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減肥的人會選擇晚上不吃或少吃,因為我們都知道夜間吃東西不但容易發胖,而且會妨礙睡眠,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並且對胃部也不好。
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深夜在各大平臺上看到美食圖片或是視頻,更加想吃東西,而且越看越餓。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原本已經洗漱完,躺在床上刷手機看美食,結果越看越餓,最後不得已起床去冰箱裡翻東西吃。
深夜美食圖片或視頻非常容易刺激我們的食慾,如果看一場吃播,必定「淪陷」,不叫份外賣都對不起看過的美食。
為什麼看到美食會讓我們欲罷不能呢?
有研究顯示,糖油混合類食物的出現,會使我們大腦分泌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幫助人們緩解緊張、憤怒、抑鬱等情緒,糖類在消耗時,使大腦中的一種類似化學物質將信號轉送到大腦的神經末梢,促使人的心情變得愉快,甚至可以減輕疼痛。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在吃到美食後,有一種幸福感。
但如果你經常半夜想吃東西,而且不吃難受、不吃就睡不著的話,可能是換上了「夜食症」。但不是每個愛在晚上吃東西的人都有這種病。
什麼是「夜食症」?
「夜食症」是一種由生活方式不當引起的疾病,多見於喜歡熬夜者或經常上夜班的中青年人。目前,醫學界對「夜食症候群」已有明確定義,包括早上厭食、晚上吃得多及合併失眠症狀等。「夜食症」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在肥胖症患者中有10%是夜食症患者。夜食症患者常感到精神壓力大,白天不吃也不會感到餓,越到晚上越想吃,嚴重者可能一個晚上要吃3-4次,主要以餅乾、蛋糕或麵包等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為主。
與正常進食不同,夜食症患者不吃會極度焦慮,但吃完也沒有幸福感,而是吃完感到短暫滿足後,又會陷入充滿罪惡感的惡性循環。
有科學研究顯示,夜食症患者體內兩種與睡眠和胃口有關的荷爾蒙——褪黑素和瘦素的水平含量出現下降。與此同時,與精神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則有所增加。這意味著患者可以通過服用褪黑素和瘦素來促進睡眠和減少飢餓感。
主要症狀
早上起床後沒有飢餓感晚上過量進食難以入睡深夜餓醒找東西吃感覺心情抑鬱
如何調整?
建議多食含有天然血清素和色氨酸的食物,例如堅果、水果、蔬菜,以及牛奶、乳酪、芝士、大豆蛋白、豆類等食物。
可以準備一頓「宵夜」,比如少量米飯、炒菜、半份三明治、低脂酸奶全穀物麥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