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漢能李河君的一次擦肩而過

2020-12-14 深圳跋涉者

身價高達1600億的首富,旗下核心企業在港股市值高達3000億,不過一切都是曾經。

6月18日在阿里平臺起拍價2億多一點,加價幅度100萬,卻賣不動。深陷債務泥潭,鴻雁墜處,一地鳥毛!

這就是李河君與他的漢能光伏。

我和李河君差一點有些交集,那是去年初,一個青島的獵頭小姐把我推薦給漢能,職位是廣東省區經理。

沒過多久,漢能集團一個人力資源的主管和我視頻了,表態很滿意,作戰經驗豐富,視野開闊。告訴我接下來是副總,若通過就是坐飛機來北京,面見集團大人物李河君。

MMM,對我這小人物來說,見首富,哪怕是曾經的,我的老心肝也忍不住砰砰直跳,按都按不住。我又是準備方案,又是觀摩李河君演講視頻,被他的宏大構想激飛了,那時讓我不要薪水的追隨也願意,人一輩子有幾次機會幹一票揚名千古的大事業呢?

等著那巍峨遠方的召見。

後來,獵頭告訴我不合適,那人力資源官也設限了微信;再後來,一切歸於寂靜。

相關焦點

  • 「漢能系」又一家公司被破產重整,李河君從首富到「首負」
    2015年5月20日,因被質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涉嫌操作股價被香港證監會調查,當天漢能薄膜發電股價暴跌47%。隨後便開始長達四年的停牌之路,漢能薄膜發電面臨2019年7月底「摘牌大限」,為了避免摘牌的尷尬和風險,其不得不以私有化回A股的理由主動申請退市,6月11日,漢能薄膜發電正式從港交所退市。
  • 漢能陷「至暗時刻」:四個月內70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李河君還能找到...
    潮水已經淹沒了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漢能集團)的船,如何自救,已經成為了漢能集團眼前最大的問題。漢能的第二次信任危機 能挺住嗎?同月,漢能集團創始人李河君發布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因集團在資金方面遇到一些問題,出現了薪資緩發、社保緩交等現象,給員工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李河君承諾,接下來,漢能將主要做好以下幾件事:首先,降成本;其次,優化結構;第三,凝聚核心。
  • 李河君陷「至暗時刻」!河源法院查封漢能大巴,將啟動拍賣程序支付...
    來源: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 漢能陷「至暗時刻」 漢能創始人李河君是個風雲人物,曾經問鼎中國首富桂冠。 1967年8月,李河君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1988年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 漢能欠薪1.66億元,李河君從首富到「首負」,多項資產遭拍賣或查封
    7月2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向社會公布2020年第二批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公告》,其中,包括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漢能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漢能系公司被列在案,緣由均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
  • 風波升級:漢能系接受法院破產審查,李河君尋求接盤俠失敗?
    2017年漢能移動成為漢能光伏業務的主體公司。成立後不久,漢能移動承接了曾在港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近50%股權,後成為漢能薄膜控股股東。漢能集團是一家生產清潔能源的公司,最初主要從事水電站開發,自2009年開始,漢能集團正式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近年來,漢能的光伏產業受到重創,這讓現金流本來就不太好的漢能薄膜陷入危機。
  • 「故事大王」李河君
    來源:中新經緯「水電大王」「中國首富」「能源大王」……這些都是外界給漢能創始人、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貼上的標籤。而在這些標籤的背後,正是李河君多年商業生涯中所經歷和講述的故事。但是如今,李河君「要讓萬物發電」的故事正在面臨危機。
  • 身價暴跌1550億,員工拉幅討薪,前首富李河君能挺過這一劫嗎?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李河君所執掌的漢能集團已經第70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而被列為被執行人的背後,是漢能集團危機的真實寫照。截止到現在,漢能集團仍深陷泥潭,而前首富李河君沒能拿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不僅如此,從2019年5月起,漢能集團還爆出了各種欠薪事件。
  • 漢能私有化或將引發資本市場蝴蝶效應
    一、「另類」私有化  2019年5月18日,漢能在北京總部舉辦了一場特別股東大會。這家成立30年,建造過全球最大水電站、掌握全球領先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的公司,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新階段。  這場股東會將決定,漢能薄膜發電將從四年的資本桎梏中解放繼續創造一個宏偉的「萬物發電」帝國,還是會與回A最快的列車擦身而過,等待更多的不確定性?  首先,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2015年——李河君和漢能命運的分割線。  2月,《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李河君以1600億元資產力壓王健林、馬雲,蟬聯首富之位。
  • 從水電傳奇到萬億市場 漢能李河君這六年到底做對了什麼?
    該電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自行建設的最大的私營水電站,其裝機規模比中國葛洲壩水電站大10%,比當年象徵美國實力的美國胡佛大壩大30%; 第二個傳奇,2010年領導漢能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產業轉型和戰略升級。
  • 幕後推手解密漢能神話起點:發家「三步走」
    陳石分析道,而地理層面而言,除因漢能於雲南金安橋水電開發的原因而瞄準昭通外,選址太過偏遠的呼倫貝爾,則是難以理解之舉。 「當時徐婷本意是通過此向我展示漢能在煤化工領域的決心」,陳石說道,「沒想到被我潑了盆冷水」。 而這,反而贏得了徐婷的信任。4月11日,陳石以助理研究員身份,進入漢能集團核心機構、可與李河君「直接對話」的智囊團隊——戰略管理部。
  • 曾經千億身家,如今被員工追著討薪,「前中國首富」李河君經歷了什麼?
    要說首富,創業成功資產過億過百億的富豪,還真是有著很多。但是物以稀為貴,中國首富亦是這個道理。對於很多富豪來說,難的不是成為地方首富,難的是成為中國首富。而在我國富豪當中有這樣一個人十分特殊,他兩次成為中國首富,如今卻十分落寞,昔日和如今的生活可謂是天差地別。
  • 破產、欠薪、遭查封、誠信危機……漢能還有「翻盤」籌碼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6日,胡潤發布了2020年全球富豪榜,漢能集團李河君榜上以名,並以44億美元折合300億元人民幣財富在總榜上排名490,處於一個中等的位置。在太陽能發電領域,李河君排名更高,僅次於通威集團劉漢元的48億美元,排名第二,排位遠高於保利協鑫朱共山、隆基股份李振國、正泰集團南存輝等光伏界大佬,儼然仍是太陽能發電領域的領軍人物。外表風光,事實卻不盡如人意,近年來的漢能可謂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
  • 漢能助力波音實現逆天無人機
    「奧德修斯」正是運用了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並且這項技術來自中國的漢能。極光首席技術官和無人駕駛飛機系統副總裁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說,把太陽能電池集成到飛機的結構中,提供了相對較高的功率重量比。飛機在機翼表面、尾翼邊緣和垂直尾翼都覆蓋了太陽能電池。漢能阿爾塔提供的砷化鎵柔性電池陣列與複合表面板進行了整體固化以減輕重量,提高耐久性。
  • 光伏曾出2位中國首富1位江西首富,李河君施正榮彭小峰,都墜落了
    當然,馬雲和俞敏洪很熟悉,都是中國企業界的大佬級人物,有互相調侃的成分,如今馬雲已經退休,俞敏洪也宣布將退休。確實,有的行業曾經是風口,短時創造過不可比擬的奇蹟,但風停了,當年飛在天上的豬,吧唧一聲摔在了地上,比如前幾年的共享單車。還有一個行業,創造的奇蹟更多,結局更加慘,光伏行業。
  • 光伏曾出2位中國首富1位江西首富 李河君施正榮彭小峰都墜落了
    1、漢能李河君2015年,是李河君最高光的一年。這一年,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胡潤富豪榜和《新財富》富豪榜上,李河君都被評為中國首富,財富分別是330億美元、1600億人民幣和1655億人民幣。之前一年,他還被《新財富》評為中國首富。當時的李河君可以說風光無倆。
  • 很多人,一輩子只能遇見一次,擦肩而過就是杳然一生
    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陪你到最後,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陪你一程,很多人來你生命,一輩子也只有見一次的機會。很多人在突然離開之後,你才會真的知道,那個人這一輩子都見不到了。書上說:「沒有人告訴過我,很多人一輩子,只能遇見一次,擦肩而過之後,就是杳然一生。」人生沒有那麼多永遠,時間在流逝,你生命中注定的那些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在慢慢的消散。
  • 河源最有錢的富翁都在這裡,李河君、古耀明等名列其中
    廣東河源,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只是一個非常普通不過的小城市而已,但其實這裡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有很多人盡皆知的富翁都從這裡起家,不少人也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河源最有錢的富翁,其中包含李河君、林立、古耀明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