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死震蕩持續,著名電影《亂世佳人》因種族問題被下架

2020-12-23 今日火星

美國明尼蘇達州黑人青年弗洛伊德之死引起的震動還在持續,就好似一個塊石頭丟到了湖裡,弄出了漣漪還在不斷擴大之中,如今這個震動已經波及到很多英語國家。僅僅還是幾周之前,或許沒有人能夠想到會出現這樣一件事情。

昨天網上流傳了一個美國視頻博主在它視頻中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疫情期間死了那麼多人,美國社會都沒有發生什麼,反倒是因為一個黑人的死亡引起了全國這麼大的暴動?

或許這與美國複雜的種族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美國黑人和白人逐漸的衝突長久以來就是當地社會的頑疾,黑人和白人在大體形式上的平等也只有很短的時間,去年在內地上映過的美國高分電影《綠皮書》就比較形象地反映了出美國的種族問題以及黑人在美國面臨的處境。美國如今在形式上實現了所謂的種族平等,一度被視為「種族大熔爐」的地方,自詡完美地解決了種族問題,延伸出來的政治正確也是目前普遍存在。但是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震蕩將美國社會的深層問題暴露無遺,可以說是長期累積的社會矛盾在特殊背景下一次性的爆發出來。

弗洛伊德之死所引發的震動不僅僅表現在美國的社會政治層面,還逐漸地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比如藝術創作和影視領域。各種表達對於弗洛依德悼念之情的藝術創造出現在美國街頭或是社交網上,引起大家的共鳴。

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周邊或者過去各種有涉及到種族話題的藝術領域,一些曾經引發巨大爭議的影視作品如今被放大檢視,甚至要被迫下架。

近日《為奴十二年》的著名編劇John Ridley也在《洛杉磯時報》發文批評在美國1939年上映的著名電影《亂世佳人》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擁護奴隸制的南方地區」,掩蓋了種族歧視的殘酷。而國內很多人都看過上面提到的《為奴十二年》和《亂世佳人》這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都是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

《為奴十二年》是一部著名的反映美國種族問題的優秀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自由黑人所羅門,受過良好的教育且有著美滿的婚姻。主角隨後遇到兩個人,他們許諾在華盛頓幫他找一份工作,當所羅門到了華盛頓才發現自己被誘拐綁架了,從此開始了他的奴隸生涯。經歷多年磨難才依靠一個好心的加拿大人幫忙送信回家,最終經過一場訴訟重新獲得自由。由此就可以看出編劇John Ridley在這件事情上的立場,在種族問題上長期關注並且支持黑人。

今天傳來消息,華納新流媒體平臺HBO Max臨時下架了《亂世佳人》,這件事情引發了網絡上了激烈討論。HBO的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此行為是暫時的,《亂世佳人》會在未來重新上架,並不做刪改,保持原貌,但會帶上對該片歷史框架的討論,和對片中有種族歧視意味的描繪的譴責。「換句話說今後在該平臺上觀看這部電影可能就要面對平臺所加注的批判性註解了。

HBO的發言人表示:「《亂世佳人》是其所處時代的產物,描繪了一些很不幸地已普遍散布於美國社會的種族偏見。這些種族歧視的描繪在彼時和此時都是錯誤的,我們認為讓這部電影在沒有解釋和對這些描繪進行譴責的情況下保持上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些描繪當然與華納媒體集團的價值觀相反。表示在加上對相關內容的解釋說明後,《亂世佳人》會重新上架,也會保持影片的原版形態,因為如果另做改動,無異於聲稱這些偏見從未存在過,若我們要去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的未來,必須首先承認和理解我們的歷史。」

正如發言人說講的那樣,《亂世佳人》是其所處特定時代下的產物,電影作品上映的年代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美國社會還普遍存在著嚴重的種族偏見,距離馬丁路德金所帶領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更不說電影所描繪的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則是在更早遠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

《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著名小說《飄》(在國內還是世界名著之類的位置,很多人在學生時期就看過這個作品),該作品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角斯嘉麗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而個人命運的坎坷,也折射出南部種植園在南北戰爭前後的風雨飄搖。自1936年出版後,這本小說及改編電影已經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文藝界的重要作品。電影《亂世佳人》可以說在世界的電影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3份,是很多人一生中必看的佳作。

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限制下,書中不少角色的設定都在某種程度上摻雜了種族主義元素。比如主角斯嘉麗愛慕的艾希禮就是一位主動上前線的南方軍士兵就是種族主義組織3K黨的成員,但是作品卻將艾希禮的形象刻畫成一個偏正面人物的「理想主義者」。而作品中對於黑人的描繪則存在明顯的偏見,要麼是對白人莊園主忠心耿耿的黑人女僕,要麼是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奴工、暴徒。

從作品來說《為奴十二年》的編劇的批評不無道理,但是引致平臺方將其下架還是引發了很多的爭議,不少人覺得作法過於激進。畢竟這部電影作品誕生的時間都有80多年的了,更不說影片裡講述的故事發生於南北戰爭時期,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就是曾經存在的歷史。美國的歷史上相當長一段時間就是一段黑奴史,如果要展示當時的社會情況必然就會觸及到這些問題,不可能全都當作看不見。

這場社會震蕩的對於影視領域的波及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近期一檔真人秀節目《警察》和展現美國警察探案的《直擊追捕現場:LIVE PD》暫停播出,而BBC也下架了英劇《小不列顛》。在草木皆兵的當下環境裡,想必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影視作品遭到波及。(完)

相關焦點

  • 抗議持續之際 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涉種族歧視被下架
    來源:海外網圖為影片《亂世佳人》的海報(圖源:路透社)海外網6月10日電美國知名影視流媒體平臺HBO MAX日前下架了奧斯卡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原因是美國種族關係緊張之際,有不少美國民眾認為HBO MAX發布聲明說道,「《亂世佳人》是時代的產物,但不幸的是它描繪了部分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偏見」「在對其歷史背景進行討論並對其中的一些特定描述加以譴責之後,這部影片未來會重回平臺。」聲明還補充說,「想要創造一個更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未來,首先要承認並去了解我們的歷史」。
  • 反種族歧視下 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媒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該影片於1939年上映,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前後,南方莊園主的女兒斯嘉麗與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而個人命運的坎坷,也折射出南部種植園在戰爭前後的風雨飄搖。
  • 《亂世佳人》下架的原因是什麼?種族歧視還是電影大的傷痕
    《亂世佳人》在亞特蘭大首映,人山人海衝進了電影院,一部史詩級作品誕生,10件奧斯卡獎物品一舉收穫,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儘管《亂世佳人》描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部種植戶的郝思嘉和白瑞德的愛情故事。由於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南部,那裡還沒有廢除奴隸制,所以有爭議的種族內容。白人警察「跪死」美國非裔美國人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徹底爆發,暴亂、遊行和示威在全國蔓延,打砸搶成為日常行為。隨著全美「黑人的命也是命」聲音運動的不斷發酵和警察改革呼聲的不斷提高,反種族主義的浪潮開始從街頭蔓延到更多地區。HBOMax暫時下架引起轟動。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黑人兄弟為何還不買帳?
    他們一邊在街頭高喊著自由與平等,一邊把弗洛伊德的照片放在自己的胸前當成自己的偶像。一邊打著反對種族歧視的旗號,一邊信誓旦旦地以補貼家用的名義洗劫著店鋪、搶劫著銀行。更有甚者還專門為弗洛伊德建造了雕像,儼然把其當作「曼德拉」一樣的領袖。而這股「自由平等」之火也從最開始的美國警察燒到了大統領,再從大統領燒到政治經濟領域,最後終於燒到了文化藝術領域。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道歉,「哥倫布被斬首」,它們都種族...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推倒雕像」運動、《亂世佳人》被下架、J·K·羅琳遭抵制、武大老牌坊受損、世界大學排名榜、香港書展、紅樓夢獎……#《亂世佳人》被下架#近日,受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事件的影響,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席捲全美,種族問題也引發世界性的關注
  • 【雙語閱讀】因涉嫌種族歧視 影片《亂世佳人》遭HBO Max下架
    此前,奧斯卡獲獎影片《為奴十二年》的編劇約翰·萊德利公開呼籲HBO Max下架《亂世佳人》,因為該片存在美化蓄奴制、強調黑人刻板印象等種族歧視的嫌疑。HBO Max流媒體平臺本周二(6月9日)下架了影片《亂世佳人》。
  • 這不是《亂世佳人》第一次被下架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說(ID:globusnews)編者按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浪潮席捲全美之時,美國流媒體平臺HBO Max做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暫時下架著名電影《亂世佳人》。所以,在「未經解釋或譴責」這些內容的情況下,繼續保留這部電影將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亂世佳人》與種族問題的糾葛並不是今天才有。這部已經年逾八十歲的電影,已經數不清第幾次被架上膚色對決的擂臺。人們可能不記得,三年前的維吉尼亞州,一場由白人至上主義者主導的遊行同樣引爆了美國的種族矛盾。
  • 戴錦華談《亂世佳人》被下架:這不是電影的問題
    曾獲得十項奧斯卡大獎的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在6月10日突然被美國HBO下架,原因是該電影被認為具有美化奴役黑人的內容,在最近因為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中,該影片遭到大量的聲討。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下架《亂世佳人》也成了美國社會的自我審查和反思的一個重要標誌。
  • 《亂世佳人》暫時下架:我們有必要對過去的作品進行價值觀審查嗎?
    記者 | 林子人編輯 | 黃月1因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新一輪反種族主義運動持續至今,其影響力蔓延至影視行業,令多家影視娛樂公司和業內人士開始重新評估過去的影視作品是否存在種族主義或少數族裔角色代表性不足的問題。
  • 英國抗議者欲推倒60座雕塑,《亂世佳人》等下架,反種族歧視浪潮...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中眼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在歐美開展得如火如荼的BLM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的BLM反種族歧視運動似乎變成了一場雕塑清除活動。抗議者們已經擬定了一份名單,上面列出了英國全境60座「種族主義」紀念碑,要求政府拆除。此外,《亂世佳人》《小不列顛》因涉及種族敏感問題被視頻網站下架。
  • 拆雕像、改名字、下架《亂世佳人》 美國「政治正確」的鐘擺該向左...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崔妍】「反種族歧視」怒火近日席捲美國每一個角落。一座座有爭議的歷史雕像被示威者推倒毀壞,《亂世佳人》、《老友記》等多部知名影視劇也陷入「種族歧視」爭議漩渦……矛盾不斷激化之下,這場席捲全美的抗議浪潮是否會走向「極端化」?而在這些示威抗議活動之下的所謂「政治正確」,是否過了頭?
  • 郭一鳴:弗洛伊德之死會改變歷史嗎?
    在蝴蝶扇翅膀的美國,因為弗洛伊德之死,舊帳被翻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南北戰爭,代表支持蓄奴制度的南方軍將領的紀念碑和雕像,成為示威者發洩怒火的對象。從佛羅裡達、北卡羅萊納,到波士頓、維吉尼亞,從南方軍總司令李將軍,到南方「美利堅邦聯」總統戴維斯的紀念碑,都被破壞、拆除或塗鴉,連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也因殘酷對待美洲原住民的舊帳,他在明尼蘇達州、維吉尼亞州和波士頓的雕像,被拉倒或遭到斬首。以南方將領名字命名的學校、軍事基地,都掀起要求改名的聲浪。還有,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奧斯卡經典愛情影片《亂世佳人》,也被迫從HBO下架。
  • 美警暴行掀種族怒火!「亂世佳人」被下架,《洛城戰警》新戲延播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白人警察執法過當、令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依德不幸身亡引爆的種族爭議怒火,至今沒有平息,影視平臺也紛紛決定在此敏感時機,不要推出一些內容有疑慮的影片,影史不朽經典「亂世佳人」,就因對於黑人的描述受到「種族歧視」的批評,HBO Max已經下架。
  • 《亂世佳人》背後的漫長鬥爭:白人眼中的史詩之作,黑人眼中的歪曲...
    《亂世佳人》原著誕生於1936年,付梓一個月內就售出了100萬冊;同名電影上映於1939年,斬獲十項奧斯卡獎。然而這部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作品並非在今天才引起爭議。早在《亂世佳人》拍攝前,製片人David Selznick就不斷收到來信質疑小說的歷史準確性,擔心作品會引起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和種族暴力。
  • 逝者| 《亂世佳人》最後一名主演去世,享年104歲!
    但一般觀眾最熟悉的,大概還是她和她妹妹瓊·芳登一輩子的恩怨糾葛以及1939年,那傳奇的《亂世佳人》:她扮演玫蘭妮·威爾克斯。而這部曾獲得十項奧斯卡大獎的經典電影在6月10日突然被美國HBO下架,原因是該電影被認為具有美化奴役黑人的內容,在因為4月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Black Lives Matter」社會運動中,該影片遭到大量的聲討。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人哭著道歉……這一切,究竟是...
    ps:【麥田新平臺上線啦】更多純英文影片,每日更新,文末登錄哦 一場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而引發的全美抗議種族不平等和警察暴行的活動,不斷發酵,進入到了白熱化。
  • 這部票房超越《復聯4》的電影,因涉及種族歧視被下架
    其他電影資訊 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讓美國影視行業再受打擊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隨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開始抨擊一些涉及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敏感問題的影視作品。
  • 弗洛伊德之死為何引發全美騷亂?僅僅因為種族矛盾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美國紐約連線報導美國時間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因新冠肺炎疫情失業的非洲裔中年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遇暴力執法,不幸身亡。半個多月過去了,由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遊行和騷亂目前仍在蔓延。
  • 黑人優先、雕像斬首、經典下架……種族問題撕裂美國文化
    目前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持續逾兩周,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問題急劇升溫。 當前,抗議浪潮雖漸漸平息,但如何改革警察執法以消除系統性種族歧視、應否移除南北戰爭時期維護奴隸制的南方邦聯紀念物及標識等爭議話題熱度不減,美國社會像開鍋的水一般難以平靜。
  • 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蝴蝶效應,蔓延到了語文身上!
    01正名運動當地時間2020年5月25日,美國一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涉嫌偽造罪被警方逮捕。一名白人警察將其按倒在地,並用膝蓋抵住他的脖子長達7分鐘之久,導致其窒息死亡。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蝴蝶效應,引發了美國大規模持續抗議活動。從5月26日起,抗議活動持續至今,甚至變得越來越失控。第一階段,全美遊行;第二階段,推倒雕像。如今迎來了第三階段——正名運動。所謂「正名運動」,就是把體現「歧視黑人」的相關名稱改名。這就波及了語文界的文學名著——《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