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的情人》:偏見與信任,人生不要有一層不變的眼光

2020-12-12 七月仟情

文 |七月仟情

(原創不易,抄襲創、洗稿、未經授權的轉載必究。)

她漸漸熟悉了兩種人——自己到商場來買手套的男人和給不幸的男人買手套的女人。————歐亨利

美國歐亨利、法國莫泊桑、俄國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小說有著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亨式風格小說,總會有反轉的結局,更是對現實的深刻思考。

《吝嗇的情人》講述的是一個叫梅西的美麗導購員,因在賣手套時,偶然邂逅了對她一見鍾情的大富豪卡特,因卡特的有意隱瞞,最終攤牌後,卡特換來的是梅西的不信任,兩人就此分手的故事。

小說以彼此的「偏見」為發展點,為讀者展現了一副固執之中帶著偏見的愛情故事。卡特是有意隱藏富豪身份,梅西是見慣了情場老手的套路,當兩者相結合時,那麼呈現了失去信任的重要性:當信任不在,那麼偏見也有可能成為「事實」。

01、當信任不存在時,那麼偏見也可能會成為「事實」。

梅西是個手套導購員,因職業特殊性,讓她見慣男人借著買手套來搭訕美女導購員,為後來的愛情故事埋下了伏筆。

男主人公歐文卡特陪是個有著畫家、旅行者、詩人、百萬富翁等等身份,在一次陪著母親來買東西,因出門忘記帶手套,購買手套時邂逅了美麗的梅西,無意中加入了搭訕美女隊伍的行為,讓梅西有了一定的偏見。

這一切都被梅西看在眼裡,並且留下了「登徒浪子」的偏見印象。在她眼裡,卡特和別的男人一樣,是花花公子,只不過是穿著比較高級罷了。

心理學上有種偏見叫「刻板印象」,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為根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與影響,尤其是在判斷不了解的個體的時候。刻板印象可以使我們提高效率而進行的歸類簡化。但刻板印象有時會出現偏差,從而嚴重影響判斷與行為走向。

這個偏見讓梅西和卡特有著美麗的錯誤,尤其是第一次見面就開始約會的行為讓彼此有著各種不一樣心思:

梅西是一臉的驕傲,內心只是覺得允許卡特可以登門拜訪,並且對於只把約會地方定在第五大道,只是不屑去沃爾多夫飯店吃飯和開車兜風。儘管是平民身份,但美貌讓她依舊有驕傲的資本,她對卡特的態度,更是把偏見運用到了兩人的初次見面與印象。要不是卡特的真誠邀請,她是會果斷拒絕的,之所以會提出去街道學會,也只是應付一下罷了。

而卡特是在得到梅西的答應約會時,一開始是非常開心的,二十九歲的他終於等到了愛情,意中人竟然會欣然提出要在街道拐角和他約會,隨即心頭又莫名的隱隱作痛,又重重疑慮折磨著他。

卡特並不了解這個女店員。他不知道她的家通常要不就是小得幾乎沒法住,要不就是塞滿了親戚朋友。對她來說,街角就是會客的地方,公園就是客廳,而大馬路則是花園裡散步的小道。可最為重要的是,她在這些地方的表現儼然就是一個不可冒犯的女主人,就像呆在自己掛著繡幃的臥室裡的高貴小姐。

歐亨利也通過這段文字描寫,隱含著兩人內在的性格:卡特是多疑,第一次見面就被對方邀請約會,高興之時還是去質疑梅西的身份與為人;梅西雖然有著來自美貌的高傲,但平民的身份還是讓她覺得自卑,只有在大馬路或花園小道才會像不可冒犯的女主人或是高貴小姐。

多疑和自卑的兩人可以組建愛情嗎?顯然是不太可能的,直到卡特表明自己真正的身份時,梅西有著對「花花公子」的固執偏見,在加上自卑心的作祟,也就讓一段愛情無疾而終了。

其實,真正讓愛情無疾而終的原因是彼此缺乏「信任」,卡特一開始不願坦白自己富人的身份,梅西也是因偏見而不願信任,歐亨利是這樣描寫了兩人的表白情景。在表明富翁身份後的卡特是喋喋不休規劃著旅行路線,是歐洲、印度騎著大象參觀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的寺廟,還有日本的庭園,波斯的駝隊和馬車比賽。然而卻換來梅西的突然冷淡,直言要回家了。

歐亨利以梅西情緒微妙變化而描述了她由喜到悲的內心轉變:聽到卡特真正身份是「突然挺直了身體」;在聽到卡特誇誇其談的旅行是「冷淡說要回家」。

梅西在驚喜時,心裡也因那些經常調戲手套導購員的男人,而產生了「男人會甜言蜜語手段去哄騙女孩子」的偏見,在聽到卡特不切實際的話,內心慢慢變成悲傷的,認定他是個「騙子」。

歐亨利以情理之中的過程,意料之外的結局,深刻講述多疑卡特與自卑梅西註定的悲劇,且梅西固執又有著一定的偏見。當兩人信任不存在時,偏見也可能成為「事實」:卡特就是個「騙子」!

兩人也因信任與偏見,導致愛情走向了合情合理的失敗,那就再來深度解析一下兩人在愛情裡的心理與人性,是一場錯失於偏見與信任的愛情。

02、梅西和卡特,錯失於偏見與信任的一場愛情。

《吝嗇的情人》裡的卡特和梅西愛情是一場錯失於「偏見」與「信任」,小說名中的「吝嗇」含義,指的是兩人初次交往就表現出一些小氣的行為:驕傲的梅西選擇約會是在第五大道,而不是浪漫地方;卡特選擇了默認,之後的約會地方都是那些大道、公園等街邊風景,就連最後求婚的地方還是個光線昏暗的小公園。

歐亨利通過用約會地方與環境的設定手法,表達了兩人小氣背後的微妙心理。梅西身為平民,只有在那些毫無浪漫氣息的地方,才能有女主人或是高貴小姐的身份,這可是作為美麗女士不符合的行為;有著「詩人」身份的卡特,卻一次次的選擇街邊地方,就連求婚也是個小公園,這並不符合詩人與大富翁的行為。

對比這種心理,就可發現兩人是吝嗇的,都在做著不相符合的身份,也讓梅西與卡特因偏見和信任錯失了美好的愛情。

①、梅西:偏見形成於「環境」外在因素,是人性的慣性。

梅西今年十八歲,是個男士手套櫃檯的導購員,在這份工作裡,慢慢熟悉了兩種人,一個是自己到商場來買手套的男人,另外一個是給不幸的男人買手套的女人,再加上記住了從其他一千九百九十九個姑娘那兒聽來了種種的人生格言,對男人存在了很大的偏見。

《吝嗇的情人》裡的梅西長期工作環境描寫,對她的偏見與性格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她才十八歲,缺乏判斷力,對主動搭訕男人有著一定的偏見。

湊佳苗在《告白》裡說過:「一個人的價值觀跟標準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而判斷他人的標準是依據自己最初接觸的人物而定。」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人的價值觀和標準都是由成長環境所決定的,起著很大的重要性,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原生家庭」環境,它甚至可以引導一個人走向犯罪道路。

據相關資料顯示,未成年人犯罪總數已經佔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70%以上,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歲。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與家庭的關係相當緊密:30.5%的家庭結構不全;19%的父母有違法犯罪行為和不良嗜好;近50%的外來家庭居住條件較差。

所以,梅西在長期手套導購員種種所見的影響下,判斷都是依據自己最初接觸的人物而設定,偏見就是形成於「環境」的外在因素:梅西潛意識被同化成身邊的人,不管好或壞。

事實上,梅西的人性裡有了慣性思維,只要是主動搭訕與承諾的男人,第一反應就是「花花公子」,以至於在她看來,卡特的表白與旅行承諾變成一場騙局。

反觀,一開始不付出信任,有意隱瞞富翁身份的卡特,是因為心理本能不想讓梅西受到來自階層的傷害。

②、卡特:信任被局限於「思想」內在因素,是心理的本能。

卡特除了一開始的多疑,其實也沒有做錯什麼,他猜到了梅西的平民身份。但卡特又害怕階層之間的差別會給梅西的自尊心帶來傷害,所以才選擇刻意的隱瞞,甚至卡特在決定表白前,也在遮遮掩掩的隱瞞身份。

那段表白前的對話頗有含義,卡特說自己不在乎彼此的身份懸殊,成功引起梅西的好奇,這讓卡特急忙澄清。

這時,梅西也第一次對梅西說出自己對主動搭訕男人的偏見:「人人都拿這些把戲來欺騙你。要我猜,說不準你只不過是熟食店或是賽馬場裡的小工。可別以為我還是個涉世不深的小姑娘。」

對話到這裡,其實卡特已經喪失表白成功的機會了,在之後的深情表白,梅西都覺得是把戲、糊弄人以及是對多少個女孩子說過這樣子的話了。

溫弗裡德·塞巴爾德在《奧斯特利茨》裡曾經說過:「我們走出人生中幾乎所有關鍵性步驟時,都會在一種難以覺察的情況下順應內心的結果。」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到了一定的成熟,內心就會有產生幾步關鍵性的步驟,會根據自己的經歷、思想判斷與對待人、事,然後就會在難以察覺的情況下,產生自己滿意以及順應內心的美好結果,並不會在過於執著於過程。

就比如說努力的人,對他們來說,過程並不是那麼重要了。只要做的是去專注與努力,那麼結果都會是會順應內心的結果,就如那句「越努力越幸運」。

卡特的出發點是好的,儘管一開始是有所猜疑,但他被局限於了「思想」的內在因素,心理本能為照顧梅西的自尊心而隱瞞身份,只不過卡特忽略了人性裡的弱點:沒人喜歡被欺騙,一旦被揭穿,那就是對方的惱羞成怒,自己失去信任。

沒人知道梅西是否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對任何人來說,被欺騙不就是等同那些導購臺的「花花公子」嗎?本是是帶著深厚偏見的梅西也對卡特起了質疑,一個可以在熱戀都會欺騙自己的男人,那以後也會有第二次的欺騙,甚至是背叛。

事實上,兩人的人性裡的偏見與心理的本能都是合情合理的,沒有對錯,只是信任與偏見,就如同人生一道要去跨越的門檻: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等同對方,信任不等同要去欺騙,偏見不等同要去固執。

③、人生一道門檻:不要用自己的想法等同對方,信任不等同要去欺騙,偏見不等同要去固執。

歐亨利在《吝嗇的情人》裡留下了一個富有含義的結局,只是以梅西的口中說出他完蛋了,但卡特覺得猜不透她,還高興以為梅西同意求婚。

歐亨利以兩人兩極化的喜悲結局,深刻揭示他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嘲諷和詬病,也是對人性的矛盾思考:不要去用自己的角度去等同對方,信任不等同要去欺騙,偏見不等同要去固執。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得。既然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一直去強加給別人。從心理來看,對於別人的強加,會產生厭惡的情緒,會有著遠離的行為;從人性來看,強加只會引起人性反彈,如仇視、悲傷,而進一步的惡化關係。

但是,總有人會以愛之名去強加給對方。那句「為你好」,是難以反抗的理由。比如說女人時常會覺得自己的男友不夠上進,於是以愛的名義要求他要積極向上,不可沉迷遊戲,必須努力賺錢;或是要求男友每天洗澡,不然就是不講個人衛生,這些都是以愛之名的行為。

在讀完《吝嗇的情人》,我對小說兩人在愛情裡的行為有種「不可自以為是」的感受:不要用自己的想法等同對方,信任不等同要去欺騙,偏見不等同要去固執。

卡特既然是真心愛梅西,就不能選擇一直去隱瞞富翁身份,它並不是等同於就要去欺騙,害的自己因謊言葬送了愛情;梅西長期的偏見,固執認為卡特也是個花花公子與騙子,錯失了愛情。

這種自以為是的「等同」,卡特欺騙與梅西固執,都是失去了對彼此的信任,也註定了兩個分手的悲劇。

或許,偏見與信任,人生不要有一層不變的眼光。

03、偏見與信任,人生不要有著一層不變的眼光。

《吝嗇的情人》是本非常簡單的故事,歐亨利在結局點明了兩人的愛情走向,只是單單通過梅西那句「他完蛋了」而畫上結束,也頗有含義對同伴說出了梅西捏造了三個卡特會帶她去的旅遊地方,儘管不是卡特說的,卻有著強烈的諷刺性。

「他想要我嫁給他,然後帶我去科尼島,到露娜公園和夢幻世界去逛一圈就算是蜜月旅行了!」

科尼島在當地居民解釋是「沒有陰影的島嶼」之意,露娜公園是兒童主題樂園,夢幻世界是虛幻不存在的意思,歐亨利用了看似隨意的三個旅遊地方,隱含著梅西和卡特兩人的區別:理性和感性。

梅西的生活環境,一直記住同事的話,更是從同事口中認為富翁求愛的地方是高檔餐廳與開著車去兜風。卡特卻是在光線昏暗的小公園說著那些聽過無數次的旅遊,理性的她覺得卡特和那些騙子完全符合了,才決心分手;卡特是個浪漫的詩人,並沒有來自物質的思考,在他眼裡浪漫是不需要那些的,卻忽視了人性的思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子的認為,本不是騙子的卡特做著更像騙子的行為,給人幻想又不切實際許下各種旅遊嚮往。

理性的梅西有了偏見,感性的卡特丟失了信任。當有了偏見,那麼信任會呈現遞減的狀態,最終如一座大山,壓著不能動彈。

前段時間大火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把「偏見」和「信任」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申公豹對偏見有著深刻理解,他覺得「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儘管申公豹比師門任何人都努力,這只是因為他乃門下唯一的妖族————豹子精,就存在滿滿的偏見。為了奪回別人對他能力的肯定與信任,申公豹選擇無怨無悔的背叛去證明自己行為。

反觀,哪吒受到火靈珠的暴躁影響,總是難以自控行為,所以陳塘關的人們對他有著偏見,總是冷漠、不待見於哪吒。差點因偏見完全魔化的哪吒,在得知李靖願意一命換一命的請求,被愛找回了自己。既往不咎人們的偏見,毅然拯救了陳塘關人們。儘管是因天劫身死,但也得到了人們的道歉和信任。

英國教育家赫·斯賓塞也曾說過:「人人反對偏見,可人人都有偏見。」

偏見總是會存在的,儘管反對偏見,但我們還是會對別人產生一定的偏見,只有去做到不能單單偏見有著一層不變的眼光,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著。

成長意味著突破自身的性格,隨時打破偏見,那麼總是一層不變眼光去看待一個人,是多麼愚昧無知。我覺得對待偏見最好的方法是適當保留一點信任,去期待別人會去打破偏見與成長,這樣才不會有所遺憾和錯過。

梅西和卡特的愛情,基於偏見與信任,一個是固執了自己,一個是忽視了人性,才會走向分手的結局。在我看來,偏見與信任都要有著平衡,人生不要有著一層不變的眼光。

所以,梅西要去相信會有深愛自己的男人,總是抱著偏見的眼光,就會錯過一次次的愛情;卡特要去重視人性,不要一直用感性和浪漫眼光去看待生活,因為生活並不是那麼想像之中的簡單。

歐亨利借用兩人的愛情,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嘲諷和詬病,還留給了給予讀者很多的啟迪。活著的我們就不能一直用過去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每天或是現在都是在變化著,錯失也是因為那頑固不化的態度。

《吝嗇的情人》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小說,歐亨利在書中描述了微妙的心理和人性。所謂的「吝嗇」原指的是小氣意思,但更深含義是付出,去付出對彼此的信任。

通過卡特和梅西的愛情,或許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等同認為,強加在別人身上,只是我們以為而已,並不能代表同樣適合對方。

《吝嗇的的情人》兩個「小氣」的人,一場錯失於偏見和信任的愛情。

相關焦點

  • 愛,就不要吝嗇
    一些撩人的情話:遇見你,我才真的相信有種感覺叫心動!如果有一個人比我還愛你,願意為你去死,那就讓他去死,好讓我來愛你!不要問我為什麼痴迷明天,因為那裡有你!來生的路,沒你踏過,不要也罷!你連指尖都泛著動人的顏色!
  • 不要在別人的眼光裡,否定自己
    倘若你就因為別人這樣的偏見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那就太不值得了。更何況,他們說什麼,覺得你這個人怎麼樣,很重要嗎?即使他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可你自己的生活並不需要別人來左右你的想法和決定。02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由你自己說了算。
  • 夜讀|不要欺騙信任你的人
    一切似乎就這樣過去了,但只有自己知道,心裡某些東西已經永遠地沉落了,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信任。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困惑。正如曾看過的文章所言: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你,怎麼與它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 再讀《傲慢與偏見》,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亙古不變
    再讀《傲慢與偏見》,重新審視當代父母無所不在的催婚大計。在《傲慢與偏見》中因為結婚是女性的唯一出路,所以成年女性被安排各種舞會相親,這也是18世紀的父母催婚之計。21世紀的今天,結婚生子早已經不是當代女性的唯一出路,甚至只是現代女性的人生選項之一。
  • 傲慢與偏見之達西:不漂亮,只因我不喜歡你,情人眼裡出西施
    《傲慢與偏見》的開篇之句可謂是至理名言:「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一位美貌的太太。」或許會覺得世俗,但是人性確實如此。舞會初見,眼光極高的達西與舞會上的一切顯得格格不入,周邊的人和事都讓他提不起興趣。情人眼裡出西施,真是一點也不假。伊莉莎白在達西眼中,轉眼就成了「一位漂亮的女人臉上長著一雙美麗的眼睛。」《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裡,伊莉莎白雖然不如姐姐簡美得動人心弦,卻也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可是達西對她無感的時候,就是個不夠漂亮,不配和他跳舞。而當他對伊莉莎白動心了,眼睛突然就恢復了光明。
  • 他人眼光這麼多,你在意不來的,人生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於世間,有時會感覺特別累,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遭遇,縱觀整個人生,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總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生活好像是活給別人看的,而不是為自己而活。如果我們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做某件事,只要不違法,我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去闖,而不是別人說兩句我們就踟躕不前甚至放棄。這些影響不應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 信任一旦崩塌,就無法再複合的3大星座
    大家都知道,完全信任一個人是很困難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關鍵要看對方是否真的相信對方。相反,要相信這種東西就像一面鏡子,美麗而脆弱。曾經破碎的心,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信任也隨之消失,所以我們要珍惜對我們信任的人,不辜負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過分吝嗇,節儉是美德,但吝嗇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在當今社會下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孩子,大都會有一些浪費資源的壞習慣,比如吃飯挑食,不愛吃的糧食跟菜會直接丟掉或者倒掉,這樣的資源浪費是非常不尊重勞動人民的,也是非常可恥的。所以很多人希望通過節儉節約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節約的時候會走偏,變得吝嗇。而吝嗇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格局。
  • 洛克菲勒對孩子的財富教育:不要怕吝嗇,想賺錢就必須勤儉
    洛克菲勒指出,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想賺錢就必須勤儉!用他的原話說是這樣的:"緊緊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散出去,也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只有當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能得到兩分錢的利潤時,才可以花出去。"洛克菲勒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 多行善事、多積德,人生有七件事千萬不要做
    不要因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也不要因昨天作惡今天未見惡報就誤認為因果不為律,世上一切都在變,只有因果律永恆不變!一切言行舉止,請先問問自己的良心,再付實施,那是對自己負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通通要報!多行善事,多積德!天佑善心人!就在今天,請放下惡念,開始,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少些貪念!必有它吉!算什麼命?問什麼卜?
  • 人生的變與不變
    ,比如,境遇變化,職業變化,財富變化,地位變化,聲譽變化……但是,人生中有些東西卻是不能變化、不會變化或無法變化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見聞或看法?請以「人生的變與不變」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人生匆匆,容顏易老,年華易逝。漫漫長路,真心不移,真愛永恆。也許人生中的變數與永恆能從父母親這對老夫老妻的生活中瞥見一二。
  • 老婆與情人的區別,誰才是真正的陪你走到最後的那個人?
    夫妻本是一對苦命的鴛鴦,不管是恩愛的夫妻,還是平淡的生活,起碼都應該相互提攜、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樣就不會有男人的出軌,女人的背叛。老婆是陪你一生一世的伴侶,情人是陪你花前月下的傀儡婚後的夫妻,女人的付出是別的女人無可替代的,她對一個家庭的負責可以說是犧牲最大的,不但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還要生孩子,有時候還得為自己家庭分擔繁多瑣事。
  • 偏見是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3個效應克服偏見,贏得和諧人際關係
    一位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指出:偏見是人際交往的不良心理,應對予以改正,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有極深的偏見,這就遮蔽了他們的視線,禁錮了他們的心智,是他們偏離了成功之路。01、偏見是一種引入歧途的思維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思維,其實就是偏見。
  • 如何真正擺脫他人「眼光」,讓自我潛能爆發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絕對是能讓你潛能爆發,不斷超越最最寶貴的能力。你知道有多少本來能讓人生飛躍的機會全都斷送在了對別人的在意中嗎?今天來分享我的心得,讓你徹底擺脫他人眼光的束縛,任何時候自尊和信念都不受綁架,人生就一次,一定別把它交到別人眼裡了。1.
  • 放下偏見,世界才完整
    《演員請就位2》是繼《乘風破浪的姐姐》後又一非常有熱度的綜藝節目。這一次欄目最精彩的部分並不是演員們的現場的表演,而是導演們的點評,讓我對這些不同風格的導演們有了深入的了解。讓我看到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偏見,重新認識了趙薇和郭敬明。先說說趙薇。
  • 有思想有個性的人,帶點偏見又何妨
    哪怕是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不同處境也會有很多種不同的想法。我們經常想著給自己的臉和身體做個SPY,讓自己放鬆放鬆,舒服舒服,那麼,有沒有想過給自己的心靈做個SPY呢?一起走進《人都是有偏見的動物》這本書吧,你以為這是一本思想偏激的書嗎?不是,讀這本書是一場與哲學家的對話。
  • 五本傲慢與偏見同人文,貧窮貴公主養成,活出自我精彩!
    傲慢與偏見可以說是很經典的一本著作,總也會被裡面的伊莉莎白、達西、莉迪亞等人物所吸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而當命定的轉輪發生變化,結局是否會不同!下面小喵給大家整理了幾本傲慢與偏見的同人文,劇情不會刻意黑原角色,歡迎收藏+關注小喵!
  • 《傲慢與偏見》——所有的傲慢與偏見,都是勢均力敵的吸引
    恰巧,那時的自己看了這版《傲慢與偏見》,一部最接近原著的電影。雖然年少的自己夜裡悄悄讀了很多與課本無關的書,心跟隨作者體會了各式各樣的愛情,但惟有《傲慢與偏見》讓我瞬間了解了自己,和自己未來的愛情。時光是流逝的,青春是相似的。
  • 不要在工作上吝嗇你的真誠和善意,以誠相待會讓你收穫更多的人脈
    同事之間關係好,本是好事,但是在職場上與人交往千萬不要偽裝真誠,因為這不僅浪費你的精力,還有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工作甚至前途。與其這樣虛偽地消耗「元氣」,倒不如學著不吝嗇自己的真誠與善良,把精力多放在工作上,提高自身修養,這樣才能夠換來別人的以誠相待,同時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初入職場的石雪性格開朗,在公司年紀最小,難免會顯得有些孩子氣。
  • 恐怖情人,其實並不恐怖.
    當新人說「我願意」的那一刻,望著對方眼都不眨一下,臉上流露出最由衷最幸福的笑容,讓多少在現場見證著婚禮的人選擇再次相信愛情的永恆不變和忠貞不渝。  許廷鏗新歌《恐怖情人》由林夕填詞、雷頌德作曲,驟眼看去以為說的又是像《斯德哥爾摩情人》裡抖M抖S間的愛情,但細聽後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首甜蜜甚至帶點感人的浪漫情歌。這樣取名主要是為了諷刺當下的愛情觀已經變質,一生一世是愚蠢的承諾,而履行承諾的人也早已從「完美情人」淪落為「恐怖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