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我從河北的燕山大學畢業,當時學的是工廠管理方面的專業,大學的課程我基本沒上,覺得沒什麼用,於是到學校外面找培訓機構學習計算機和會計方面一些比較實用的知識。大學期間,通過了國家一級二級三級的技術考試。
從畢業開始我就沒有想過一直上班,我想一個公司的核心,無非就是技術和銷售。以後想自己出來做就從這2塊入手。
畢業後我也沒有從事之前學的專業,當時智慧型手機剛起步,3G牌照也剛頒布下來。我去北京找了一個智慧型手機軟體開發的學校學習了半年,開始我的軟體生涯。
那時候,諾基亞手機Symbian平臺還是主流平臺。畢業後我到了福建的一家上市公司開始做手機軟體開發。做了半年左右,感覺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一個搬磚的。沒有自己的思想,公司設計什麼我們就實現什麼功能。
和我當初想的做技術不一樣,後來我想除非我能做到某個技術的權威,而且有商用價值,這樣我才能獨立出來做自己的公司,但是當時的情況我顯然是行不通的,於是我放棄了技術,直接辭職不幹了。
回老家休息了2個月後,又跑到上海去找銷售方面的工作。我想了下自己對軟體方面比較熟悉,於是就開始找軟體方面的銷售工作。
第一家公司找的是一個國企背景的軟體公司,主要是給政府賣軟體,進去了什麼都學不到,還沒人管我。自己到處跑客戶,因為面對的客戶都是大客戶,每個單位都有很多部門要去跑,當時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公司也沒人帶我跑,就這樣做了不到一年,我離職了。
換了一家公司,也是一個行業的,工資不到以前公司的三分之一, 當時很苦逼,工資很低,壓力也大,但是能學到很多銷售方面的知識,學會了之後就跳槽了。有了一定的銷售經驗後。我到上海可以進各種大型的軟體公司,就這樣陸陸續續的做了3年銷售。
本來跟著一位副總好好的,副總也比較看好我,可是當時公司黨派之爭,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一直公司裡面鬧,後面副總被擠走了。我們這個團隊也被慢慢的擠到邊緣地帶。到了年底我就直接回湖北了,準備到武漢買房,成家。
在上海的那幾年,我有個親戚經常找我補單,當時做電商一個月可以賣20多萬,我也留了一個心。我當時剛好有個親戚是湖北省的某知名總代理,而且也有湖北省最大的工廠。之前一直找我幫他一起做這個行業。我因為剛畢業,想出去闖闖就拒絕了。現在剛好回來,我想和他談給他們做線上的事。
到了春節,親戚問我回來準備做什麼,我說還沒想好,準備到武漢找工作。當時親戚給我介紹了幾個項目,一個是小額貸款公司,然後一個是這個電商項目。
小額貸款公司了,需要經常陪客戶吃喝玩,我不吸菸不喝酒,這顯然不適合我。就選擇了第二個項目,做電商,正好和我想的一樣。親戚說2年給我30萬,每年15萬,他給我供貨賺廠家的錢,我負責線上的銷售自負盈虧。結果第一年看我賺到錢了,第二年15萬就不給我了。之前他們自己的人做了2年,基本沒做起來。
那時候是14年,我接手這一塊,第一年就申請了一個天貓。找了武漢的一家代運營公司,做了3個月店鋪半死不活。後面我又換了一家北京的代運營公司,做了幾個月還是半死不活。做了半年,虧本10萬元左右。當時比較灰心,也不知道接下去該怎麼做。
後來北京的一個朋友,說要補單,我想反正也是半死不活的,還不如死馬當活馬醫。於是就開始了我的補單生涯。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盈利,之前虧的錢很快就賺回來了。
當時這個行業我主要賣零售,後面看到線下的同事有些定製的單子也在接,我到網上搜了下,發現這個行業還不錯,是屬於小而美的。後面逐步調整為只做廣告定製。接下來1年,又申請了一家天貓。
17年又買了2家天貓,一起四家天貓在做,一年幾千萬的銷售額。現在我的團隊和工廠都在一個四線城市。在當地做的有一定知名度,很多本地電商企業都過來交流。
如今已經5年多過去了,我也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我也還想發展,在這個四線城市,請人都很難,工廠資源也只有親戚一家,給我的價格也比較高,我們這裡的物流成本也高。
這幾年一直都只是幾千萬規模,沒怎麼長進。和親戚談讓廠裡單獨拉一條生產線出來一起做電商,共同進退,親戚沒有答應。如今電商要求越來越高,電商做的好的最終都會走向資本,前店後廠模式,於是我賣了2家親戚品牌的天貓給親戚。我自己做後面買的2家天貓店。
今年年初,我去杭州找了一個專門給國際品牌做代運營的公司上班,學習了四個月。對專業的運營的團隊大家和系統的電商流程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準備明年到杭州設運營中心,義烏設倉儲中心。後面把公司供應鏈逐漸往產業鏈轉移,公司團隊逐漸往電商圈轉移。整合一些工廠,一些有想法的人一起來做這個行業,只有這樣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