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牡丹處處有勝絕是河州
臨夏市三十裡牡丹文化長廊
紫斑牡丹
粉冠牡丹(本文圖片由臨夏市委宣傳部提供)
通訊員 馬琳
提起牡丹,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句詩,寥寥14字就讓牡丹的國色天香躍然紙上。但對臨夏人來說,在這個藍天與流雲陪襯的季節裡,在聽到牡丹這個自帶雍容的名字時,就會不由得哼起一句花兒:「登上高山望平川,平川裡開滿牡丹,紅牡丹紅著破裡,白牡丹白著耀人裡」……
臨夏自古就有「牡丹之鄉」和「花城小洛陽」之美譽。臨夏牡丹品種繁多。有河州粉、姚黃、魏紫、雪花梨、佛頭青、硃砂紅、花二喬、綠蝴蝶、瑪瑙盤、玉壺冰心、金花狀元等180餘種。「牡丹處處有,勝絕是河州」,清代詩人吳鎮的這句詩,為臨夏牡丹做了最好的代言。
臨夏牡丹,當屬河州紫斑牡丹最為出名。
河州紫斑牡丹,因花瓣基部有紅、紫、黑色的放射斑而得名,是臨夏特有的牡丹品種,曾獲中國第三屆花卉博覽會銅獎,名冠全國。河州紫斑牡丹在臨夏大地繁衍生息,就像化石一樣記載著河州人栽種牡丹的悠久歷史,傳遞著人們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體現了迷人的河州神韻,是河州人精神生活的一個載體。
河州人鍾愛牡丹,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牡丹。走進河州人家,不管貧富,不拘大小,河州人家的庭院中總能看到牡丹的身姿,或一株、兩株,或滿園皆是。花開時節,不論城中街巷,還是村落民居,空氣中總瀰漫著牡丹花的迷人芳香,那迷人的香味匯成一股噴香醉人的浪潮,直撲鼻而來,濃濃淡淡,時斷時續,一浪接一浪地衝擊著人們的嗅覺,令人心曠神怡。
河州人豪爽好客,自古就有聞香推門而入賞牡丹的習俗。當你因花香而情不自禁推門而入時,就會受到臉上堆著和牡丹花一樣燦爛笑容的主人迎接。幾句寒暄過後,如果你和主人投緣,便可以一起賞牡丹,品香茗,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每年四五月,在河州城鄉庭院,各色牡丹競相開放,美不勝收。單瓣的牡丹寬大平展如蝴蝶,重瓣的牡丹擁擠稠密如繡球。她們或類皇冠,或似閣樓,有的嫋娜而綻,有的含苞待放,枝丫有高有矮,直斜聚散,或憨臥叢中,或傲然挺立。微風過處,枝曳花顫,雍容華貴。人們齊集相約、互邀觀賞、走街串村、浪山遊園,品評觀賞著花韻獨具、國色天香的牡丹,流連於花海之間,徜徉於芳香之中,或寫生花間,或留影紀念。尤其牡丹好家,在此飛紅滴翠、清香氤氳之際,開牡丹宴,品牡丹茶,用各種方式慶牡丹之盛。用鮮嫩清香的牡丹花瓣烹調的「牡丹羹」「牡丹菜」,一道道端上桌,箸未動而幽香撲鼻。若雅興未盡,就會舉杯飛觴,唱「牡丹」抒雅懷。
每年5月,臨夏市都要舉辦牡丹文化節。「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節會期間,看花人摩肩接踵,賞花品花,拍照留影,流連忘返,一派花的海洋,真可謂花在景中開,人在景中遊,不管怎麼看,濃妝淡抹總相宜。
這裡,有賞不完的人間芳菲,有道不盡的暗香盈袖,有看不完的花開姿態。好客的臨夏兒女,把對牡丹的熱愛,化為大美臨夏對客人的盛情邀約:夏日五月,請來臨夏「浪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