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代理防長確認「加速」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美代理防長確認「加速」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

閆潔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17日宣布,總統唐納·川普下令明年1月中旬以前將駐阿富汗美軍和駐伊拉克美軍分別削減至2500人。

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同一天說,川普還可能考慮大規模撤回駐索馬利亞美軍。

【確認撤軍】

米勒17日確認,川普已經下令明年1月中旬以前從阿富汗戰場大規模撤軍以及從伊拉克小幅撤軍。

「截至2021年1月15日,我們的駐阿美軍將(減少)為2500人,」米勒說,「我們的駐伊美軍同期將(減少)為2500人。」

按照美方官員說法,撤軍計劃細節有待敲定。美聯社報導,駐阿美軍現階段有大約4500至5000人,駐伊美軍超過3000人。

撤回海外戰場的美軍士兵是川普總統任期一大目標。他10月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說,仍然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人員應該在聖誕節前撤回。

除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縮減駐軍規模,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17日說,川普可能撤回「幾乎全部」駐索馬利亞美軍。

這些官員說,關於撤回駐索馬利亞美軍的計劃尚未敲定,但不久後下達撤軍命令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美國曾經在索馬利亞有大量駐軍。1993年,美軍在抓捕一支索馬利亞民兵武裝高層的行動中遭受慘重損失,繼而撤兵。川普就任總統後,批准加緊打擊索馬利亞極端武裝「青年黨」的軍事計劃。路透社報導,大約700名美軍士兵現階段駐紮在這個東非國家。

「青年黨」關聯「基地」組織,被美國定性為恐怖組織。

【質疑倉促】

就川普的撤軍決定,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等政軍兩界人士表達質疑,認為過早從海外戰場抽身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麥康奈爾17日說,確保美國國防和外交政策今後幾個月不出現重大變化「極其重要」。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內職位最高的共和黨人馬克·索恩伯裡直言川普的撤軍決定「錯誤」,認定進一步削減駐阿美軍不利於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的和平談判。

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說,她擔心川普做決定前沒有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友密切協調,美方倉促撤軍可能讓恐怖主義在阿富汗再度活躍。

媒體披露,本月早些時候,時任防長馬克·埃斯珀在寫給白宮的一份加密備忘錄中警告不要倉促從阿富汗撤軍。(完)(新華社專特稿)

關鍵詞: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topher Miller)

相關焦點

  • 美國決意加速從伊拉克撤軍,才省下幾千兵力有啥用?
    按一般的解說,這是給下任挖陷阱,可惜仔細研究一下,這只是沿繼以前的戰略,只是計劃中的事情,對於美國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事情,美國國內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即便川普不做,下任也必須繼續。按代理國防部長的表示:「我們將執行川普總統的命令,繼續從阿富汗和伊拉克重新部署部隊。」
  • 這叫個尷尬,美國撤軍坑慘法國人: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誰也不告訴
    當前,駐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正在等待美國總統川普隨時可能下達的正式撤軍命令,撤軍後兩國駐軍都減至2500人。同時美國方面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和顧問會面,討論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方案。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稱:「伊朗仍然在威脅中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確保伊朗無法繼續禍亂該地區。」
  • 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 白宮為何頻下「撤軍...
    這是繼五角大樓11月宣布縮減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人數後,川普政府發布的又一海外「撤軍令」。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川普政府屢下「撤軍令」,最近更趨頻繁。分析人士指出,從海外撤軍是川普的執政承諾,也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部分,如今加速推進,意在擺脫戰亂「泥沼」並留下更多「政治遺產」。但倉促撤軍不僅面臨風險和阻力,也將給下任總統留下難題。
  • 美國防部: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人數分別減至2500人
    新華社華盛頓1月15日電(記者劉品然)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15日表示,按照總統川普的要求,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人數已於當天分別減少至約2500人。米勒在一份聲明中說,目前駐阿美軍人數已降至阿富汗戰爭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
  • 【川普將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當地時間11月16日,據美國...
    【川普將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當地時間11月16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川普將在本周發布正式命令,進一步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據兩位高級軍官表示,五角大樓已向當地最高指揮官發布命令,計劃在1月15日前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各撤軍2500人。
  • 美代理防長米勒喊話美軍士兵:是時候回家了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向美軍傳達了他上任後的第一個信息:「是時候回家了」。 報導稱,米勒表示,雖然「美國仍在努力結束蓋達組織於2001年對美發動的戰爭」,但美國「必須避免過去的戰略錯誤,即不把戰爭進行到底」。
  • 【問號亂評新聞】美國的中東計劃再受阻,伊拉克警告美防長必須從伊拉克撤軍
    美國的中東計劃再受阻,伊拉克警告美防長必須從伊拉克撤軍2018年12月19日,以推特治國聞名的特靠譜發布消息說:IS已經被消滅,因此米國將從敘駱駝(敘利亞)撤軍。這條推特的發布就如同在池塘中扔進的石頭,一瞬間引起的各方反應很是激烈。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為利益而來,留下「一地雞毛」的美軍,如今卻要像甩包袱一樣地撤軍,究竟是「逃避」還是「挖坑」?!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為利益而來,留下「一地雞毛」的美軍,如今卻要像甩包袱一樣地撤軍,究竟是「逃避」還是「挖坑」?!
  • 百戰百敗將軍當防長,美當選總統提名引熱議,美媒擔憂美軍衰落
    黑人常敗將軍當防長,拜登兌現選舉承諾,美媒:美軍沒落難避免!紐約時報12月9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有正式上任,就開始提名國防部長人選了。拜登提名的並不是先前呼聲很高的前國防政策制定負責人米歇爾弗盧努瓦和前國土安全部部長傑赫詹森,而是67歲的奧斯汀黑人將軍。
  • 阿富汗、伊拉克、索馬利亞,撤撤撤!美軍打什麼算盤?
    其中一個政局「未爆彈」就是撤軍。從索馬利亞撤軍,或者說「軍事調動」,也是在行動上推翻在大選後下臺的前國防部長埃斯珀所設定的軍事計劃,他曾主張逐步減少美軍部隊在動蕩地區的任務,維持美軍駐紮索馬利亞。新任代理國防部長、米勒就是川普意志的具體實施者。米勒11月剛剛到訪過索馬利亞,是他就任代理防長的首次出訪行程,目的就是了解撤軍的利弊。從索馬利亞撤軍,必然也是米勒的報告所建議。
  • 從中東撤軍、考慮轟炸伊朗,川普為何熱衷「中東牌」?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裡米勒(Christopher Miller)11月17日宣布,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人數將在明年1月中旬前都將縮減至約2500人。而就在此前,美國媒體還曝出消息,川普甚至考慮轟炸伊朗核設施的選項。
  • 美國42天打下伊拉克,為何花了20年打不下阿富汗?
    美國在9·11之後,就開始了所謂的反恐戰爭,對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進行了長達20年的作戰,這場持久戰也讓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損失了上千億美元和2萬士兵的傷亡,到了如今也沒有徹底徵服阿富汗。而相比較伊拉克戰爭中的一往無前,只用了42天就攻下了伊拉克,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打破白人封鎖,美首位黑人防長來了?慢,要上任,還得先拿「豁免權」
    他身上的「非裔」標籤幫他屢次打破美軍的種族「天花板」,贏得無數「第一」:第一位指揮陸軍部隊戰鬥的非裔美國人軍官;第一位指揮整個戰區的非裔美國人;如果能夠得到國會確認,他還將是第一位領導國防部的非裔美國人。他久經戰場,軍事才能顯著,在40餘年戎馬生涯中,一度做到伊拉克戰場最高指揮官,並官至美中央司令部司令。
  • 伊拉克政府成立技術委員會,與美軍協調製定撤軍時間表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伊拉克外交部周四表示,伊拉克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該委員會將與美國協調製定美國撤軍的時間表。伊拉克外交部在一份新聞稿中寫道:「2020年10月15日我們在外交部舉行會議,成立了一個技術委員會,負責與美方協調安排美軍在伊拉克境外的重新部署。」
  • 美為何軍事壓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科威特卻是盟友
    眾所周知,美國目前關注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其中就體現了美國在中東的國家安全利益要求他們利用中東地區的矛盾,伊朗、伊拉克這些保守派當政的國家,不利於美國在海灣推行其軍事戰略,因此美國就要打壓他們。
  • 美大使館遭炸成廢墟,白宮證實6人身亡!川普要撤軍拜登又不能
    美國使館遭遇恐怖襲擊,伊拉克依舊反美根據12月2日給出的消息,前不久位於伊拉克巴格達綠區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了多枚火箭彈的襲擊,而美國大使館隨後便成為了廢墟,根據事後白宮方面的消息顯示,此次襲擊事件共造成了6名使館工作人員身亡。在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政府方面也對此次恐怖襲擊表示了強烈譴責。
  • 勞埃德·奧斯汀:美國首位黑人防長?
    這次如獲參議院批准,他將成為美國首位黑人防長。奧斯汀軍事履歷的中東色彩濃厚,曾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領導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等軍事行動。他與拜登相識多年,深受拜登信賴。奧斯汀作為高級軍官曾參與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擔任駐伊拉克美軍司令,2012年1月起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2013年3月就任中央司令部司令。2014年,「伊斯蘭國」佔領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片地區,他負責領導美軍打擊當地「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
  • 比利時從阿富汗撤軍
    比利時國防大臣魯德溫唐登德表示:比利時軍隊將於明年離開阿富汗。比利時國防大臣強調: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在與盟國,尤其是德國的協商下進行的。作為北約任務的一部分,有70名比利時部隊正在訓練阿富汗部隊,並與德國部隊一起在馬扎裡沙裡夫(Mazar-e-Sharif)服役。目前在阿富汗有11,000名北約部隊,其中4,500名是美軍,該國總統宣布將很快將人數減少到2,500。
  • 國際觀察:白宮為何頻下「撤軍令」
    這是繼五角大樓11月宣布縮減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人數後,川普政府發布的又一海外「撤軍令」。從敘利亞、德國,到伊拉克、阿富汗,再到索馬利亞,川普政府屢下「撤軍令」,最近更趨頻繁。分析人士指出,從海外撤軍是川普的執政承諾,也是其「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部分,如今加速推進,意在擺脫戰亂「泥沼」並留下更多「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