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雍正款琺瑯彩松竹梅圖橄欖瓶

2021-03-04 文藏

故宮文物編號:故〇〇一五一九九〇

底帳名稱:雍正款琺瑯綵鬆竹梅盌(瓶)(對)

文物級別:一級甲

文物來源:清宮舊藏

◎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琺瑯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是國外傳入的一種陶瓷裝飾製作技法(後人或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琺瑯彩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成一種新的釉上彩瓷,亦稱「瓷胎畫琺瑯」。

◎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琺瑯彩瓷器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胎上施釉細膩,釉色極白,釉表極具光澤,可以「白璧無瑕」讚譽。琺瑯彩瓷質地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靚麗,畫工精緻且有立體感。清康熙、雍正年製作琺瑯彩時,先在景德鎮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製成素胎送至宮廷,再由宮廷畫師加彩後,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燒制而成。清宮御用琺瑯彩瓷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制瓷工藝水準。

◎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雍正款琺瑯彩松竹梅圖橄欖瓶為直口、削肩、圓腹,腹下漸斂,圈足。器裡素白,通體白釉地上以琺瑯彩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圖案,頸部墨書「上林苑裡春常在」七字,上下有胭脂彩「翔彩」、「多古」、「香清」三印;器底青花雙圈「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識。器型呈橄欖狀,故稱橄欖式瓶。其器型秀美,製作精工,施削規整,胎體極輕薄,紋飾施彩細潤,是雍正朝制瓷的傑出之作。它的獨特之處還在於是雍正琺瑯彩中唯一的一件琢器(指不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也是雍正琺瑯彩器中唯一一件青花款器。

◎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定級意見(耿寶昌、劉伯崑)為:「器為脫胎,紋飾豔新,施彩膩潤,精細無比,是件代表雍正時的傑出作品。定為一級甲。」

該文章摘選自《紫禁城》雜誌APP,欲知曉更多藏品故事請前往應用商店下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今日頭條號!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文物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雍正皇帝的眼中,造辦處的造作應該具有「內廷恭造式樣」,應該和一般民間文物有所區隔。兩岸故宮典藏雍正年款的文物甚豐,此次展覽挑選其中精品,包含瓷器、琺瑯、瑪瑙、漆器、玻璃器與松花石硯等,從皇權象徵、吉祥寓意、文人雅趣、仿古創新和東西洋異趣等五個面向切入,歸納雍正時期皇家用器的特色。
  • 雍正皇帝的神仙配色
    黃釉盅,清雍正,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雍正黃釉多見中、小件薄胎器物,用途以日用及祭祀儀式為主。雍正款黃釉盅,盅內施白釉,外施黃釉,釉色純正,釉面光亮瑩潤。足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綠哥釉小橄欖瓶,清雍正,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綠哥釉小橄欖瓶,綠哥釉,又稱綠郎窯,它是和郎窯紅並存的品種。器物內外釉均為蘋果青綠色,開細小紋片,綠郎窯數量極少,十分珍貴。
  • 精品推薦—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
    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後則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並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藏品介紹中文名稱: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英文名稱:Qing Kangxi
  • 瀋陽故宮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 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清宮「雍正十二美人圖」想換家具了
    《雍正十二美人圖》洪爐觀雪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十二美人圖》裘裝對鏡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十二美人圖》>燭下縫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十二美人圖》持表觀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一套清宮舊藏《雍正十二美人圖》,是由清初宮廷畫家創作的工筆重彩人物畫,作品以單幅繪單人的形式
  • 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它的館藏珍品
    當時的政府決定,將熱河(承德)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和盛京(瀋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於1914年成立了古物陳列所。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攝政內閣,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宮禁,接管了故宮,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
  •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圖)
    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與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一、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
  • 嘉德北京 | 墨香居藏12件盛世御窯精品瓷器搶先預展!
    >《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下)》故宮出版社,2016年,第566頁,圖271;《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編,鴻禧美術館,1992年,第174頁,圖70;《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編著,徐湖平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3頁;《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5青銅器(下)》文物出版社,第133、149頁,圖152、174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臺北故宮博物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水仙盆盆體簡雅大方,由於重複施釉的關係,釉層略具厚度,並帶有流動性。;而四個雲頭足的轉折部分,又有釉層堆積,柔膩如脂。釉層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與質感的細膩變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窯器多有開片,獨此件光潔無紋,益發顯得勻淨端莊,充分展現北宋制瓷工藝對於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北京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破千萬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在發言中提到,上周六的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從948萬漲至1003萬。 論壇上,王躍工進行題為「面向未來的數字故宮」的主旨演講,講述具有600年歷史的故宮如何擁抱網際網路。 2001年7月16日,故宮官方網站正式上線。
  • 攻略 | 北京故宮博物院
    交通午門(故宮博物院的南門,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為觀眾參觀入口)從天安門經端門即可到達,或從東華門或西華門沿東、西筒子河路前行均可到達。東華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東華門、故宮東門停靠的車輛:2、82、夜2路、觀光2線公共汽車西華門(故宮博物院的西門,平時僅做工作人員通道)從長安街沿南長街北行600米或從北海公園沿北長街南行600米可以到達。
  • 臺北故宮博物院 「鎮館三寶 」價值連城
    臺北故宮博物院現有書畫、玉器、陶瓷及圖書文獻等歷代珍貴文物藏品近七十萬件。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臺北故宮,探訪了那些鎮館之寶。
  • 看多了北京臺北,中國第三故宮—瀋陽都藏了哪些珍寶,你知道嗎?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咱們要走進的就是大清的發源地:瀋陽故宮清人繪《盛京宮闕圖》
  • 紀念瀋陽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
    2016年11月16日,瀋陽故宮博物院迎來90華誕。瀋陽故宮,又稱盛京宮殿,在清代曾經有近20萬件的清宮御用物品和內府秘籍,從北京移送這裡貯藏。1914年,這裡的11萬多件藏品被遷往北平古物陳列所;1933年部分藏品又隨故宮文物南遷,輾轉數地,後遷至南京;1948年底,部分文物精品從南京被遷往臺灣。
  • 有人說「北京故宮只剩空殼,真正的精品在臺北故宮」,是真的嗎?
    導讀要說中國哪裡的文物最多最珍貴,大多數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北京故宮博物院,186餘萬件珍貴文物,絕大多數都是千金難換的寶貝。其實,中國還有一座被掏空的山,裡面也存滿了稀世珍寶,關於它的來歷,還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歷史。
  • 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遭到質疑
    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一幅宋代名畫《千裡江山圖》,該作品為巨幅畫卷,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彌足珍貴,近100年只公開展覽4次,最後一次是在2017年。據說展覽當日午門外排起百米長隊,很多人撐著雨傘,帶著食物,足足拍了2個多小時的隊才隨著人流緩緩地步入展廳,草草地觀看了5分鐘後被後面的人流湧了出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全朝代國寶珍藏大賞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