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將軍霍去病

2021-02-11 阿鬥木

這是小方叔叔第一百六十三篇故事了

這回我們講另一位將軍的故事

他生命雖短,但光彩耀人

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他媽媽是衛子夫的姐姐,叫衛少兒,也是平陽侯家的侍女。

 

霍去病的生父叫霍中孺,是個縣吏,和衛少兒私通,生下了一個男孩。

 

之後不久,霍中孺就離開了,另外娶妻生子。

 

衛少兒比較堅持,讓自己的兒子姓霍,起名叫霍去病,但一直未告訴他父親是誰。

 

衛子夫受寵,霍去病也受到了重用,十八歲時做了侍中,因為善於騎射,所以跟隨他舅舅大將軍衛青一起出徵。

 

霍去病被封為剽姚校尉,帶領八百騎兵,遠離大軍,深入敵境打擊匈奴,斬獲遠遠大於傷亡,立下了赫赫戰功。

 

漢武帝對霍去病十分欣賞,封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春天,漢武帝再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自隴西出發,進擊匈奴。

 

這一次,霍去病翻山越水,經歷五個匈奴王國,轉戰六天,行軍千裡,與匈奴短兵相接,殺王斬侯,生擒渾邪王之子及大臣,斬敵八千,收繳休屠王祭天金人。

 

歸來後,武帝又加封了霍去病的封地。

 

這年夏天,霍去病和公孫敖帶兵從北地出必,分道而行,張騫和李廣從右北平出發,也分道而行。

 

結果,公孫敖迷失道路,未能與其他部隊接應。

 

李廣遇到左賢王大軍,以寡敵眾,苦苦堅持,張騫率軍來遲,匈奴兵撤退。

 

霍去病則率軍攻打祁連山,得酋塗王,斬敵三萬兩百,俘虜眾多匈奴高級人員。

 

霍去病為什麼這麼能打?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霍去病經常挑選精壯士兵、優良戰馬和優質的武器裝備。

 

他作戰時,敢於遠離大部隊,深入敵境,機動性和攻擊力都很強,所以殺傷力大。

 

說起來,也是他運氣好,沒有遇到困窮的絕境。

 

他身邊的老將,常因為行動遲緩,失去戰機。

 

對漢武帝來說,這些都不重要,能打勝仗最重要,對於霍去病越來越看重。

 

霍去病帶兵,對匈奴渾邪王多次打擊,死亡慘重,惹惱了匈奴單于。

 

這年秋天,因為多次作戰失利,匈奴單于召渾邪王,意欲殺之。

 

渾邪王害了怕,和休屠王商量,打算降漢。

 

渾邪王派使者入漢,向漢武帝說明降意。

 

漢武帝恐其有詐,派霍去病帶兵接受渾邪王投降。

 

霍去病帶隊渡河,衝著渾邪王和他的部隊就來了。

 

渾邪王手下多與漢軍交戰過,看見霍去病部隊前來,多有不願降者,開始成群結隊奔逃。

 

霍去病聽說之後,帶人騎馬直入渾邪王大帳。

 

了解情況後,霍去病命人對開始了追殺,共斬殺八千餘人。

 

霍去病又安排專車運送渾邪王進京,隨其一同渡河的有數萬之眾,號稱十萬人。

 

到長安之後,漢武帝大喜,多年的徵戰,終於有了成果,匈奴有人投降了。

 

漢武帝封渾邪王為漯陰侯,其他人也各有封賞,安排在邊塞五郡。

 

霍去病表現英勇,臨陣應變得力,揚大漢天威,漢武帝又對其加封。

 

元狩三年,漢武帝又與諸將商議,再次對匈奴用兵。

 

我們上期講過,這次是對匈奴的大決戰,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數十萬人負責糧草和軍需轉運。

 

大將軍和單于正面交鋒,霍去病則和匈奴左賢王幹上了。

 

霍去病帶兵,穿過大漠,越過離侯山,淌過弓閭河,俘獲多名匈奴高級將領和權貴,斬殺匈奴敵兵七萬四千餘人,消滅了十分之三的敵人。

 

回來時,霍去病又特意在狼居胥山安排了祭天的典禮,在姑衍山安排了祭地的儀式,又登臨北海高山。

 

以上地名均在今天的蒙古境內。

 

封禪,是古代帝王舉行的大型典禮,向上天宣告天下太平,炫耀功業。

 

當年秦始皇就曾經舉行過,後來的漢武帝也舉行過。

 

霍去病舉行這儀式,就是向天地表明,我們打勝仗了,打了大勝仗了。

 

中原自周朝就有邊患,自漢朝建立起就受匈奴打擊,一直處於劣勢。

 

霍去病帶兵這一次大獲全勝,一雪前恥,舉行這個儀式,也是值得的。

 

班師回朝後,漢武帝大喜,對諸將各有封賞。

 

武帝又專設大司馬一職,讓衛青和霍去病都加封為大司馬,兩人基本是平起平坐了。

 

霍去病打了這麼大的勝仗,那他這個人為人到底怎麼樣呢?

 

據記載,霍去病為人出言十分謹慎,別人告訴他什麼事,他不會輕易洩露,但他心裡自有主張,有了想法就大膽去實行。

 

有一次漢武帝問他,孫吳兵法怎麼樣,要不要教教寡人?

 

霍去病回答說,打仗要看胸中有無韜略,和古代的兵法沒什麼關係。

 

還有一回,漢武帝要為他修建住宅,霍去病堅決推辭說,匈奴未滅,無以為家。

 

這股耿直,很得漢武帝欣賞。

 

不過,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官居高職,一些地方表現得就有些不夠沉穩。

 

比如,他對士卒,就不像衛青那樣愛護。

 

他出兵時,天子派人給他安排了食物。回京時,這些食物都吃不完要扔掉,但無士卒卻還有人吃不飽。

 

他在邊塞,有時候糧食供應不上,士卒受寒受凍,他還忙著修建足球場地。

 

元狩六年,大戰匈奴之後的第三年,霍去病去世了,去世時只有24歲。

 

漢武帝十分哀傷,調動了五郡國的鐵甲車,列隊護靈。

 

霍去病的墳墓,造得高高的,樣子很像祁連山,在今天的陝西興平市。

 

墓前立馬踏匈奴像,以紀念他的功勳。

 

霍去病有一子,武帝很喜歡他,想讓他大了以後像霍去病那樣帶兵打仗,沒想到這個孩子很早去世了。


交待完了霍去病的功績,有重要的一條咱們沒講,霍去病有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

 

直到成年,霍去病的母親才告訴他父親是誰。

 

有一次,霍去病帶兵去攻打匈奴,那時他已經被封為驃騎將軍。

 

路過河東,河東太守親自來迎接,自背弓箭為前驅嚮導。

 

休息時,霍去病就讓人去請自己的父親霍中孺。

 

霍中孺匆匆忙忙來拜見,霍去病見到,迎接下跪,口中說,去病早先不知是自己是您的骨肉。

 

霍中孺也叩頭回復,老臣能夠將命運託付將軍,這是天意啊。

 

之後,霍去病就為霍中孺置辦了田地、奴僕,然後才去出徵。

 

回來時,霍去病又來看霍中孺。

 

在父親家中,霍去病見到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個年紀十多歲的男孩。

 

徵得父親的同意後,霍去病將這個男孩帶到了京城。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武帝臨終託孤、權傾朝野的霍光。

 

霍去病的故事,我們今天就講完了。

 

霍去病和衛青一樣,出身也不太好,也是一個私生子。

 

但霍去病的軍事天才在戰鬥中得到了展現,在其僅有二十幾年的生命中,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

 

當然,霍去病的成功,既有自身才能的原因,也因這時漢朝實力上升,開始了對匈奴大規模用兵。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能夠有多大成就,也取決於他所處的時代。

 

霍去病不計前嫌,將同父異母的弟弟帶到京城,未來引起了漢朝政治的深刻變化,這恐怕是他也未曾料想到的。

 

西漢同期,除了衛青、霍去病,還有很多名將,正是這些人和西漢士兵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勝利。

 

無論他是什麼出身,能夠不顧個人安危保家衛國的士兵和將軍們,每一位值得我們尊重。

 

下一期,我們還會介紹一位西漢的將領,讓我們下期再見。

本次故事所引用史料小注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片段:

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中孺扶報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去病大為中孺買田宅、奴婢而去。還,復過焉,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

小方叔叔注:辛棄疾有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提到過「封狼居胥」,即用了霍去病典故。相比之下,霍去病實在是幸運太多,辛棄疾本有報國之意,無奈時局不利,只好年華老去的詩句中做一番英雄感慨。輪迴樂隊為其譜曲演唱,吳彤演唱,頗有鐵馬金戈之意,可以一觀。

往期相關故事:

大將軍衛青

李廣:你們知道當「飛將軍」的下場有多慘麼?

李廣:有仇必報的飛將軍

相關焦點

  • 經典文言文賞析|驃騎將軍霍去病
    原文驃騎將軍①為人,少言不洩②,有氣敢往。天子③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④如何耳,不至⑤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⑥,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由此,上益⑦重愛之。注釋驃騎(piào qí)將軍:指西漢名將霍去病,官至驃騎將軍。不洩:不輕易抒發感情。天子:指漢武帝。方略:方法與謀略。
  • 【以史為鑑】驃騎將軍霍去病
    天兵照雪下玉關,虎劍如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李白《胡無人》   漢武帝對匈奴用兵,大獲全勝,所憑藉的大將不過兩人而已,一為衛青,一為霍去病。霍去病自18歲開始徵戰疆場,22歲已將匈奴打得心驚膽戰,再也不敢進犯漢朝。但兩年之後,他長辭於世。其生也甚短,其功也至偉。千百年來,未有可與之相比的了。
  • 驃騎將軍
    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元狩四年漢武帝定下法令,驃騎將軍的俸祿與大將軍相等)。       漢武帝時期,武職按照等級高低分為:第一為大將軍,第二為驃騎將軍,第三為車騎將軍,第四為衛將軍,再下就是前、後、左、右將軍以及雜號將軍。
  • 走進大漢王朝,看驃騎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傳奇人生!
    首先,霍去病的家庭組成就很厲害,外祖母衛媼是西漢名將衛青的生母,而衛青則是霍去病的舅舅,父親霍仲孺,任平陽縣吏,與平陽公主府侍女衛少兒私通,生驃騎將軍霍去病,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母親衛少兒的妹妹則是孝武思皇后,她是漢武帝時期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38年皇后的一位皇后,在其死後被授予諡號思,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 「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哪個地位更高?
    比如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稱帝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也即張飛這位猛將曾擔任了「車騎將軍」一職。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樣是蜀漢將領的馬超,則被劉備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也即在蜀漢五虎上將中,馬超擔任了「驃騎將軍」一職。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誰的地位更高呢?
  • ︱梅州這個鎮竟有兩位驃騎將軍,封號與霍去病相同
    盜賊來勢洶洶,兇猛好戰,守防官兵、團練寡不敵眾,退回城裡。在苦無對策時,陳其明想到已經歸隱在家的攀桂坊名士、舉人張琚,懇請張琚教授韜略。得到張琚的指點,其明按計謀偃旗息鼓,暗中派出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潛伏在河堤下,其他士兵在城中設營帳,掛了很多明燈引誘賊寇進攻軍營。當賊寇攻城時,城中的士兵擂鼓吶喊大張聲勢吸引賊寇,伏兵則在賊寇的後面包抄剿殺,兩路兵力相互配合,賊寇大敗而逃。
  • 驃騎大將軍,兵馬大元帥,聊一聊古代的軍銜
    其中最吸引眼球當屬「驃騎大將軍」,聽起來也很有氣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授予「驃騎將軍」(當時中間還沒有「大」字)的人是霍去病。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都為西漢立下了赫赫戰功,衛青被漢武帝授予「大將軍」的稱號,為了顯示獨一無二的恩寵,在封賞霍去病時,武帝便想出了「驃騎將軍」這個稱號,來彰顯霍去病領軍打仗時的英勇。
  • 衛將軍驃騎列傳(五)
    民族英雄衛青和霍去病,讓中華民族後人永遠膜拜!請看《<史記>研讀》第375章:衛將軍驃騎列傳(五)霍去病在最後一次進攻匈奴後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17年(漢元狩六年)去世,年僅二十三歲。漢武帝悲痛不已,調動國中的玄甲軍士,從長安一直陳列到茂陵,專門把霍去病的墳墓修建成祁連山的形狀,少年英雄霍去病就這樣安祥地長眠在最為榮耀的對匈奴作戰中。
  • 三國十大「驃騎將軍」:馬超、司馬懿、孫權上榜
    不過,大將軍作為武將的最高官職,自然是萬中無一的存在。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於大將軍的武將官職,就是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後,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西漢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等)。在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國都設立了驃騎將軍一職。
  • 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在此基礎上,論功行賞之際,漢昭烈帝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那麼,問題來了,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呢?一陳壽在《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到了公元222年,馬超患了重病,於同年十二月病逝。
  • 西陽白宮的兩位驃騎將軍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為冠軍侯霍去病始置「驃騎將軍」一職,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至明清,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官階,歷代均屬位高權重的職位。明末清初時期,西陽白宮也出了兩位聲名顯赫的驃騎將軍——陳儲、陳奠。驃騎將軍陳儲(?~1654),家名仰儲,字其明(啟明),祖居福建武平,明朝宣德年間遷移至廣東程鄉石坑都再遷至興寧,明朝成化年間從興寧遷移至西陽白宮龍岡村上岡。
  • 東吳出了八位「驃騎將軍」:第一位是孫權,後面分別是誰?
    不過,大將軍作為武將的最高官職,自然是萬中無一的存在。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於大將軍的武將官職,就是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後,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西漢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等)。在三國時期,不僅蜀漢和曹魏設立了大將軍一職,對於東吳來說,同樣出了多位驃騎將軍。
  • 衛將軍驃騎列傳
    大將軍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霸說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軍吏皆曰「善」。遂囚建詣行在所。入塞罷兵。   是歲也,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受詔與壯士,為剽姚校尉,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裡赴利,斬捕首虜過當。
  • 霍去病:父親
    霍去病眼裡完全沒有家的概念,霍去病似乎是專為打擊匈奴而生。 元狩四年,漠北之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元狩六年,一代將星隕落。 子嬗代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這是史書對霍去病家人的記載,他的兒子叫霍嬗。 霍去病的妻子是誰?
  • 大漠驃騎霍去病,閃電戰原型創始者,兩千多年前打遍天下無人能敵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隨他的叔叔衛青一起出擊攻打匈奴。歷史總是很喜歡開玩笑。許多任人唯親的皇帝最終下場都很難看。漢武帝也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人。碰巧他的一些親戚有真本事,比如衛青和霍去病。這場戰役打出了霍去病的雄名。他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帶領800輕騎兵脫離軍隊,奔襲數百裡追殺匈奴。
  • 霍去病的妻子是誰? 關於霍去病的妻子的傳說
    霍去病的兒子、孫子史書上都有詳細記載,但是霍去病的妻子史書上卻沒記載,所以關於霍去病的妻子有著種種的傳說。  關於霍去病的妻子傳說一:霍去病的正妻霍嬗,(?——前110年)字子侯,西漢名將霍去病之子,生年不詳,生母未見史書。霍去病死後,霍嬗襲冠軍侯爵位,為侍中,頗受漢武帝疼愛,有意等他長大以後用為將軍,繼續霍去病的功業。《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子嬗代侯。
  • 冠軍侯封狼居胥——霍去病
    官至司馬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下令,驃騎將軍秩祿(即俸祿)與大將軍相同。漢武帝於建元二年(前139)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不知在輝煌的歷史畫卷中,有誰騎著駿馬戰袍翩飛?有誰捧著酒杯放聲高歌?
  • 衛青和霍去病誰更厲害
    這說明在潛意識裡我們認為衛青和霍去病的軍事水平是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兩人都是大破匈奴的功臣良將。 漢武帝也是這麼認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乃益置大司馬位,大將軍、驃騎將軍皆為大司馬。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
  • 山水中國(69)|"驃騎將軍"今猶在
    史傳霍去病西徵匈奴大勝而歸,漢武帝欣喜若狂,賞下御酒犒勞,無奈酒少兵多,不足分配,便將御酒傾入泉中,將士共飲,此地因此得名「酒泉」。美好的傳說往往打動人,四十多年前,中學上歷史課,我就記住了"驃騎將軍"霍去病,成為他的鐵粉。        歷史的時光中,秦皇漢武,不愧千古一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定了春秋戰國延續五百多年的中原戰亂,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
  • 霍去病一定是個帥哥吧,少年將軍英姿勃發,長安城最耀眼的少年
    如果說他們有一個偶像,那大概率就是霍去病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已經成了歷代武將的最高追求。霍去病於公元前140年出生於河東平陽,系平陽侯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因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後來被漢武帝看中,當上了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攻打匈奴立下汗馬功勞,衛家從此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