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爹說丨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雞首不做牛尾,啥意思?

2020-12-14 英山人餘夢雲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農村老爹說的話,是對生活的感悟,要認真聽,深切的悟。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一、什麼叫二度花?二度花是指離過婚的婦女。老人說的是寧要二度花,說明二度花,存在缺憾。過去將婚姻看得很重要,道德約束相當嚴格,從一而終,是古訓。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棒槌抱著走的家訓。所以過去離婚率相當低,誰敢離婚,就觸碰了道德的底線,一生將活在輿論的指責和屈辱之中。大家都會瞧不起離過婚的婦女,認為離婚的女人不是好女人。為下一句:不要遺下人作了鋪墊,二度花這樣的壞女人,可以要。但不能要遺下人,說明遺下人更不好。

二、什麼叫遺下人?顧名思義,遺下人,是指死了男人的寡婦。為什麼寡婦不能要呢?過去農村人,封建迷信思想非常嚴重。認為寡婦命硬克夫,誰要是娶了,會被她剋死。命都不保,還要這樣的老婆幹啥。所以寧要離過婚的二度花,卻不能要遺下人。這種說法完全是愚昧無知,封建迷信在作怪。我有個兒時的朋友,三多歲得胃癌去世。老婆再婚後,一家人非常幸福美滿。可見根本就沒有克夫一說。

三、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理解,說的是做雞頭,不做牛尾。實際上說的是做人的道理。農村還有句老話:寧可在矮人國裡做長子,不到長子國裡做矮子,是一樣的意思。意思就是,如果不具備雄才大略,那麼就不要好高騖遠。在沒有什麼能人的圈子裡,做一個領導指揮別人的人,這就是做雞首的優勢。不要去人才濟濟的圈子裡做排名最後的人,做牛尾。這就是做壯牛後的劣勢,所以寧做雞首,不做壯牛後,這樣對自己有好處。

現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事例,比如:某學生只差一兩分,就考上重點高中。為了能去重點高中就讀,不惜花錢買進去。結果上學後,成績跟不上,排名落後,得不到老師的重點栽培。而心中落寞,失去學習的興趣。反而不及留在普通學校,做尖子生,老師看重,自己有信心,有動力,考上大學的希望更大。

總之,農村老爹說的「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反應了時代的愚昧,是種封建迷信思想。只能聽聽,不可信也。但「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詮釋了做人的道理,值得後人深思。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話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和俗話,只有說話的人自己知道是什麼意思,懂得的人好說,不懂的人,一聽到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疑問重重,是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農村的老爹跟村民們聊天,說了一句「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咱一聽,非常新鮮,覺得很好奇,忙問老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在農村裡,一些上了年紀的老爹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樹,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年經人無法學到的。而今天農村老爹卻說了這麼一句話,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
  •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很多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但很多俗語也偏迷信,這需要我們理智的看待。農村俗語:「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一、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 俗話說:「寧娶二度花,不娶遺下人」,你知道什麼是遺下人嗎?
    因此在農村,離婚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彼此的代價不同,如果離婚的話,男女雙方都會付出同樣的代價,相信在農村離婚的人就少了。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寧娶二度花,不娶遺下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寧娶二度花所謂的「二度花」就是離過婚的女人,在農村,結婚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生孩子,如果一個女人離婚後,在前一段婚姻裡沒有生過孩子,在農村也是不好嫁的。人們在找對象之前,都會經過熟人打聽,如果結過婚卻沒有孩子,男方就會覺得女方身體有問題,畢竟結婚要花很多錢的,很多農村人都不敢用這種事去賭一把。
  • 民間俗語:「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究竟什麼意思?
    在古代,只要出嫁的女人觸犯了「七出」就會被丈夫休棄。不存在前夫「找麻煩」之說。這從「再嫁」可窺一斑,過去有句話叫做「寧窮死不娶生妻」。也就是說有「一條路」都不娶這樣的女人。即便迫於無奈娶了「生妻」,都是現任丈夫偷偷早上騎個毛驢把女人馱回家就算結婚了,根本不舉行任何儀式。寡婦則不同了,可以大張旗鼓把她娶到家,老百姓稱寡婦為二度開花。了解了古代「寡婦」和「生妻」的區別,有便於理解「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句俗語的意思。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那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可能第一次聽,不知道其說的是什麼,但去細細深究的話,到也能感嘆出老人們的智慧。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乍一聽,可能就知道這是和雞打鳴有關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平時都是公雞打鳴,母雞不會啼叫的,但如果母雞啼叫了就是不好地徵兆;如果在三更半夜的時候,雞打鳴了,那麼接下來家中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啥意思?
    以前村子人少,宅基地也少,村子離小廟有一些距離,但是現在農村宅基地越批越多,但是小廟周邊的宅基地卻沒有人要。聽農村老人說,之所以大家不要小廟周邊的宅基地,是因為農村有「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的說法,那麼這是為啥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老話「寧住荒墳,不上破廟」,到底是啥意思,破廟比荒墳還可怕?
    古人對居住地的要求很高,寧願不吃肉也要在家中栽上一些竹子。但是有這樣一句老話:「寧住荒墳,不上破廟。」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迷信的古人為什麼寧願住在荒墳也不願意住在破廟?荒墳那在迷信裡可是妖魔鬼怪的聚集地啊,而破廟好歹是曾經祭祀的地方。為什麼會寧願住在荒墳也不願意住在破廟呢?這仿佛看上去不可理喻,但是這其中的確隱藏著大學問。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有何講究?
    俗語,作為農村的一種文化體現,一直在農村廣為流傳,俗語是老一輩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的內在含義幾句話絕對說不清楚,對於農村人而言,俗語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指導著我們這一輩的發展,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非常多的俗語已經屬於落後文化,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那麼它就有了另外的意思
  • 農村人常說:「寧要男大一春 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雖被稱為俗語但卻不「俗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俗語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短短的三兩句就能把人們想表達的意思闡述出來,是任何語言無法比擬的,這些俗語更是包羅萬象,有關農諺類的,有管擇偶類的,有關人情世故的等等,總之的來說,俗語具有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富含哲理這幾個特點,俗語之所以被人們津津樂道,也是因為它在書本上是無法學到的,以下這3則俗語不知道你聽過嗎?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要想雞健康,糖水做偏方」是啥意思?
    李大哥說:「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養好土雞的秘密。如果非要問我有啥養雞的『秘密』的話,我可以給你挑明了說----我是非常善於給土雞飼餵糖水的。」「什麼?給土雞飼餵糖水?飼餵糖水有啥用呢?」我迫不及待地問。李大哥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發現父親的筆記本上記述過這麼一句俗語----『要想雞健康,糖水做偏方』,因此,我很好奇,於是,便問父親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父親告訴我說,糖水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經常給土雞飼餵糖水,能夠顯著增強土雞的體質,提高土雞的抗病能力,從而減少土雞罹患各種疾病。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明天入臘月,老農說「臘月有兔不能拾,正月有雞不要撿」啥意思?
    明天是就是正式進入了臘月,進入到了臘月以後也是說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到了春節了,因為春節初一才算是進入到正月,那麼從臘月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大年三十,這都是在臘月,當然了在臘月的這個月份裡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也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的說法,同時臘月也是一年中大家最忙的時候,大家在這個時候也要捯飭捯飭家裡
  • 農村俗話說「花旺人不旺」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下看法
    農村俗話是千百年來人生對生活的一種總結,雖然有些並沒有道理,但至少包含生活的經驗。另外,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故有些俗話是用方言說的,這些用方言說的俗話雖然字不同,可意思卻又相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方言俗語文化。
  • 農村俗語說:「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在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主要是因為這些話為了省字沒有講明白,導致一些人解讀時會想當然地去理解。農村俗話本來是要通俗易懂,但有些其實摻雜了很多別的東西,像是這句「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就容易讓人誤解,誤解的主要點在前半句上。
  • 農村娶媳婦新標準,女方要求「一高、一動、一甩」指的是什麼?
    關於男婚女嫁的俗語有很多,如「一親壞,九代敗」、「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妻不賢,家不富,賢妻旺夫」、「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娶女看娘,種樹看秧」等,每一句俗語都含有很深的哲理。在我國70年代,結婚流行老三樣「手錶、縫紉機、自行車」,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結婚流行「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
  • 「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有小河,無淺水。意思是說:很小的河流當中也有水深的地方。就拿洛河來講,河水的最淺處也許只有一米深,而最深處也許有五米深。由此可見任何一條河流的總體深淺都是無法確定的。七尺河看似很窄,但一步是很難跨越過去的,一旦因不知河水的深淺而涉水而過的話,就有可能遭遇危險,而在河水中遭遇的危險將會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