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殺手」,發病率達2.4%左右。有專家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在線訪談中指出,0-10歲和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時期。
脊柱側彎又叫脊柱側凸,是指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向側方彎曲或伴有椎體旋轉的脊柱畸形,「嚴重者會影響呼吸、心臟功能,甚至導致脊髓壓迫和癱瘓。」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鄭國權強調。
脊柱側彎與孩子不良坐姿、不良走路姿勢以及書包過重有關嗎?鄭國權認為關係不大。「引起脊柱側彎的原因很多,如先天性的、特發性的、神經肌肉性等。」鄭國權表示,大部分的脊椎側彎都是不明原因的,臨床上80%的脊柱側彎,因發病原因不明稱之為「特發性脊柱側彎」。
圖片/資料圖片
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鄭國權表示,一般認為Cobb角55°以內,可採用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分為三種:觀察、物理治療和支具治療。國際脊柱側彎協會保守治療方案選擇指南指出,需要對患者評估「進行性因子」和「側彎惡化率」來確定是觀察、物理治療還是支具治療。
「簡單來講,就是需要根據患者年齡、骨骺發育情況、側彎的cobb角度大小等情況來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鄭國權提醒,一般而言,年齡越小、cobb越小保守治療的效果越明顯。
「孩子穿衣時領口不平、背雙肩包時總有一側容易滑落、一側後背隆起、腰部一側有褶皺、骨盆傾斜、雙下肢不等長;女孩子雙側乳房發育明顯不對稱等,這些都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症狀。」鄭國權建議家長通過以下方式自查。
自查方法:孩子脫掉上衣及外褲,光腳自然站立,雙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家長站在後面進行觀察。
觀察內容:孩子雙肩是否等高,雙側肩胛骨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線;孩子雙手與軀幹之間的間隙大小是否一樣;左右兩側的腰部是否出現褶皺;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棘突劃下來,觀察劃痕是否為一條直線;髂脊(系褲腰帶的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線;讓孩子雙腳與肩同寬、直立,雙手合十向前彎腰至90°,觀察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凸起。
鄭國權特別提醒,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任一種異常表現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點擊圖片或掃一掃,進小鯨鋪子逛逛~
點擊圖片閱讀
▼
香甜可口的柿子卻吃出胃柿石,關於柿子的食用禁忌請收
冬季脾胃疾病易復發,教你三個動作強健脾胃
世界愛滋病日丨愛滋病為何難以治癒?應如何預防、減少傳播?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