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牌撤出中國線下市場 外資快時尚欲覽線上風光

2021-01-12 金臺資訊

每到歲末或換季,西班牙時裝零售集團Inditex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Zara、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門店內大大的SALE標誌和鋪天蓋地的服飾總會刺激著眾多年輕消費者的荷爾蒙,無論是蕾絲襯衫、針織衫還是牛仔褲、雪紡裙,不管是長靴、涼鞋還是包包、飾品,一件件用手觸摸,再比比身型,總能收穫滿滿,大包小包拎回家。

而這個歲末年初,SALE依舊在,但有些可能是你見到的最後一次了。

1月8日,一則消息悄然登上熱搜,被眾多中國服飾品牌視為標杆的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三姐妹」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即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也就是說,Inditex在中國將只剩下Zara一枝獨秀。

是否屬實?

1月8日-10日,國際商報記者連續走訪了「傳聞撤店」的三個品牌北京門店。

在Stradivarius悠唐店,店員明確告知「的確1月30日即將撤店」。據觀察,原該門店1/2的空間已呈現空置狀態,隔天再看已變為某體育品牌的特賣場。

在Pull&Bear悠唐店,陳列比以往促銷時要空曠、齊整太多,店員表示「店內商品比以往少,是賣完了,現在只是再打折促銷,並沒有要撤店」,但轉頭就與其他店員輕語道「你看到熱搜了嗎」。而與進店的顧客交流,不少人都已經得知要閉店的消息,才來看看「有什麼貨可掃」。

在Bershka悠唐店,店內仍有新品在售,但打折區的顧客更多。有店員在8日對記者問詢是否要撤店回復稱「並沒有接到具體通知」;而10日再探訪,另一位店員答道「的確要撤店,但會提前一個月通知,所以閉店時間不會是1月底」。當有顧客問到「經營得挺好的,為什麼要撤」時,該店員回應「是總部的安排,以後可以在線上買,線下門店在中國市場就不會再有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還有40餘家門店。而在2020年1月底,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國分別有62家、65家和35家門店,這意味著Inditex在2020年關閉了這三個品牌超110家門店。

有報導稱,此次連關三個品牌線下門店將是Inditex集團在中國市場最大規模的一次撤退。

線上最大?

分別成立於1998年、1991年和1994年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將關閉中國線下店的消息傳出後,Inditex集團作出了一份回應。

回應稱,正如我司於去年3月所提到的,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運用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社交平臺以及我們的線上店鋪,這些針對年輕受眾品牌的電商業務將會實現成倍增長。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創新和加快技術更新,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購物體驗。Inditex始終看好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高潛力。

在回應中,電子商務成為唯一高光詞彙。而線上銷售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也在Inditex集團2020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被著重提出。

報告稱,2020年第三季度,集團5%的門店仍處於關閉狀態,88%的門店在空間、營業時間或顧客接待量方面繼續面臨重大限制。2020年11月,隨著第二波疫情席捲許多國家,集團21%的門店被迫關閉;截至目前,仍有8%的門店暫時關閉,另有10%的門店需在周末關閉。大量門店在接待量、空間使用和營業時間上繼續因疫情防控受到限制。

與此同時,2020年前9個月,按固定貨幣計算,集團線上收入實現75%的增長,第三季度增長為76%。前9個月,由於執行新的業務模式,集團毛利率保持在銷售額的58%,略低於去年同期的58.2%。按當地貨幣計算,毛利率擴大110個基點至59.3%。

可見,Inditex集團已意識到快速供應鏈不再是其品牌獨有的優勢,為順應數位化時代,線上渠道已成為Inditex集團新的擴張陣地。不僅在財報中明確「Inditex旗下各品牌繼續擴大其線上銷售平臺的覆蓋面」,該集團在「2022 HORIZON」增長計劃中亦表示將投入27億歐元用於數位化戰略支持,預計到2020年底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的所有產品在全球各地均可實現線上購買,其在線銷售佔比亦將從2019年的14%上升至2022年的25%。

Zara獨秀?

近年來,隨著中國時尚品牌的崛起,快時尚賽道日趨擁擠。Forever 21、New Look、Old Navy、C&A等快時尚品牌相繼退出了中國市場。由於消費者在同樣價位區間的選擇越來越多,Bershka、Stradivarius和Pull&Bear的品牌定位、目標客群、產品定價都極為相似,在新一代中國消費者眼中吸引力無疑已大幅減弱。

轉型已事不宜遲。在Inditex集團2020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中特別提到,作為轉型的一部分,集團旗下品牌繼續開設配備高新技術的大型門店,並在此過程中繼續吸收優化小型門店。在9個月的報告期內,集團在25個市場開設了門店,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在中國首都最重要的購物街之一北京王府井開設了標誌性的Zara門店。新旗艦店佔地超過3500平方米,是其目前在亞洲最大的旗艦店。該門店符合集團所有最新的生態效益標準,展示了實體店和線上銷售的戰略整合,並設有專門的區域用於處理網上訂單。

記者在這一旗艦店看到,該店共有四層,分為休閒、正裝、童裝、聯名款專區、鞋履和ZaraHome等,除正常的銷售空間外,休息區、香氛體驗區、智能電子屏、自助結帳等業態和裝置的引入也在豐富著消費者的店內購物體驗。

有業界人士表示,未來Inditex集團或將採取集合店模式,對旗下品牌的全球業務進行重新整合。

不可否認,Zara等一眾外資快時尚品牌入局中國市場是中國消費者時尚意識崛起的催化劑,也是國內一眾時尚品牌的領路人,但當消費者和市場環境都在加速變化的時候,這些外資品牌都要尋找新定位了。

這些年離開國內市場的快時尚品牌們

2018年11月

英國高街服飾零售商NEW LOOK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11月

英國服飾零售商Arcadia集團旗下品牌Topshop宣布關閉天貓旗艦店

2019年5月

Forever 21中國繼4月底宣布關閉官網和電商旗艦店後,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9年11月

美國零售巨頭GAP宣布在2020年初將旗下子品牌Old Navy撤出中國市場

2020年5月

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宣布全面關店,此前其天貓旗艦店、線下門店、官網1折清倉

2020年6月

英國潮牌Superdry(極度乾燥)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其將暫別中國大陸市場;7月起,Superdry自營專賣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

2020年8月

荷蘭服裝集團C&A發布公告表示已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了總部位於北京的私募股權公司中科通融

相關焦點

  • 又一家快時尚品牌敗走中國!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又一家快時尚品牌敗走中國!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門店 快時尚巨頭也逃不過敗走中國的命運。 界面時尚從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的數個姊妹品牌們已確定將悉數退出中國線下市場的競爭。
  • 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門店
    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樓婍沁1快時尚巨頭也逃不過敗走中國的命運。界面時尚從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的數個姊妹品牌們已確定將悉數退出中國線下市場的競爭。Pull&Bear客服人員則告訴界面時尚,該品牌線下門店確實在「調整中」,但尚不清楚關店計劃。Pull&Bear官網顯示,該品牌目前在中國尚有十餘家門店。而界面時尚在Pull&Bear深圳海雅繽紛城購物中心店的大眾點評頁面上發現,有顧客稱,該門店已正在清倉折扣,「店裡像被搬空了一樣」。Stradivarius則早已撤出部分地區市場。
  • 「去的快」的快時尚品牌:OLD NAVY撤出中國
    2020年1月31日,Gap(需求面積:1300-1600平方米) lnc.旗下品牌Old Navy(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宣布因其國際業務調整,計劃退出中國市場。所有Old Navy線下以及線上商店預計於2020年3月1日起停止營業。
  • 行業巨頭紛紛虧損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中國Zara」的風光不再,真正的Zara日子也不好過,Zara母公司宣布關閉1000—1200間實體分店,GAP旗下品牌OldNavy也在今年年初撤出了中國市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快時尚品牌都陷入關店危機中,危機背後,是快時尚品牌流失年輕人市場的事實。
  •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很多人買過…
    Bershka等三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僅保留電商渠道據界面時尚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Inditex在中國線下商場僅保留品牌Zara、中端品牌Massimo Dutti、內衣品牌Oysho和家具品牌Zara Home的運營。「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運用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社交平臺以及我們的線上店鋪,這些針對年輕受眾品牌的電商業務將會實現成倍增長。
  • 拉夏貝爾虧損逾20億元 關店大潮下的快時尚走向何方?
    財報發布後,連續兩年虧損的拉夏貝爾戴上了退市預警的「帽子」,代碼變更為「ST拉夏」,如果持續虧損,拉夏貝爾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中國Zara」的風光不再,真正的Zara日子也不好過,Zara母公司宣布關閉1000—1200間實體分店,GAP旗下品牌OldNavy也在今年年初撤出了中國市場。
  • GAP衰退只是樣本,外來快時尚品牌最好的時代過去了
    公布財報的當天,GAP還宣布了兩個重要決策:子品牌Old Navy(曾是公司的增長引擎),2020年起撤出中國市場;集團在兩年內關閉230家門店。GAP之所以有這樣的舉措,無外乎市場壓力太大。2010年,GAP進入中國之際,國內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正飛速發展。憑藉著當時對線上紅利的敏銳嗅覺,GAP先於ZARA、H&M布局線上渠道,成為較早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探索者。遺憾的是,先發者的身份依然沒有給GAP帶來什麼優勢。
  • 2020年中國快時尚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中國快時尚行業洗牌加劇國產品牌擠入前三  當前國內經濟與居民收入增速逐步放緩,消費者開始擺脫對高端品牌、高單價的盲目崇拜。隨著快時尚熱潮的逐漸退去,快時尚品牌的業務增長出現分化。在消費者回歸理性消費的背景下,優衣庫成功順應消費者對於高性價比的追求脫穎而出。
  • 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
    來源:中國經營報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本報記者/許禮清/孫吉正/北京報導疫情之下,快時尚品牌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優衣庫也不例外。服裝行業專家馬崗認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服裝行業普遍庫存積壓,儘管優衣庫線上做的較早,業績也有所提升,但整體還是以線下為主,無法拉動虧損的業績。疫情帶來的影響需要企業逐步消化。而其他快時尚品牌的境遇也不樂觀。
  • 三四線10億人口,時尚品牌在等什麼?
    三四線城市蓬勃發展主要四個原因 在三、四線城市的大眾市場,一邊廂是太平鳥、海瀾之家、安踏體育、森馬、美特斯邦威等盤踞已久的本土店鋪,另一邊廂是在發達地區做得風生水起的知名品牌摩拳擦掌。「外來者們」虎視眈眈已久,先有H&M、Zara雙雙線下渠道和線上門店鎩羽而歸,再有Uniqlo、波司登等小心翼翼、砥礪前行。
  • 快時尚品牌「快」不起來了?
    隨著疫情在全球市場持續蔓延,快時尚品牌們的處境也愈發難過——線下布局全面萎縮,誰也無法在這場意外中獨善其身。反觀國內,不少廠家卻因出口受阻和海外市場波動,短期內都將目光聚焦於中國本土市場。「外貿轉內銷」風頭又起,有人已經開始重新搭建銷售渠道,在黑暗中尋找下一束光亮。
  • ZARA三個品牌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計劃全球永久關閉1000-1200...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曾遍布全國各大商場的這些快時尚品牌,在疫情的影響下,正在加速退出。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僅保留官網等電商渠道。消息一出,該話題快速衝向熱搜榜第一。
  • 快時尚品牌撤店 或迎行業洗牌
    天津北方網訊:進入7月份以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位於天津和平路的ZARA以及位於濱江道口的HM紛紛以超低折扣清倉商品、閉店。 快時尚曾以其高效率、高性價比和高速擴店的特點在中國所向披靡,但是現在快時尚「唯快不破」的「武功」在中國逐漸失效。除了快時尚品牌本身存在的問題,其在中國的境遇更多的原因在於中國發生巨變的消費市場。隨著中國電商快速高度發展,快時尚開始從頂端滑落,FOREVER21、NEW LOOK等品牌已經相繼撤出中國。
  • GAP(GPS.US)的撤退之路:子品牌2020年撤出中國市場,將關閉230家門店
    公布財報的當天,GAP還宣布了兩個重要決策:子品牌Old Navy(曾是公司的增長引擎),2020年起撤出中國市場;集團在兩年內關閉230家門店。GAP之所以有這樣的舉措,無外乎市場壓力太大。其實承壓的不只是GAP,經過曾經的高速增長後,很多快時尚品牌從2015年末開始,紛紛告別黃金時代。
  • 日本魚竿品牌為何會撤出中國市場
    不論第一批還是第二批所有的消息以我發布為準,大家切勿聽信其他的一些傳言,另外七支竿所有系列的魚竿,線上僅在「威海七支竿碳纖維製品...」這一家某寶店,其他的線上渠道一律均為假貨。第一階段:全面進駐中國市場在十幾年前,國內魚竿工藝較差的時候,日本本土N家魚竿品牌都進駐中國市場,接觸釣魚時間長的釣友應該會看到那時候漁具店會看到,那時候日本本土魚竿在中國遍布代理和漁具店的正規經銷商。當然售價也很高,那時會看到禧瑪諾、達億瓦、伽馬咖茲、富士等等,N多日本品牌。
  • 線上|冰箱市場海爾、美的佔比持續上升,外資品牌仍有機會?
    而在市場佔比方面,外資品牌們影響力開始逐步下滑。在Top20排名的品牌中有西門子與松下兩家,而其市場佔比分別為2.67%、0.95%位列11和17位。接下來看產品價格趨勢。通過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在線上市場中,性價比的消費者選購冰箱產品更為看重的指標,售價超5999元的產品,很難在線上體現出優勢。接著是產品類型趨勢。銷量方面,單兩門產品佔比最高,達到34.14%,其次為三門產品,為佔比達29.7%。對開門產品增長幅度最大,漲幅為1.23%。銷額方面,對開門產品佔比最高,為32.84%,單兩門產品降幅最大,降幅為1.35%。
  • 巨額虧損、海量關店,線下快時尚行業為什麼迎來了「冰川時代」?
    日前,快時尚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宣布,正計劃在2021年永久性關閉旗下1000-1200家門店,並且更加積極地向線上銷售轉型。Inditex集團作為世界時裝零售巨頭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7500家門店,此次計劃關閉的門店數量竟然逼近其全球門店總數的16%。
  • 2018快時尚品牌排行榜:國產快時尚品牌崛起
    但是伴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衝擊,線下實體商業遇冷,「快、準、狠」的快時尚行業也逐漸失寵,不再光芒四射。業績下滑、門店關閉、庫存積壓、競爭加劇、品牌同質化的情況趨於嚴重,陷入困境的快時尚品牌玩家想要在國內市場繼續保持優勢和地位,意味著找準應對措施和加速轉型是面臨的選擇。
  • AEG發力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外資品牌機會幾何
    摘要 【AEG發力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外資品牌機會幾何】一場疫情以摧枯拉朽之勢快速衝擊線下實體零售和傳統製造企業,許多行業受到重創。然而,線上零售和高端市場卻呈現逆勢增長。近日,多個老牌外資品牌加速襲來,瞄準中國高端家電市場。
  • 快時尚繼續上演關店潮,ZARA「三姊妹」即將退出中國
    近日,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傳出旗下三個快時尚品牌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irus將撤出中國市場,其門店將於本月底全部關閉,僅保留品牌官網、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