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0年,房子「賤如白菜」還是「貴比黃金」?經濟學家直言不諱

2020-12-26 專聊房君

新價格理論認為,供求決定價格,此觀點用在房價上是再適合不過了。

說住房供應和需求,首先得弄清楚我們到底有多少房子?從媒體報導來看,有說中國住房夠30億人住,也有說我們的住房還有較大缺口,答案莫衷一是。不過,這些報導基本查不到權威出處,其公信力自然不足。

直到前不久央行調查統計司發布的一份題為《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的報告,家庭資產就不說了,說戶均住房為1.5套。當時大家的討論也是非常熱烈,如果沒記錯的話,有專家說當下國際平均住房水平是戶均1.1套,那麼,我們的住房不僅夠住,而且是大量剩餘了。

然而,在媒體大量報導後,這份報告的源頭居然刪除了。至於原因,有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這份報告調查的對象只有3萬戶家庭,而且採集的對象是縣級以上城鎮家庭,不包括農村家庭,數據採樣不科學。在專家看來,其實不用調查,現在不都不動產數據聯網了嗎?真實數據一目了然。

嘎,一條線索又斷了。

實際上,弄清楚有多少房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搞清楚現階段房子貴重的原因,或更有現實意義。

現階段的房子,為什麼仍然貴重?有如下4大原因:

1.房子持有環節基本上是零成本。按照現有稅費機制,繳稅都在交易環節,比如二手房交易有契稅、個稅、增值稅等,但在持有環節是沒有直接成本的,而且如果房子租出去還可以獲得租金收益,是純賺。換句話說,即使房價不漲,持有房子越多,收益也越高。

2.信息不對稱性。房子是大宗商品,不是說賣就賣,且還受到政策管控,比如限售政策,有些房子要拿到房產證兩年才能賣,有的要3年,還有的要5年。這樣一來,從買期房到拿房產證,再到具備出售資格,前前後後,最低也得5年以上,弄不好8年、10年都有可能。一句話,房子的流動性相對其他商品而言,確實要低很多。跟股票一樣,流動盤就那麼多,在需求作用下,漲比跌更容易。

3.改善需求刺激。無論房子總量有多少,但對好住房的需求一直存在。不久前國家提出2020年要完成3.9萬個小區的「舊改」,主要是針對2000年以前的房子,也就是說2000年前建造的房子都是老房子了。其實,我們自身也能感覺得到,如果房齡達到10年以上,不管戶型,還是小區品質,都趕不上新建住房。實事求是講,如果自身具備經濟條件,很多人都會有改善住房的想法。

4.抗通脹載體。這裡不說投資了,因為現在都說「房住不炒」,只說保值,即是說,老百姓手中有了閒錢怎麼辦?存銀行明顯不划算,從以往的經驗看,部分人習慣把現金換成類似房產這樣的固定資產,不求賺多少錢,能夠與通脹保持同步也很滿足了。

因此,從以上4大因素看,即使撇開城市化、貨幣政策、土地財政等因素,現階段的房子仍然屬於貴重的東西,其價格易漲難跌。但是,隨著房地產不斷發展,人們對未來房價的看法則逐步產生了分歧。

那麼,再過10年,房子「廉如白菜」還是「貴比黃金」?經濟學家直言不諱。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說,未來房價如蔥,最便宜的就是房子和車子。一些地方確實出現了「白菜價」房子,比如像玉門、鶴崗等這些資源枯竭型、人口淨流出城市,房價確實不高。因而不少人認為,現在不用著急買房,將來「白菜價」房會越來越多。當然,也有人認為,低房價城市畢竟是少數,房子作為一種固定資產,在任何時代都能與黃金相提並論。如果我們普通人難以看懂這種趨勢,那麼,有「最貴經濟學家」之稱的任澤平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在他看來,可以用「人地分離、供需錯配」8個字概括。這是何意呢?

舉一個簡單例子,甲城市人口300萬,乙城市500萬,甲城市平均每年供應土地100公頃,按比例乙城市應增加60%的住宅供地,但乙城市平均每年只供應了120公頃土地,每年土地供應缺口就有40公頃,10年時間,缺口就達到400公頃,幾乎是甲城市4年供地總額,出現了「人地分離」現象。很顯然的結果是,因乙城市土地供應指標未跟隨人口走,導致其房價快速上行。

此外,人口流動方向是供需錯配的潛在誘因,過去是城市化快速增長階段,首先完成是農村人市民化,所以,大中小城市都能享受到人口紅利,各等級城市所建設的房子都能得到消化,但隨著城市化進入第二階段,這種形勢就轉變了。原因在於總人口就那麼多,增長幅度小,但經濟發展、城市發展,人口還得流動,所謂「人往高處走」,按照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趨勢看,小城市向大中城市流動,傳統產業城市人口向新興產業城市流動,在經歷人口流動固化後,比如美國形成了「鐵鏽地帶」,有點類似我們傳統老工業地區。鑑於此,任澤平又用「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來判斷未來房價走勢。

這些地方房子可能「貴如黃金」。

10年後,分析總人口意義並不大,主要還是看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趨勢,從目前國家戰略來看,四大一線城市自然具有良好基礎,他們要向世界城市看齊,但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這些大城市數量遠遠不夠。在任澤平看來,中國未來有望形成5個人口億級城市群,10個以上的1000萬級城市,12個左右的2000萬級大都市圈。其實,從國家戰略來看,目前已經確立了9大國家中心城市,其中一些城市與一線城市發展還有較大差距,這也為這些地方的房地產市場留足了想像空間。當然,還有各省省會城市與大區核心城市也不容忽視。

還有一些地方的房子,雖然不至於「廉如白菜」,但住房過剩和有價無市的概率是較大。國家在2008年、2009年以及2011年,分3批確定了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佔總城市數約10%左右,這些城市同時也大都是近年人口淨流出城市,當然,這肯定不是最終數字,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中的一些城市可能會轉型成功,但也還會有新的城市加入進來,除了自住外,這些城市房子保值的意義並不大,或者說根本就沒有。

在房君看來,關於未來房子是「白菜」還是「黃金」的討論,不會有統一的答案,畢竟每個城市迥異,體量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人口吸附力也不同,如何買房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比如孩子上學馬上要房子、結婚也要房子,該買還得買,但如果買房是用來保值,就要好好思考了,在有潛力城市買房問題倒不大,若你所在城市空置房越來越多的話,弄不好就砸在手裡了。

(提示:2020年房子還能不能買,怎麼買呢?下方專家為您支招)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未來10年,房子是「黃金價」還是「白菜價」?潘石屹直言不諱
    然而,隨著這些年房價不斷上漲,買房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往往需要傾全家之財力才能湊足首付款,再加上二三十年的房貸按揭。未來10年,房子是「黃金價」還是「白菜價」?潘石屹直言不諱買房人問,是想著2020年要不要趁著房價上漲有所緩和的時機買房,但又怕未來的房價跌得更兇,自己成了「接盤俠」;至於賣房的人問呢,則是因為今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很多機靈的炒房客都已經退出房地產市場了,所以賣房的人擔心2020年還不賣房,到時候房價下跌,房子賠在自己手裡了會更加不划算。
  • 5年後,房價「賤如蔥」還是「貴如金」?王健林、李嘉誠觀點一致
    事實到底如何,2020年,「咬牙買房」還是「抓緊賣房」?5年後,房價「賤如蔥」還是「貴如金」?首先,我們前面的文章不止一次提過,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明年他們降價賣房的概率更大。因為超過半數的開發商都面臨銷售、回款、還債、融資等多重壓力,降價賣房是他們加快回款的唯一路徑。換言之,中介和開發商宣傳的「全面提價賣房」絕不可能出現。
  • 新規下,這些房產將「賤如白菜」?非但不受歡迎還更容易「虧錢」
    從社科院發布統計數據不難看出,高達1:9.3房價收入比已經讓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意味著1份收入要支付10倍房價,於是租房就成為了年輕人首選。按照以往經驗,從意見稿到正式實施周期一般是6個月左右,也就是說到在明年4月份就會在全國全面實施《住房租賃條例》,房東、租客要留意了,在「新政策」下,這3類房子是不能對外出租,非但難受到市場歡迎還有可能變得「賤如白菜」。1、地下室,改裝群租房、廚房等不得對外出租。
  • 10年後,房子是「貴還是便宜」?小區看門大爺「四個字」一針見血
    對於房價的預測同樣如此,這些年我們見證了不少偽專家,房價朝著自己預測反方向走,但也有一些真專家,這裡肯定不是指站臺的房產專家,他們十年如一日,對房地產的發展洞察很深,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結果卻如所言。今天,我們來看看一位來自一線的民間「專家」,他不是名人,也不是學富五車的高學歷人士。
  • 「2019年樓市」不會是未來10年最好一年?經濟學家10字「暗示」
    許多網友表達了擔憂,認為樓市已經歷這些年高速發展,未來難延續,即使不能快速下降,起碼也是逐步回歸,理由有4點:1.房子經過多年的建設,住房供應已經趨於飽和。當然,也有網友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未來房價雖然難像過去那樣三、兩年翻番,但還是會延續一定的增速,同樣也有3點理由:一是人工、建材、土地等成本都在上漲,房子價格不可能不漲,即使貨幣增速有所放緩,那也僅意味著房價增速可能放緩,並不代表停滯;二是城市化進入下半場,人口流動還會持續,大都市圈
  • 未來10年,房子到底是「白菜價」還是「黃金價」?看看專家怎麼說
    未來10年,房子到底是「白菜價」還是「黃金價」?看看專家怎麼說對於當下的房地產,不少業界出名人物都發表過自己的看法。馬雲說未來「房子如蔥價」,還有李嘉誠也曾說房子的價值決定在地段,也對房子市場不是那麼看好。
  • 未來10年,「買黃金」還是「買房」?黃奇帆、盧麒元「發表」看法
    那未來10年,我們是選擇投資選房產還是黃金? 在疫情到來之前,房子一直是一個最好的投資產品。並且這一點,早在2018年5月份的時候,黃奇帆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演講中就有提到,如果從50年到100年時間跨度看,股票、房地產、國債、黃金四方面投資收益,最高的是股票,第二是房產,第三是債券,最後是黃金。
  • 過去的2019,會不會是未來10年最好一年?經濟學家10字暗示警醒誰
    許多網友表達了擔憂,認為樓市已經歷這些年高速發展,未來難延續,即使不能快速下降,起碼也是逐步回歸,理由有4點: 1.房子經過多年的建設,住房供應已經趨於飽和。
  • 銀行行長: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這2樣才是安全感
    再看看近5年來,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時,全國新建商品房的均價約為6700元/平方米,到2020年時,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萬元,幾乎每年都會增長近10%。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更不用說,一套房子至少要好幾百萬,一年就能增加幾十萬的財富,這是不可能的。老實說,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裡的收益只有3-4個點,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寧可買房子也不儲蓄的原因。
  • 銀行行長透露:5年後,國內房子或不再稀罕,手握2樣才是安全感
    遠的不說,就拿近5年時間來看,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時,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在6700元/平米左右,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過萬元,差不多平均每年增幅近10%。在北、上、深等大城市,就更不用說了,一套房子起碼也要好幾百萬,一年就有好幾十萬的財富增長。
  • 2020樓市關鍵詞|阜新「白菜房」:年關將至,「白菜房」頻現!2萬元一...
    2020樓市關鍵詞|阜新"白菜房":"白菜房"頻現!2萬一套你敢買嗎?我們盤點了這一年最具代表性幾大關鍵詞,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阜新白菜房》這個關鍵詞,一起回顧一下曾引起熱議的「白菜房」!近日,中指研究院發布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調查數據。
  • 過了這麼多年,黃金開採得越來越多,為什麼現在價格還是那麼貴?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一般只要是比較少見的東西價值就比較高,增值空間就會很大。而黃金作為一種稀有金屬,因為開採出來的概率較低一直比較珍貴。因此,從古至今,黃金的價格都很高。但隨著現代開採技術的發展,這些年來被開採出來的黃金越來越多,這個稀有金屬從以前有錢人家才有的財產,變成了現在十分常見的一種飾品,甚至在家庭的很多設備上也都會有黃金。如果按照一般的市場規律來看,當一類商品的供給變多之後,其稀缺性就會下降,這種時候其價格就會下跌。但是反觀黃金,雖然這些年有一座座金礦被開採,流向市場的黃金也在不斷增加,但黃金的價格卻一直維持在高位。
  • 手裡有50萬,2021年應「買房」還是「觀望」?曹德旺直言不諱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從古至今,房子在人們的生活中都扮演著頗為重要的角色,而和房子有關的話題,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大家的工資水平有所提升,而在很多城市房價也邁入了「萬元時代」。
  • 未來10年,這兩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任正非有暗示,馬雲也提到過
    換言之,未來10年,全國90%的城市95%的房產,都不具備投資價值,買房不僅不會繼續大賺,甚至有可能連本都收不回來。簡言之就是,全面炒房的黃金周期已經過去了,房地產從全面時代轉向了專業時代。我們不止一次強調過,樓市新周期裡,不要再異想天開。現在投資一套房子在3年抑或是5年內價格都不可能再翻番,按照內行的說法,以未來經濟增速5%的水平,房價15年內能再翻番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這種漲幅下,妄想靠投資炒作樓市「一夜暴富」,真的可以洗洗睡了。
  • 韓國白菜價格飆升,比中國貴10倍,韓國人:還不如買青島進口泡菜
    韓國的辣白菜顯然是相當出名的,感覺她們就是一日三餐都要吃辣白菜,有了辣白菜就不需要別的菜了,因此對於韓國人來說,每年製作辣白菜的時期,都非常的重要,如果那個時候沒有做好的話,來年就只能不吃,或者是去購買現成品了。
  • 2021年儘早買房還是再等等?2大現象已經顯露,曹德旺直言不諱
    買房子的時候,買家都遵循一個簡單的規則: 買漲不買跌。就是當價格上漲時買入,當價格下跌時停止買入。但很明顯,這個原則已經沒有用了。經濟學家馬光遠曾經說過:炒房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有人認為目前的價格會繼續上漲。有人認為還會下降。
  • 雷軍口中三五年沙子價的晶片,如今卻貴如黃金!
    2013年雷軍在北京的一個研討會曾說過一句話:未來一定有一家晶片公司手機晶片按沙子的價格賣,並且會取得巨大成功。小米能得到幾乎免費的晶片,小米高端機可能只需要500塊。而如今晶片非但沒有按沙子價格賣,卻貴如黃金。
  • 如遇到通貨膨脹,最寶貴的是房子和黃金嗎?「它」將是硬通貨
    在過去的10幾年,房子算是最保值的商品,業內專家也表示,過去的10幾年時間,做房產生意的基本都是穩賺不賠。當今,房子也是最貴重的商品之一,除了房子還有什麼東西貴重?大家可能會想到是黃金唄!在一般人眼中認為,當前最貴重的東西除了房子就是黃金,甚至有人認為黃金比房子更寶貴。大家有沒有聽過通貨膨脹這個詞?通過膨脹是指:流通過程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所需要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全部持續上漲。
  • 老北京人說「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是什麼意思
    比如,「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呢?在明清時候,北京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東南西北分得清清楚楚。「東城富西城貴,北城窮南城賤」的說法,來源於清朝末年學者唐晏所著《天咫偶聞》:「京師有諺云:『東富西貴』,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
  • 馬雲說未來房子會白菜價,你預計未來幾年到十年房價會怎麼變動?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複雜,這些年房價一直在上漲,價格表現越來越貴。然而馬雲卻說未來的房子會白菜價,房價如蔥,真的有可能嗎?今天我們不妨就一起來聊一聊,未來幾年到10年房價會怎麼變動?房價會暴跌嗎?有關注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朋友就知道,在前兩年馬雲突然說未來的房價如蔥,引來了各大網友的熱議。因為馬雲還是非常出名的,有一定的號召力,他說的話很多朋友都特別的當真。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未來房子的價格不會暴跌,更不可能房價如蔥如同買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