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最怕就是挨餓,更怕的是明明吃了,卻還總是感到餓,不停地想吃東西……
其實,除了身體本能的飢餓,還有許多其他因素會讓你感到「過度飢餓」,控制不住自己,管不住嘴巴。
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總是會讓人感到飢餓的原因,希望能幫減肥的胖友避開坑。
1、經常熬夜
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控制食慾,因為它有助於調節生長激素釋放激素。
睡眠不足會導致生長激素釋放肽水平升高,這就是睡眠不足時會感到飢餓的原因。
此外,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確保足夠水平的瘦素釋放,為身體提供飽腹感。為了避免因為缺覺而飢餓,建議每晚至少有8小時不間斷的睡眠。
2、蛋白質攝入不足
這是最常見的飢餓原因,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對於控制食慾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吃到足夠的蛋白質,可能會經常感到飢餓。
蛋白質有助於促使瘦素分泌,提高飽腹感,減少飢餓,幫助你在白天減少攝入熱量,晚上降低對食物的渴望。
許多食物中都富含蛋白質,比如肉、魚、蛋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防止過度飢餓。
3、精製碳水攝入過多
精製碳水化合物就是已經過加工並去除了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碳水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種麵食中,例如:白麵粉。
由於精製碳水化合物缺乏食物纖維,因此非常容易消化,不會產生明顯的飽腹感,很快就又感到餓了。
所以,要想趕走飢餓感,就要適量減少精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同時增加其他營養物質均衡吸收。
4、缺乏膳食纖維
食用大量高纖維食物有助於控制飢餓,高纖維食物比低纖維食物減慢了胃的排空速度,並且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
此外,高纖維攝入會影響食慾減退激素的釋放和短鏈脂肪酸的產生,具有促進飽腹感的作用。
高纖維飲食不僅可以減少飢餓感,而且還有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風險的作用。
5、吃飯不專心
當下年輕人吃飯總是機不離手,眼不離屏,可以說邊看電視邊吃東西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好習慣,吃飯時分心會導致食慾增加,熱量攝入增加和體重增加。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分散注意力的飲食會降低飲食意識,不能有效地識別出身體的飽腹感,明明已經吃了很多可還是感覺沒有吃飽。
6、喝太多酒
酒精以刺激食慾而聞名,因為它會抑制降低食慾的激素,如瘦素,如果頻繁喝酒,你可能會經常感到飢餓。
不僅如此,酒精還會影響大腦的控制判斷力,導致吃過多高脂肪和高油鹽的食物。
為了減少酒精液體引起的飢餓感,最好適度飲酒或避免飲酒。
7、吃得太快
多項研究表明,與慢食者相比,快食者更容易食慾大開,有飲食過量的趨勢,也更容易肥胖。
緩慢進食和徹底咀嚼可讓身體和大腦有更多時間釋放抗飢餓激素並傳達飽腹感信號。
如果你經常感到飢餓,那麼可以試下減慢進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