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救援 培訓先行

2020-12-17 武漢交通廣播

戶外救援 培訓先行 武漢市黃鶴應急救援隊

戶外救援 是專門應對戶外意外和突發事故災害的應變處置行為和具體救援行動。因為戶外救援相對而言更具有危險性,因而在戶外救援之前,培訓一定要先行。

12月8日到13日,在湖北建始舉辦的國家職業資格初級山地戶外指導員培訓班上,來自省內20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正在進行正規的培訓。他們將和其他20名通過歷次學習的學員們一起在13號進行嚴格的考試,順利通過者,將可以拿到由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發的證書。

負責本次培訓工作的宋凱,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汽車應用專業。2000年他無意中接觸到戶外運動,開始是興趣愛好,隨著更深的了解和學習,他萌生了把戶外運動當作職業的想法,2003年,他成立了武漢氧氣戶外運動俱樂部,這一度讓他的父母很是失望,認為他放著學的專業不好好做,反而做些不務正業的事。宋凱很拼命,也很努力,他的俱樂部從2008開始,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十佳俱樂部、全國示範俱樂部,這成績讓宋凱在業內名聲大振,也讓他父母慢慢認可了他的選擇。

二十年來,宋凱在戶外運動專業上持續學習,不斷進步,他逐步擔任了武漢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湖北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培訓部部長和裁判委員會主任,在2018年他成為首批拿到中國登山協會頒發的山地戶外運動國家級裁判證書的為數不多者之一,還參與編寫我國第一本山地戶外運動的裁判培訓教材。有著20年戶外運動經驗的宋凱認為,戶外運動是極限運動的一種,對體能有較高要求,而戶外救援除了有體能要求,還要有專業技能,以及一顆為他人服務的心和公益情懷。

談及公益,宋凱在2020年初,和很多志願者一樣也參與了抗疫活動,用戶外人特有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著貢獻。2月初,武漢下了一場大雪,剛從遼寧調配過來的醫療組服裝不夠,武漢雷神山醫院需要緊急採購1500套衝鋒衣。需求比較大,而且當時武漢又交通封閉,這批物資成了難題。負責採購的人員聯繫到了宋凱,聽到這個消息,宋凱立刻多方聯絡渠道,經過不懈努力,他最終聯繫到了探路者,及時將這1500套衝鋒衣從北京通過綠色通道運輸到武漢雷神山醫院。

當宋凱通過央視、學習強國、新華網、荊楚網和武漢廣電等媒體了解到武漢抗疫公益志願者聯盟的公益故事後,他便一直關心和關注著公益聯盟,通過好朋友張群的引薦,他加入了由公益聯盟的骨幹成員經重組後發起成立的武漢市黃鶴應急救援隊(籌)。10月30日,在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召開的社會應急力量建設試點工作協調會上,黃鶴救援和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雲豹突擊隊、藍天救援隊等,正式加入我市應急救援隊伍。目前,黃鶴救援現已建立應急救援分隊、通訊保障分隊,空中救援分隊、機車快反分隊、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和長江疏浚應急分隊6支分隊,宋凱任戶外繩索搜救分隊的隊長。

身為隊長,宋凱對戶外繩索搜救分隊有著自己清晰而明確的想法。作為具備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和頒證的機構,他在湖北省內有持有中國登山協會發證的學員40人左右,持有山地戶外指導員證書的達300百多人,一定要從中挑選政治素質好,熱心公益,有技能又有體能的成為隊員。通過自願報名、考核和調查,30名隊員成為了首批正式隊員。

山地戶外運動作為相對新型的專業運動,是在近幾年才逐步規範培訓和考核,其中,分隊有7名正式隊員在2016年就已經取得證書,但這次也來參加換證考試。在宋凱看來,規範是好事,這說明國家正在重視。當然,和很多實踐性技能一樣,戶外救援的培訓是基礎,教的是方法和思路,真正要掌握戶外救援,在技能方面,除了培訓,還需要經驗的積累,這需要的是時間和用心的鑽研。

宋凱希望分隊的隊員們做到定期培訓和定期體能檢測,也能保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他將積極創造和國內外同行交流學習的機會。未來,他希望通過遍及全省各地的學員們,將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在省內各地建立分支機構,形成聯動機制。這樣,當遇到戶外的急危險情,黃鶴救援能第一時間調集力量,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可在當地及時響應,及時投入搶險救災中,真正做到「護佑生命 服務社會」!

通訊員:朱豔萍 湯瑞雪

央企保障通訊,黃鶴救援隊開展首期無線電培訓

開私人飛機藍天馳援,6架飛機可供調遣

超燃!酷帥機車!應急騎士

相關焦點

  • 秦嶺戶外救援現狀調查:志願者組隊救援 費用AA制均攤
    陝西秦嶺救援隊隊長、49歲的「黃馬」(黃忠文)倒在了他最喜愛的戶外救援的路上。 視覺中國 圖「黃馬」倒下了,但他的隊友們還在秦嶺戶外救援的道路上堅持著。他們有一個心願,就是有朝一日,人們戶外活動的經驗豐富了,在戶外不再有求助,這些公益的戶外救援隊伍就可以解散了。
  • 【救援力量】是探險者, 也是救援者
    (圖片來源:/宜昌市戶外志願救援協會)宜昌市戶外志願救援協會的前身,是宜昌市洞穴探險協會,溯源於2003年,發起於2007年。協會的發起人叫操建斌,是中國洞穴研究會會員、中法洞穴技術學校教練、宜昌洞穴協會技術總教練。因為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操建斌曾多次成功組織並參與山嶽和洞穴救援。
  • 戶外探險不能總是享受免費救援
    6月20日,兩男一女在尖草坪區甘草茆村附近山區徒步旅行時,由於對山內情況不了解,缺乏戶外徒步經驗被困山林內,於是向山外撥出求助電話。接到報警後,公安、消防和藍天救援隊一行約50人,經過近8個小時艱苦搜救,將3人帶出大山。
  • 先行先試,教研培訓邁出第一步
    2017年9月12日,我國首個「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先行實驗區」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掛牌。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大家對此非常感興趣:首個「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先行實驗區」為什麼選擇理縣,先行實驗區怎樣先行,又如何實驗……本期,我們邀請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的相關同志與理縣的教育工作者們,為我們講述三年多來「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先行實驗區」從醞釀到掛牌,再到穩步發展並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經歷與思考,供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參考、借鑑。
  • 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和救援協會成功登頂崗什卡雪峰
    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和救援協會成功登頂崗什卡雪峰 2020-08-03 11:42:47 來源:德陽市體育局 編輯:龍嘵 2020年7月經過周密籌備,德陽市登山戶外運動和救援協會在取得青海省體育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行政許可後,協會13名隊員於17日前往青海省門源縣,開展崗什卡雪峰攀登活動。
  • 中山坦洲:開展防汛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及水上救援演練
    為提升防汛應急搶險和水上救援能力,切實做好今年防汛應急搶險各項工作。5月8日,中山市坦洲鎮武裝部組織民兵應急分隊開展防汛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及水上救援演練。開訓儀式上,坦洲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黃文波出席並做動員講話。
  • 【貴州安龍】山地救援高手比拼 四川省山地救援總隊拔得頭籌
    此次比賽共有來自國內各地的12支山地救援隊72名隊員通過報名篩選獲得參賽資格,這些隊伍中不乏國內技術領先的山地救援隊,絕大多數隊員都參與過山地救援培訓和實地山地救援操作。——南新聯合救援隊梁春鋒作為一名戶外領隊平時接觸的山地環境比較多,對於我們來說,學習山地救援技能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次比賽以賽代練,給我們提供了與不同地方和國家山地救援隊伍進行交流的平臺,回去之後,我們也會把在這次比賽中所學到的技能和知識通過開展培訓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
  • 泗陽開展消防安全與水上救援知識培訓
    6月2日下午,泗陽縣應急管理局、縣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中心、消防大隊聯合開展一場消防安全知識和水上救援知識培訓。本次安全培訓分為理論講解、現場示範、模擬火情滅火、水上救援演練等多個環節。活動開始,來自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教官對日常生活、辦公室如何正確使用電器設備、火災現場逃生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並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在教官的安全指導和示範下,各園林養護單位的負責人還一一上去模擬參與火災發生時的滅火工作,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
  • 藍天救援隊長的終極夢想:不用再救人
    先是半年考察期,考察隊員是不允許參加救援中的危險項目的,從裝備看護、裝備整理幹起;然後是一年預備期,先培訓後考核。每月不少於2次的專業培訓是必修課,比如急救員資格培訓、繩索技術培訓、無線電培訓、水上救生培訓、野外生存培訓、心理救援培訓等幾十種。這些培訓,最初都靠老隊員口耳相傳,後來請人專門培訓,再到走出去學習、交流。很多情況下,外出學習應急救援技能還需要自掏腰包。
  • 飲可淨:戶外運動的這些應急救援的小技巧你get到了嗎
    無論是上班族久坐想要放鬆一下,還是想帶著家人親近自然、回歸本心,戶外運動作為首選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愛。離開狹小的空間,戶外運動讓我們感受到更廣闊的天地,呼吸清新空氣,重新體會到更自由的滋味。那麼為了降低戶外風險,提高體驗度,熱愛戶外運動或者計劃著出去走一走的你知不知道這些戶外小技巧呢?
  • 市民戶外爬山迷路魯山林場深夜趕赴救援
    大眾網·海報新聞1月29日訊(記者 張雪 通訊員 夏順慶)1月28日晚,淄博市魯山林場值班室接到緊急求救電話,一位戶外運動者聲稱在山林裡迷路。接到電話後市魯山林場場長陳士勇緊急聯繫沂源縣魯山林場領導,最終確定位置在魯山西道溝林區,並安排副場長夏順慶帶領隊伍立即前往救援。
  • 戶外「蜘蛛人」 30米高空除冰救援
    當天,上虞區紅十字戶外救援隊接到求助後,迅速集結人員,攜帶裝備趕赴現場。救援隊成員化身蜘蛛人,為老百姓進行冰塊跌落隱患的消除作業。經察看,讓做好保護的成員進行高空清除冰塊的作業。冰塊威脅一經解除,市民和商戶紛紛為救援隊隊員點讚。
  • 全市消防救援部門高空繩索救援技術培訓班在鳳崗開班
    日前,記者從鳳崗鎮獲悉,10月12日起,全市消防救援部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高空繩索救援技術培訓班,來自各鎮街的專職消防員代表齊聚鳳崗,著力提升適應「全災種、大應急」需要的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專業專業救援技術。
  • 淅川縣開展水上應急救援知識培訓活動
    為提升防汛應急搶險和水上救援能力,6月21日下午,縣應急管理局於縣體育館前,開展水上應急救援知識培訓活動。活動現場邀請到了縣消防救援站的救援官兵以及縣中醫院的急救專家,分別從水上發生險情該如何救援和急救應急知識兩個方面進行了耐心細緻的講解,向廣大市民普及了水上救援的注意事項及措施,並模擬演示了心肺復甦的正確步驟,引來了現場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 區紅十字戶外救援隊升級為省級賑濟救援隊
    今年參與搶險救援19次,參與搶險救援19次,摘除馬蜂窩72起,為曹娥街道下轄13個社區開展消殺工作12天,為30所學校幼兒園進行消殺工作……近日,上虞區紅十字戶外救援隊傳來好消息,升格為浙江省紅十字(紹興)賑濟救援隊、紹興市紅十字應急救援總隊上虞分隊。
  • 北京豐臺藍天救援隊元旦假期進行繩索救援技術培訓
    1月3日,為加強隊員專業知識,提升隊員繩索救援實戰能力,北京豐臺藍天救援隊在北京豐臺大灰廠蓋達組織了繩索救援技術培訓,共有20多名隊員參加培訓。圖為隊員進行一對一救援訓練。  此次繩索救援技術培訓實行「理論教學+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教練主要針對裝備整理、上升下降轉換、配重提拉、懸渡橫空、三維轉運、45度斜拉、可釋放錨點建立以及一對一救援、平臺提拉與下放等救援技術,結合自身實戰救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參訓隊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 給戶外運動拴緊「安全繩」(多稜鏡)
    他們其中一些人此前沒有進行過循序漸進的體能鍛鍊,也沒有參加過戶外運動的技能培訓。比如,有些人穿著普通運動服裝、背著通勤用雙肩包就上山,也沒有配備登山鞋和手杖、護膝等專業用具,可能一次活動就會造成腳踝、膝蓋、腰椎不可逆的損傷。技能方面,生火、結繩索、支帳篷都需要反覆訓練。如果在天氣驟變時,不能用最短時間支起帳篷,會在暴風雪中快速失溫,危及生命。」王威說。
  • 黑河市消防救援支隊與黑河學院共建人才培訓基地
    東北網11月27日訊 為了提升指戰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文化素養,11月25日,市消防救援支隊與黑河學院籤約,共建人才培訓基地。市消防救援支隊與黑河學院《共建人才培訓基地協議書》,明確了人才培訓基地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職責分工和培訓原則。
  • 戶外極限運動緣何守不住安全底線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公開資料顯示,戶外極限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近30 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與傳統體育項目相比,它不僅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強調人們在跨越身心障礙後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時有發生的傷亡事故,讓這類危險係數頗高的極限運動充滿爭議。
  • 不忘初心 安全先行 | 華北事業部五四趣味運動會
    2019年5月5日事業部在太原區進行以「不忘初心、安全先行」為主題的趣味運動團建,進行團隊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安全知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