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由於我國市場上豬肉價格的上漲,豬肉及其相關價格又是成為了老百姓關心的話題之一。在當下這個豬肉的需求旺季之中,我國自身的生豬存欄數顯得有些不夠充足,因此我國目前也是大量地從海外進口豬肉。在這種情況下,各大豬肉出口國無疑成為了直接受益者。
美國作為全球範圍的豬肉出口大國之一,其近期的豬肉出口量也是出現了暴漲。根據美國農業部在12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至12月17日,美國當周的豬肉出口總量達到了84200噸,環比暴漲了154%之多。而如此之高的豬肉出口量,也是創下了美國近一年時間裡的最高紀錄。
據悉,美國當前的豬肉出口量之所以出現暴漲的情況,來自中國的買家貢獻了最為主要的力量。現如今,中國市場也是一躍成為了美國豬肉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周中國買家一共購買了37700噸的美國豬肉。其中有11600噸會在今年年底之前發貨,而餘下的26100噸則會在2021年的元旦之後相繼發貨。
毫無疑問,此時隨著大量美國豬肉湧入我國市場,無疑可以保障充足的豬肉供應,從而對豬肉價格的穩定和下跌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對於我國廣大的消費者而言,這算得上是一個利好消息了。那麼,我國大量進口美國豬肉的背後,又存在著什麼原因呢?
業內專家分析後表示,這背後主要有這三大因素的影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中美經貿協議的推動。
我國此前曾與美國籤訂了一份經貿協議。現如今,協議的第一階段已經處於了正式實行的階段當中。而正是受此影響,我國現如今才會大量的從美國進口豬肉。不僅如此,近期中美之間的一些農產品貿易額,也是出現了顯著的增長。
二、我國最大豬肉進口國在華市場份額出現了流失,給了美國豬肉市場空間。
此前,德國曾是我國最大冷凍豬肉進口來源地。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在我國冷凍豬肉的進口總量中,德國獨佔了19.1%的份額,成為了我國主要的豬肉供應商。
然而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德國範圍內的養豬業卻爆發了非洲豬瘟疫等事件,從而大大影響到了其豬肉產品的產量及安全性。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是暫時停止了對華的豬肉供應。正是因此,如今德國豬肉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出現了大量的流失,從而給了美國豬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三、飲食差異,美國本土市場的豬肉需求較低。
雖然美國的豬肉產能較高,但是相比之下,美國的消費者們卻是更加偏愛牛肉、羊肉等其他一些肉類,對於豬肉的需求反而顯得較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身的豬肉在滿足了本地市場需求之後,還有充足的庫存可以用於出口。
此外,這也直接造成了相比於如今的其他各大豬肉出口國,美國的豬肉價格要低上一些,性價比更高。在此基礎下,我國大量進口美國豬肉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國曾多次在進口冷凍豬肉的外包裝之上檢測出了病毒。因此當前我國的消費者們,還是更加願意購買本土的豬肉。希望美國在大量對華出口豬肉的同時,能夠把控好自身產品的食品健康問題,否則也將失去我國消費者的信任。
而那些只購買本國豬肉的消費者也不必擔心。根據農業部相關發言人的預計顯示,到了明年上半年的時候,我國的生豬存欄數就將全面恢復,而屆時豬肉價格也是有望迎來一次下跌。
不知道大家對此持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