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芝堂參桂鹿茸丸的藥用歷史橫跨了清朝、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是九芝堂「資歷」最老的一個藥品。它從悠遠的清朝漫步而來,帶一蓑煙雨,一抔星河,折射著九芝堂三百多年的風雨興盛。
早在清代,勞九芝堂是最早開始生產參桂鹿茸丸的藥鋪。清代勞九芝堂藥店有一本丸散目錄,按類分為11門,該目錄民國庚申年(1920)重刊,其中在滋補門就收錄了補腎填精藥參桂鹿茸丸。雖然它是勞九芝堂生產時間最久的藥品,但勞九芝堂當時賣得最多的是平安散、十寶丹、壯陽種子丸這些藥品。參桂鹿茸丸因為用到了大量的名貴藥材如人參、鹿茸、阿膠、西紅花等,所以價格高,最初的銷量並不好。
當勞九芝堂藥鋪的品牌開拓者,勞克敬先生為了壯大勞九芝堂藥鋪而選擇戰略主品時,他分析現狀:清朝的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男丁們大多要長期做農活,需要強壯的體魄和強盛的體力。這個時候,參桂鹿茸丸一下子闖入了他的腦海:「最是強精神、壯體力者,參桂鹿茸丸也。」
此後,勞克敬先生定製了一系列圍繞參桂鹿茸丸等戰略主品的營銷策略。他開創了「定期特價,扶植商販,加強宣傳」的銷售方針,標榜「恤苦濟貧,優益同業」,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半價銷售附桂紫金膏,以吸引眾多的外地商販和顧客,營業額往往十倍於平日。同時,加強宣傳攻勢,推介本店的名牌產品,將參桂鹿茸丸等主品印刷成廣告,在市場廣為散發。他認為參桂鹿茸丸起初銷量不高,是因為人們對其妙處不善了解。果不其然,參桂鹿茸丸藥材精貴,質量紮實,一度形成了爆賣之勢,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它成為了勞九芝堂的「金字招牌」,出了名的「藥價高,藥效好」。
而參桂鹿茸丸之所以能歷經三朝不倒,穩坐「招牌名藥」寶座,除了配伍精妙,還因為勞克敬先生定下的兩條「鐵規」:1、肉桂必須用中越邊境或北越產的,因為此地出產的肉桂油潤光澤,富含揮髮油等有效成分,被稱為上桂,比普通貨要好兩倍。2、鹿茸必須選取細茸、鋸茸,因其胺基酸、多肽等成分含量更高,補益精血的效果更佳。所以,每逢生產參桂鹿茸丸時,當值的掌柜總要將養得膘肥體壯的梅花鹿拴在店門外展示一二天,然後敲鑼打鼓當眾將鹿茸割下,以示貨真價實。勞克敬先生之愛惜勞九芝堂名譽者,為之計深也,參桂鹿茸丸的質量必須要擔得起「金字招牌」這四個字。這些經營方法,在九芝堂的後輩繼承者手中長期沿用,使得參桂鹿茸丸的名聲越來越響,藥鋪的規模也日益壯大。
到了民國,尤其是1930年,參桂鹿茸丸的口碑和銷售都達到了一個高峰,勞九芝堂年營業額高達18萬銀元。在勞九芝堂的帶動下,長沙部分藥店看到有利可圖,也紛紛開始生產參桂鹿茸丸。看到長沙市場上各種參桂鹿茸丸一湧而上,主營品種受到競品衝擊,勞九芝堂時任經理人勞昆僧先生馬上調整經營策略,又推出加料參桂鹿茸丸。針對一般消費者又推出散裝加料參桂鹿茸丸和散裝參桂鹿茸丸。始終保持著市場的最大份額,成了長沙市和湖南省名符其實的藥(丸)王。
然而,1938年的一場「文夕大火」,把勞九芝堂整整一庫房的鹿茸都燒掉了,短時間內再難以大規模生產參桂鹿茸丸,導致其斷銷。
到了1943年,勞九芝堂在黃興路上開設了臨時營業處,開始恢復銷售一些常備藥以及參桂鹿茸丸、大活絡丸等最受歡迎的藥品。既是為民解憂,又為祖宗基業、老字號招牌不倒,以這種方式支撐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1956年公私合營時,以「勞九芝堂」藥鋪為主,合併了多家藥店,正式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廠」。從此,勞九芝堂藥鋪告別了漫長的風雨飄搖歷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同時,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組建的衛生部門在中藥領域多以九芝堂的配方或製作工藝為標準,其中就包括了參桂鹿茸丸。
《長沙市中藥固有成方統一配本》選用九芝堂參桂鹿茸丸配方標準
▼
現如今,體力活不再是主要的社會工作。但隨著工作量、工作壓力的增加,人們的精神體力在減退,女性婦科問題、男性生殖問題越來越多。參桂鹿茸丸肝腎同補,填精養血。不但能調理精神,增強體力,改善睡眠,還能調理女性月經帶下。對男性精索靜脈曲張、男性更年期症候群等疾病都有改善作用,適合大多數男性的健康調理。參桂鹿茸丸在新的時代,又迎來了新的角色。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回首九芝堂三百多年歷史,裹挾著一代名藥參桂鹿茸丸的興衰起伏,一度輝煌,幾多坎坷,憑其療效確切、質量紮實而流傳至今。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參桂鹿茸丸,亦如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