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有人認為生女兒好,不需要太操心。有人認為生兒子好,兒子更孝順。那麼,生兒子和生女兒的爸媽,誰的晚年,過得更幸福呢?
王奶奶今年68歲,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李奶奶跟她同歲,只有3個兒子,沒有女兒。兩位老人家碰面時聊天,各自吐槽自家的事情。
王奶奶講,一輩子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尤其是跟女兒最操心。女兒身體不好,時常生病,小時候總鬧毛病,長大了結婚生子,伺候月子都是她去照顧,帶孩子也都是她幫忙。可女兒的婆家老太太,只肯給拿錢,不肯出力。所以,王奶奶過得特別辛苦。
另外,王奶奶還有個心結,她深知「外孫子」再親近,她也不可能一直帶到大。等外孫子上學了,回到爸媽和奶奶身邊,還是跟奶奶近密,她現在出力可以,以後怕是不會討好。畢竟,孩子的記憶力有限。
王奶奶覺得,自己養活女兒費心竭力,養的兩個兒子倒是挺省心,倆兒子結完了婚,就跟「沒生」一樣,不怎麼走動了。
李奶奶說,她家3個兒子,養活起來掏光了家裡積蓄,現在她年老了,東家住幾天,西家住幾天,兒子們輪班照顧伺候。雖然,兒子表面孝順,可小兒子總是讓王奶奶當「廚師」,給小兩口做飯吃。王奶奶覺得自己像保姆,到老了也不清淨。莫不如早年再生個閨女,能貼心點,至少有人聊天嘮嗑。
兩位老人各有煩惱,若比誰的晚年更幸福,真的不分上下。
之前在問過到底生女兒晚年幸福還是生兒子晚年幸福,有個網友說得很對:孩子教育好了,父母晚年才會幸福!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只要孩子不啃老、懂事,才不會給爸媽添麻煩,爸媽的晚年也才能夠更幸福。
那麼,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在晚年過得更省心呢?
1 告訴孩子,賺錢很重要,沒錢也許會寸步難行
「世界上並非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但是,錢確實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很多家庭的不省心,大都是因為缺錢導致的,現實生活中,沒錢有時候會寸步難行。爸媽儘早讓孩子了解,生活不容易,要靠工作換取養活自己的資本。
孩子知道了生活的艱辛,了解了賺錢的重要,自然知曉學習的意義。也許,一個懂事的孩子自此誕生,孩子會為了自己的未來去拼命學習,為自己而努力奮鬥。
一個長大後有穩定工作的孩子,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都會讓爸媽省心不少。
2 教育孩子要獨立,回饋爸媽的恩情
爸媽要及早告訴孩子,孩子不只是個孩子,未來需要獨當一面,需要單獨組建家庭結婚生子,撐起一個家庭。孩子只有知道自身肩負的責任,才能不安於現狀,才更樂意學會獨立生活。
另外,爸媽適當的跟孩子講點關於生命無常的事情,孩子也會知曉,爸媽不會跟隨自己一輩子,自己需要儘早獨立,回報爸媽的恩情。
上面的故事中,李奶奶家的三個兒子,大體上還算孝順,知道在獨立以後,回饋李奶奶的養育之恩,給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3 明確告知孩子,晚年想要「清淨」
暗示的效果,可能不如直白地講述。爸媽如果想要晚年清淨,不妨直接跟孩子說清楚,「年老了,一輩子就最後這點時光,我想安靜享受下,不想再管兒女子孫之事。」一句話的表態,有時候可以減少諸多的麻煩。明確地告訴孩子,孩子自然能夠理解爸媽的不容易,也許真的能做到,不再要求爸媽為自己付出了。
4教育孩子「斷奶」,莫啃老
爸媽若能及早告訴孩子,在成年以後,需要自己賺錢自己花。也許,孩子就有了賺錢的意識,有了獨立生活的警覺,也會在行動上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孩子「斷奶」了,不依賴著爸媽給錢去生活,不啃老,爸媽的晚年生活也才能夠更幸福。
現如今,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就像王奶奶的女兒一樣,不止她需要父母的照顧,連她的子女也要連累老年爸媽幫襯,甚至有的家庭一家三代人都在啃老。若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真得在適當的時機,提早告知孩子「要斷奶」,莫啃老。
西紅柿媽媽寄語:教育孩子真的很重要,不止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還為爸媽的晚年生活,過得更省心順心。只是,這不是急於一時的事情,確實需要爸媽們朝夕努力,諄諄教誨,才能促使孩子們做出改變,一天天地進步,成為更好的優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