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劉浩正在卷制雪茄
心養浩月一輪鏡,逍遙物外景長春。
在中國雪茄界,「浩月長春」這四個字已揚名立萬多年。浩,月,長,春,分別代表四位雪茄卷制大師劉浩、李秋月、劉長勇、劉萬春。他們不僅師出名門,是132小組卷制大師嫡傳弟子;他們還銳意創新,發明的多種卷制手法先後申請專利。
十年磨一劍,出手是「王炸」。如今的劉浩,已獨創「浩派」,卷制雪茄已達頂尖水準,被稱為「中國第一魚雷手」——他的經典產品「魚雷」,堪稱網紅爆款。
一
機遇的偏愛
2003年,什邡捲菸廠面向社會招聘雪茄製作工人的消息,躁動了小城什邡。
能夠通過招聘成為正式國企員工,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誘人的機會。劉浩,恰巧抓住機遇,經過激烈競爭成為一名雪茄卷制工人。不過,那時的他已是而立之年。此前,他想過賣菜,想過開店,想過無數種養家餬口的方法,但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雪茄卷制工。
在當時,小城居民的觀念裡,雪茄是外國人的玩意兒,沿海發達城市都還沒找出門路呢,我們這個小地方,能做出什麼成就來。雖然懷著同樣的疑問,但一腳踏進了未知領域的劉浩,從來沒有後悔。
路易斯·巴斯德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短短一年,劉浩就成為一名優秀的卷制工,並於2004年幸運得到去上海參展雪茄卷制的機會。
那一年,上海中國菸草博物館開館,全國各地專業人士和菸草愛好者紛至沓來,想一睹中國菸草發展的歷程。中國雪茄的發展和技藝的展示,被放在重要的一環。劉浩便是展示雪茄卷制技藝其中的一員。
正是那一次活動,劉浩見到了被上海菸草博物館收藏的「益川工業社」的石刻牌匾,見到了屬於四川什邡的模擬煙田,見到了「132」秘史的記錄,讓他激蕩出投身中式雪茄的激情情懷與篤定信念。
二
拜師兩大師
2008年,長城雪茄開始在手工雪茄領域全面發力,劉浩因攻克了魚雷型雪茄卷制的技術難關而大放異彩。
魚雷型手工雪茄,因其獨特精美的外形和所需的高超技藝,成為當時卷制工們攻堅克難的對象。
當時正值古巴九級卷制大師巴爾德斯女士來華作手工雪茄卷制表演,劉浩和同事們尋道而去。劉浩驚嘆於九級卷制大師的精湛技藝,用手機拍攝了卷制大師卷制魚雷型雪茄的全過程。
回到廠裡後,劉浩夜以繼日地對照錄像試驗摸索,勤奮與專注總是能帶來突破,最後他不僅攻克了技術難題,還總結提煉出了自成一套的手法,為其他卷制工提供了模板,這為後來長城(傳奇1號)的開發和上市,奠定了功不可沒的基礎。
從國外卷制大師那裡學來的技術固然可貴,但「132」秘史的技藝,定需傳承,這樣的念頭久久縈繞,時刻提示著他。
2016年,在長城雪茄廠領導的多方努力下,「132」小組尚健在的劉宗貴、黃炳福兩位老人決定收劉浩等四位卷制、配方人員為關門弟子,並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劉浩作為四位學徒之一,站在了這一歷史傳承的節點上。從此刻起,劉浩便師承劉宗貴老先生,劉老也將自身知識傾囊相授。現在的劉浩,不止卷制技藝上乘,在雪茄菸葉種植、調製、發酵技術、雪茄評鑑各方面,也已經頗有建樹。
三
珍貴的雪茄
2016年底,劉浩首創手工卷制「鋪疊束式卷製法」和「旋轉收頭法」,並開創「浩派」卷制小組,劉浩本人也被工廠評定為新一代的卷制大師。「浩派」把對雪茄的品吸味道放在首位,尤其擅長卷制異型雪茄,其製作出的煙支,味道豐富、有層次感,讓人在品吸的過程中能感受到雪茄所帶來的愉悅。
2017年,劉浩在北京完成了新一輪的卷制巡演後,上門拜訪了師傅劉宗貴老人。老人年事已高,擔心自己再也沒有回到家鄉的能力,便將手裡一支已珍藏了多年的雪茄贈與劉浩。這支當年為毛主席捲制的雪茄,是在「132」小組停止工作後,老人偷偷留下作為紀念的。現在,這支作為「132」秘史親歷者的雪茄,因為師承的契機傳到了劉浩手中,又回到了四川,完成了傳承的輪迴。
從拜師到成為大師,劉浩順延著長城雪茄發展的脈絡,他將這份情懷和激情放在心底,擔起了這一份傳播長城雪茄品牌的責任。如劉浩所說,進入雪茄卷制領域的那天,自己並未料想到人生會走到這樣的高度。只是心中篤定的信念和永不停歇的學習腳步,使得他這個從未想過要與雪茄搭上關係的人,最終被雪茄所成就。
劉浩,「浩派」創始人,「中國雪茄第一魚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