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釣好白條魚?春季魚情多變化,用全水層釣法更保險

2020-12-11 小飛的釣魚閣

白條是自然水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魚,但很多時候都不受釣魚人待見,因為它經常喜歡在中上層截食餌料,給大家釣鯽魚、鯉魚等底層魚增加了難度。如果只是少量的白條截食餌料,那沒有大礙,大不了控制一下霧化然後加點鉛讓鉤餌快速到底即可。等窩裡的白條魚到達一定的數量時,除非將餌料換為玉米小麥或者直接換釣位,否則很難徹底地解決。這個時候我個人覺得,與其費勁力氣去避開它,阻止它吃餌,不如順水推舟直接改為釣白條好。白條魚要是能連竿,那釣著也挺有意思的,而且這種魚可比鯽魚好多了,回家拿點麵粉一裹再往油裡一炸,難道不香嗎?進入春季後,隨著溫度的回升,魚兒們也慢慢地從深水向淺水轉移了,覓食的覓食、產籽的產籽,白條魚也是一樣。那麼春季如何作釣白條魚呢?裝備、餌料等大體上和其他季節差不多,但考慮到春季的野河魚情多變化(主要和溫度、光照有關),咱們在釣法上還是要有些許的改變。我所給的建議並不是讓你們釣更多的白條,而是降低空軍的概率。

釣魚總是要從基礎的裝備先開始說起,釣白條魚的裝備配置主要有三個特點,分別是竿短、鉤細、餌小魚竿:理論上認為短一點好,因為釣白條需要快,竿子長了吃不消操作。一般情況下是選擇2.7~4.5之間,如果不是環境特殊那麼3.6我感覺比較合適。魚竿短主要是為了能夠釣的快、釣著不累,所以竿體也得輕一點,你要是拿個鯉魚竿,哪怕短尺長久操作也還是累的。在短、輕的基礎上,如果能夠再硬點就更好了,調性起碼在37調以上。魚鉤及線組:為什麼三個特點裡強調鉤細而不是線細?因為白條的嘴小而尖,鉤子粗大就會擋口增加空竿率。而線的話怎麼說呢,如果你是專門衝著小魚去的,當然細點好,0.8+0.4或者0.6+0.3都可以。但就春季野釣白條來說,我個人倒認為用不著玩那麼細,這個季節其他魚也很容易咬鉤,線細了大魚咬鉤一點機會都沒有。哪怕不搞大魚,你的線太細、太軟,在打頻率快速操作時很容易纏線,而且刷白條通常藉助擋針,線來回在擋針上磨也很容易斷。我個人建議春季野釣,1.0+0.6就可以了,魚鉤可以小點,用2號袖、3號袖的樣子。餌料:鉤子越小餌團大點沒事,但你想兼顧一下其他魚,把鉤子放大了,那麼餌團一定要小,否則很容易擋口。這個餌團不僅僅指拉餌完成準備拋入水中時鉤上的餌團,還指霧化後鉤上殘留的餌團,說白了就是少放點拉絲粉,讓霧化好點、殘留少點。餌料搭配總體偏腥,白條個體小或者水溫低,還可以加點蝦粉或赤尾青增加適口性,我自己釣白條不喜歡用片狀很大的餌料,比如藍鯽我就很少用,不如4+6來的好,哪怕不加狀態餌都可以。關於做窩的補充:白條喜腥、喜霧化,一般在夏天都用菜籽餅、豆渣這類東西打窩,用小雞飼料摻水泡開再打窩也行,既便宜又好用。但現在春季我倒不太推薦打太重的窩料,很容易吃飽,不如前期拉幾竿大餌團來得靠譜。

釣底還是釣浮?春季野釣魚情多變化,用行程釣法全水層搜魚更靠譜白條是中上層魚種,所以大部分人以白條為對象魚時首選釣浮,天熱的時候沒什麼問題,你快速抽幾竿、餌料霧化一擴散哪怕它在水底也會被誘上來。但現在不一樣,氣溫一般,水溫甚至是偏低的,你看有時候太陽很大、溫度很高,感覺水面都被曬熱了,魚應該要上來才對,但實際上只要刮點風它們就馬上跑沒影了。所以你若是釣浮,如果誘不來白條那其他魚更沒希望,空軍率很高。釣底也不太好,咱畢竟是想釣白條的,你要是上來直接就釣底了那和釣鯽魚釣鯉魚有啥區別,而且一旦釣底,很多人就會習慣性等口,等著等著抽竿頻率就越來越慢,魚也聚不起來了。要我說早春釣白條最好是行程釣法,第一個好處是全水層搜魚,不管天氣多變導致魚所在的水層發生什麼變化,只要它靠近咱們窩點都能及時發現釣餌。第二個好處是,春季由於天氣原因,鯽魚也會上浮,白條萬一不咬鉤釣鯽魚也行,總之能夠降低空軍率。

行程釣法的具體實施,核心是讓鉤餌緩慢的降落行程釣法既然是全水層搜魚,那麼最主要的就是讓鉤餌緩慢地降落,裝備方面要注意子線、浮漂以及餌料的選擇。子線要長,基本在15公分以上;浮漂首選長漂尾大肚棗核漂,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信號顯示;餌料如前面所述霧化要好、餌團要小,同時建議稍微調的蓬鬆一點,這樣入水後也能延緩下降的速度,同時便於入口。在完成裝備的選擇後,我們接著看調釣,這裡建議調高目釣低目,比如調七八目釣二三目。最後一步就是使用飛鉛,即把鉛墜往浮漂方向推,如果你的子線都很短,也可以用飛鉛來彌補。抓口及作釣細節方面需要注意什麼當你把裝備選好、浮漂調好,拉高鉛墜後,即進入正式作釣,前期咱們先拉大餌團,一來做點窩子,二來大餌團霧化更為強烈能夠快速吸引魚過來,當然還得結合快速的拋投加以輔助,基本餌料到位後即可提竿進行下一次操作。在做窩、誘魚過程中,沒魚咬鉤我們剛好可以記下浮漂翻身到位的時間,那麼等窩點開始有魚進入後,在浮漂沒有在正常時間翻身站立,我們即可認為是有魚截食。

窩點魚的數量不同、個體大小不同、覓食慾望不同,咬鉤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為不在固定水層咬鉤、吃餌力度不一樣等等。這需要咱們從浮漂入手後就仔細觀察,特別對於那些小加速、小停頓要特別注意,動作越小、鈍感越強反而更容易中鉤。如果魚情順利,打了幾竿後魚聚的越來越多,吃口越來越猛那就是最好的情況,我想要釣起來不難。關鍵是魚情不順利,很少有咬鉤且咬鉤水層不同無法判斷是白條還是其他魚或者壓根一口都沒有時該怎麼辦?這時先不要過早的放棄,我見過很多釣友說想釣行程,可實際就是簡單地把鉛墜往上推,然後快速拉幾竿而已,釣了十幾分鐘後沒口則信心受挫,又將原因歸咎與天氣或者魚活性差等原因,於是頻率越來越慢,到底後等口時間越來越長,到最後又恢復為釣底。這種是極不可取的,沒魚咬鉤頻率更不能慢下來,你倒是可以想想是不是餌料下沉還是快了點,或者是餌料比重太大、霧化不夠,導致魚提不起興趣、想吃吃不進。

春季拉白條到底釣多深春釣淺是大家在春季作釣的常規思路,我並不完全否定這一點,只是建議不要完全放棄深水,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很奇怪一種現象,想釣鯽魚時老有白條鬧窩,但第二天你準備了小線組,想專門拉白條卻發現一條都沒了,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能說完全是水裡魚不夠多,很有可能是天氣出現了細微的變化。咱們選擇行程釣法甚至於你是直接釣浮,也不太需要釣多淺,反倒是深水更有選擇的餘地,可以釣的水層更多。按照魚的個頭來說,其實也是深一點或者遠一點的地方的魚更大,夏天都經常是這樣。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第一個是去年夏天我去村口電站下面的一處洄灣釣鯽魚,當時我到的時候已經有三四人在作釣,他們選擇了最深的一個位置,4.5的竿子只拋七八分滿都有近三米的水深,他們本來也是釣鯽魚,但白條鬧窩太厲害,基本在水面上就把餌給截去了。水皮的魚多、口也瘋但個頭小,基本就是一個中指的長度。如果搓大餌,能夠讓餌料順利下去,那麼到中下層後釣起來的白條明顯個頭就大,普遍在一個半中指那麼長,有一部分個體甚至接近於一次性筷子的長度,只是口比較稀。

第二個例子是兩年前的春季,我去朋友家附近的江裡作釣,當時那釣點很不錯,是兩條江交匯形成的一個灣子,同時水又比較淺。春季魚兒們要上淺灘產卵、平常下雨江水急的時候這處地方不走水,又成了魚兒們歇腳的地方。我們是衝著鯽魚去的,剛開始用3.6,鯽魚釣的還行只是個頭有點小,白條偶爾也上個頭也很一般。

因為那個灣子整體的水深就只有一米左右,遠近都差不多,於是我就想是不是釣遠魚頭能大一些(當時釣的人多,岸邊嘈雜),於是第二天就換了5.4。結果魚獲果然有提升,當時雖然不是主釣白條,但上了幾個超過一二兩個體的著實給了我驚喜。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專釣白條5.4操作實在太累,打頻率不太現實,這裡我只是分享自己的垂釣經歷,想讓各位別老記著「春釣淺」。

最後補充:釣白條有很多種玩法,除了手竿打頻率,用拋竿掛七星鉤釣也行,弄不好那種釣法更快,只不過那樣就損失了看漂抓口的樂趣,而且也沒什麼手感可言。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釣白條魚用此方法,會釣到手軟的
    我認為釣白條應該在餌料上,和調釣上下功夫,向題主所說在水面上有大群的白條魚,這就需要在釣法上下功夫。釣白條魚我認為主要以下4點需要注意。>在垂釣白條魚時,魚竿用4米5以下就行,因為釣白條魚需要用到拉餌,並且需要頻繁的拋竿誘魚,魚竿用的太長拋竿不方便,並且很累。
  • 【釣魚技巧】冬季輕口魚情如何野釣?
    自然水域作釣,釣魚人最怕沒有魚,而最煩的是小雜魚鬧窩,尤其是麥穗魚,白條等小雜魚,當到了寒冷的冬季,水溫下降小雜魚不在鬧窩,釣友又會遇到輕口魚情的煩惱,那你野釣是否遇到過輕口魚情呢?由於冬季自然水域的水溫下降,魚兒的活性不高,魚的吃口會變小,而且吸食餌料的動作變輕,這也就是冬季的輕口魚情,那麼該如何應對野釣的輕口魚情呢?
  • 串鉤加浮漂能釣白條?這3種釣法了解一下,白條刷到手發軟
    浮漂是雞肋: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我們主要是通過浮漂來觀察漂相的,但是使用串鉤作釣的話,一來鉤子多,白條吃口就不固定,二來白條吃口雜,漂相信號多,就不好判斷到底哪個魚鉤已經中魚了。串鉤不合適:串鉤對於白條來說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串鉤多使用丸世等鉤型,鉤條相對較粗,鉤尖超內,刺中魚的機率也會有所降低。而我們使用手竿作釣,就是主動刺魚,釣白條講究的是時效性,所以應當使用其它的,諸如袖鉤等魚鉤來作釣。
  • 釣滑口魚和輕口魚總是混淆?要了解兩者成因,才不會選錯釣法
    大部分老釣手或釣魚領域的作者在講解某種釣法、某組餌料配方時總會聊到「魚情」二字。要想釣到魚,方法必須對路,要想在更少的時間釣到更多的魚,方法不但要對路,還得有針對性,針對性越強效率就越高,而魚情則是制定方法的前提。那什麼是魚情呢?
  • 認識這三種可以浮釣的信號,匹配好對應的釣法,才能夠連杆又上岸
    無論是釣底還是釣浮,只有釣法適應魚情時,才會是正確的釣法應用。但是,在垂釣中魚情變化跨度最大的,一般是從底釣向浮釣改變,或者是浮釣向底釣所改變。而今天咱們就先聊聊前者,如何從底釣向浮釣所改變的技巧和內容。如何從釣底改為釣浮?
  • 在春季野釣,長竿短線和臺釣,哪一個更合適
    先不說釣法思路上的差異,亦或者是釣組搭配上的差異,僅僅是實戰效果上,其實真正意義上,能將兩種釣法自由轉換,做得得心應手的釣友,並不在多數,多數釣友僅僅是聽聞,很少實際上手試過;而對釣友們來說,長竿短線釣法,和臺釣釣法,在春季野釣,哪一個更合適,雖說爭論比較多,但是因為實戰經驗少,所以討論往往是猜測多而實戰少,所以,要真說哪種釣法更合適,還真不好說,但是,畢竟我們釣魚
  • 這3種高效率刷白條的釣法,你用過幾種?
    所以當我們釣不到其它的魚是時候,就可以以白條為目標魚,其實單純釣白條的話,也是比較有趣的,但也是有點講究的。至於用什麼餌料,其實關係也不大,因為白條對味道還是比較敏感的,只要是腥味的餌料,基本上都是能釣到的,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餌料背後的一些釣法,釣組組成,以及注意的事項,才能更加有效地將白條釣起來。今天就來具體聊一聊這個問題。
  • 怎樣垂釣經濟價值高的鱵魚?注意用餌和釣法的技巧,才能釣多釣好
    鱵魚,是一條身體修長修長,嘴巴上方帶著一條長長的「針」,也叫針魚。它營養豐富,口感好,非常美味,一直很受食客的青睞。它價格昂貴,市場上普遍的價格在80元以上,這也是有很多釣魚人喜歡釣鱵魚的原因。鱵魚廣泛存在於西江、北江等流域裡。就像白條一樣,不喜歡的人煩它鬧窩,喜歡的人很想釣到它。
  • 它雖是另類釣法,卻能擒魚於百米之外,詳解:滑漂遠投浮釣法
    所以一開始使用臺釣法的時候,不管使用多長的魚竿,翹嘴的魚情都不好,基本上以空軍為主。針對這種情況,在第二天晚上作釣的時候,就使用滑漂遠投來作釣,由於需要不斷的拋竿,就選用路亞竿進行作釣,基本上拋出去都是幾十米遠,所以大大延長了作釣距離,比臺釣法釣得更遠,更深了。
  • 什麼都難不倒釣魚人,這3種針對微物的釣法,再小的白條也能正口
    由於鉤餌的比重比較小,可以釣兩三目都行,手竿刷白條最重要的就是拋竿的頻率,當鉤餌入水之後,數到5,即可提竿,不管有沒有中魚,因為時間太長的話,鉤子上面肯定是沒有餌料了,另外勤拋竿也能更好的誘魚。對於白條的吃口漂相,也是比較繁多的,要在長時間作釣中加以總結,但是快速下沉,上頂,頓口都是正經口,當然其它的漂相也能中魚,要區別對待。
  • 為啥你用跑鉛釣法不上魚?別人玩得卻很爽,這些細節你沒注意!
    每一種垂釣方法,都有適應的水情、魚情,大跑鉛釣法也不例外,正如釣友的問題,在有些情況下,大跑鉛釣法效果並不理想,筆者結合野釣經驗,探討一下大跑鉛釣法的應用情況,具體如下。此時重鉛的作用,很好的穩定浮漂,當魚咬餌後,牽引子線移動,浮漂有了動作,提竿上魚。大跑鉛在以下哪些水情、魚情,效果差上文是關於大跑鉛的由來及動作原理,其目的是為了穩定浮漂,線組的靈敏性減弱,加之鉛墜沉底,影響了部分水情、魚情的使用,具體如下。
  • 【釣魚技巧】重鉛沉底釣法為何越來越深受老釣友的喜愛
    釣魚考驗的是你對魚情的判斷,如何選擇一個好的釣位,如何把魚誘進你的窩點,根據實際的魚情魚口合理的選擇釣技釣法。當窩點有魚吃口時,剩下的才是考驗你對餌料狀態味型的掌控,以及合理的調釣,線組鉤子的搭配,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加精確的抓住魚口,真正做到漁獲滿滿。如果窩點要是就沒有魚,又何談什麼餌料,小藥,調釣。所以說,釣魚講究的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海竿串鉤釣法,多種類魚種釣法,你值得擁有
    釣魚作為一項大眾化的活動,其釣法可謂是多種多樣的,有以手竿為代表的臺釣法,也有以拋竿為代表的海竿釣法,而很對海竿釣法,根據尾端說使用的釣具不同其組成的釣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我們最常使用的就是海竿加串鉤的組成釣法,根據不同的水情和魚情,也能釣到不同的魚種,今天就來具體聊一聊這個話題
  •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生活中,本人百分喜愛垂釣文化,生長在紹興水鄉,從小喜愛玩水捉蝦摸蚌釣魚,魚米之鄉的紹興水鄉歷史上的捕魚、釣魚的民間高手,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總結了不少釣法流傳至今,我覺得在中國垂釣文化史上應該留下這些記憶。
  • 從釣位到用餌都得因魚情而改變
    本來水質就清澈,加上水位下降,導致原本比較不錯的幾個點都釣不了魚了,所以我就轉換戰場,從野釣改為了黑坑。自己沒有經常去野釣,所以也不知道魚情如何,但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釣友在吐槽,說這天兒是越來越熱,可釣上的魚卻是越來越小。現在已經是四月底,還有不到十天就立夏了,每逢換季之時,魚情發生點變化並不奇怪,而且天越熱小魚越活躍。
  • 最簡單的路亞 飛蠅釣白條 魚口多上魚特別快
    用路亞飛蠅釣白條是屬於沒魚可路的無法之舉,但是這裡面又表現了釣魚人的聰慧。路亞白條——也是釣魚人是解毒的一種便捷方式。了解對象魚-白條:白條是所有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並且它也也是所有水域中密度最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日漸升高,受困於寒冷冬季的白條,再次出現在釣魚人的視野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營養價值較高,高蛋白,高營養。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裡最為捕捉,喜腥類麵食。
  • 黃尾鯝魚釣法大揭秘
    黃尾鯝的釣法黃尾鯝的釣法南北地區休閒釣愛好者,多以手竿傳統釣法釣取黃尾鯝,局限性較大;加之對黃尾鯝以下頜具角質邊緣刮吸食物的獨有習性鮮有了解,往往難有好收穫。即便上魚,大多也是鉤子掛到的。使用手竿懸墜釣法就不同,因該釣法靈敏與穩定性兼備,可調性強,所以只要運用得當,不失為釣取黃尾鯝的上佳利器。 1釣位的選擇選擇一個好的釣位,對垂釣黃尾鯝來說非常關鍵。原則上應根據黃尾鯝的生活習性,選擇黃泥坡、華尖、陡巖、深淺交匯及庫內大彎處。不過,隨季節的變化,釣位的選擇也略有差異。
  • 如何釣鯪魚?餌料搭配與釣法選擇,全方位解讀,讓你從此不再求人
    這種方法還可以避免上中層小魚,快速到底,抗風浪性抗走水性比梅州釣法更強。②:容易掛底針對很容易掛底的地方,釣靈也是不得選之,讓餌料處於懸空或離地此時可以釣離底比如10公分左右,避免頻繁掛底,這是針對所有掛底區域的釣法。當然這種地方如果不是非常多魚,建議不要作為釣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