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最怕的七個將軍,其中一位將軍的話霸氣了兩千年!

2021-02-07 三國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三國故事"訂閱一發!

在我國歷史中,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由於其特有的生活環境,遊牧民族往往兵強馬壯,極其善戰。面對遊牧民族的強大,很多帝王都選擇「和親」等手段進行談和,比如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為了與「匈奴人」談和而促成的「和親」。

然而,咱們漢人從不缺乏能人猛將,曾經就有這麼7位將軍,打的匈奴人簡直嚇破了膽。


第一位,是秦始皇的大將蒙恬。

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其祖父、父親,都是能徵善戰的大將,可以說是出身在武將之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蒙恬北築長城,率兵攻打匈奴。

《過秦論》中曾記載,蒙恬駐守北方時,打的匈奴是「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第二位,是人稱「飛將軍」的李廣。

說來可嘆!大漢朝建立之後,高祖劉邦曾率兵攻打過匈奴,然而卻差點死於匈奴之手,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漢朝都在「畏懼」匈奴,以和談為主。而李廣,可謂是大漢對抗匈奴的先驅。

李廣一家,世世代代都勤奮喜武,李廣本人也不例外,有則小故事說:李廣有一次打獵,以為草叢中臥有一猛虎,連忙拉弓射箭,等眾人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塊石頭,可箭卻實實在在的射在了上面,堪稱神力。

匈奴人對於李廣可真談的上畏懼,甚至連「飛將軍」這個稱號,都是匈奴人起的,可見對他有多害怕!


第三位,是千百年來無人不稱讚的大將軍衛青。

衛青的名號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有人甚至說:「不是漢武帝成就了衛青,而是衛青成就了漢武帝。」在衛青統兵的時段裡,河朔、河套地區被相繼收復,匈奴人屢戰屢敗,此時,漢朝才算真正開啟了對匈奴居高臨下的時代!


第四位,是跟隨衛青數次作戰的霍去病。

衛青的成功,其實也說的上是霍去病的成功。他雖為衛青的外甥,但在領兵作戰這方面上,不亞於衛青的能力。史料中評價說他:「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匈奴人怕衛青,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怕霍去病啊!


第五位,是漢元帝時的名將陳湯。

陳湯在當時的漢朝裡,爭議很大,有人說他有功,有人說他有過。這一切,只因他先斬後奏,在未上報攻打匈奴時,對匈奴用了兵,斬殺了郅支單于以及名王的頭,還要把他們的頭遊行示眾。匈奴人對他真是又恨又怕!

而陳湯最為出名的,是說了一句特別霸氣的話,這句話就是曾風靡全國的電影——《戰狼》裡的那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聽聽!多麼豪氣沖天!


第六位,是竇憲。

竇憲在歷史上的名氣,不是很大。但他曾率兵攻打匈奴,一戰就斬殺匈奴將士一萬多人,俘獲物資無數,嚇得投降的匈奴,前後多達二十多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後來再次攻打匈奴,嚇得匈奴單于北逃,這次匈奴的逃亡,竟然造成了民族大遷徙,而在遷徙的過程中,羅馬帝國成了犧牲品!有趣!有趣!


第七位,是出身於書香世家的班超。

班超雖出身書香世家,但軍事能力極負盛名。他早年聽說匈奴人到處騷擾大漢邊境,一怒之下說:「大丈夫應該到塞外立功,保境安民,怎能老悶在書房裡寫文章呢?」於是棄筆投戎。但這一投戎,世上就多了一位名將。

史料記載,他在西域的幾十年裡,收復大大小小的國家有五十多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打的匈奴等遊牧民族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一度實現了漢武帝都未曾實現的夢想:「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

相關焦點

  • 驃騎將軍霍去病
    這是小方叔叔第一百六十三篇故事了這回我們講另一位將軍的故事他生命雖短,但光彩耀人
  • 《第三回:將軍雁門出塞擊匈奴,敵眾我寡致兵敗被俘》
    白登之圍後,漢帝國對待北方匈奴的侵擾的戰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和親防禦。
  • 此漢朝將軍把勸降的匈奴人烤了吃,成了「壯志飢餐胡虜肉」的來歷
    著名愛國英雄嶽飛的詩詞《滿江紅》中有這麼一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表達了作者對異族侵略者極大的憤怒,和誓要殺盡敵人的決心。很多人一直以為這只是對敵人憤怒的一種誇張說法,誰會吃敵人的肉呢,可是漢朝有一位將軍,真的做出了吃匈奴人肉的壯舉,這名將軍便是耿恭。
  • 衛將軍驃騎列傳
    於是天子嘉驃騎之功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餎,率以軍糧接食,並將控弦萬有餘人,誅獟駻,獲首虜八千餘級,降異國之王三十二人,戰士不離傷,十萬之眾鹹懷集服,仍與之勞,爰及河塞,庶幾無患,幸既永綏矣。以千七百戶益封驃騎將軍。」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寬天下之繇。   居頃之,乃分徙降者邊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
  • 俄羅斯發現一座千年宮殿,發現漢字瓦片,是中國將軍的住宅?
    上個世紀40年代,俄羅斯境內的哈卡斯共和國準備修建一座農莊,可是就在建築工人準備緊張的進行施工的時候,突然發現土地下面有些不對勁兒,繼續挖下去,從地下挖掘出來了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這一考古發現迅速上報到了俄羅斯政府,俄羅斯也派遣了一批考古專家進入。
  • 伏波將軍~路博德
    海南伏波將軍路博德樹立的雕像路博德是山西人,曾跟隨霍去病北徵匈奴,立下戰功,被封為邳離候。
  • 飛將軍李廣
    一個名叫公孫昆邪的官員對皇帝說:李廣的才氣可以說是普天之下不作第二人想,但是他為人自負,經常親冒矢石與敵軍作戰,這樣長久下去恐怕會發生意外。於是皇帝把李廣調任為上郡太守。  景帝中元六年,匈奴軍隊大舉進犯上郡,皇帝派遣一個親信宦官和李廣一起訓練士卒抵抗匈奴。有一天,宦官帶了幾十個隨從外出,看見三個匈奴人,就想抓獲他們。
  • 他被封為大將軍,曾七戰七捷,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
    在賢臣名將中,我最崇拜的人當屬衛青,他戰功赫赫,擊退匈奴,守護中原和平,曾七戰七捷,大大的打擊了匈奴囂張的氣焰,拉開了漢匈戰爭勝利的帷幕,被稱為「帝國雙壁之一」。衛青,字仲卿,西漢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常年在外率兵攻打匈奴,為西漢王朝鎮守國門保護中原百姓的安危。
  • 衛將軍驃騎列傳(五)
    從衛青對匈奴的漠北之戰算起,十四年後衛青去世,期間漢軍一直沒有再進擊匈奴,一是因為漢朝戰馬很少,二是漢軍主要兵力用來向南討伐兩越,向東討伐朝鮮,並且進攻羌人和西南夷。因為衛青娶了平陽長公主,所以他的長子平侯衛伉繼位爵位,六年後因為犯法失掉侯位。下面是兩位大將軍及其眾裨將的姓名及事跡:最大將軍衛青,一共七次出擊匈奴,斬首俘虜五萬多人。
  • 漢匈戰爭3:第一次打敗匈奴的龍城飛將到底是哪位將軍?
    驍騎將軍李廣率一萬騎兵出雁門,車騎將軍衛青率一萬騎兵出上谷,輕騎將軍公孫賀率一萬騎兵出雲中,輕騎將軍公孫敖率一萬騎兵出代郡。這次出徵的大軍跨出長城,分為四路從不同的路線向北深入匈奴腹地,向匈奴發起進攻。結果公孫賀將軍出長城後尋找匈奴騎兵未果,無功而返。公孫敖將軍出發沒多久就碰到匈奴騎兵主力,苦戰後損失7000騎兵才逃出包圍圈。
  • 4首超燃的古風歌,《將軍令》睥睨天下霸氣十足,你都知道嗎?
    長夜未央捷報傳,小將已在天彼岸「,一段念白,唯我獨尊、捨我其誰的霸氣感十足,超A,男兒當如霍驃騎,執戟破虜三萬裡。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聽完此曲,家國天下之感感油然而生。十七歲任驃騎校尉,十九歲成為驃騎將軍,官至大司馬,軍事才能絲毫不遜於舅舅衛青。那時的你,是鮮衣怒馬的少年郎,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驃騎將軍,是滿京城少女的夢中情人。
  • 中國歷史上威震一方的十大將軍
    07悲情絳侯——周亞夫周亞夫,西漢時期的著名將軍、軍事家,江蘇沛縣人。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的軍事家。在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後死於獄中。周亞夫縱觀周亞夫的一生,幹了兩件輝煌的大事:一是駐軍細柳,嚴於治軍,為保衛國都長安免遭匈奴鐵騎的踐踏而做出了貢獻。二是指揮平定七國之亂,粉碎了諸侯王企圖分裂和割據的陰謀,維護了統一安定的政治局面。
  • 飛將軍李廣有個特點,他的雙臂不是一般地長,故此才成為了神箭手
    飛將軍李廣,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大將軍,他奉旨鎮守北疆,多次戰勝北方強大的匈奴人。可浪花淘盡英雄,李廣死後埋在何處,這個問題吸引著我們,其實可以憑藉李廣的這個特點,確定他的埋葬之處,李廣究竟和旁人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史上有三位「飛將軍」,其中有一位是名妓,卻絲毫不辱此稱謂!
    有人說是李廣,因為這位老將軍曾經親自射殺兩名匈奴射鵰手,還帶領一百多人在數千匈奴騎兵面前全身而退。他的弓箭還可以射中堅硬的石頭,即便是被匈奴人俘虜也能單槍匹馬跑回來,這些事跡在邊關廣為流傳,因此李廣有「飛將軍」的美譽。
  • 西漢飛將軍李廣簡介 從不封侯到自殺李廣到底冤不冤?
    衛青都出山了,有一位老將卻不幹了,他站出來強烈要求去戰場。這個人便是飛將軍李廣。   李廣雖然名氣大,大得連匈奴人都聞風喪膽,對他敬重七分,禮讓三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匈奴人眼裡牛得不能再牛的人,到了漢武帝眼裡卻沒什麼大不了。
  • 「飛將軍」李廣死後,其後代又被陷害誅三族
    (李宗,魏國將軍、幹木大夫,李同,趙國將軍,李兌,趙國相,李躋,趙國安陽君,李恪、李洪,秦國太子太傅,李興族,秦國將軍,李曇,秦國御史大夫,李崇,隴西郡守,封南鄭公,李瑤,秦國南郡郡守,封狄道侯,李信,秦大將軍,封隴西侯,為大秦帝國統一華夏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廣將軍的先祖中,在中國歷史上書寫過一筆的秦大將軍李信,可謂軍事領域出類拔萃的一位。
  • 盤點古代最霸氣的十大官職(封號),第十個還能再搞笑點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官職制度也幾經演變,誕生了很多非常霸氣甚至奇葩的官職(封號),今天就來盤點下其中最為霸氣的十大官職(封號)。一、七省總督總督,是明清時期特有的官職,少則管理一個省,多則兩三個省。但管理七個省的七省總督,真的有這個必要?當然是的。
  • 姓開國將軍大全:湖南人軍銜、職務高、成就大,安徽人長壽!
    當代總人口大約在564餘萬,不過蘇姓歷史名人眾多,比如三蘇,以及漢代名將蘇武,蘇武在出師匈奴後,完成出使任務以後,他決定馬上帶著隨從離開匈奴,不過就在蘇武正準備回漢朝之際,匈奴卻爆發了內亂,不巧的是蘇武的副將張勝捲入到匈奴的內亂當中。單于得知這一情況以後,馬上下令扣押蘇武,不準許蘇武回漢朝。
  • 原創 | 偶像伏波將軍
    若要再加上個形容詞,那就是:無比崇拜。若喝了點酒,必須說點感性一點的話,那就是:五體投地般的無比崇拜!馬援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人稱伏波將軍。他是陝西扶風茂陵人,少年時就有大志,不過他的興趣不在讀書,而是到邊郡去耕田放牧。不過,一件突發的事情打亂了馬援的計劃,他的哥哥馬況去世了。馬援無奈,只好留在家裡替哥哥守了一年的孝。守孝期間,馬援一步也沒離開過哥哥的墳墓。
  • 【歷史鉤沉】飛將軍李廣為何職場失意
    漢名將李廣被人稱為「飛將軍」,一生歷任七郡太守,前後與匈奴作戰四十多年,親歷大小戰役七十餘次,在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中,更是勇冠三軍,在昌邑城奪取叛軍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