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子和生女兒的父母,晚年誰更幸福?網友的這句話才是硬道理

2020-12-11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有人認為生女兒好,不需要太操心。有人認為生兒子好,兒子更孝順。那麼,生兒子和生女兒的爸媽,誰的晚年,過得更幸福呢?

王奶奶今年68歲,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李奶奶跟她同歲,只有3個兒子,沒有女兒。兩位老人家碰面時聊天,各自吐槽自家的事情。

王奶奶講,一輩子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尤其是跟女兒最操心。女兒身體不好,時常生病,小時候總鬧毛病,長大了結婚生子,伺候月子都是她去照顧,帶孩子也都是她幫忙。可女兒的婆家老太太,只肯給拿錢,不肯出力。所以,王奶奶過得特別辛苦。

另外,王奶奶還有個心結,她深知「外孫子」再親近,她也不可能一直帶到大。等外孫子上學了,回到爸媽和奶奶身邊,還是跟奶奶近密,她現在出力可以,以後怕是不會討好。畢竟,孩子的記憶力有限。

王奶奶覺得,自己養活女兒費心竭力,養的兩個兒子倒是挺省心,倆兒子結完了婚,就跟「沒生」一樣,不怎麼走動了。

李奶奶說,她家3個兒子,養活起來掏光了家裡積蓄,現在她年老了,東家住幾天,西家住幾天,兒子們輪班照顧伺候。雖然,兒子表面孝順,可小兒子總是讓王奶奶當「廚師」,給小兩口做飯吃。王奶奶覺得自己像保姆,到老了也不清淨。莫不如早年再生個閨女,能貼心點,至少有人聊天嘮嗑。

兩位老人各有煩惱,若比誰的晚年更幸福,真的不分上下。

之前在問過到底生女兒晚年幸福還是生兒子晚年幸福,有個網友說得很對:孩子教育好了,父母晚年才會幸福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只要孩子不啃老、懂事,才不會給爸媽添麻煩,爸媽的晚年也才能夠更幸福。

那麼,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在晚年過得更省心呢?

1 告訴孩子,賺錢很重要,沒錢也許會寸步難行

「世界上並非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但是,錢確實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很多家庭的不省心,大都是因為缺錢導致的,現實生活中,沒錢有時候會寸步難行。爸媽儘早讓孩子了解,生活不容易,要靠工作換取養活自己的資本。

孩子知道了生活的艱辛,了解了賺錢的重要,自然知曉學習的意義。也許,一個懂事的孩子自此誕生,孩子會為了自己的未來去拼命學習,為自己而努力奮鬥。

一個長大後有穩定工作的孩子,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都會讓爸媽省心不少。

2 教育孩子要獨立,回饋爸媽的恩情

爸媽要及早告訴孩子,孩子不只是個孩子,未來需要獨當一面,需要單獨組建家庭結婚生子,撐起一個家庭。孩子只有知道自身肩負的責任,才能不安於現狀,才更樂意學會獨立生活。

另外,爸媽適當的跟孩子講點關於生命無常的事情,孩子也會知曉,爸媽不會跟隨自己一輩子,自己需要儘早獨立,回報爸媽的恩情。

上面的故事中,李奶奶家的三個兒子,大體上還算孝順,知道在獨立以後,回饋李奶奶的養育之恩,給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3 明確告知孩子,晚年想要「清淨」

暗示的效果,可能不如直白地講述。爸媽如果想要晚年清淨,不妨直接跟孩子說清楚,「年老了,一輩子就最後這點時光,我想安靜享受下,不想再管兒女子孫之事。」一句話的表態,有時候可以減少諸多的麻煩。明確地告訴孩子,孩子自然能夠理解爸媽的不容易,也許真的能做到,不再要求爸媽為自己付出了。

4教育孩子「斷奶」,莫啃老

爸媽若能及早告訴孩子,在成年以後,需要自己賺錢自己花。也許,孩子就有了賺錢的意識,有了獨立生活的警覺,也會在行動上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孩子「斷奶」了,不依賴著爸媽給錢去生活,不啃老,爸媽的晚年生活也才能夠更幸福。

現如今,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就像王奶奶的女兒一樣,不止她需要父母的照顧,連她的子女也要連累老年爸媽幫襯,甚至有的家庭一家三代人都在啃老。若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真得在適當的時機,提早告知孩子「要斷奶」,莫啃老。

西紅柿媽媽寄語:教育孩子真的很重要,不止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還為爸媽的晚年生活,過得更省心順心。只是,這不是急於一時的事情,確實需要爸媽們朝夕努力,諄諄教誨,才能促使孩子們做出改變,一天天地進步,成為更好的優秀孩子!

相關焦點

  • 「生女兒」和「生兒子」,晚年的差距能有多大?看完後父母沉默了
    因為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她做的這一切合乎合理,每個家庭的父母也都是這樣做的。後來,她老伴走得早,她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到了晚年一身病痛,躺在床上不能動,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過來看看,照顧一下。可久病床前無孝子,時間久了,兩個兒子都不耐煩了,乾脆看也不看。
  • 「生女兒」和「生兒子」,父母晚年的生活,差別之大不是一丁點
    在我們傳統的思想當中,多子多孫才是福,兒子是繼承家族和血脈關鍵,正因如此,也衍生出了重男輕女的顯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重男輕女的顯現也越來越少,如果說按照傳統思想,那麼肯定是生兒子好,而現在"生兒子"和"生女兒"又是如何呢?
  • 生兒子和生女兒,晚年生活狀態天差地別,老人的感受騙不了人
    話雖這麼說,不過生兒子和生女兒,父母晚年生活狀態還是天差地別的,老人的感受騙不了人。晚年生活方式上不一樣我堂叔,生了兩個女兒,個個都培養得很優秀,周圍人都羨慕他兩個女兒頂得上別人兩個兒子。一開始,堂叔也挺得意的,但自從兩個女兒嫁人之後,堂叔便開始唉聲嘆氣了。
  • 生了八個女兒還要繼續生兒子,網友:重男輕女的思想何時能消除?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的初中同學麗麗,大學一畢業她就結婚了,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可婆家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非要麗麗生個兒子才出來,結果麗麗這10年來生了4個,終於有了一個兒子,婆家人的態度才變得好點。麗麗一個重點大學的本科生,畢業後一天班都沒上,就在家生娃帶娃了。
  • 你們覺得在農村,生女兒幸福,還是生兒子幸福?
    所以,生兒育女根本沒有必要選擇,更沒有必要比較生兒幸福還是生女兒幸福!在過去,人們以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把傳宗接代提到很高的高度。長期的封建時期,婦女地位低下,以為婦女不能傳宗接代。但是,事實上,哪個男人離開女人能夠傳宗接代?而生下的女孩子,又何嘗不是傳承了我們的基因?所以,現在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這是相對科學的解釋。
  • 20年後,一兒一女的父母和兩個女兒的父母誰更享福?不妨了解下
    兒女雙全的家庭遇到了兩個女兒的家庭,孩子小的時候誰更有面子?楊強家生了一兒一女,在村裡風光一時,逢人就說:「你看我兒女雙全,上輩子肯定是我們楊家做了好事,這輩子一兒一女,讓我享福來了。」誰知道20年過去了,一切都變了......兩家人的現狀況,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楊強的小兒子一直嬌生慣養,如今30多歲了,還一直在家啃老。他兒子偶爾才出去做臨時工,更多的時間是與一些狐朋狗友到處玩樂,至今也沒有結婚,真正的成了三無人員。
  • 沒兒子就是「斷後」?晚年會悽涼嗎?3個只生女兒的老人說出心聲
    導語在一些農村地方,流行著「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即使生了很多女兒,也要追生一兩個兒子才算是圓滿。這是為什麼?不就是「養兒防老」的陳舊觀念在作祟嘛。我還聽過一些思想守舊的人說: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是替別人養兒媳婦,遲早都是別人家的。
  • 23歲寶媽懷二胎想生女兒,沒想到生下雙胞胎兒子,網友:傻了吧
    這才讓周女士安心了一些。一些網友在得知周女士的經歷後,紛紛評論:「傻了吧,有3個兒子看來以後更要加倍努力了!」現在有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生一個女兒,重男輕女的思想雖然改變了固然是好的,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可以生女兒呢?
  • 生兒子和生女兒有啥區別?老人:兒女同時在家過一次年就一目了然
    反觀兒子回來的第3天,除了給自己買了一身新衣服,給自己添了一雙新鞋,依舊是繼續和朋友吃喝玩樂。除此之外,兒子回到家後,吃完飯就不管不顧,直接沙發上一躺嗑瓜子玩手機。這剩下的洗碗刷鍋,全都是閨女的活,任勞任怨,總是默默無聞地做這些事情。看到這些鮮明的對比,王大爺和王大娘也是感慨:「生個女兒就是好,幸好當時要了個小棉襖」。
  • 父母生8個女兒不稀奇,亮點是養老任務的分配,老兩口晚年幸福了
    「重男輕女」的思想,一時間難以改變,即便到了現代社會,還是有很多人覺得生兒子才能抬起頭,生女兒就是給別人做嫁衣,是潑出去的水。即便如今的科學已經明確生男生女都取決於男方的染色體,以及男孩女孩都會遺傳父母的基因。
  • 「兒女雙全」不再受寵,這才是幸福指數最高的組合,晚年更幸福
    在很久之前就有不少人實現了「兒女雙全」這一夢想,他們辛勤地將孩子撫養長大,為的就是等自己沒力氣工作的時候能夠享受到兒女的孝順。可是等到孩子真正長大之後,他們卻發現自己的晚年生活卻和之前的想像發生了很大區別。
  • 生了女兒,這4句話爛在肚子裡也別說,開玩笑也不行!
    都說女兒要富養,但真正的富養不是在物質上,而是精神上的培養。父母日常的言語教育就會潛移默化影響女兒成長的方向。家有女兒,這幾句話千萬不要對她說!一、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閨蜜趙媛就有一個從小被全家人寶貝著的弟弟,家裡所有人都要求她應該讓著弟弟,任何有好吃的都會留給弟弟先吃。
  • 男人嘴上喜歡女兒,骨子裡卻想生兒子!不是重男輕女,看完很戳心
    如果你膽敢重男輕女,我們現在就離婚,我允許你和別人生兒子!」這話一說完,老公的眼眶都變紅了,他說:「我不是重男輕女,我也喜歡女兒,可就是因為我生了2個女兒,所以老家的親戚朋友都笑我生不出兒子!我是家裡的獨子,我爸媽說生不出兒子,我們家就要斷在我這代了,我內心愧疚啊!」
  •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作病,丈夫:繼續努力,生個兒子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吃不消,丈夫:再接再厲生個兒子 媛媛自從與丈夫結婚之後,簡直如生活在煉獄一般,為了生兒子,可笑的將自己一輩子都搭在了婚姻的墳墓裡
  • 現在生女兒比生兒子省心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生女兒,不喜歡生男兒,因為生女兒比生男兒有優勢多了。首先,生女兒不用操心兒子能不能娶到老婆,更不用為了給兒子湊彩禮娶老婆而傾家蕩產,也不用面對自古以來很難解決的婆媳問題……總之好處多多生女兒的家庭女兒只要選擇一個好人家就嫁過去了,只要女兒過得好,父母不用多擔憂。
  •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做病,丈夫:繼續努力,生個兒子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吃不消,丈夫:再接再厲生個兒子媛媛自從與丈夫結婚之後,簡直如生活在煉獄一般,為了生兒子,可笑的將自己一輩子都搭在了婚姻的墳墓裡,不僅自己坐下了一身病,而且也沒有得到婆家的善待。
  • 「一兒一女」已被嫌棄,這種家庭組合才最幸福,父母晚年無憂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父母都不願意生太多的孩子,並且會覺得生太多的孩子會耽誤自己的發展,其次,計劃生育的政策使得很多父母只能生一胎,以至於導致我國的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因此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人會覺得生一個女兒和兒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其實"一兒一女"並不是最受歡迎的,能讓父母晚年無憂的孩子組合應該是兩個女兒,因為女兒比較孝順父母。
  • 生男孩和生女孩沒區別?二胎寶媽直言:區別很大,生男孩更痛!
    案例:小李是一名二胎準媽媽了,頭一胎生的是兒子,第二胎自然想要個女兒。本以為生女兒又要在「鬼門關」走一遭,可沒想到這胎生的極為順利,從陣痛到生產結束,總共也就幾個小時,比她生兒子容易多了。她本來以為是因為自己有經驗的緣故,結果同病房的二胎寶媽告訴她,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女性生兒子本來就要更痛些,而生女兒則相對來說輕鬆很多。小李半信半疑的,在旁的查房的醫生卻接話了,「沒錯,確實生兒子要比生女兒更痛些。」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晚年後區別有多大?過來人的經驗很扎心
    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晚年後區別有多大?過來人的經驗很扎心我國已經有了完善且成熟的二胎政策,鼓勵年輕夫妻儘自己所能生育二胎。但其實,有一些夫妻盲目生下孩子之後,卻不知道該對孩子如何管理,從而導致孩子們之間矛盾較深,也無法讓家庭幸福美滿。
  • 你們覺得在農村生女兒和生兒子哪個幸福感更高?
    根據我的親身感受,和我身邊經歷的事情來看,那些說生男生女都一樣,生女兒更幸福的這種觀點大部分都是需要推敲的。首先聲明,我這裡不是宣揚重男輕女思想。有很多農村人來說,生一個男孩子是一生的期盼,這牽扯到他們的奮鬥決心,以及幸福指數在農村,即便現在社會的進步很快,人們的思想觀念很開放,但是在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的問題上,特別是農村人,更在意生男孩,即便是在生活上很辛苦,為了養這個孩子,家裡付出了所有,但是在他們內心當中是幸福的,他們感覺到的是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