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

2020-12-14 高端古玩收藏圈

康熙(1662—1722)朝時間跨度長,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發色前期較灰暗,中期以後青幽翠藍、明快亮麗。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後則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並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

英文名稱:Qing Kangxi year blue and white figure story picture olive bottle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瓶的一種樣式。橄欖瓶 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欖。有素身與瓜稜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形,始創於順治朝,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此瓶觀賞器,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器表繪有青花.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十分神奇。

青花十分鮮豔發藍,為康熙年代典型的青花顏色。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經濟貿易發達,康熙十九年景德鎮恢復御窯廠,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態,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銷瓷等等。

康熙青花裝飾題材廣泛,圖安布局巧妙合理,與造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窯青花在紋飾方面,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充滿生活氣息。這種自然的民窯青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則代表著當時工藝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改變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繪畫,一種顏色能表現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種色階。

最能體現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風格上模仿名畫家的筆法,立體感很強,畫法精細,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畫面效果講究意境美,整體給人以疏朗清閒的感覺。人物紋中以耕織圖、漁家樂圖最具代表性,畫面有生活情趣。以長篇詩文作為裝飾,也是康熙青花的一大特點。

此青花膽瓶底足雙圈青花,落六字款大清康熙年制,書寫精美,落款規整,是官窯器的典型特徵,圈足極為細膩,為少有的糯米胎,最早稱之為「糯米汁胎」是形象描述胎體的質感,如同糯米經水磨後流出的米漿一般細膩、光滑。後被稱為糯米胎,此胎極其細膩,是瓷石經過多次提煉極其細膩後才有的極品瓷胎,這種瓷胎輕扣聲音清脆悅耳,胎質緊密,較一般瓷器硬度要高,抗熱漲冷縮能力強,很多瓷器經歷上百年時間就會自然的乾裂,我們成為陰裂現象,與窯裂不同,是後期形成的,而糯米胎瓷器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由於瓷土極其細膩,也不會出現棕眼的現象,是美瓷的重要要素,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美瓷。

相關焦點

  • 安徽秦漢閣拍賣——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棒槌瓶
    大清康熙年制款盤口棒槌瓶,在器型方面,此瓶呈淺盤口,豎直頸,斜肩,直筒形腹至下部內斂,圈足,底部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雙圈款,器型端莊厚重,在構圖方面,口沿部分交錯裝飾倒三角形回紋,直頸部分飾以蒼松翠柏,至肩部青花開窗技法繪製梅蘭竹菊四君子,轉折至腹部延續頸部蒼松紋飾貫穿繪製,
  • 安徽秦漢閣拍賣——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釉裡紅搖鈴尊
    名稱: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釉裡紅搖鈴尊規格:高:22.5cm此件藏品器型呈豎直長頸,溜肩,至下腹內斂,至底足微微外撇,底部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款,口部微侈,器物整體以白釉為底,至腰部以四個釉裡紅圖案團花紋裝飾,底部裝飾一圈釉裡紅蕉葉紋,蕉葉紋底部以青花描線,整體器型端莊秀麗,素雅大方,釉裡紅部分發色純正紅豔,呈色穩定,有明確的濃淡層次,線條清晰而深沉,明快有力,不暈不;胎質潔白細潤,為典型康熙時期糯米胎,釉面呈乳白色,白中略微閃青,玉質感明顯。
  •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雍正款琺瑯彩松竹梅圖橄欖瓶
    ◎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琺瑯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清雍正◎琺瑯彩瓷◎高十六·九釐米 口徑三·九釐米 底徑四·八釐米◎故宮博物院藏●此件雍正款琺瑯彩松竹梅圖橄欖瓶為直口、削肩、圓腹,腹下漸斂,圈足。
  • 精品賞析: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梅蘭竹菊四君子紋盤
    康熙時期的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由於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銷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窯燒制,儘管體積較大,但極少變形,風格挺拔向上,粗獷豪放,製作規範,絲毫沒有笨拙感。
  • 清康熙青花人物棒槌瓶鑑賞
    中期青花使用雲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煉精純,呈色鮮藍青翠,明淨豔麗,清朗不渾,豔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明嘉靖青花藍中泛紫的特徵有很大的區別。康熙青花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趨於淡雅,有的泛暈散。
  • 康熙青花瓷水準高,人物圖案青花瓷多,例如這件王羲之寫經罐
    康熙帝畫像 網絡圖片康熙青花瓷素以胎釉精細、青花豔麗、造型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其瓷質和藝術水準均達到歷史上的最高峰,堪稱青花瓷器的楷模。這一時期,作為裝飾主題的人物故事畫已廣泛應用,在康熙民窯青花瓷器上尤為多見。
  • 耿寶昌:順治 康熙 雍正瓷器鑑別要點
    目前已知帶宮款的順治御窯瓷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只有5件「大清順治年制」款盤。其主要特徵是器型單一,造型規整、盤沿外折、盤緣尖薄,雲龍紋、蓮瓣紋是其惟一紋樣,均存胎上印成,黃釉、祭藍釉、茄皮紫釉也都是直接施在澀胎上,款識是青花雙國楷書「大清順治年制」六字兩行款。存傳世器物中,也有署「大清順治年制」款的青花瓷盤,圖案為花卉和天女散花等內容,款識用筆有力、字體較大也是此類器物的另一特徵。
  • 拍賣新視野:優雅迷人的清代青花瓷器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十字杵紋盤此盤直口,弧壁,圈足。內壁口沿下及內底青花雙線勾出界格,內壁飾佛教八寶如意紋,內底繪結帶十字寶杵紋。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龍紋罐直口,短頸,豐肩,弧腹下內收,挖足。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
  • 看看康熙五彩諸葛亮設空城計的精彩畫面
    現在我自已收藏了一個康熙人物五彩大盤,很是精美漂亮,就是在康熙那個繁榮昌盛時代生產的優質產品,現在給於鑑別一下,請諸位給于欣賞!口脛46-5釐米,盤直口微撇,孤壁,圈足,盤內繪畫三國演義諸葛亮空城計退敵取勝的精彩故事。蜀國將領累次失守街心亭,魏將司馬懿領兵直迫到西城,諸葛亮旡兵迎敵,旡計可施之時,設個空城計,自己在城樓上彈琴,並將城門打開。
  • 溧陽博物館看館藏(六十)|清代「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龍鳳紋碗
    清代「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龍鳳紋碗碗高7.2釐米,口徑16.5釐米,底徑5.8釐米。敞口、深弧腹、圈足,碗通體以青花五彩繪就紋飾,碗外壁口沿處繪有如意頭紋,間飾以一周五彩如意雲頭紋。腹壁則是繪兩組龍鳳戲珠紋,空隙處飾以纏枝花卉紋,寓意「龍鳳呈祥」,碗心青花雙圈內繪立龍趕珠紋,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五彩瓷器到清代已經式微,只是清初有所發展,康熙五彩尤為突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讚譽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
  • 40個古代青花瓷器上的故事典故,青花故事知多少?(強烈建議收藏)
    元青花三顧茅廬人物故事大罐12.錦香亭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故事敘說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與孟月梅浪漫而曲折的愛情故事。清康熙 青花十八學士圖筆筒24.八仙圖八仙: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採和及何仙姑。
  • 2019紐約蘇富比春拍:明清瓷(圖)
    513清康熙 五彩人物故事圖小盃一對 《大清康熙年製》款估價  80,000 — 120,000  美元748過渡期 約1640至1650年 青花人物故事圖筒瓶估價  20,000 — 25,000  美元
  •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 《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後來他得到了益州刺史王襄的賞識,並被極力推薦給漢宣帝。這篇著名的《聖主得賢臣頌》就是王褒在拜謁漢宣帝時所作的。這篇文章共千餘字,通篇採用議論的形式,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闡明了「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的觀點。因為這一觀點與當時漢宣帝博採眾長、選賢任能的想法相契合,所以王褒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和褒獎。此文留傳至今,經久不衰,堪稱經典。
  • 大元國至正八年人物故事紋罐
    大元國至正八年人物故事紋罐 此藏品為大元國至正八年人物故事紋罐。高55釐米。頸部以「大元國至正八年」字樣落款。器型端莊雅典;釉水肥厚溫潤;全身附帶小裂紋並清晰可見;保存完整。腹部以青花為主繪人物故事題材。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繪畫藝術複雜生動;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 香港中漢:萬壽載德—日本實業家飯田新七舊藏康熙青花萬壽尊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清康熙 青花《萬壽尊賦》筆筒展開圖《萬壽尊賦》制器於古,則象1於乾2。仰觀俯察,奇畫偶連。《萬壽尊賦》文辭雅馴,此處用典,意在歌頌天下太平,而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是康熙朝首次取得大捷的一場戰役,可圈可點。若此判斷成立,萬壽尊當燒造於康熙二十年(1681)之後。書寫《萬壽尊賦》的青花筆筒現知共有兩件,器底皆有「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款,對比書體,當出自一人之手。
  • 2.4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後世的康熙雍正兩朝官仿品也千萬!如何鑑別?
    因為是在青花勾線內,釆用的是平塗施彩技法,不能足以表現物象的陰陽向背,故其所繪紋飾有三個明顯特徵。 一,所繪山石無凹凸之感,樹木幹枝不皺皮,花朵多為一色。 二,所繪人物服飾,只用一種彩色表現,俱為有表無裡的一件單衣。素有:"成窯一件衣"之稱。
  •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雍正正官窯瓷器底款的篆書年號,《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兩字。此種篆體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種,字體皆方整,外無雙框。 乾隆 青花雙耳扁瓶 乾隆官窯瓷器款識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