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腹地有一個柏社村,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有人這樣描述:「看見樹,看不見村莊,看不見房屋,聽不見人。」!這樣描繪的村莊是一張什麼樣場景呢?
天下地窖第一村,柏社村蘊含著古老的本土文化基因!它擁有200多處地下窯洞,展示了鄉土環境的分布和獨特的關中窯洞文化,享有「天下地窯第一村」和「生土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被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上山不見山,進村不見村,炊煙平地起,忽聽雞犬聲。在這種洞穴裡,就地挖一個方形的坑,把牆壁鑿成洞穴,形成四合院。窯子和普通農舍沒有區別,但是人在平地上,只能看到院子的樹梢,看不到房子。地坑作為一種建築形式,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記載在漢、唐、宋及後世的文獻中,堪稱人類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
在陝西省淳化縣、永壽縣、旬邑縣、賓縣、長武縣等地,地下洞室一度分布廣泛,不少居民挖出沉式井形四合院。三原縣新興鎮柏社村是典型的村落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目前,柏社村有211座窯洞下陷的四合院,其中保存完好的有134座。村內毗濁峪河、清峪河、嵯峨山,氣候溫和,空氣清新。5萬多棵高大茂盛的楸樹遮天蔽日,形成了一個非常封閉安靜的村落空間環境。村莊周邊是關中北部塬區典型的田園自然風光。在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一切在微風的吹拂下顯得那麼寧靜、簡單、美麗、醉人!
漫步在綠道上,向著另一個窯子走去,遠遠就能看到用灰色瓷磚砌成的1米高左右的圍牆,方方正正,像個天井。往下看,院子整潔乾淨。中間有一個小花園,周圍有幾個山洞。院子裡的高大桐樹靜靜地站在陽光下。
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魅力,春花怒放,春光燦爛,夏天樹木蔥鬱。秋風習習,樹葉五彩繽紛,冬天銀裝裹!如今,柏社村仍然保留著傳統的鄉村風格,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