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普通中年人,即將被社會淘汰還想月入過萬?以下工作或許行!

2020-12-16 進擊的沛公子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就業形勢並不是十分的好,我也感覺到我身邊不少年長的親戚都被在受到疫情的衝擊之下,被解僱了。

現在的就業情況不是很好,我也清晰地感覺到我周圍許多年長的親戚都被解僱了。對於35~40的中年人中年人來說,社會對他們不是很友好,許多公司都不會找這種上了年紀的人,除非他們有技術。

首先,這部分的中年人背負著較為沉重的家庭負擔以及有著較高的薪水要求,而且中年人相比起應屆生性價比比較低,所以一般高薪的職業也不會落到普通中年人頭上,但是想要月入過萬,不妨可以試試以下這幾個職業!

一、網約車司機

現在開車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掌握的一項技能了,但是開車歸開車,如果是要讓現在的年輕人依靠開車來賺錢,那麼他們是不願意,因為嫌棄辛苦,也因此讓更多的中年人有了機會。

目前有很多的網約車平臺都在招募司機,只要自己有車,入駐的門檻還是很低,如果你努力點接單,工資還不低,每個月月入一萬還是有很大機會的,而且做了網約車司機,時間上面也比較自由,不用其他工作一樣風吹雨淋,所以網約車司機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快遞員

現在通過網購的方式來購買我們所需要的物品,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了,也網購的發達也直接催生了龐大的快遞員這個群體。做快遞員這一行的工作都是計件的工資,做的越多,薪資就越高,可以說是多勞多得。而且快遞員這個工作是沒有門檻的,只要你肯努力工作,肯付出汗水,男女都可以做到,

三、清潔工、保安大叔

女性如果沒有接受過太多的知識和文化,清潔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完全就是體力好,門檻也很低,不需要什麼技能,勤勤懇懇地工作就好,而且只要自己放得下面子也能夠幹得好。

保安大叔,日常的工作就是幫僱主看望一下大門,或者監控,也是相當輕鬆的活,只是有些枯燥罷了,除去這一些枯燥和無聊還是相當輕鬆的工作,雖然保安的工作並不多,但是每個月的工作還是能夠補貼一下家用的,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人到中年也沒不必那麼絕望,條條大路通羅馬,也許有一些公司並不那麼喜歡招聘年紀大一點的人,對你們有歧視,但是你們的價值並不是由他們來肯定的。

太辛苦的活、太費腦力的活你們幹不了,可以挑一些輕鬆一點的活,儘管工作沒有那麼高。年紀大了,並不代表沒有勞動價值了,沒有辦法賺錢了,只要多想想,出路還是有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放得下面子!許多賺錢的門就會向您敞開。因此,即使您失業,也不必擔心太多,將來會有很多錢等著您來賺錢!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評論留言噢。

相關焦點

  • 越是工資低的中年人,越應該遠離三類工作,時間長了會被社會淘汰
    銷售案例:近年來有很多銷售員,其實在進入銷售公司以後,往往會被領導所利用,因為他們在行業中打拼了很長的時間,可是無論怎樣努力熬夜加班,最後卻發現自己只能獲得非常少的回報,不久前有位女銷售王女士便吐槽:他在出差半年的時間籤下了200萬的訂單,可是在回到公司以後卻僅僅只收到1萬獎金,
  • 把月入過萬當成普通生活:以為賺錢很簡單,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01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現在月薪過萬很普遍?很多人喜歡在沒事的時候看看視頻,但是看多了就會想,為什麼別人的生活都這麼好?95後的月收入都是三五萬,每年拿上百萬年薪不叫事,動不動就買奢侈品、曬包,而人家還一臉淡定地告訴你,這就是最普通的生活。
  • 四十歲後的中年人:從這四點提升自己,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
    翻譯過來呢,就是自己眼睛也看不見了,頭髮也開始白了,牙齒也鬆動了,但是那個時候,韓愈只有32歲啊。 所以我覺得,年過四十的中年人,人生並沒有到暮年,沒必要過得如此灰暗。
  • 35歲單身女直言:「我月入三千,但看不上月入過萬的相親男。」
    這兩天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作為一個已經相親到麻木的35歲剩女,周晴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裡又先後拒絕了4個男人,連幫她介紹對象的閨蜜都有些不耐煩了。 而周晴則帶著哭腔問我:「雖然我月入三千,但我也想過上體面的生活,三十而立的男人如果都做不到月入過萬的話,那我怎麼相信婚後能幸福呢?」
  •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人到中年,你最愁的是什麼?很多人愁的終究還是錢。錢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沒有錢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而中年人在職場,面對的就是失業危機,而失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失業意味著自己賺不到錢了。
  • 姚明40歲了!一個背負不普通期望的普通中年人
    在「姚明」這兩個字之前,點綴過很多頭銜:小巨人、中國長城、第一中鋒、奧運旗手、俱樂部老闆、中國籃協主席……古人說:「四十而不惑」。所謂「不惑」,即是通達事理,不為外物所惑。但在現今社會的背景下解讀,這又多了些無可奈何放棄幻想的意味。
  • 40~50歲失業,找什麼工作好點?體面的中年人做這5樣活,高薪資
    2020年,失業了找工作成了大家熟悉的見面語,中年失業,現在社會很沉重的一個話題,因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現在有一些中年人,他們的處境非常尷尬,比起年輕人來說,學習能力已經出現下降;比起年輕人來說,他們往往需要企業開出更高的薪資,才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
  • 40歲的中年人沒技術沒學歷,可以做這三類工作,吃苦耐勞能拿高薪
    如今在社會上工作多年,其實有很多40歲的中年人,他們沒有技術也沒有學歷,找工作時更是被很多中介公司或者工廠所拒絕。對於這些上了歲數的從業者來說,應該去尋找什麼工作呢?大家其實也會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有些時候甚至也會蠢蠢欲動,希望自己能夠抓住更多賺大錢的機會,想讓自己幹出一番事業,不會被家人所瞧不起,也不會被同事冷嘲熱諷,其實對於很多40歲的中年人來說,確實需要通過進入新的行業來讓自己有更多的動力和激情。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去選擇從事以下這三類工作,能夠幫助你獲得穩定的收入,而且只要能夠吃苦耐勞,其實也能夠拿到高收入!
  • 招聘信息都要求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年人再就業那麼難嗎?
    確實我們經常看到大多招聘信息要麼是招應屆畢業的新人,要麼是三十歲以下、有五年經驗的職場「老人」。但其他年齡段的人真沒有機會了嗎?我一直以為年齡只是數字,如果不是鋪天蓋地的社會輿論都在指向中年人,仿佛人到中年沒有特別的本事成就就是一種罪過,應該中年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吧。
  • 動輒年入百萬?中年人的真實收入,其實是這樣的
    現在各個自媒體上,說到收入都是年入百萬、月薪5萬之類的,回頭再看看自己手機上剛剛收到的工資入帳信息,頓時湧上一股涼絲絲的挫敗感。傳說中別人的工資真的都有那麼高嗎?筆者和身邊的人進行了探討,在這裡想說一說中年人真實的收入情況。
  • 日本的現實:月入1萬的年輕人,養著月入2萬的老人們!
    引發爭議的「標語」標語:毎月50萬円もらって毎日生き甲斐のない生活を送るか、30萬円だけど仕事に行くのが楽しみで仕方がないという生活と、どっちがいいか翻譯:你願意過,每月50萬收入(約3.2萬RMB),每天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還是每月30萬收入(約2萬RMB),但是快樂工作的生活?
  • 又一行業陷入「用工荒」,月入過萬卻無人問津?問題出在了哪裡?
    文:可樂今年的畢業季,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政策上的優待。而縱觀整個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職位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工作的選擇都是越來越多,不喜歡在工地上做工,還可以選擇去送外賣、跑快遞等等。
  • 45歲被辭退,我該去開滴滴還是送外賣?職場消失的中年人都去哪了
    今年45歲的老劉,其實說老並不老,正值壯年,但在對於在私企工作十幾年的他來說卻是公司中除了老闆來說,他是年紀最大的一位,但是最近公司老闆找到了他,意思就是要勸退他,雖然沒有明說什麼理由,但是老劉也是一個明白人:他年紀太大了,公司花高價錢留來他,對公司來說就是一種損失。
  • TVB熱播劇小生入行前曾做過售貨員 盤點藝人入行前的工作
    近日劇集《機場特警》已經接近尾聲要來到大結局,不少網友都對劇中的感情線重視多過了機場的突發事故,雖然說眾口難調,但是該部劇集在網友的口碑中都還算不錯,劇中的感情線都各有特色,像楊明在劇中與何依婷的關係即將出現更大的危機,而身陷三角戀的人氣小生張振朗亦被不少網友贊演技有進步。
  • 適合中年人的3種工作,門檻低收入高,很多人在做
    也就是說,高於35歲的人,在投簡歷時,甚至連一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不要說找到合適的工作了。就連隨便找個工作都很難,因為別人還沒看你能力怎麼樣,只因為你年齡大,就把你剔除出去了。第三個方面,35歲以上求職的中年人,體力和精力都會下降,身體素質也會差一些,而大多數企業工作強度都不低,還經常會要加班,對於求職者的身體素質要求會比較高。 由於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中年人求職是真的很難,除非自己有一技之長,在那個行業內也比較知名。你身上的利益比風險大的時候,企業才敢冒險用你。
  • 中年人是指多少歲?世衛組織給出了準確答案,要接受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會根據年齡進行區別是老年人、中年人還是年輕人,當然,有些時候,關於年齡的劃分,也存在疑惑、混沌的地方,以中年人來說,就應該引起注意,作為目前社會承擔責任最大的群體,幾乎每個中年人每天都為家庭生計發愁。
  • 社會給年輕人挖個大坑:有錢就幸福,但月入過萬卻是不願提起的痛
    這種很是怪異、錯誤的思想,使得曾經挖坑給他們的社會風氣變得越來越不好,不少年輕人甚至覺得腳踏實地賺錢太難了,就開始鋌而走險做一些違法的行為,近幾年來的犯罪分子年輕化也是讓人值得重視。事實上,年薪65萬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就連月入過萬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提起的事。
  • 心理學:45歲到55歲這十年,為何「意外」頻發?原因出人意料
    曾有人做過這麼一個調查,他們發現,人生最不幸福的時間,就是45歲到55歲這十年。 當人處於家庭時,他要贍養還在讀書的孩子,甚至他還得給孩子鋪路,幫孩子準備好以後成家立業的物質基礎。 另外,他還得照顧家庭中已然退休,逐漸老去的父母。如果父母能自己照顧自己,那還算是幸運的了。可一旦父母臥病在床,這就是一種家庭的「災難」了。 在外,人還得面臨工作以及賺錢的壓力。
  • 中年人的心理特徵
    人們常稱40歲左右的人為中年人,也就是說,人到中年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既過青年,未入老年,即為中年。其中女性45-55歲和男性50-60歲稱為更年期。 到了中年,人便異達全面成熟,一方面是身體機能的健全與完善,保持著機體的健康狀態;另一方面是機體與環境的適應良好,在集體中能出色完成任務。因此,中年人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中年人工作負擔繁重,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給中年人工作承受力、人際關係也行中年人的心理保健有荷。
  • 都說年薪30萬很普通,可現實卻很打臉
    所以大家就出現了一種錯覺,好像身邊所有的人都已經月薪超過2萬,甚至年薪不到30萬已經成了一種焦慮。現實情況真就如此嗎?先跟大家一起扒一扒身邊一些中年人的實際情況,或許你能看得更清。郊區買了個大三房,月供4千多,育兒開支平均每月3千(一個小孩,主要興趣培訓班比較貴),養車每月2千(算是比較節約的,還未算保險費),家庭生活開支3千每月,贍養父母1千每月(夫妻雙方四個老人),再加上各種人際關係維護、人情往來、購物、聚餐等開支每月平均1千。綜合算下來,每月剩下約6千元,全年收入結餘6萬左右(扣掉了一萬多的稅),這也是目前過得最瀟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