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救援 培訓先行 武漢市黃鶴應急救援隊
戶外救援 是專門應對戶外意外和突發事故災害的應變處置行為和具體救援行動。因為戶外救援相對而言更具有危險性,因而在戶外救援之前,培訓一定要先行。
12月8日到13日,在湖北建始舉辦的國家職業資格初級山地戶外指導員培訓班上,來自省內20名戶外運動愛好者正在進行正規的培訓。他們將和其他20名通過歷次學習的學員們一起在13號進行嚴格的考試,順利通過者,將可以拿到由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發的證書。
負責本次培訓工作的宋凱,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汽車應用專業。2000年他無意中接觸到戶外運動,開始是興趣愛好,隨著更深的了解和學習,他萌生了把戶外運動當作職業的想法,2003年,他成立了武漢氧氣戶外運動俱樂部,這一度讓他的父母很是失望,認為他放著學的專業不好好做,反而做些不務正業的事。宋凱很拼命,也很努力,他的俱樂部從2008開始,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十佳俱樂部、全國示範俱樂部,這成績讓宋凱在業內名聲大振,也讓他父母慢慢認可了他的選擇。
二十年來,宋凱在戶外運動專業上持續學習,不斷進步,他逐步擔任了武漢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湖北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培訓部部長和裁判委員會主任,在2018年他成為首批拿到中國登山協會頒發的山地戶外運動國家級裁判證書的為數不多者之一,還參與編寫我國第一本山地戶外運動的裁判培訓教材。有著20年戶外運動經驗的宋凱認為,戶外運動是極限運動的一種,對體能有較高要求,而戶外救援除了有體能要求,還要有專業技能,以及一顆為他人服務的心和公益情懷。
談及公益,宋凱在2020年初,和很多志願者一樣也參與了抗疫活動,用戶外人特有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做著貢獻。2月初,武漢下了一場大雪,剛從遼寧調配過來的醫療組服裝不夠,武漢雷神山醫院需要緊急採購1500套衝鋒衣。需求比較大,而且當時武漢又交通封閉,這批物資成了難題。負責採購的人員聯繫到了宋凱,聽到這個消息,宋凱立刻多方聯絡渠道,經過不懈努力,他最終聯繫到了探路者,及時將這1500套衝鋒衣從北京通過綠色通道運輸到武漢雷神山醫院。
當宋凱通過央視、學習強國、新華網、荊楚網和武漢廣電等媒體了解到武漢抗疫公益志願者聯盟的公益故事後,他便一直關心和關注著公益聯盟,通過好朋友張群的引薦,他加入了由公益聯盟的骨幹成員經重組後發起成立的武漢市黃鶴應急救援隊(籌)。10月30日,在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召開的社會應急力量建設試點工作協調會上,黃鶴救援和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雲豹突擊隊、藍天救援隊等,正式加入我市應急救援隊伍。目前,黃鶴救援現已建立應急救援分隊、通訊保障分隊,空中救援分隊、機車快反分隊、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和長江疏浚應急分隊6支分隊,宋凱任戶外繩索搜救分隊的隊長。
身為隊長,宋凱對戶外繩索搜救分隊有著自己清晰而明確的想法。作為具備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和頒證的機構,他在湖北省內有持有中國登山協會發證的學員40人左右,持有山地戶外指導員證書的達300百多人,一定要從中挑選政治素質好,熱心公益,有技能又有體能的成為隊員。通過自願報名、考核和調查,30名隊員成為了首批正式隊員。
山地戶外運動作為相對新型的專業運動,是在近幾年才逐步規範培訓和考核,其中,分隊有7名正式隊員在2016年就已經取得證書,但這次也來參加換證考試。在宋凱看來,規範是好事,這說明國家正在重視。當然,和很多實踐性技能一樣,戶外救援的培訓是基礎,教的是方法和思路,真正要掌握戶外救援,在技能方面,除了培訓,還需要經驗的積累,這需要的是時間和用心的鑽研。
宋凱希望分隊的隊員們做到定期培訓和定期體能檢測,也能保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他將積極創造和國內外同行交流學習的機會。未來,他希望通過遍及全省各地的學員們,將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在省內各地建立分支機構,形成聯動機制。這樣,當遇到戶外的急危險情,黃鶴救援能第一時間調集力量,戶外繩索搜救分隊可在當地及時響應,及時投入搶險救災中,真正做到「護佑生命 服務社會」!
通訊員:朱豔萍 湯瑞雪
央企保障通訊,黃鶴救援隊開展首期無線電培訓
開私人飛機藍天馳援,6架飛機可供調遣
超燃!酷帥機車!應急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