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趙氏概述

2021-02-12 趙氏宗親

一、趙氏來源

趙氏是伯益之後裔。《史記》云:「益,伯益也,秦、趙之祖」。《姓纂》載:「帝顓頊伯益贏姓之後,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自公元前964年,舜帝的外孫大廉之後裔造父,因有功於周穆王而得賜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而成為趙氏的始祖。趙氏祖先與秦同祖,子孫以國為姓。

二、遷徙史略

春秋末期,趙、韓、魏三家分晉,趙國設都城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北)。此後,隨著國力增強,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敬侯元年(公元前451年),趙國遷都河北省邯鄲。公元前229年,秦攻趙國,邯鄲被秦軍攻佔。趙國滅亡後,趙姓散處各地,在後裔之中出現了兩支主要的血脈。一支是「天水(今甘肅省通渭縣)趙之望族也」,另一支是「居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者後有天下」的趙氏。

公元前222年,代王趙嘉後裔趙公輔受秦王委派出主西戎,居甘肅天水,形成了世居天水的趙氏望族。趙公輔傳十餘世至漢代時趙廣漢。趙廣漢是宋朝太祖趙匡胤的祖先,世居涿郡。漢時遷官至京輔都尉守、京兆尹。趙廣漢傳數世至趙眺。

唐代時,趙眺曾歷任永清、文安、幽都縣令。趙眺生子趙珽,曾任藩鎮從事,累官至御史中丞。趙珽生子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剌史。趙敬生子趙弘殷,世居河南省濮陽,為北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55年)左驍騎衛上將軍。趙弘殷生五子:長子趙廷俊夭折;仲子為宋太祖趙匡胤;次子為宋太宗趙光義;四子名趙廷美,封魏王;幼子趙光贊早亡。

公元960年,趙匡胤創建宋朝為太祖,史稱「北宋」,以宋為國號,定都河南開封。宋太祖傳位予弟趙光義為太宗,宋太宗後傳位予子趙恆為真宗。至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國所亡。此後,南宋朝仍然延續152年。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難」,逼使趙氏子孫紛紛徙遷至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宋太宗後裔趙良樞,於南宋理宗末年(1224~1225年)授江西吉安府同知,朝野混擾,潛託蘆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為蘆陵分支。宋太宗八世孫趙汝拾,世居福建,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0年),趙汝拾因官離閩赴粵,以官為家,是為入粵始祖。今趙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山東、浙江、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三、遷入紫金概況

趙良樞之孫趙勝,祖籍江西省吉安府蘆陵縣羅子山。至元末順帝時(1368年),趙勝從軍至廣東梅縣立民籍於松源,成為江西蘆陵遷至廣東梅縣趙姓開基始祖。傳至八世趙友(字月梅,宋太宗21世)所生的二房至五房子孫,始由梅縣遷居紫金立籍。


遷居紫金的趙氏,均為梅縣松源趙月梅一脈,系宋太宗趙光義的第四子趙元份之次子趙允讓(濮王)的後裔。趙月梅生六子:長子趙君瑞、次子趙君用(念月)、三子趙君寶(懷月)、四子趙繼月、五子趙敬月、六子趙君襲(愛月),除長房趙君瑞仍居梅縣原籍以外,二房趙念月一脈裔孫,三房趙懷月一脈,四房趙繼月一脈,五房趙敬月一脈及六房趙愛月一脈等共24支脈,自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起,由梅縣松源先後遷居紫金縣鳳安鎮鳳安圩圍,藍塘鎮南山村圍崗,上義鎮郊田村立籍啟戶。自趙月梅一脈由梅縣遷入紫金至今約333年。據《紫金年鑑》記載,趙氏人口在紫金的主要聚居地有紫城鎮、鳳安鎮、上義鎮和藍塘鎮。此外,散居在柏埔、附城、古竹鎮等地。

(一)趙君用(念月)世系

趙月梅的次子趙念月是紫金縣鳳安鎮趙氏的開基始祖。清康熙十一年(1162年),由梅縣松源遷居今紫金縣鳳安鎮鳳安圩圍。趙念月生三子,長子趙廷錫名天寵,字滌凡;次子趙廷顯,名天佐,字惺凡;第三子趙廷華,名天佑,字達凡。趙天佑,生三子,長子趙乃賢、次子趙及賢、三子趙粵賢之裔:

1、長房趙乃賢生一子,趙和泰。趙和泰生七子,子孫後裔均遷居廣西北流縣。

2、二房趙及賢生三子,長子趙焜先,子孫後裔遷居廣東省博羅縣;次子趙炳先,子孫後裔遷居廣東省增城縣;三子趙熾先,字元周,子孫後裔現居住紫城鎮、鳳安鎮的鳳民村、回龍村,藍塘鎮南山村圍崗及廣東省中山市三鄉、石岐區和珠海市區、惠州市區、廣西桂林市區等地。

3、三房趙粵賢生三子,長子趙煥先,字和章;次子趙燈先;三子趙煌先。子孫後裔現居住紫城鎮、藍塘鎮和睦村、加元村張屋坳和鳳安鎮的鳳民村、回龍村以及河源市區、深圳市等地。

(二)趙君寶(懷月)世系

趙月梅的第三子趙懷月是紫金縣上義鎮郊田村趙氏的開基始祖。清康熙年間,由梅縣松源遷居今紫金縣藍塘鎮南山村,轉遷上義郊田。趙懷月之子趙廷鳳,字天瑞,程鄉十世,生五子,長子趙英賢、次子趙俊賢、三子趙捷賢、四子趙啟賢、五子趙明賢之裔:

1、長房趙英賢生三子,趙景先、趙榮先、趙葉先及孫趙允斌、趙允章、趙允仁、趙允義,移居歸善縣小土名沉水,今惠陽縣。

2、二房趙俊賢生三子,趙洪先、趙煥先、趙蘭先及孫趙允禎、趙允禮、趙允祥,曾孫趙宗顯、趙宗穆、趙宗一等,移居廣西北流縣。

3、三房趙捷賢生二子,長子趙登先及孫趙仲業,移居歸善縣的小土名沙弗,今惠陽縣;次子趙廷先生四子,長子趙允元(生二子,長子趙宗文、次子趙宗發);次子趙允盛;三子趙允和;四子趙允明。其子孫後裔,現居住在上義鎮的圩鎮及郊田村的旱田坳、三鬥種和上海市區等地。

4、四房趙啟賢生三子,趙奕先、趙俊先、趙維先,移居新寧縣,今湖南省邵陽市西南部。

5、五房趙明賢生七子,趙煜先、趙文先、趙耀先、趙鳳先、趙煇先、趙炫先、趙迪先。其後裔:

(1)長房趙煜先,子孫後裔遷居廣東省增城縣。

(2)二房趙文先,生一子,趙允錦,子孫後裔,現居住紫金縣紫城鎮,上義鎮圩鎮及郊田村的河背、社下、上月映、李郊田圍和惠州、深圳龍崗等地。

(3)三房趙耀先,生三子,長子趙允光、次子趙允常、三子趙允璘,子孫後裔現居住紫城鎮、上義鎮圩鎮及郊田村的河背、託理、李郊田圍,和惠州、深圳龍崗區、香港、美國等地。

(4)四房趙鳳先,生三子,長子趙允義、次子趙允智、三子趙允信及孫等,於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移居廣西北流街小土名黃藩山。

(5)五房趙炫先,生一子,趙允崇,於乾隆年間移居廣西北流街小土名黃藩山。

(6)六房趙煇先,生一子,趙允秀及孫趙宗祿,無嗣。

(7)七房趙迪先,生三子,長子趙允俊、次子趙允偉、三子趙允漢及孫等,移居廣東省海豐縣。

(三)其他世系

趙月梅的第四子趙繼月、第五子趙敬月、第六子趙愛月,遷入時均居住在紫金縣藍塘鎮南山村。後來,其各支脈的子孫後裔,或返遷梅縣原籍,或轉徙至廣西玉林市、廣東博羅縣以及增城縣綏福鄉等地。

四、家規、家訓與世系

趙氏原始家規是:慎行、敬祖、合家。

趙氏「家訓」十條:


敦孝弟(悌),睦宗族,力本業,

慎交遊,和兄弟,訓子弟,尚勤儉,

戒爭訟,遵法律,禁非為。

體現出「孝、睦、慎、讀、和、勤、儉、約」等八大方面。

宋朝時,在趙氏皇族內部,分太祖、太宗、魏王三支世系支派。宋太祖親寫御書為三派「玉牒」各立十四字,作為排輩次序,以分昭穆。紫金趙氏屬宋太宗派世系,輩為: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五、堂號、祠堂與堂聯

(一)堂號

「天水郡」趙氏發源於趙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繁衍於天水(今甘肅省通渭縣),形成天水望族,此地為趙氏發祥地,後世遂以「天水」為堂號。

(二)祠堂與堂聯

趙氏在紫金的祖祠有7個,磚土木結構,現存完好的6個。

趙氏族人大門聯:

汴京世澤;天水家聲。

小門聯:

玉牒流芳家聲遠;天潢衍派世澤長。

1、鳳安鎮鳳安圩圍趙友祠

該祠為紫金趙氏宗祠,建於清朝,座南向北,面積200多平方米,上下結構屋,共6間。1952年土地改革中被徵收,後因失管崩毀,遺地不存。1950年初,該祠遷建至藍塘鎮南山村圍崗。上三間,座西北向東南,面積80多平方米。

2、鳳安鎮鳳安圩圍趙粵賢祠

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座北向南,面積350平方米,上中下棟屋9間,與鄭屋相連,曾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被洪水衝毀,後按原料修復。

大門聯:

嘉應發源宗祖德,永安創業子孫賢。

3、上義鎮郊田村李郊田圍趙氏宗祠

該祠位於上義鎮郊田村,為全村趙氏公祠,座西向東。始建於1936年,面積400多平方米,上中下棟屋9間,至今保存完好。

大門聯:

觀音對頂銀潢地,桐峰朝迎鐵面家。

頂梁聯:

築宅紀明裀,發源嘉應,託跡紫金,自懷月一脈流傳,長宗魁,次宗鳳,揚庥仲任,展緒善芹,念祖先辛苦開基,合祀華堂,爼豆薦馨新事業;

定方興寢廟,坐鎮乾宮,向圍巽位,看郊田千峰競秀,左紗環,右紗繞,前靠橐山,後屏桐嶂,迄民國丁元啟宇,陞爐寶座,地靈鍾毓蔚人文。

4、上義鎮郊田村旱田坳趙捷賢祠

該祠建於清朝,座東向西,面積500多平方米,上中下棟兩頭橫屋共19間。

5、上義鎮郊田村河背趙文先祠

該祠建於清朝,座北向南,面積約500多平方米,上中下棟兩頭橫屋共12間。

大門聯:

天各一方同日月,水流三派共衍源。

6、上義鎮郊田村託理趙耀先祠

該祠建於清朝,座東向西,面積約500平方米,上中下棟兩頭橫屋12間。

7、鳳安鎮鳳安圩圍南布塘趙升祠

該祠建於清朝,座東向西,面積200多平方米,上下棟屋4間,至今保存完好。

六、紫金趙氏人物簡介

趙共麟1936年生,鳳安鎮回龍村人,教授。任職於廣西桂林陸軍學院教研部科技教研室。主要貢獻已錄入《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專家大詞典》。由他研製微機控制的ICP掃描式直讀光譜儀,為國內首創,獲國家科技成果獎。

趙汝雄1937年生,上義鎮郊田村人,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高級工程師。任職於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市紅外與遙感學會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科研管理研究會會員。從事科研工作,著重航天紅外線遙感探測儀技術。先後協調完成了中國衛星工程重點任務衛星姿態測量用紅外地平儀研製及氣象衛星遙感探測儀器研製任務。

相關焦點

  • 紫金趙氏始祖太宗皇帝玉牒及外遷簡史
    紫金趙氏始祖宋太宗皇帝御容    宋太宗匡義  賜名光義,更名炅(音炯),字廷宜,宣祖第三子,太祖同母弟。(本文轉載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編輯趙英雄)公元997年丁酉雞年三月十九日崩於萬歲殿,聖壽五十九歲(939.10.17~997.3.19);是年十月己酉歲,葬於永熙陵(河南鞏義市邙嶺東南堤東堡,今西村鎮滹沱村北)。    上尊諡曰:至仁應運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廟號:太宗。
  • 廣東紫金趙氏的來源!!!家規、家訓、世系、堂聯
    遷居紫金的趙氏,均為梅縣松源趙月梅一脈,系宋太宗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之次子趙允言的後裔。自趙月梅一脈由梅縣遷入紫金至今約四百年,據《紫金年鑑》記載,趙氏人口在紫金的主要聚居地有:紫城鎮、鳳安鎮、上義鎮和藍塘鎮。此外,散居在:柏埔、附城、古竹鎮等地。    (一)趙君用(念月)世系:    趙月梅的次子趙念月是紫金縣鳳安鎮趙氏的開基始祖。
  • 泱泱趙氏,將才輩出!趙氏八大名將你可知?
    」   加入趙氏家族!趙氏宗族微信公眾號:zhaoshicn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趙」,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趙氏宗族」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趙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餘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代表作:長平之戰。
  • 趙氏天水堂
    點上面"趙氏在線"加入中華趙氏家族!趙氏在線微信號:zhaoshizaixian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趙」,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趙氏在線>」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趙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
  • 天下趙氏一家親
    新河趙氏一支始祖於明初自山西洪洞遷居新河縣東順城官村;19、新河趙氏另一支始祖於明永樂三年自山西遷居新河縣南杜興村;20、新河趙氏另一支始祖於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遷居新河縣杏園谷村、陳村;21、新河趙氏另一支始祖於明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洞遷居新河縣南小屯村;22、修武趙氏一支始祖諱清, 於明朝初年自山西洪洞遷居修武縣牆北村, 迄今已傳25 世,30
  • 趙氏風乾雞
    那麼,趙氏風乾雞呢,你一定是聞所未聞吧?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趙氏風乾雞吧!先說說趙氏風乾雞的來歷。三年前的某一天,去買周氏風乾雞的時候,途中遇一朋友,無意間聽到她的一個製作風乾雞的秘方,我喜不自勝,如獲至寶。回到家中,我反覆揣摩,也想自己試著製作風乾雞。於是,我便跑去菜市場買了兩隻雞,宰殺之後,按照朋友告知的方法,經過醃製、風乾等一系列程序之後,終於自己製作出了美味的風乾雞。
  • 天水郡、涿郡趙氏淵源
    趙亡以後,趙姓後人主要分為兩支,一支是天水郡的天水趙氏;另一支是涿郡趙氏。天水趙氏是代王趙嘉的後代,趙亡後,趙嘉的兒子趙公輔被秦始皇封往西戎做行政主管,世居天水(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趙公輔把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制度傳播到那裡,深受西戎人的愛戴,被西戎人尊為趙王。天水郡是趙姓歷史上十分重要的郡望。
  • 2018黃司坪趙氏家族聚會
    >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趙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期盼已久的趙氏家族聚會今天終於實現了    今天是2018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初四,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趙氏家族歡聚一堂,共敘親情。在這裡我給大家:拜年了. 祝福我們這個大家庭枝繁葉茂,福旺運旺,業興財盛,幸福 安康! 希望我們趙氏家庭中的每位成員能夠一年四季行好運,八方財寶進家門,更希望我們的親人們能夠一帆風順年年好。
  • 【趙氏】我的家族發展史
    [7]漢至宋以前的遷徙西漢趙王遷的後裔遷居涿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縣西南),此地原屬河間,因此涿郡趙氏又稱河間趙氏。南朝時,天水趙氏的一支遷居江南。天水趙氏的一支在北魏時期遷居武川(內蒙古武川西)。南安人趙達任北魏庫部尚書,封臨晉子,舉家離開南安遷居北魏都城洛陽。
  • 丹徒趙氏的科舉佳話
    「丹徒趙氏」其實是「大港趙氏」的分支。明代萬曆年間,大港趙氏後裔趙越從大港鎮遷出,但他和他的家族並沒離開丹徒縣,後來這支趙氏不斷發展壯大,就被稱為「丹徒趙氏」,趙越也成了「丹徒趙氏」的始祖。大港鎮本隸屬於丹徒縣,這裡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情況,「丹徒趙氏」本是「大港趙氏」的分支,但因其族稱被冠以「丹徒」,其名頭反而比「主幹」的「大港趙氏」大了。
  • 趙氏九大源流
    點上面「趙氏總群」加入趙氏家族!
  • 趙氏孤兒慘案發生在河津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趙氏宗族居住在什麼地方。筆者認為,當時除在晉都任職的少數人外,絕大多數趙氏成員均住在他們的採邑耿城,即現在河津市山王村。其依據如下:據《左傳》和《史記》記載:晉獻公十六年(前661)由趙夙御公車,畢萬為右乘,獻公親自出徵,一舉滅掉霍、魏、耿三國。
  • 為什麼是趙氏烤茶?
    這種世襲的官爵,讓趙氏家族有了皇室基因。皇室血統的確立,則是多年以後。鄭買嗣滅南詔蒙氏,建大長和國,南詔亡。楊幹貞滅大長和,擁趙善政為王,建大天興國,乃「六朝古都」第三朝。趙善政禪位於楊幹貞,楊幹貞建大義寧國。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大理國。高升泰廢黜段正明,建大中國。高升泰死後,還政於段氏,段正淳繼位,仍號「大理」。
  • 「趙氏孤兒」是一個流傳千年的謊言?看一看趙氏此人的作為便知
    元代紀君曾經創作了這樣一部雜劇,它被後世奉為元代四大悲劇之一,法國、德國、義大利的劇作都有它的改編版本,這部感動了後世幾百年的經典就是《趙氏孤兒》。筆者雖未曾看過《趙氏孤兒》的劇作,卻也看過陳凱歌導演拍的電影版本。
  • 趙氏收養了他,趙氏孤兒認他為父,可下宮之難,他什麼也沒做!
    為繁榮、弘揚趙氏文化, 歡迎向《趙氏宗親》微信號投稿。聯繫QQ359723925!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編輯 | 趙英雄本文為趙氏宗親原創出品,轉載請後臺留言在《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趙氏一族的滅頂之災即下宮之難發生之前,韓厥提前找到了趙朔,並勸說趙朔逃跑,說明兩個人的關係很不錯。
  • 趙氏家族的由來和發展歷史
    衡山縣趙氏九修族譜十卷,(民國)趙龍九等倡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趙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統辛亥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北京地區第一部,即密雲天水郡趙氏族譜。 河北地區第三部,即滿城的玉川趙氏、遷安的濼陽趙氏和豐潤趙氏。河北的三部中就有兩部是統譜。 山西地區第三部,其中洪洞趙氏有二部,陽林趙氏一部。
  • 趙氏家族歷代趙氏望族100家!家人們快來認識一下吧!
    」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趙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趙氏宗親交流。天地一趙、趙氏一家親、趙氏自家的平臺、傳承先祖精神、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趙氏文化,傳播趙氏正能量,打造趙氏宗親交流平臺,團結髮展趙氏文化、英才輩出、經邦濟世、共鑄輝煌。
  • 福祿巖趙氏建祠、聯宗、立派解讀!!!
    >關注」,即可加入中華趙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趙氏文化,傳播趙氏正能量。新建的福祿巖趙氏祠堂,富麗堂皇,氣勢宏偉,在川北地區的所有宗祠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這與當時福祿巖趙氏家族的興旺與輝煌是分不開的。
  • ​「趙氏孤兒」案背後的歷史真相
    趙宣子趙盾正因為趙宣子強勢的執政風格,趙氏在趙宣子生前就樹敵眾多,深為晉國諸大夫嫉恨。於是在趙宣子去世之後,由於一個莫須有的理由,趙氏便被大家聯手剿滅,若非韓氏傾力保護「趙氏孤兒」,趙氏恐怕早就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 五臺槐蔭村趙氏始祖伯英公
    《趙氏宗譜》序言古人云:「譜牒,身之本也。」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水萬裡,必有源頭。趙氏宗譜趙姓,是中華民族歷史最為悠久、地位最為顯赫的姓氏之一。據考,趙姓本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祖先伯益,始祖為造父。伯益乃顓頊帝裔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之九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