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青少年抑鬱症高達50%,高中生佔40%:抑鬱症如何自測?

2020-12-14 人魚媽媽教育

據報導,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狀出現率達 50% ,而高中生佔 40% 左右,嚴重影響高中生學習質量及日常生活。

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是不是抑鬱了?

第一、 抑鬱症的PH9 測量表

PH9測量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抑鬱症自測的方法,在沒有就醫之前,家長或學生自己可以根據表格進行簡單的測量。但這種方法僅僅是大致評估,不具有十分準確的評判標準。如果發現自己在指標上偏高,建議還是到醫院就醫問診。

其中:

0-4分 沒有抑鬱症(注意自我保重)

5-9分 可能有輕微抑鬱症(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

10-14分 可能有中度抑鬱症(最好諮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

15-19分 可能有中重度抑鬱症(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20-27分 可能有重度抑鬱症(一定要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壓力、心理壓力、家庭壓力都比較集中的階段,根據測量結果,90%以上的人都有可能發生抑鬱。因此,抑鬱症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所以家長不要過度驚慌,建議根據孩子情況進行積極治療,早日回歸校園。

第二、高中生為什麼會抑鬱?

抑鬱產生的根本原因來自於生理結構中的大腦,其主要表現以心理現象為主,包括焦慮、抑鬱等,臨床症狀主要表現有信心喪失、壓力大、失眠、無望、情緒低落等。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認為,造成抑鬱的誘導因素主要來自於外界,而決定因素則集中在人腦後部的情緒控制區域,並且只有外界因素與主體因素兩者之間發生互動而構建主客體之間的非良性交互才會進一步導致抑鬱狀況的發生、發展,甚至加重。

對於高中生,外界的誘導因素比較多:

1、高考學習的壓力: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大軍中,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學習緊張感,這種無休止的考試、測驗、複習,讓考生感到緊張。

2、家庭關係的緊張:在高考的氛圍中,很多家庭草木皆兵,不僅在學校有壓迫感,回到家中更是面臨父母無休止的強迫、爭吵、嘮叨等,讓考生對生活產生想要逃避的感覺。

3、對自己的不自信:高三的學生,一般都是十七八歲的學生,年齡上已經趨向成人,但心理上還有很多不成熟,這種自我的懷疑、萌動的愛情、對未來的不自信,都會讓高三生憂慮。

第三、家庭中怎樣調節?

家中有情緒憂鬱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非常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隨時關注孩子的行動舉止,以防孩子出現任何過激行為。

1、以平等的視角與孩子進行溝通,多與孩子互動交流。改掉家長專制型的對話方式,要把孩子看作獨立平等的個體,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主動去了解孩子的內心。

2、建立和諧穩定的家庭氛圍,避免父母之間的爭吵。家庭不和諧會加重孩子的憂鬱情緒,父母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爭辯,減少在家發生衝突的行為。

3、不要對孩子提過多的要求,引導孩子外出社交。如果孩子現在不想去學校,暫時也不想學習,家長不如暫時不對孩子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可以引導孩子的同伴、朋友一起陪伴孩子,引導外出做一些健康的、陽光的社交活動,一起打籃球、跑步等運動項目。

結語

「憂鬱」情緒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如同一片烏雲,看上去陰沉密布,其實也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家庭情況,只要堅持陪伴孩子,用心做一些積極的改善,相信孩子很快可以走出陰霾的。

相關焦點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抑鬱症在我國成年人中的發病率約為7%左右,而發病率超過5%的疾病就屬於多發病、常見病。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學校心理教育工作面臨哪些困難?如何織密青少年抑鬱症防治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水面之下——低齡化趨勢肉眼可察「明顯感到自己與同齡人的不同,是在13歲,那年我正上初中。我發現自己的情緒很難出現大的波動,小波動也寥寥無幾,後來我才知道這叫『快感缺少』……」這是網名為「容量瓶」的抑鬱症患者在18歲時寫下的對自己患病歷程的剖析。
  • 銘師堂升學e網通誠邀心理名師,精心打造《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
    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 升學e網通推出《高中生抑鬱症防治解決方案》,幫助學校有效開展...
    但在我國,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阻礙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因素中,有個人對病症的模糊認識,也有社會對抑鬱人群的偏見。有不少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自測呢?
    有時候我們單純的以為是暫時的情緒低落,殊不知這是抑鬱症的前期徵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種疾病吧!「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這些年她最後一條微博的評論高達121萬,不管何時點擊進去,都能看到評論很快被刷新。很多人把這裡當成了秘密基地,把那些不快樂都留在這裡。其中我找了幾條是這樣寫的:你看我表面上度過了平淡的一天。
  •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孩子離抑鬱症還有多遠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所有高中和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據中央電視臺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殺手。
  • 警惕這種抑鬱症!三招自測你是不是真正的快樂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泛抑鬱人數逾9500萬。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中國10—24歲人群的抑鬱症發病率在2005—2015年顯著增加,中學生中度抑鬱的檢出率為23.7%—54.4%,重度抑鬱症的檢出率為3.3%—9.68%。但是大多數病例都沒有被發現,也沒有得到治療。青少年抑鬱就像是一個隱藏在網絡話題裡的秘密。
  • 怎樣治療高中生抑鬱症?合肥長淮中醫醫院精神科
    怎樣治療高中生抑鬱症?合肥長淮中醫醫院精神科 時間:2020-11-06 15:04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青少年抑鬱症現如今已經納入了體檢範圍,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指出:青少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比較特殊的時期。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核心提示: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識別率、就診率、治癒率低等特點。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3.5億名,每年有近8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死亡。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8%。
  • 上海探索關愛抑鬱症患者大型系列公益活動
    新華網上海1月8日電(記者 仇逸)一場主題活動、一套自測工具、一輪專題培訓、一臺公益晚會、一部宣傳短片、一個科普專欄、一組線下活動……每一項行動,都是一道驅散抑鬱、溫暖心靈的陽光。《健康上海行動》又有新舉措:新年伊始,上海在國內率先探索運用社會力量開展關愛抑鬱症患者大型公益活動。
  • 高中生、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5個危險信號提示抑鬱症傾向
    孕產婦、學生都要篩查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全球約有3.22億名抑鬱症患者,我國抑鬱症患者約有4680萬人,並呈逐年上升態勢,同時伴隨低齡化趨勢。「方案」提出總體目標,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
  • 【中國抑鬱症患者超過9500萬 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人數】據世衛組織...
    【中國抑鬱症患者超過9500萬 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人數】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全球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鬱症。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約有9500萬患者,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負擔源。而這其中,青少年抑鬱症超50%,高中生佔40%。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 青少年抑鬱症與成年人的區別
    青少年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的表現差別很大。與成人相比,以下症狀在青少年中更為常見:  易激惹或憤怒情緒。如前文所述,對於青少年抑鬱症患者來說,其情緒通常以易怒,而不是悲傷為主。患抑鬱症的青少年可能會脾氣暴躁、充滿敵意,容易沮喪或暴怒。
  • 青少年抑鬱症與自殺防治(一)
    我是翟旻月,我是一名在波士頓學習和工作多年的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我是麻省執照心理諮詢師,並且創立了自己的診所,叫做Boston Youth Center。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青少年抑鬱症與自殺防治這個話題。
  • ...孩子抑鬱非小事|抑鬱症|孩子|青少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曹慶久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要疾病之一。2017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行為困擾,抑鬱症發病率呈低齡化趨勢,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
  • 怎樣治療高中生抑鬱症?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
    核心提示:青少年抑鬱症現如今已經納入了體檢範圍,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指出:青少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比較特殊的時期。所以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一些變化。這個時候需要家人多關注,如果有情緒持續低落,失眠,脾氣暴躁等異常請及時去專業的精神就醫問診。
  • 聚焦青年抑鬱症群體:說不出口的病恥感與高校抑鬱篩查的兩難
    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這一做法能否讓青少年抑鬱症情況有所緩解?在關愛學生與保護病情隱私之間,高校又該如何權衡?學生又是否能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無壓力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抑鬱生活?
  • 青少年抑鬱症有哪些前兆?
    本文轉自【中國婦女報】;青少年抑鬱症又稱為青少年情緒障礙,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江蘇省人民醫院李勇副主任醫師說,在正常情況下,青少年抑鬱症的起病會比較突然,一般是遇到某些事情、一些挫折打擊後引起的,一場考試沒考好、和好友鬧矛盾等都可能是誘因。之後孩子就會變得悶悶不樂、不願意說話、自我封閉甚至不願意吃飯,睡眠也出現問題,這些症狀就是青少年抑鬱症的前兆。
  • 隱秘在角落的痛 昆明青少年抑鬱症調查報告
    楊建中博士認為,目前治療青少年抑鬱症最大的阻力之一就來自家長的病恥感,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孩子生病了。「如果能重來一次……」小強媽媽好幾次這樣說,她最後悔的是之前對兒子患病的事實選擇了不理解和逃避,她不知道孩子經常頭疼、心慌,其實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 青少年抑鬱症調查:被困在「偏見大山」裡的孩子
    家長的埋怨喋喋不休,並用「青春期」和「叛逆」解釋這一切,直到孩子在醫院拿到一紙「抑鬱症」的診斷。在中國,抑鬱症患者已超過1億,像劉青一樣為抑鬱症所困的青少年,約有3000萬個。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佔1億多,患病率為6.1%。但只有不足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且近年來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 深度丨昆明青少年抑鬱症調查報告:隱秘在角落的痛
    他曾為一名中學生開具了重度抑鬱的診斷書,父親情緒激動:「你憑什麼說我兒子得了抑鬱症?」楊建中博士耐心地一條一條解釋依據後,孩子哭了,衝父親大喊:「我和你們說過我不是矯情,我生病了,你們不信,現在醫生說了,你們還是不信,到底要怎麼樣你們才肯相信?」楊建中認為,目前青少年抑鬱症最大的阻力之一來自家長的病恥感,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孩子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