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方叔叔第一百六十三篇故事了
這回我們講另一位將軍的故事
他生命雖短,但光彩耀人
一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他媽媽是衛子夫的姐姐,叫衛少兒,也是平陽侯家的侍女。
霍去病的生父叫霍中孺,是個縣吏,和衛少兒私通,生下了一個男孩。
之後不久,霍中孺就離開了,另外娶妻生子。
衛少兒比較堅持,讓自己的兒子姓霍,起名叫霍去病,但一直未告訴他父親是誰。
二
衛子夫受寵,霍去病也受到了重用,十八歲時做了侍中,因為善於騎射,所以跟隨他舅舅大將軍衛青一起出徵。
霍去病被封為剽姚校尉,帶領八百騎兵,遠離大軍,深入敵境打擊匈奴,斬獲遠遠大於傷亡,立下了赫赫戰功。
漢武帝對霍去病十分欣賞,封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春天,漢武帝再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自隴西出發,進擊匈奴。
這一次,霍去病翻山越水,經歷五個匈奴王國,轉戰六天,行軍千裡,與匈奴短兵相接,殺王斬侯,生擒渾邪王之子及大臣,斬敵八千,收繳休屠王祭天金人。
歸來後,武帝又加封了霍去病的封地。
這年夏天,霍去病和公孫敖帶兵從北地出必,分道而行,張騫和李廣從右北平出發,也分道而行。
結果,公孫敖迷失道路,未能與其他部隊接應。
李廣遇到左賢王大軍,以寡敵眾,苦苦堅持,張騫率軍來遲,匈奴兵撤退。
霍去病則率軍攻打祁連山,得酋塗王,斬敵三萬兩百,俘虜眾多匈奴高級人員。
三
霍去病為什麼這麼能打?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霍去病經常挑選精壯士兵、優良戰馬和優質的武器裝備。
他作戰時,敢於遠離大部隊,深入敵境,機動性和攻擊力都很強,所以殺傷力大。
說起來,也是他運氣好,沒有遇到困窮的絕境。
他身邊的老將,常因為行動遲緩,失去戰機。
對漢武帝來說,這些都不重要,能打勝仗最重要,對於霍去病越來越看重。
四
霍去病帶兵,對匈奴渾邪王多次打擊,死亡慘重,惹惱了匈奴單于。
這年秋天,因為多次作戰失利,匈奴單于召渾邪王,意欲殺之。
渾邪王害了怕,和休屠王商量,打算降漢。
渾邪王派使者入漢,向漢武帝說明降意。
漢武帝恐其有詐,派霍去病帶兵接受渾邪王投降。
霍去病帶隊渡河,衝著渾邪王和他的部隊就來了。
渾邪王手下多與漢軍交戰過,看見霍去病部隊前來,多有不願降者,開始成群結隊奔逃。
霍去病聽說之後,帶人騎馬直入渾邪王大帳。
了解情況後,霍去病命人對開始了追殺,共斬殺八千餘人。
霍去病又安排專車運送渾邪王進京,隨其一同渡河的有數萬之眾,號稱十萬人。
到長安之後,漢武帝大喜,多年的徵戰,終於有了成果,匈奴有人投降了。
漢武帝封渾邪王為漯陰侯,其他人也各有封賞,安排在邊塞五郡。
霍去病表現英勇,臨陣應變得力,揚大漢天威,漢武帝又對其加封。
五
元狩三年,漢武帝又與諸將商議,再次對匈奴用兵。
我們上期講過,這次是對匈奴的大決戰,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數十萬人負責糧草和軍需轉運。
大將軍和單于正面交鋒,霍去病則和匈奴左賢王幹上了。
霍去病帶兵,穿過大漠,越過離侯山,淌過弓閭河,俘獲多名匈奴高級將領和權貴,斬殺匈奴敵兵七萬四千餘人,消滅了十分之三的敵人。
回來時,霍去病又特意在狼居胥山安排了祭天的典禮,在姑衍山安排了祭地的儀式,又登臨北海高山。
以上地名均在今天的蒙古境內。
封禪,是古代帝王舉行的大型典禮,向上天宣告天下太平,炫耀功業。
當年秦始皇就曾經舉行過,後來的漢武帝也舉行過。
霍去病舉行這儀式,就是向天地表明,我們打勝仗了,打了大勝仗了。
中原自周朝就有邊患,自漢朝建立起就受匈奴打擊,一直處於劣勢。
霍去病帶兵這一次大獲全勝,一雪前恥,舉行這個儀式,也是值得的。
班師回朝後,漢武帝大喜,對諸將各有封賞。
武帝又專設大司馬一職,讓衛青和霍去病都加封為大司馬,兩人基本是平起平坐了。
六
霍去病打了這麼大的勝仗,那他這個人為人到底怎麼樣呢?
據記載,霍去病為人出言十分謹慎,別人告訴他什麼事,他不會輕易洩露,但他心裡自有主張,有了想法就大膽去實行。
有一次漢武帝問他,孫吳兵法怎麼樣,要不要教教寡人?
霍去病回答說,打仗要看胸中有無韜略,和古代的兵法沒什麼關係。
還有一回,漢武帝要為他修建住宅,霍去病堅決推辭說,匈奴未滅,無以為家。
這股耿直,很得漢武帝欣賞。
不過,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官居高職,一些地方表現得就有些不夠沉穩。
比如,他對士卒,就不像衛青那樣愛護。
他出兵時,天子派人給他安排了食物。回京時,這些食物都吃不完要扔掉,但無士卒卻還有人吃不飽。
他在邊塞,有時候糧食供應不上,士卒受寒受凍,他還忙著修建足球場地。
七
元狩六年,大戰匈奴之後的第三年,霍去病去世了,去世時只有24歲。
漢武帝十分哀傷,調動了五郡國的鐵甲車,列隊護靈。
霍去病的墳墓,造得高高的,樣子很像祁連山,在今天的陝西興平市。
墓前立馬踏匈奴像,以紀念他的功勳。
霍去病有一子,武帝很喜歡他,想讓他大了以後像霍去病那樣帶兵打仗,沒想到這個孩子很早去世了。
八
交待完了霍去病的功績,有重要的一條咱們沒講,霍去病有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
直到成年,霍去病的母親才告訴他父親是誰。
有一次,霍去病帶兵去攻打匈奴,那時他已經被封為驃騎將軍。
路過河東,河東太守親自來迎接,自背弓箭為前驅嚮導。
休息時,霍去病就讓人去請自己的父親霍中孺。
霍中孺匆匆忙忙來拜見,霍去病見到,迎接下跪,口中說,去病早先不知是自己是您的骨肉。
霍中孺也叩頭回復,老臣能夠將命運託付將軍,這是天意啊。
之後,霍去病就為霍中孺置辦了田地、奴僕,然後才去出徵。
回來時,霍去病又來看霍中孺。
在父親家中,霍去病見到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個年紀十多歲的男孩。
徵得父親的同意後,霍去病將這個男孩帶到了京城。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武帝臨終託孤、權傾朝野的霍光。
九
霍去病的故事,我們今天就講完了。
霍去病和衛青一樣,出身也不太好,也是一個私生子。
但霍去病的軍事天才在戰鬥中得到了展現,在其僅有二十幾年的生命中,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
當然,霍去病的成功,既有自身才能的原因,也因這時漢朝實力上升,開始了對匈奴大規模用兵。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能夠有多大成就,也取決於他所處的時代。
霍去病不計前嫌,將同父異母的弟弟帶到京城,未來引起了漢朝政治的深刻變化,這恐怕是他也未曾料想到的。
西漢同期,除了衛青、霍去病,還有很多名將,正是這些人和西漢士兵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勝利。
無論他是什麼出身,能夠不顧個人安危保家衛國的士兵和將軍們,每一位值得我們尊重。
下一期,我們還會介紹一位西漢的將領,讓我們下期再見。
本次故事所引用史料小注: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片段:
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中孺扶報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去病大為中孺買田宅、奴婢而去。還,復過焉,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
小方叔叔注:辛棄疾有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提到過「封狼居胥」,即用了霍去病典故。相比之下,霍去病實在是幸運太多,辛棄疾本有報國之意,無奈時局不利,只好年華老去的詩句中做一番英雄感慨。輪迴樂隊為其譜曲演唱,吳彤演唱,頗有鐵馬金戈之意,可以一觀。
往期相關故事:
大將軍衛青
李廣:你們知道當「飛將軍」的下場有多慘麼?
李廣:有仇必報的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