度酒是這樣誕生的
    歷史上的張弓集曾經作坊林立,酒幌飄動,酒氣升騰。「張弓造酒」「劉秀御封張弓酒」「張弓藥酒救曹軍」等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相傳,在商代的葛伯國(今寧陵縣)城南三十裡處一古老村寨,村中勇士張弓忠勇俠義,時值戰亂,主動戍邊禦敵。家中新婚妻子,因惦念丈夫,每逢吃飯時都要盛出一碗放在桌上。
  • 靖遠名人蘇振甲,糜灘鄉人
    蘇振甲 (1900—1970),字鼎三,靖遠糜灘鄉人。先生幼年就讀於接引寺私塾,1915年入靖遠縣立高等小學校(今靖遠師範附屬小學)。任職期間,興辦了三灘、東灣、西番窯等小學及紡織學校,促進了靖遠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全縣小學師資匱乏問題,1935年著手創辦靖遠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併兼任校長。先生披荊斬棘,身先士卒,因陋就簡,護建校舍,修補設施,聘請教師,安排教學計劃,親自任課,購買圖書,帶領師生參加勞動建校,為發展靖遠師範教育傾注了心血,建立了功績。
  • 民間故事:閻王懲惡女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每天一個民間小故事,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加關注呦。李常,山東臨沂人。有一次他帶著酒和食物到外野遊,一股奇怪的旋風呼呼響著旋轉過來,李常心裡感覺一驚,恭敬的把酒灑在了地上祭奠它。李常進去之後,過了一道門,看見有個女子手和腳被釘在門板上,上前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嫂子。李常有個嫂子,臂上有惡瘡,已經有一年多不能起床了,李常心想嫂子怎麼能在這裡出現呢?轉而懷疑這個青衣人招他進來不懷好意,心裡害怕停住了腳步,青衣人再次催促才又往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