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第一場:死神教父(中)勝
>>第二場:孟姜女(德)勝
>>第三場:會唱歌的白骨(中)勝
>>第四場:萵苣姑娘(中)勝
>>第五場:池中水妖(中)勝
中秋佳節迎來賽點戰,是中國版靴貓贏下這局,拿到九局制的賽點(五勝),還是德國版嫦娥奔月借中秋之勢絕地反擊,扳回一城?
中德漫畫家創作力對決,第六場!
Ines Christine Geisser VS 狸空
中國漫畫家將從格林童話中取材,繪製膾炙人口的德國民間故事,德國漫畫家則從山海經、搜神記和聊齋中取材,繪製耳熟能詳的中國民間故事。
本期流程: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點評 → 投票
★點評僅供參考,決定勝負的是你的投票!
目前還不知道該如何獎勵獲勝漫畫家……
Lets go go go
友情提示:閱讀無字漫畫的要點是一格一格看。
----↑↑嫦娥奔月↑↑----
----↓↓穿靴子的貓↓↓----
關於接下來的漫畫點評:
讚揚的目的絕不是捧場,批評的目的也絕不是打擊。一切,都是因為喜歡漫畫。
★張迅(南京藝術學院教師,SC漫畫主編):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這兩個故事是有意思的對比。靴貓好像講了一個長長的故事卻又不記得說了什麼。嫦娥基本沒怎麼好好講故事,卻又好像講了點什麼。這種差別也許源自感受力。狸空太要好,什麼都想說,什麼都想說得好玩童趣。結果是前半段分鏡急急忙忙,變成了粗線條梗概,讀後沒留下半點印象。真的覺得這些橋段有趣嗎?還是以一種講故事的套路在硬行擴充呢?後半段,貓和本子的合體是有趣的改編,似乎可以帶出作者的感情。但貓的造型依然是套路的,似乎看不出畫家對貓的細微觀察,沒有那種結構與動態的媚感,畫面上也就缺乏說服力,這貓對畫家來說真的重要嗎?
漫畫的造型常常是模式化的。模式化是為了保持造型穩定,方便觀眾識別。然而漫畫家在感受基礎上的高度造型提煉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環節。漫畫的學習者最開始難免是臨摹這些造型以鍛鍊技巧。但久而久之掌握了套路卻忽略了其他,甚至沾沾自喜就捨本逐末了。感受力得不到關注和鍛鍊,會在自滿中逐漸削弱吧。上期的三王墓就是個例子。(恕我補刀)
相反ines的漫畫很慢,紅色眼神的反覆、西西弗斯式的砍樹、嫦娥的一瞥都讓人浮想。Ines散漫單純,她甚至無意弄清故事的原本,只是把自己感興趣的點放大、連接起來,像一場似有似無的醉酒,非常輕盈。不過還是不解饞啊,期待那種故事深入帶來的凝神、通透的爽感。說起來,這個要求有點高了。
★胡曉江(異常漫畫研究中心主編):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靴貓由童話和現實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在篇尾合二為一。童話中功利無趣的窮小子娶公主套路,被狸空改成了獲得俸祿後開始世界旅行,更為開闊自由,滿足了現代讀者閱讀童話的真正渴望:體驗和現實不同的異想世界,而不是止步於階級攀升。第六張和第七張的雨林海底銀河是全篇的畫面巔峰,鬆弛而不鬆懈,細節也耐看,不過狸空的畫家自覺讓她更追求畫面完整,沒有給文字預留位置,全篇的嵌字都很尷尬。
此後畫面變成灰調,其中綠葉和紅靴分外扎眼。現實中,名為庫洛的貓不知道因為什麼死了,主角四人將它埋在某處森林公園之類的地方,忽然升起強烈的霧霾,而公園大門緊鎖,於是書中的靴貓化形而出,引領主角們離開了危地,在這亦幻亦真的一幕裡,靴貓和庫洛合二為一,最終它成為這片森林的守護者,再次長眠。
故事本身很浪漫,但庫洛為何與靴貓劃等號,似乎只有同為貓這一點聯繫,因此童話和現實之間其實沒有做到扣起來,如果缺少童話本身的命題意味,這個故事就不夠成立了。坦率的說,靴貓還是具有中國獨立漫畫的共性缺點:尚未成年。傾向於天真和抒情,理性上過於羸弱,感性上又過於單純。
相對來說,嫦娥奔月就顯得非常成熟,理性和感性兼備,從容而不乏幽默。這種優勢過於明顯,所以不由的給了滿分五星。Ines對素材的使用顯然超出了嫦娥奔月,實際上我很疑惑她是怎麼樣做到的,玉兔和吳剛並不存在於嫦娥的原始故事中,也許中國古人對月亮環形山陰影的附會已經是世界級傳說了吧?
Ines的嫦娥奔月完美解決了這個小生態系統的自循環問題,吳剛負責不停砍桂花樹,他的砍伐速度和樹幹的癒合速度趨於一致,但桂枝紛紛落下,嫦娥背著筐採集落下的桂枝,將之放入環形山凹,玉兔取走桂花,埋頭搗桂花釀酒,將釀好的酒倒入另一處環形山凹,最後,嫦娥斟滿一壺桂花酒,登高獨酌,遙望地球。
漫畫並未交代但可以推想的部分是:嫦娥和吳剛雖然常常見面但彼此並無交集,嫦娥和玉兔雖然有時見面但彼此也無交集。玉兔和吳剛在機械往復的勞作中,意識渾濁如機械,無法成為嫦娥的同伴,也或者在永恆的日復一日中,最初的談資已揮霍一空,三人間已不再有任何溝通的必要,這些都更加襯託出了嫦娥恆久的無奈和孤獨,順帶說她還有個小房子可住,算是月球三人一樹世界裡有勞作有享受,看似自我意識最完整,因此不得不獨自承受孤獨的個體。「如果我是嫦娥」,這正是Ines遞交給讀者體會漫畫的切入點。玉兔眼中的高能射線和嫦娥周身的希臘女神之光,給了這個荒誕故事額外的出離趣味。
★王爍(anusman,漫畫作者,在讀博士):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第六期又出現了一次這樣的情況,兩個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去講的,似乎與原著已經不太有關係了。這兩篇故事我都喜歡,《嫦娥》這篇故事講得很慢,慢吞吞的樣子也很像在月亮上面的感覺,但中間到結尾的地方有些渾濁,讀起來有些暈,不過這也好,在最後一頁故事收的很好,我只是擔心德國讀者會覺得這個故事異常奇怪,對於很多想讀懂故事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劑毒藥。《靴貓》被狸空講得很好,剛開始幾頁便脫了線,把故事當成了自己生活的一個引子,她和之前左馬的那篇《童話》差不多,區別是左馬在裡面插了好多層,狸空則選擇了臺階式的方法(先說一個原始故事,再一下子轉成另外一個與之相似的故事,但實際上作為支撐的原本故事也還是在進行,以保持上層故事的平穩),我們讀到的後半段看似與故事原著已關係不大,但實際在說的時候那投射的影子依舊存在。《靴貓》只是有一點我覺得是可有可無,即中間旅行時的文字加入,我明白這是過渡到下一段的話語,但對故事整體來說,單是圖的話,這樣對之後合上本子那一瞬更加合適,因為在沒有涉及到後面現實生活段落時,前面的旅行配文會讓人陷到一個故事當中,而從這個故事出來,勢必要影響一些讀者的觀感。
★高盛婕(藝術家,黑藍視覺總監):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Daily Routine On The Moon:我感到,對這個作者來說,講一個故事,特別是完整的故事,根本是枯燥無趣的,因此他反過來畫了一個「故事」來告訴這有多「無趣」。這個悖謬讓人想到觀念藝術家John Baldessari寫了一整面牆的『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的『boring art』。
在月球上的生活荒誕而具體,周而復始在於「開頭」和「結尾」都不存在,從最後一格倒過來看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反正前一格和後一格互為因果,從另一個角度,又根本不在乎因果。「嫦娥」遠眺地球,她在思考如何回去嗎,不,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不了解發生了什麼,她的憂鬱不明就裡,她的心情我們也不能了解。一篇開放式的小品。
★王xx(自由職業插畫師,海豹愛好者):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嫦娥奔月:這是本次大賽中最接近電影分鏡頭的作品,格與格之間也仿佛有一種時間感。讓人能像看電影一般感覺到物體的運動!
我個人特別欣賞她不羈且富有幽默感的筆觸。在她的筆下,嫦娥有了一種北歐女孩般casual的隨意感,兔子眼中射出的玫紅色光線也讓人覺得real cool。玉兔搗騰的藥則給人帶來一種玉米糊糊般的親切。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不拘一格的表達!
穿靴子的貓:我個人最喜歡這篇作品的第8頁。這是唯一沒有對白,也沒有分格的一頁。所有出現的分格和文字的其他頁,首先文字的編排是欠妥的。字體和大小都和畫面不太搭。而分鏡頭也有些稍顯凌亂!我覺得很難看明白.
但是只有一張畫面的時候,看起來就很舒緩,合適,能看到作者不錯的畫面意識和基本功。所以,我想作者也許更適合畫繪本!
★臆想圖志(又稱陳列,漫畫收集症患,志怪博物癖,微博號:臆想圖志):
嫦娥奔月 ★★★★
穿靴子的貓 ★★
靴貓這篇漫畫是在想像力驅動下進行畫面敘事探索的反例,它製造了出雙重時空,試圖通過穿靴子的貓將這兩層時空整合起來,但推動事件的各種轉折相對生硬,作者並沒有把握好魔幻與現實之間的比重,呈現出一種過於傾斜且割裂的狀態,故事邏輯和畫面的細節構成卻無法實現作者所希望的構思。這篇漫畫不是童話圖景和現實經驗的嵌合體,而是三段並不調和的敘事。
玉兔出自楚地於菟崇拜,於菟是楚地方言,意思是虎,被後世以訛傳訛認為是玉兔;嫦娥出自后羿代夏,后羿不是射日大羿,而是夏太康時的有窮國首領,后羿徵服了夏王國,他的妻子純狐就是嫦娥的原型,后羿被寒浞篡位,純狐成為寒浞的妻子,寒浞為寒國人,這也是嫦娥居於廣寒宮的來由;吳剛,又叫吳權,在晚唐的《酉陽雜俎》中才有伐桂故事的記載,不過後人也通過《山海經·海內經》中的逄伯陵將他與逄蒙、后羿建立了間接的聯繫。
這三個神話的起源並不相同,就算經過了千百年的整合,這些元素依然有不協調的地方。但是這些神話中存在著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因為上古先民觀察到月相陰晴圓缺的循環往復,認為月能夠重生,進而月就與不死產生了關聯,不論是玉兔搗藥、還是吳剛伐桂、嫦娥奔月,都是圍繞著「不死」這個關鍵詞。
很多人在講述月宮神話時三者關係處理上並沒有很好地融合,或者說很多人只是從事件最表層的人物關係、神職上來處理,並沒有潛入神話,特別是吳剛這種西西弗斯式故事,甚至這些神話並不需要反覆的人類社交關係、奇峰陡轉的橋段、宏大敘事,只需要將其中的內核抓取出來,呈現出一種與作者自性相關聯的狀態。月球上的日常會是怎麼樣,在作者充滿代入感的思考之後,將月神話中不死的循環往復和日常中重複匱乏提取合併,給了我們一場空曠中的孤獨。
(編者按:月宮神話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嫦娥玉兔吳剛,簡直兩兩不挨著,三口之家的結構居然清白了上千年,Ines為他們建立的聯繫算是一個不錯的答案,而如果你們和我一樣,直到看完臆想圖志的起源說,才豁然開朗,是不是感覺自己長姿勢了?)
(以上點評僅供參考)
NOW!請為你偏愛的作品投票
本期編輯:胡曉江 | 孫欣
策劃:童話同畫 | 異常漫畫研究中心 | 特別漫畫
感謝:蘇菲 | 陳樹泳 | 黑藍文學
↓↓本系列實體書請在香蕉魚書店購買↓↓
Bananafishbooks.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