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大通詩人曹友亙創作的古體詩,年初時已經發給相玉,因忙於工作和家事,至今才發出來,向作者致歉!這些詩中有老爺山、有橋頭、有橋頭公園,這些令人親切的地名在古韻中出現,別有感受,一起來領略古韻中的大通吧!——相玉
攝影:張寶貴
老爺山
傲立烽臺上,北川春盡收。
踏階尋虎穴,揚笛躍蟾頭。
石勢隨雲起,松滔任我遊。
終南無此境,盧氏錯封侯。
攝影:張寶貴
橋頭與別
九九天將豔,絲絲柳欲飛。
朦朧山若隱,寂寞雁初歸。
宿醉何曾醒,別情無可依。
起程辭故裡,執手淚難稀。
攝影:瓦生萊
舊事感懷
日落西山後,殘霞不肯歸。
問君驚柳色,指雁敞心扉。
但覺凝情處,方知別語微。
青春歌已盡,只有夢依稀。
攝影:瓦生萊
正月末橋頭感懷
雙鳧趨野水,一柳悵春風。
獨坐枯苔上,閒思怪石東。
嶺南生白雪,川北顯青蔥。
花角何時豔,年年四月中。
攝影:趙生軍
暮色老爺山
川北春來晚,廊亭寒色中。
瀟瀟雲有意,寂寂水無窮。
坐石相看久,思禪不覺空。
漫行楊柳處,誰染夕陽紅。
攝影:馬雲龍
春夜無寐
獨坐檀香椅,心扉對月開。
清風知寂寞,老柳識徘徊。
夜靜星光燦,燈昏橋影灰。
莫言春意好,此處可貪杯。
攝影:朱錦明
老爺山
寒霜侵草木,放眼盡荒蕪。
客語驚棲鳥,松身藏野狐。
石階雲處有,人跡廟前無。
自古求仙地,因何少道徒?
攝影:李國昌
二十五日對夜獨飲
壺暖生佳釀,杯清顯夜光。
隔窗迎北鬥,惜柳怨東皇。
不到山人醉,何來意氣張。
嘯馳驚宿鳥,一臥效劉郎。
攝影:朱集社
二十四日獨遊大通公園
和風舒柳葉,宿雪映河床。
莫道春情晚,偏驚冬日涼。
意隨山色靜,心戀故人香。
本是漂零客,今成戲水郎。
攝影:姚佔山
十六日夜,窗外有雪,思故人有感。
燈初思遠客,夜半落銀花。
坐看行人色,空聞老樹鴉。
寄懷皆舊事,著意有新茶。
不見飛鴻影,飛鴻在海涯。
攝影:趙生軍
驚蟄次日晨微雪登老爺山有感
野外初春雪,橫飄驚蟄龍。
和風蘇凍土,溪澗響晨鐘。
登頂雲行意,臨崖誰作峰。
江山從此後,由我任開胸。
攝影:趙生軍
作者簡介曹友亙,男,上世紀70年代生人,青海大通人,愛好詩詞。
大通相玉推薦閱讀
1.微酒伴行程,人生何必假逢迎(曹友亙)
2.山花瀰漫處 正是滿天紅(趙元奎)
3.在寶庫 與一棵白樺樹相遇(馬富瑋)
4.大通寶庫石林圖片配詩八題(相玉)
5.路過吐魯番(張英壽)
6.青藍相間馬蓮花,綠葉擰鞭右手拿(牧白)
7.大通遊子《老爺山賦》(李青芝)
8.將軍溝的「將軍」(相玉)
9.大通明長城的發現與保護
10.誰在格爾木等我(張英壽)
雅俗共賞,青海人身邊的文藝,歡迎關注「大通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