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金華小鄒魯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林一心和促進會會長馮根勝,促進會智庫專家及常務理事一行10餘人,來到蘭溪考察女埠古鎮文化。
女埠是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浙江省文化名鎮,是錢塘江詩路的重鎮。女埠老街全長1400餘米,是蘭溪現有古街中保存風貌最好、體量最大的老街。老街延承百年的商埠文明。女埠有女兒灘和焦石等沿江風景及與黃店鎮接壤的白露山風景名勝區;又是唐代宰相舒元輿、小鄒魯文化的傳承人章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邵玘、詩人方太古的家鄉,也是中科院院士王伏雄、潘復生的故鄉。歷代文人墨客黃庭堅、楊萬裡、王惲、徐渭、朱自清、鍾敬文等均與女埠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北宋大書法家、文學家、詩人黃庭堅在這裡留下了「新婦山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的詩句。
女埠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五龍廟為大革命時期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大會的會址,焦石村為蘭溪抗日根據地之一。1927年建立中共蘭溪臨時特別支部,同年10月中共蘭溪縣委正式成立,女埠上新屋人童玉堂和焦石人邵溥慈先後擔任特支書記和縣委書記,領導蘭溪人民進行革命鬥爭。這裡的浙西特委紀念館,先後被列為蘭谿市幹部學習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市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經常有各地幹部和旅遊愛好者前來參觀學習。在女埠街道黨工委書記孫曉媚等的陪同下,金華小鄒魯文化促進會的領導、專家一行考察了重修之後的女埠古街、文懿館等,參觀了浙西特委紀念館等。聽取了街道領導對女埠古街、文懿館、浙西特委紀念館的修繕經過及對章懋、方太古等文化名人最新研究的介紹。
座談會上,領導、專家們對女埠街道在女埠古鎮保護和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對女埠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女埠非遺小鎮建設為金華增添了一張金名片,並表示小鄒魯文化促進會願意為女埠古鎮文化的進一步挖掘和宣傳盡心盡力。名譽會長林一心和會長馮根勝還為金華小鄒魯促進會蘭溪分會的成立和在女埠街道垷坦村建立金華小鄒魯文化促進會研學基地進行授牌。
值班主編:杜羽豐
【來源:浙江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