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獻血超200次!有什麼理由不為他們點讚?

2020-12-23 九江新聞網

「一個人獻血100次,不如讓100個人去獻血一次」

林毅是婦幼保健院的一名醫生,是血站的鐵桿粉絲,同時他還是一名志願者,從2005年到今,林毅累計參加無償獻血217次,獻血總量達到104200毫升,是一名實打實的固定獻血者。林毅還加入了志願者協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無償獻血志願者,在周末的空餘時間裡,他都會報名參加獻血點上的志願服務,指導獻血者進行網上填表等。他還帶動身邊的朋友一起來獻血,他說「一個人獻血100次,不如讓100個人去獻血一次」。多年來他已經帶動了七八個同事參與無償獻血,他的行動已經慢慢影響了身邊的人。

「作為黨員要有帶頭作用」

龐剛,石化公司的一名職工,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從1999年開始到今,龐剛參加無償獻血218次,獻血總量達到105400毫升,龐剛用自己的行動託起一個又一個病患救治的希望,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要有帶頭作用。」龐剛不僅僅獻血奉獻愛心,他還把愛撒在了各個地方。2019年,龐剛被授予「九江市道德模範」和「九江好人」的榮譽稱號,這才是作為黨員的模範,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除了上面兩個人,還有三位很低調的獻血者,王建國,獻血220次,獻血總量86600毫升;何昕亮,獻血211次,獻血總量58200毫升;梅穎,獻血220次,獻血總量93300毫升。他們說,獻血是他們應該做的事,能救更多的人就可以。

為他們點讚!(九江市中心血站供稿)

相關焦點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最終打動她受訪的緣由,是她想到「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宣傳就宣傳吧」。11月15日,潘迎春完成了第200次獻血。截止到這天,她共獻血達84900毫升。實際上,在她看來,這僅是16年獻血生涯裡平凡的一天。潘迎春和無償獻血的緣分始於2004年。
  • 一家人的獻血堅持:22年,663次
    16日下午,楊予軍裹著厚棉衣走進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進行第285次無償獻血。圖為楊予軍第285次無償獻血。 李超慶 攝年近六十歲的楊予軍,是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老熟人,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他「楊老師」。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獲悉此消息的楊予軍和妻子楊建霞商量參與無償獻血。
  • 點讚!這些個人和集體獲國家榮譽稱號
    點讚!姚望家庭合影書香四溢,芳馨鄰裡。他們將家裡藏書對外開放,大家走進姚家書屋享受閱讀之美。他們還積極倡導身邊的人捐書、贈書,組織開展「情暖童心」公益捐書活動,陸續為貧困地區的小朋友捐贈了優質圖書達1000餘冊。他們一家詩書繼世,忠孝傳家。生活中,姚望陳怡相濡以沫,他們身體力行地改變「隔門隔牆如隔山」的城市鄰裡關係,所在樓宇被評為小區優秀樓宇。小兒子在爸媽的耳濡目染之下,也積極主動分擔家務、照顧老人。
  • 武大教授回應16年獻血200次:不要拔高個人,沒有多麼偉大
    課程結束,潘迎春放起無償獻血知識PPT,展示自己的部分獻血證。這並非是她第一次向同學們科普無償獻血知識,她說:「無論種子是不是會開花結果,但起碼曾經撒下。」「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沒有多麼偉大,更談不上是英雄」,潘迎春傾向於將獻血視為「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生活習慣」。最終打動她受訪的緣由,是她想到「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宣傳就宣傳吧」。
  • 通訊:大學生李冀44次「助人律己」的無償獻血
    李冀向記者介紹,這44次無償獻血,包含了獻全血2次,共700毫升;獻單採血小板42次,共80個治療量。將1個治療量單採血小板按照200毫升計算,眼前這位男生目前總共累計獻血16700毫升。大學生李冀44次「助人律己」的無償獻血。 嚴易夢 攝  「獻血不但幫助了生命垂危的病人,還讓自己更加自律、健康了。」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獻血記錄顯示,迄今為止,楊澤予累計捐獻全血9次3200毫升,機採血小板291次574個治療量。相當於獻出了18.9萬毫升鮮血。以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約為5000毫升計算,他周身的血液相當於換了約38遍。在楊澤予一旁,還有一對結伴而來的夫妻捐獻成分血,經詢問得知,他們二人也已經是分別獻血百次以上的愛心人士。「堅持久了,獻血就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 番禺這位獻血英雄入選「廣東好人」,一起「為他點讚」!
    番禺區這位好人入選其中他大愛無疆,堅持獻血十七載用實際行動,宣揚大愛精神歡迎各位街坊為他投上一票!馮日初是番禺區中心血站長期固定獻血者,從2003年開始獻血至今,長達17年,截至2020年1月5日他共獻血217次,統計獻血量達128300毫升!
  • 116次「為愛舉手」 河南能源「獻血達人」孫振軍21年無償獻血5.86...
    說起第一次獻血的經歷,孫振軍回憶說,1999年春天,他偶然從一本雜誌上讀到一篇有關無償獻血的文章。文中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就能挽救他人不可重來的生命。這句話給他帶來了很大觸動,能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奉獻煤礦工人的點滴愛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孫振軍瞞著家人定時到鶴壁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從此他便走上了無償獻血之路。
  • 王文濤書記為「600市民跑步獻血救產婦」點讚:濟南市民棒棒噠!
    「崇德向善是人之天性,人人都是『燃燈者』……」8月6日,濟南時報A17版刊發《大家怎麼都在朋友圈「跑步」,原來是去獻AB型血救產婦》一文,報導了600餘市民為搶救產婦「跑步獻血」。這條正能量滿滿的消息,在濟南時報及濟南時報官方微信和客戶端「時時」上刊發後,迅即傳遍濟南,在網上網下掀起極大反響。這則消息也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 男子第100次獻血為自己慶生:有意義的慶生方式,很贊!
    10月26日,浙江湖州市中心血站愛心獻血屋走進了一名特殊的獻血者。工作人員在為他例行填表體檢的時候,意外發現當天正好是他的37歲生日,同時這也是他第100次獻血。根據電腦統計顯示,呂柯至今已經獻了92次成分血,7次是全血,血量達到4萬毫升,這相當於把一個人的血量換過6至7遍。
  • 鄭州獻血第一人! 22年累計獻血近19萬毫升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工作人員拿到表格主動打起招呼,「今兒個可得紀念一下,第300次獻血,您可是咱鄭州第一人!」楊澤予猶記得第一次獻血是在1998年10月2日,頭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施行。「當時在綠城廣場看到宣傳車,也沒想那麼多就獻了200毫升。」從此,他踏上無償獻血之路。
  • 為女兒獻血119次2萬多毫升!如今他終於如釋重負...
    4月28上午10點,在昆明市兒童醫院血液科住院病床上,11歲的林寧正打著點滴,這是她6年來第200次住進該醫院,也是多年來她最開心、狀態最好的一天。因為,她做完Flu+Cy+ATG外周血幹細胞半相合+臍帶血的移植術後,恢復得不錯,可以下地走路了。她的父親林紹康默默地站在病床前,看著一直跟記者說話的女兒,臉上寫滿欣慰。
  • 十年獻血百次?是「開掛」了麼
    十年獻血百次?部分小夥伴不禁要問:「不是幾個月才能獻一次血,獻血百次騙人的吧?是不是『開掛』?」 今天, 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關於獻血間隔期的那點事兒——
  • 冬至這天他第100次無償獻血
    從2002年他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至今,18年來他累計無償獻血100次(其中在湛江93次,在浙江7次),獻血量超2萬毫升,約等於5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    18年無償獻血100次    陳學修是溫州人,是位吃苦耐勞的浙商。2002年12月4日,他經過位於霞山區的人大大樓附近,見一輛獻血車停在那裡。那時,他對無償獻血並不了解,聽護士介紹獻血的相關知識,他就記住了兩個信息:一是獻血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刺激骨髓功能造血;二是湛江缺血嚴重,獻血的人不多,血庫告急。
  • 亦城青年上榜2020北京青年榜樣,快來為他們點讚
    亦城青年上榜2020北京青年榜樣,快來為他們點讚 2020-11-19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德裡急需獻血,3種血型儲備緊缺,西班牙四大區死亡數超第一波疫情
    馬德裡急需獻血 3種血型儲備位於臨界狀態 20分鐘消息(編譯易安)日前馬德裡大區發出警報,A-, O-和B-3種血型已經接近臨界狀態,其中A-血型「嚴重赤字」,急需200次個人捐贈。
  • 60歲生日完成第34次獻血 「熱血女團」領頭人用最後一次獻血紀念...
    在眾多武漢及外地獻血者心中,陳涵薇及她帶領的「熱血女團」是吸引他們長期獻血的原因之一。「熱血女團」領頭人用獻血紀念「退役」陳涵薇在血液中心工作已有37年。9月11日,是她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也是她60歲的生日。早上7點,她來到科裡,開始整理採血設備,為當日工作做準備。
  • 海南平均每天需500人獻血!關於無償獻血,你了解多少?
    >每天至少需要500人的愛心奉獻才能滿足基本臨床用血需求血液供需嚴重不平衡亟需更多愛心人士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海南志願者參與「我為戰『疫』獻熱血」活動。「患者20年前第一次心臟手術就是我做的,今年他44歲了,再來找我時,人已經出現了氣短、腹脹等症狀,檢查發現心臟比正常人心臟大了幾倍。」符洪犢說,如果不及時做手術,患者會失去生命。像這樣「救命」的手術,符洪犢所在科室一年要做200臺左右。所有手術都必須在充足的血液保障下才能開展。「血液供應不足時,手術只能延期。但病情瞬息萬變,拖延手術可能就意味著增加生命危險。」
  • 21年221次無償獻血,他甘做生命長河的「救生員」
    在21年裡,他先後獻血共計221次,平均每年獻血超過10次,獻血總量累計87200ml,相當於21個50公斤成年人身體的血液總量,成為廣州市獻血最多的志願者之一。累計參與無償獻血221次,年均獻血超過10次吳言東的家中放滿了許許多多的「驕傲」:21年來他參加獻血和志願服務所獲得的獎盃和紀念品。從廣州亞運吉祥物公仔到工藝品筆筒,應有盡有。
  • 義務獻血60次!市場監管「硬核」黨員
    圖片文字:義務獻血,堅守初心。2020年6月5日下午3:00,現年51周歲的宋建軍同志,準時來到位於醫院附近的愛心獻血屋進行了連續22年「零中斷」的第60次義務獻血。「現在是疫情期間,我要儘自己所能為抗疫增加血液儲備」,距離上一次才剛剛出獻血恢復期的宋建軍說。圖為宋建軍獻血現場。莒縣有位「硬核」黨員——宋建軍:22年義務獻血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