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透露:差生與尖子生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是這3個細節

2020-12-27 騰訊網

尖子生是老師和家長眼中自帶光環的群體,經常能聽到有的家長說:「看誰誰家孩子學習多好,智商肯定也高。」、「我家孩子學習不好,多半是因為智商沒跟上。」

其實,在成績與智商的關係這個問題上,早就有研究表明:現代孩子的智商相差無幾,已經不能成為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

也就是說,孩子學習好不好,跟智商沒什麼關係。

在接觸了幾十年學生的班主任眼中,學生聰明腦子靈活吸收知識可能是會快一些。但是差生與尖子生之間真正的差距,是平時學習的一些小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3方面。

學習習慣

未來學家阿爾夫·託夫勒在著作《未來衝擊》中說:

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能閱讀和寫作,而是不會學習、不會忘卻和不會再學習的人。

學校從來不缺聰明的孩子,缺的是真正會學習的孩子。再聰明的學生在面對龐大、混亂的知識時,如果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上不去是必然的。

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現在很多老師都在重點強調的,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就應該注重培養。

那麼,孩子應該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哪些?

做學習計劃:根據作業量多少,自己安排先寫什麼後寫什麼;

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懂得獨立思考、善於提問;

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表達清楚。

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能否用清晰、合理的方法,按照事物發生的順序來解決問題。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從問題的一個突破口按照清晰的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生活中需要用到邏輯思維能力常見的地方:剝口香糖的外包裝。

邏輯思維能力用到學習上,相當於知識的基礎構架。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能將混亂、繁雜的知識,按照特點進行分類。在做題或學習時,可以隨時從清晰的知識構架中找到想要的知識點。

孩子學習時需要用到的總結歸納、理解能力、記憶力等多種學習能力都與邏輯思維能力息息相關。

上課注意力是否集中

我家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他們班主任就跟家長們強調過,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不集中對學習很重要。一個上課聽5分鐘的孩子和聽課30分鐘的孩子,掌握的知識程度會有很大的差距。上

據中國社會心理學協會調查顯示: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人「經常走神」。

曾有高級教師發現:能否專心聽課,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

孩子一旦養成上課走神的習慣,上課的狀態會越來越差,因此家長要儘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是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從孩子3歲起就開始快速發展。專注力的強弱與家長的培養息息相關。

我一直認為遊戲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方式。孩子從出生後就在遊戲中獲取知識,不僅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遊戲中孩子始終能保持高度專注。

相關焦點

  • 你家娃將來是尖子生還是差生,觀察這3件事,家長就能自己判斷
    相信沒有哪家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娃是那天上的麒麟子,人間的狀元郎。但是真正能在學業這條道上一路稱霸的孩子也並不多。看到自家孩子學習路上屢屢挫敗,一些家長開始把「智商不夠」、「不是學習那塊料」當作藉口,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 小學是尖子生,初中卻成了差生?班主任:不想娃退步,就避開這3點
    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是班級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而且還是街坊鄰居眼中公認的小學霸。但是家長們可以發現當這部分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一瀉千裡。有的家長跟我反映,他們不知道問題出於哪裡,只能給孩子不停地報補習班,買練習冊刷題。所以我根據這個問題,與我從事了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位朋友進行了討論。
  • 差生與尖子生差在了哪裡?做到這三點,差生也可變尖子生
    所謂的差生,我們習慣上理解為成績差的學生;反之,尖子生,就是指那些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居高不下的學生。「差生」這個詞現在在老師口中屬于禁用詞,一般以「後進生」代替,但我還是堅持在本文中用「差生」來描述那群在班裡成績墊底的學生。那麼差生與尖子生究竟差在了哪裡?有人說是智商,這顯然是不正確的。
  • 「陽光分班」,尖子生還是尖子生差生還是差生,中等生失去什麼?
    中等生、差生的家長歡欣鼓舞:終於不用把孩子分三六九等了,終於能和尖子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當然,潛意識裡還有另一個聲音:既然都是免費,憑什麼大家享受的待遇不一樣?比如平行班,基本由差生,以及比差生稍微好一些的中下等生組成,在不到10%出庫率的大背景下,這些學生基本上是屬於沒有希望的,因而,實際上他們就是屬於「棄子」了。因為付出和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所以老師也不會下太大功夫來管理這部分學生,班級的紀律渙散,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了。當然,還有貼標籤帶來的心理傷害的問題。
  • 初中是尖子生,到了高一卻排倒數,老師:和智商無關,是太聽話了
    孩子在初中是尖子生,到了高中成績卻排倒數。很多家長覺得高中課業太多,孩子的學習負擔過重,就會導致成績下滑。甚至還有家長認為,「女生不如男生聰明,上了高中成績就不好了」。其實,這與孩子的智商無關,是孩子太聽話了。
  • 尖子生都是「同一張臉」?班主任:考入985學生,五官外貌無差別
    尖子生都是「同一張臉」?班主任:考入985學生,五官外貌無差別雖然如今重點大學已經由「985、211」變為如今的「雙一流高校」,但是人們更習慣沿用985來稱呼那些重點大學。其實這裡指的是並不是他們五官相同,相同的主要都集中在「外貌」方面,這也是許多班主任的共識。
  • 「憑啥讓我兒子幫別人」老師讓尖子生幫差生補習功課,遭家長怒懟
    經過小鵬媽媽這一鬧,老師不再讓小鵬給同學補課了,但是小鵬感到非常難堪,還跟媽媽大吵了一架,認為媽媽太過自私。所有的家長都知道應該教育孩子助人為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是真正涉及到孩子學習方面,有些家長就不那麼大方了,家長為什麼不願意讓孩子幫助差生補習呢?
  • 湖北一女教師培養的兩名尖子生突然轉學,教師:離婚都沒那麼傷心
    2020年12月21日,湖北一學校女班主任突然得知自己班級考試經常拿前兩名的學生將要轉學,竟然在辦公室像個小孩子丟東西一樣邊哭邊擦眼淚重複說道:「我的天啊,以後我們班就倒數第一了,氣死我了,好傷心,好難過,感覺比我離婚都還傷心。」
  • 差生到重點中學,會脫胎換骨,變成優秀學生嗎?聽聽班主任的分析
    01普通中學與重點中學的差距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的差別就是,重點學校培養的學生成績好,品德好,性格好,總之就是優秀這就是為什麼家長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到重點中學的原因。這部分家長認為,一個學校的強弱之分就在於老師,在於學校。只要孩子在重點學校裡,就可以擺脫以往的惡習,在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下就能脫胎換骨,孩子出來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學習好、品德好的三好學生。也有的家長認為,重點學校之所以成績好,是因為生源好。
  • 語文班主任: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附帶答案,尖子生早列印!
    語文班主任: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附帶答案,尖子生早列印!閱讀理解,作為語文考試中三大重點之一,也是學生們在考試中丟分最重要的題目。大部分的孩子考試中閱讀理解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數,十分可惜。要說難度最高的肯定是文言文,因為很多字詞相比起來都有不小的改變,所以很多孩子在讀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文章中講了什麼。有哪些重點,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們的考試失分重災區。但為了孩子們的語文綜合成績,閱讀理解是必要要牢牢掌握的,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外閱讀集錦練習,建議家長替孩子列印出來練習!
  • 真慧學:尖子生不會告訴你,孩子之間的差距,竟是這樣拉開的!
    孩子上學後,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抱怨: 我家孩子背課文特別慢,背了幾十遍還是背不下來; 上課剛講過的內容,轉頭就能給忘了; 別說預習了,連基本的複習內容都記不全,一考就砸; ......
  • 人的差別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智商
    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張亞勤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羅傑斯大學的古魯伯博士說,很多研究都在顯示,天才兒童身上那種神奇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來培養出來的。這個結論的潛在邏輯是,所謂「神童」,並不是遺傳變異的結果,而是環境刺激的產物。
  • 班級有3類「尖子生」,學習很好卻不受待見,老師:並非品行不佳
    但實際上卻有一些不一樣,其實自安裝班級裡有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但是老師真正欣賞的卻獨獨只有幾個學生,甚至有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明明很好,卻依舊不受老師待見,這就讓很多家長疑惑了
  • 《我成了他的班主任》熱血菜鳥老師,帶領「差生」逆襲!
    由陳怡馨、盧東旭、孫嘉琪、馬昂、宋一雄、閃藍橋、張冠森、孫熹之、索朗美淇、鮑李寧等出演的《我成了他的班主任》聚焦校園學生的青春成長,描繪一個真實而飽滿的「學渣逆襲」 群像式故事。90後熱血菜鳥女老師莫默,歷經重重阻礙,終於成為了行知高中的老師,她接手的是全校聞名的差班,不過這些學校也不是真的差,而是一些刺頭,再次記過就要被開除的那種。莫默為了讓高二11班全體同學能夠順利畢業,和曾經的高中同學如今的校醫封柏一起用非常規手段處理棘手的學生問題,以職業生涯做賭注保住這些學生。在此期間,莫默發現失聯多年的親弟弟吳文竟是班裡帶頭搗亂的刺頭。
  • 英語「成績差」的學生,普遍都這4個特徵,班主任很無奈
    文/小皮球說教育 從我們小學開始,就會接觸「語數外」這3大主科,而且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面,我們必須要很努力的學習這3個科目。所以就導致嚴重偏科,英語尖子生可以考到100多分,而英語差生只能考十幾分。 今天小編就要帶著大家聊一聊,高中時期英語差的學生,通常都會有著4個特徵,班主任一看一個準,很是無奈。
  • 他們之間的差距是智商嗎?
    面對讀書學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考出一個好成績,成為一名尖子生,但現實是尖子生永遠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的成績永遠只處於學困生或中等生的行列,難道這些成績薄弱的孩子,是輸在智商上面嗎?答案顯然不是。  我們通過對歷年中考或高考生的成績進行一個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發現很多中等生輸給尖子生,往往問題都是出在學習習慣和方法技巧這些最基本的因素上面,而常常被拿來當替罪羊的智商,完全不是佔主導因素。  中等生是一個很讓人感到非常惋惜的學生群體,成績剛好不上不下,放棄努力非常可惜,因為再努力一下,往上走一臺階,完全有可能成為尖子生。
  • 重點高中的普通班與普通高中的尖子班區別很大嗎?班主任:很大
    如果學生中考沒有發揮好,最終選擇了一所普通的高中,而且在這所學校的普通班級裡讀書,那三年後結果可想而知? 在不同層次的學校讀書,結果會有所變化。對於普通高中的尖子班和重點高中的普通班區別很大。學生:重點高中的普通班有必要去嗎?班主任:很有必要。
  • 若想阻止孩子成為尖子生,那就這樣對他說話!差生父母說得最多
    但事實上,阻止孩子成為尖子生的最大阻力,並不是家長不願意在孩子身上砸錢,而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已經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和熱情。縱觀身邊的很多家庭,越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其父母的引導和溝通方式就越有技巧性;而越是學習成績墊底的孩子,其父母給予子女的辱罵和打擊也就越為頻繁。那麼,究竟哪些話是影響孩子成為尖子生的呢?
  • 一位差生的自白:從倒數第一到考進北大,感謝3個角色,總結1句話
    「那晚我翻來覆去在床上很久都睡不著,滿腦子想的不是遊戲,而是自己的未來……」在理科班待了一年半後,錢乾最後決定轉到了文科班。雖然高一的時候,由於文科的地理歷史政治基本都沒怎麼學過,他在新的班級裡依然是倒數,但是不同的是——他也慢慢地有了目標與夢想,是復旦大學!雖然,現實離目標看起來很遙遠。但是,錢乾打算要努力一把了。
  • 牛娃跟普娃的差距不在智商,關鍵還是這3個字決定!(父母必讀)
    讓我們這些智商平平的普娃怎麼過?昨天跟朋友一起約吃飯,吃著吃著她就唉聲嘆氣,哭喪著臉跟我開啟吐槽模式。「好煩啊!我發現兒子現在好笨,一道題我講三遍他都聽不懂。"「鄰居孩子學習特別好,人家今年小升初,聽說競爭特別激烈,一點都不敢鬆懈。我們這都四年級了還這樣,我都要崩潰了。」「上周老師剛找我談話,說他聽不進去課,上課不到一刻鐘就開始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