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搜狐登山隊」登頂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那一次參與的登山名人有張朝陽、王石、王秋楊等,菸草在線總編輯廖天亮也是其中一員。
當時,廖天亮跟張朝陽、王石等分在一個小分隊登頂,在大本營休息時,他們的話題就跟雪茄有關。帳篷裡的煙霧繚繞與談笑風生,是陪伴他終身的記憶。那次大咖們的「茄客會」也改變了廖天亮的人生軌跡,廖天亮從此與雪茄結下了不解之緣。
(廖天亮在雪茄活動上發言)
一
用時間品味它的魅力
作為一名資深「茄客」,廖天亮聊起雪茄並不是誇誇其談,更像一個謙遜的行者。廖天亮稱自己和雪茄的「親密接觸」實際上有個從不懂裝懂到慢慢有點懂的過程。
在一次雪茄展覽會上,廖天亮看到現場有大師卷了一支手工雪茄,雖然價錢不菲,他還是收入囊中。回到單位,關上門,他用抽吸捲菸的方式抽了那支雪茄,結果當場醉煙,比醉酒還難過。「還有一次,參加持灰比賽,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快速抽雪茄,會導致血糖下降,等到測長短的時候,我已經完全眩暈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來。」
在廖天亮眼裡看來,雪茄最大的魅力和迷人之處在於,你必須關心養護,用心呵護。「你越不用心、越著急,越是品味不到它的魅力。要花時間,讓心慢下來,品味當下。除了品嘗菸草的香味之外,還能夠觸摸到雪茄的質感。」
我們都知道雪茄在上流社會享有重要的地位,那它需不需要被更多的普通大眾所接納?這其實也是雪茄界一直在探討的話題。廖天亮說,雪茄看上去好像是上流社會的物件,其實在古巴,雪茄是一種廣泛的文化,誰都會來兩口,就跟四川多數人喜歡辣椒是一個意思。隨著中式雪茄推廣,一定會有更多人接納雪茄,一是能夠影響生活的節奏與態度,二是中式雪茄也會走高中低不同的價格路線。
二
雪茄與自信高度融合
作為一名雪茄客,同時也是鬥客的廖天亮,也談到了雪茄和菸斗之間的異曲同工。「要說雪茄和菸斗,區別在於載體不一樣,方式不一樣,菸斗是藝術性和獨特性,與菸絲的講究與吸食方式的講究,結合在一起的。但雪茄和菸斗本質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因為都需要講究,什麼東西一講究,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何弘揚和傳播中國雪茄文化,這是近年來很多雪茄業從業者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廖天亮表示,中國雪茄文化還在形成之中,雪茄和「土豪」結合在一起是誤區,它應該是一種選擇,一種主見,一種儒雅,一種自信。
「拿起雪茄,我就是國王。」廖天亮對資深雪茄客王政說過的這句話感同身受,「雪茄一定是跟自信、自在結合在一起的。中國雪茄文化的成長過程,應該也是中式雪茄成長的過程,中國雪茄文化會伴隨中式雪茄的崛起自成一統。」
廖天亮認為,中式雪茄會把中國原料、中國製造、中國生活等中國元素加進去,所以,中式雪茄一定會成為獨具特色的 「世界雪茄又一極」,形成中國風格、中國味道和中國文化,成為世界雪茄舞臺上的東方力量。這種自信也體現在了長城雪茄的身上,「它是中國雪茄中最知名的品牌和最大的品牌。用長城做雪茄品牌的名稱,其中國特色和中國自信已經不言而喻。回望中國雪茄的發展,從歷史到今天,長城雪茄是中式雪茄的開創者、標準制訂者和發展引領者,是中式雪茄的奠基者和領導者,從元帥命名,到為偉人卷制雪茄開創「132秘史」榮耀,並多次以國禮身份見證新中國外交重大時刻,它的歷史底蘊、品牌價值是獨一無二的,百年堅守只為做好每一支雪茄,長城雪茄彰顯的領袖精神和嚴苛品質早已深入人心。」
廖天亮還希望長城雪茄推出新品的力度更大,進步更快,作為中國雪茄領軍品牌的長城雪茄,要引領中國雪茄產業發展,讓世界品味中國雪茄、品味長城的味道。具體來講,要從中式雪茄的特性和長城雪茄的品牌個性入手,打造獨有的「醇甜香」風格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味道。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