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傻傻 編輯/淑為 圖片/網絡
父母年歲越大,越想為孩子做點事,哪怕點點滴滴,證明他們還有愛孩子的能力。
對於父母的付出,要睜大眼睛,看得清楚,樂於接受,那也是對父母的愛。
每次回老家前,父母都總是提前問,需要啥?愛吃啥?棉鞋給準備好,花生給你留了一袋子,鵝蛋存了十幾個啦,韭菜花子給你醃好啦……,我有時覺得囉嗦,總是一句話打發:「超市裡啥都有,啥都不缺,不是原來孬年景的時候啦!」父母總是欲言又止,不再接話。每次返程的時候,車後備箱都是被塞得滿滿的。那分明是父母滿滿的愛呀,他們能給你的也許只有這些,需不需要都收著吧。
看看現在的自己,對孩子也不是一樣嗎?冷嗎?渴嗎?熱嗎?餓嗎?囉囉嗦嗦的問個沒完,孩子可能覺得不耐煩,那分明是把孩子時刻放心上啊!
有件事一直讓我後悔,那時的自己簡直就是零智商,想想都難受:
有次回到父母家,想儘儘孝心,自己做頓飯給他們吃,父母可能怕我累著,讓我旁邊打下手,我當時賭氣,索性跑到堂屋裡吹空調去……,當父母把做好的菜熱氣騰騰得端到桌子上的時候,我還是不動彈。父母讓我吃的時候,我將就著吃一點,故意嫌好道歹,說這個不好吃,那個太鹹,還沒我做得好吃呢!父母神色凝重,默不作聲,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似的……,我知道那頓飯都沒有吃好,那時的自己太無知啦。
從書上看到一個故事後,讓我明白了好多:說是一個老母親辛辛苦苦把孩子帶大,孩子長大了很有出息,在外面做了老闆,母親在老家一個人過活,突然生了重病,要孩子回來探望。孩子是回來了,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像個非洲難民,母親先是一驚,孩子解釋說公司破產了,需要從零開始,母親掙扎著坐起來,撫摸孩子的臉,滿是愛意,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儘快好起來,幫兒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不料,母親真的好起來了。當然,一段時間後揭秘,孩子並沒有破產,他只是想給母親戰勝病痛的力量。
父母真的老了,不光是給予愛,還要學會接受愛,把自己適當縮小點,讓他們知道你還需要他們,他們會有存在感和價值感 。
壹點號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