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首思鄉詩,濃得化不開的故鄉情

2021-02-19 人民文化

鄉思

宋代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鑑賞:鄉思是人類普遍共有的一種美好情感。落日黃昏,百鳥歸巢,群鴉返林,遠在異鄉的遊子,觸景生情,難免生發鄉思之愁。這首詩所表現的,正是遊子在落日黃昏時所滋生的濃鬱鄉思。

 

滯雨

唐代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鑑賞:所謂「滯雨」即因雨而停滯之意,可詩的首句卻不說「夜雨滯長安」,反而說「滯雨長安夜」,於是,「雨」也因「滯」字多了幾分厚實、纏綿的質感,讓人覺得有無法排解的凝重。有雨的夜向來最引人迷醉,最讓人動情,因為夜晚、雨水總是讓人與懷念結合起來,這懷念因夜而深遠,因雨而厚重。更為重要的是,有雨的夜總是為我們創造出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屬於傾聽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鑑賞: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時讀這首 詩,都會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來自於詩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思江南

唐代 方幹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望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鑑賞:看到冬天的枯草又開始綠了,羈留在遠方的遊子也動起了思念故鄉的感情,夜裡夢見自己踏上了回鄉的道路,可惜還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夢就醒了!

 

秋思

唐代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鑑賞:此詩截取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處,以淡語寫至情,發纖穠於簡古,詩風質樸,意境渾成,稱之曰「七絕之絕境」,決不為過;與盛唐名家同類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村行

宋代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鑑賞:作者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裡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產生了思鄉的愁緒。

 

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鑑賞: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慾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春夜洛城聞笛

唐代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鑑賞: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瀰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

 

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鑑賞: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思歸心切而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人日思歸

 南北朝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詩句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詩人是在異地他鄉辭舊歲迎新年的。從詩句的詞語中可看出,「離家已二年」並不是真的離家已整整兩年。後兩句,詩人告訴我們,他在春花開放前就有了歸家的念頭,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真正能動身回鄉,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飛的日子之後。詩歌寫出了遠在他鄉的人時刻都在想著回家的普遍心理。

 

內容來自 | 騰訊

人民文化 | rmrbwhcm

總策劃 | 李杉

責編 | 姚琪鈺

校審 | 嚴曉慧


媒體轉載、投稿、合作

請直接回復微信消息

相關焦點

  • 十首思鄉詩,濃得化不開的故鄉情
    鑑賞: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鑑賞: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慾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十首思鄉詩,濃濃故鄉情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所謂「滯雨」即因雨而停滯之意,可詩的首句卻不說「夜雨滯長安」,反而說「滯雨長安夜」,於是,「雨」也因「滯」字多了幾分厚實、纏綿的質感,讓人覺得有無法排解的凝重。有雨的夜向來最引人迷醉,最讓人動情,因為夜晚、雨水總是讓人與懷念結合起來,這懷念因夜而深遠,因雨而厚重。
  • 十首思鄉詩,送給身在遠方的你
    隱娘說: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隱娘說:這首詩是寫詩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長安的東行使者,勾起了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也表達了詩人慾建功立業而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旅途的顛沛流離,思鄉的肝腸寸斷,在詩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
    蘇軾這首詩,千迴百折的情感波瀾,觸景生情,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這首詩創作的作者是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等等,他的這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資歷深,詩文書畫樣樣精通,他的詩特點為喜歡使用誇張、比喻等等的藝術手法。
  • 若故鄉有出路,何苦遠走他鄉!明代一首20字古詩,引起多少思鄉情
    在古代的詩歌當中,羈旅思鄉詩佔了很大的分量。古代的中國就已經是幅員遼闊,這就決定了這些讀書人要想爭取到功名,必須要靠近帝國的中心。於是乎他們少年的時候就開始打點行囊,奔走在路上。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最終得償所願,讓自己的名字在帝國的史書上留下印記;但他們也有更多的人,功名沒有求到,故鄉也不敢回去,終其一生在名川大山漫遊。無論是哪一種人,他們都留下了不少的思鄉詩。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明代一首20字古詩。雖然這首古詩很短,內容也很簡單,但是卻引起多少思鄉情!且看: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 王維的這首詩,短短20字,淺白如話,盡顯濃濃的思鄉之情
    梅花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歡,「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生長在角落裡的梅花 ,在寒冷的時節傲然綻放,「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花飄飄,梅雪渾然一體,兩者差就差在那一縷幽香。今天給大家分享王維的這首《雜詩》,人在他鄉,想念故鄉的梅花。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開頭詩人就說,你從故鄉歸來,應該知道故鄉的發生的種種事情吧 。
  • 十首思鄉詞:家在萬裡雲外,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故鄉,被遊子用思念的文字釀造成了陳年老酒,放置的時間越長,味道越是醇香。精選十首思鄉詞,欣賞詞人那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的思鄉之情。1、《望江南·超然臺作》宋代: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 如何用詩詞來表達對思鄉之情?這三首詩意境太適合
    ——王維這首詩是王維在九九重陽時所作,也是思鄉類的詩詞中,最讓我感慨的一句。每一個人長大過後,便面臨著自身未來發展的問題,此時我們就要做出選擇,是否背井離鄉遠離父母,獨自在外闖蕩。故鄉是一個人的根,父母是一個人最深的牽掛。
  •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之所以思鄉經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是杜甫在「安史之亂」開始的那一年九月,在秦州(今甘肅省天水)所作。當時,安祿山、史思明引兵南下,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思鄉詩可以以景物開頭,描寫景物,引起作者的思鄉之情,例如李白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獨自漂泊異鄉的韋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寫下了首很傷感的詩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韋莊的《江外思鄉》,雖然這首詩名氣並不是很大,但也是寫得極為傷感。整首詩意境悽美,把一位遊子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創作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很憂愁,正是離開了故鄉,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寫得才會如此地感人。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 白居易的這首詩,短短四句既有思鄉之情,又有家國之愁
    李白登高望遠,俯瞰長江寫下「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壯美的景色;杜甫遊覽泰山,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一首詩,《郢州白雪樓》,寫登樓遠望家鄉。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 白玉誰家郎,看花東陌上,這十首洛陽古詩你不可錯過
    那麼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十首關於洛陽的古詩,在古詩中認識曾經的文明發祥地——洛陽。《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不舍之情。
  • 李白境界最高的十首詩
    他用天才的筆觸為後世留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筆落驚風雨,詩人泣鬼神」,這句話用來形容太白詩歌,一點都不過分。今天,小編為大家編選李白的十首詩,讓我們一起品味天才的大作。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賞析:李白一生廣泛遊歷,大部分時間都是客居他鄉。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葉紹翁很多的詩就情感細膩,除了前面所提及的《遊園不值》外,還有另一首經典的七絕《夜書所見》,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道盡了思鄉之苦。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望故鄉》文/木若水(遼寧)
    故鄉扯上一匹思念的綢用月光 把它熨平家 就在眼前鄉思>文客簡評:這一組「鄉愁詩」,可謂簡短精煉,用微詩形式,寫出作者內心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言微旨遠,詩短情長。同時,我覺得這五首詩的順序,也有作者的精心安排。《故鄉》,把抽象的思念比作可感的「綢」,形象逼真;用月光來熨平這思念的綢。這時,家,就在眼前了!思情之濃,歸心之切,溢於言表。
  • 白居易最孤獨的一首詩,一個人在孤獨的冬夜想念故鄉,道盡了相思
    白居易的一生也是時常漂泊不定,這種漂泊的生活,也讓他嘗盡了孤獨,公元804年(貞元二十年),當時年僅三十三歲的白居易,一個人夜宿於邯鄲驛館中,此時正值年關臨近,民間很熱鬧,人們都穿上新衣慶祝,年味很濃,可是白居易卻是一個人,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在邯鄲驛館孤身一個,這讓他思念起了故鄉
  • 思鄉情濃、近鄉情怯!湯非動情演繹《思鄉情》,道出無數遊子的心聲!
    民歌中國 下期預告:王生寧 《思鄉情》是由福歌作詞,巫定定作曲,湯非演唱的一首歌曲。故鄉,是一個令遊子魂牽夢繞的地方,但久客他鄉地,卻又難免令人近鄉情怯。 湯非磁性的嗓音,在詮釋故鄉、遊子的作品時,總能令人產生共鳴。那份濃濃的愁緒,伴著舒緩的旋律層層遞進,經由他的低吟淺唱,顯得越發醇厚醉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歌中的每一個細節,也觸動著聽眾心中的回憶。
  • 十首離別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精選十首寫在離別時的詩,感受帶有韻律之美的離別情。1、《別雲間》夏完淳〔明代〕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了詩人對友人杜晃的深切懷念,也體現出詩人與友人杜晃之間的真摯友誼。詩中四句從寫景入筆,寓主觀感情於客觀景象之中,使客觀的景象染上濃重的主觀感情的色彩。
  • 李白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卻成為傳唱千年的名篇
    確實是啊,當我們遠離故鄉、回憶起故鄉時,故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們魂牽夢縈的,在著諸多的值得回憶的故鄉的事物當中,月亮一直佔有者重要的地位。在古往今來的憶故鄉作品中,以月為代表的憶故鄉的作品不勝枚舉,人們更願意將自己憶故鄉的情思寄托在明月當中,讓自己的情思與月亮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