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要避開的「坑」

2020-12-27 澎湃新聞

來源:上海律協(本文系作者投稿)

作者:張佔平 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

·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觀點 ·

·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上海市律師協會立場 ·

一、什麼是股權激勵

(一)股權激勵的概念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股權激勵一般情況下都是附帶條件的,如員工需在企業幹滿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標。當被激勵的人員滿足激勵條件時即可取得公司的實際股權或者虛擬股權,前者享有股東的參與管理、分紅等全部權利且承擔股東的相應風險,後者僅享有分紅權等權利。

(二)股權激勵的作用

通過員工對股權的擁有使老闆與員工的關係由原來簡單的僱傭與交換關係變為平等的合作夥伴關係,股權激勵大大增強了員工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強化了員工的自律性自我約束。

在傳統的理念中,員工完成工作內容、老闆支付工資和獎金,員工關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工作內容,而非企業的發展。而在股權激勵的理念下,員工可以分享企業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可以參與到項目的管理、企業的管理,甚至要和老闆一起承擔經營風險,歸屬感大大增強。實施股權激勵後,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能夠分享高風險經營帶來的高收益,促使經營者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採用各種新技術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能力。

在約束的方法上,傳統的約束方法是通過各種制度實現對員工的約束。而實施股權激勵後,為了共同的利益目標,員工會自主地約束損害公司利益而使自己獲益的短視行為,也願意站在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上接受暫時的不獲益甚至損失。

二、萬科三次股權激勵的具體內容

股權激勵的模式有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虛擬股票、管理層員工收購、股票增值權、延期支付、經營者員工持股、業績股票、帳面價值增值權等。實踐中最常見的模式為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在萬科的三次股權激勵中,第一次、第二次分別採用了以上兩種常見的模式,第三次股權激勵則採取了事業合伙人的模式。

(一)萬科第一次股權激勵

2006年—2008年萬科的第一次股權激勵採取的是限制性股票的方式。限制性股票是指按照股權激勵計劃規定的條件,激勵對象所獲得的轉讓權等部分權利受到限制的本公司股票。

1

歷史背景

(1)萬科長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股東,而經營者沒有股權,萬科長期處於控制權失位的狀態。在較長時間內,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較低。以2005年為例,華潤股份佔11.8%,前十大股東佔比25%,股權非常分散。1994年「君萬之爭」就源於萬科控制權失位。

(2)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大的公司規模,萬科迫切需要一種制度安排來解決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問題。一方面,創造財富的管理層迫切需要相應的回報,也需要歸屬感。另一方面,萬科的股東也越來越擔心管理層短視行為,迫切需要解決如何激勵管理層從而讓公司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隨著國外股權激勵相關理論不斷引入,萬科成為最早一批探索股權激勵的公司。

2

具體方案

(1)對象:授薪董事、監事、高管、中層管理人員、業務骨幹。

(2)激勵方式:委託深國投在二級市場買入萬科A股,過戶給達成要求的被激勵人員。

(3)資金來源:無需本人出資,由萬科公司專門設立的激勵基金出資。激勵基金的提取則與公司淨利潤增長率(提取比例)和淨利潤增加額(基數)掛鈎。

(4)行權要求: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年淨利潤增長率≥15%;全麵攤薄年淨資產收益率>12%;當年每股收益增長超過10%;T+2股價高於T+1、T年股價。

(二)萬科第二次股權激勵

2011年—2013年萬科的第二次股權激勵採取的股票期權的方式。股票期權是指掛牌公司給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條件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股份的權利。

1

歷史背景

(1)在2008年房地產業低迷一年後,在2009年又迅速復甦起來,甚至出現了炒房熱房價快速上漲,為了遏制這種趨勢,國家在2010年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房地產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控期,房地產行業前景不勝明朗,萬科業績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2)第一次股權激勵因為種種原因而夭折,使得相當一部分骨幹人員深受挫折,公司存在人事動蕩的風險。在公司外部環境更加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吸引並留住核心人才,萬科進行第二次股權激勵的嘗試。

2

具體方案

(1)對象:838位高管+核心業務人員。

(2)激勵方式:設置1.1億份期權,行權價格8.89元。

(3)資金來源:需本人出資。

(4)行權要求:2011—2013年3年全麵攤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達到14%、14.5%、15%。

(三)萬科第三次股權激勵

2014年之後萬科的第三次股權激勵採取事業合伙人的方式。事業合伙人是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和產業生態思維,將資本、技術等價值創造要素融合,實現合作共贏,共識共擔,共創共享的一種分工協同機制。事業合伙人制度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合伙人持股計劃;二是事業跟投計劃;三是事件合伙人管理,轉變成扁平化的架構而非科層結構。事業合伙人機制最核心的一點是權力的下放,合伙人不僅持有公司的股份,還能參與到某一版塊或者某一環節的決策和管理。

1

歷史背景

萬科第一次股權激勵因為行權條件的問題並沒有連續推行下去,第二次股權激勵反而引發大量核心高管出走(下文詳述)。兩次股權激勵都沒有實現激發經營管理團隊的主人翁意識、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的效果,沒有解決職業經理人可以共創共享但無法共擔等經營管理問題,也沒有達到更好地管理市值、防止惡意收購的目的。

2

具體方案

(1)事業合伙人持股計劃。2014年5月,萬科啟動事業合伙人持股計劃,1320位員工成為公司首批事業合伙人,其中包括在公司任職的全部8名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事業合伙人均籤署《授權委託與承諾書》,將其在經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帳戶中的全部收益委託給深圳盈安顧問企業(有限合夥)的GP,從二級市場購入萬科A股票,同時也授權其引入融資槓桿進行投資。

(2)項目跟投機制。對於2014年4月1日後所有新增項目,原則上要求項目所在一線公司管理層和該項目管理人員必須跟隨公司一起投資,除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其他員工可自願參與跟投。

(3)事件合伙人管理。主要針對公司部門之間各司其政、缺乏協調機制等問題。公司可以針對某一項事件,打破傳統的管理結構,臨時組成事件合伙人群組參與到事件的解決過程中。該群組可以超越傳統職責劃分,通過跨部門協調,尋找最優方案。待事件解決後,事件合伙人又回到各自的部門。

三、萬科三次股權激勵的成敗分析

(一)第一次股權激勵

第一次股權激勵,僅2006年達到了行權條件,實施了股權激勵。2007年因為中國股市崩盤,行權條件之一的股權價格並未達標。2008年受全球市場動蕩和蕭條,國家貨幣政策從緊,房產交易額大幅下降,行權條件之一的業績指標並未達標。

本次股權激勵的失敗原因主要在於行權條件的設定。股價作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無法完全掌控的指標,很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付出很多努力後,卻因為不可控的因素導致沒有相應的回報,會影響股權激勵的效果。

(二)第二次股權激勵

1、股權激勵的結果

相較於第一次股權激勵,雖然第二次股權激勵行權的指標更加合理而且均行權成功,但是卻引發了萬科高管的辭職潮。2011年1月,執行副總裁徐洪袔和副總裁肖楠離職;2011年6月,執行副總裁劉愛明辭職;2011年8月,執行副總裁袁伯銀辭職;2012年7月,執行副總裁杜晶離職。從第二次股權激勵開始到2014年7月份,共計4位執行副總裁(官網顯示執行副總裁共8位),3位副總裁離職(官網顯示副總裁共7位),累計離職的人數佔激勵對象的36%。

2、股權激勵效果不佳的原因

(1)行權價格高。限於當時的證券市場政策要求,行權價格定位8.89元。但是,在行權的時點內,股票價格並未真實地反映萬科股權的價值,受激勵對象按照行權價格購買股票,並沒有受益空間。甚至長期出現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格,即高管需要高於市場價格購買股票。例如,2010年12月31日,萬科股價8.22元<8.89元;2011年6月30日,萬科股價8.45元<8.89元;2011年12月30日,萬科股價7.47元<8.89元;2012年11月29日,萬科股價8.43元<8.89元;2013年12月31日,萬科股價8.03<8.89元。

這一方面導致大量的高管等認為股權激勵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對於核心團隊成員而言,行權費用支出過高。萬科核心團隊的11位執行副總裁,每人獲得的期權數為200萬—220萬股;執行副總裁平均稅前年薪600萬元,而行權需要資金1778萬元—1956萬元,副總裁需要至少3年才能行權。

(2)公司管理層和公司戰略的調整。2011年,萬科管理層的靈魂人物王石辭去總裁職務,由鬱亮接任。鬱亮接任後,根據房地產市場和萬科公司本身的具體情況,從住宅地產開始轉向商業地產。這對於習慣了住宅地產開發、運營的高管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加入其它的地產公司、獨立創業、轉向熱門的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了萬科大量高管新的選擇。

(三)2014年之後的股權激勵

1、股權激勵的結果

實施事業合伙人制度之後,徹底激發了萬科的中層和高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從公司的各項指標來看,不光漂亮而且顯示出了極好的上升勢頭。從2014年開始,萬科的股價走出了一波長長的獨立行情,而且公司規模、淨利潤都持續保持上升(見下圖)。

2、股權激勵成功的原因

(1)受激勵對象真正地實現了身份的轉變。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股權激勵的模式下,員工還是員工,只是有權利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收益,且企業或者項目的風險並不直接和受激勵對象相關。但是在事業合伙人的模式下,受激勵的對象不僅僅因為過往的努力而有權利分享企業未來的收益,而是要和企業一起去打拼、去創造新的、更多的利潤,還要和企業一起承擔失敗的風險。

(2)企業管理機制發生重大的變化。非合夥制的情況下,員工的任務更多是執行,並不參與到企業的決策和管理。在事業合伙人制度下,權力下放是最大的變化。不同的版塊,某一項目生產、銷售、財務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類型的合伙人參與。因為綁定了利益和風險,合伙人會充分發揮積極性、表達觀點、尋找辦法。

(3)受激勵的對象更多,範圍更廣。相較於前兩次股權激勵,第三次股權激勵的受激勵對象更廣,人數更多。有能力為公司帶來利潤的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實現了整個公司從上到下、從公司層面到項目層面的全方位激勵,讓更多的員工發揮了其自主性。

四、萬科三次股權激勵的啟示

從現代企業的發展來看,公司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是大趨勢,然而兩者分離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股權激勵恰恰是解決該問題的良策。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大部分都使用過股權激勵,股權激勵的普及度非常高。從投資角度,投資機構投資的是以創始人為中心的團隊,並非創始人個人,因此一般都要求公司設置股權激勵池。

人力資本化、人力資源股權化時代已經來臨,股權激勵可能是這個時代很多企業必須考慮、規劃的事情。在工業時代,公司想要發展,要做的是讓更先進的機器代替人工,找到更多的資金購買更加先進的機器。而現在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更多的依賴人力資本,需要員工更多的發揮自身的資源、智慧,進行創新、優化。而且隨著90後進入職場,其對於工作滿足自身價值的需求更加強烈,已經不是用傳統的加工資、給獎金可以實現的。

股權激勵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考慮股權激勵的模式、啟動的時間、條件等因素,還要考慮股權激勵的具體條款、指標等設置的合理性。首先,既要充分考慮公司類型、公司發展階段、公司未來發展安排等因素,也要充分了解不同股權激勵模式的優劣。萬科第二次股權激勵採取股票期權的方式引發高管大量離職,並不代表這種模式本身不可取,而是與萬科當時的具體情形不匹配。萬科第三次股權激勵雖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這不代表事業合伙人的模式適合所有企業。其次,股權激勵方案的設定要合理確定股權激勵的目的、對象、模式、形式、數量、價格、時間、資金來源、授予與行權條件、退出機制等要素,並在公司層面匹配相應的管理機構和公平公正的考核機制。

上海律協投稿通道:

shlxwx@lawyers.org.cn歡迎來稿~

原標題:《股權激勵要避開的「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股權激勵十二問——問題七:股權激勵該激勵誰?
    選擇激勵對象是在實施股權激勵時尤為重要的關鍵點。到底應該如何確定激勵對象呢?我們認為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考慮:第一:價值觀。也就是說,被激勵對象的價值觀一定要和企業的價值觀相符合,並且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願意和企業一同成長。
  • 卓勝微把「股權激勵」變成了「股權獎勵」
    來源:皮海洲股權激勵是調動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員工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要把高管與員工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以此來促進企業效益提高,進而達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目的。這一制度從2005年引入A股市場,即受到上市公司的追捧,今年以來截至12月1日,已有349家公司發布了股權激勵方案。股權激勵制度的實行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確實直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股權激勵制度,也出現了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來向公司高管或員工進行利益輸送的做法。
  • 直播課程:從股權分配說起,如何避開合夥創業的那些坑?
    事實上,股權問題相比其他問題,更有可能對一家新公司造成致命性打擊,所以對公司而言,如何進行股權分配和布局,分配過程中有哪些風險,如何解決股東之間的矛盾,成為很多管理者思考的問題。課程要點風險分析:股東合作協議和章程中的股東和股權結構實操風險。
  • 張峻:醫美股權設計與股權激勵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留住人才、保證機構的正常科學化運轉,股權究竟要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分享嘉賓:張峻,,任職北大,OFO單車投資人,華為公司管理顧問。這是一個整合資源、強強聯合的時代,這是一個共享經濟的時代,所以我們要學會與人合作(合夥)。
  • 聚焦股權激勵現狀,富途安逸、獵聘、靈動未來發布「2020年股權激勵...
    10月30日,「揭開股權激勵的秘密」深度研究報告聯合發布會在北京 The Future Hall 舉行。此次發布會由富途旗下專注美股港股IPO分銷及一站式ESOP股權激勵管理品牌富途安逸、國內知名中高端人才求職平臺獵聘、股權激勵專業服務提供商靈動未來三方聯合共同舉行。近百位企業高管齊聚會場,一起探討股權激勵的作用、實操經驗等議題。
  • 從六個層面理解股權激勵
    雖然很多企業家意識到實施股權激勵的必要性,但往往在實踐過程中難以落地,其重要原因:一是對法律法規吃不透,二是對如何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股權激勵模式不清楚。 很多企業家知道股權激勵是什麼,基礎概念是什麼,但落在自己企業這邊就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採用哪種股權激勵更好一些。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股權激勵呢?
  •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珍藏版)
    本報告主要針對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激勵了解與認知、股權激勵要不要做、股權激勵什麼時候做、股權激勵怎麼做、股權激勵怎麼管、股權激勵相關管理制度與協議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03、股權激勵要不要做股權激勵一直以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公司的股權激勵要不要做,或者操作不當及施行時機不當都會對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不能盲目的選擇進行股權激勵,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才能做出最後的判斷。
  • 廣發基金股權激勵來了:實施股權激勵公司超20家 更多在路上
    又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股權激勵來了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聖誕節晚間,一則發布文件引起基金行業廣泛關注。12月25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文件顯示,廣發基金股權變更獲批,意味著又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股權激勵實現突破。廣發基金此次股權變更獲得通過,意味著大型基金公司的股權激勵又下一程。從三季度末數據看,目前行業前十大基金公司,易方達、匯添富、南方等基金公司已經陸續實施了員工股權激勵機制,對公募行業做好管理創新、激勵人才,更好促進行業發展。從今年情況看,一批採取股權激勵的大型基金公司,發展速度非常快。
  • 要想減肥成功,切記避開這些坑
    減肥不成功方法有問題,如何避開減肥那些坑,專家教您怎樣科學瘦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減肥路上的三大「坑」減肥也要防坑,正確方法要記牢~健康之路《減肥的那些坑》播出時間:9月5日 18:05更多相關精彩內容當歸補血效果好!但是用身還是尾?
  •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股權激勵)
    做企業就像打仗一樣,有新進來的員工也有離職的員工,如何高效的激勵員工?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特別是九零後,都願意在公司佔有一定的股份,這樣就不容易跳槽或者自行創業,哪怕是1%的股份也算個股東,但是不是所有的員工都給他一定的股份,如果百分之百的股權,每個給1%就把整個公司股權分完了。
  • 2020年A股「股權激勵」專題
    2、小奇:傑哥,那發幾張2020年股權激勵的圖?3、小奇:傑哥,股權激勵涉及的總金額是多少?4、小奇:傑哥,四種激勵方式的金額分布如何?5、小奇:傑哥,各行業的股權激勵分布情況如何?6、小奇:傑哥,來個股權激勵金額最大公司排行榜?7、小奇:傑哥,……?
  • 打出股權激勵組合拳——華為TUP模式對激勵體系構建的啟示
    ,在實行多年的股權激勵的基礎上,原有激勵機制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即持股員工會出現「吃老本」的現象。TUP是一種中期激勵工具。採取這種以五年為限的中期激勵工具,華為形成了月度工資+年度獎金+五年TUP+長期虛擬股權的激勵體系「組合拳」。二. 採取收益遞增的方式。這種行權收益逐年遞增的方式,使激勵對象在一到五年的時間裡,工作時間越長收益越大,起到「金手銬」作用。五年為期的方式也支撐了華為動態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避免了人才的固化。三. 稀釋虛擬股權,持續激活內部動力。
  •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辦法醞釀修改!監管部門發放問卷調查,涉及股權...
    時隔近2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可能再次修改,股權激勵對象有望再次擴容。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從上市公司獲悉,3月13日廣東證監局向轄區內上市公司下發《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涉及五大問題,尤其是探討股權激勵對象擴容和約束等問題。「我們本周五收到了該調查問卷,監管部門要求下周一下班前提交回復。」
  • 恆大:上市房地產公司股權激勵案例分析
    在圖3-1有五百房地產股權激勵模式的總括性計算,不難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利用不一樣的方法都運用了合適的股權激勵計劃。經過圖1的相關統計不難發現,很多公司實行股權激勵的時候運用股票期權。
  • 工廠精細化管理:工廠推行股權激勵成功的關鍵!
    企業做員工激勵的時候,要遵循讓員工「跳起來摘桃子」的原則,這個激勵就像桃子,首先得可預見,讓員工看得到這個桃子;然後,這個桃子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輕易得到,因為過高則會降低員工主動挑戰的意願,過低則人人可得,達不到激勵的作用。所以,企業做股權激勵,你的「桃子」是否可預見呢?
  • 杜坤維:千億白馬股大跌背後股權激勵的是與非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杜坤維 股權激勵實際上是核心人員的一種定向福利,目的就是增加核心員工的吸引力留在公司不出現跳槽,另一個是激發核心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因此股權激勵的解鎖條件設計十分關鍵
  • 安科生物籌劃轉讓安科餘良卿部分股權用以股權激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安科生物12月15日晚間披露,公司籌劃轉讓全資子公司安徽安科餘良卿藥業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用以激勵安科餘良卿經營管理層及核心員工。  安科餘良卿註冊資本6000萬元,註冊地址安徽省安慶市開發區迎賓路333號。
  • 英語商務寫作要避開的5個坑
    今天跟大家盤點5個當代商務英語寫作中,需要避開的坑,用更恰當的表達方式替代這些過時的用法。坑No.1 太囉嗦典型的「囉嗦」表達:I would like to bring to your attention我想提請您注意Kindly
  • 老虎證券ESOP:公司如何設置股權激勵方案?
    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讓很多高管一夜之間身價過億。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設置股權,才能同時平衡公司和個人的利益,讓高管持股起到真正的有價值的效力呢?  在這節課中,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設計員工持股激勵計劃。  一個完整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方案的四個重要元素,分別是期權總量、員工個人授予量、行權價和退出機制。  我們先來看一下期權總量。
  • 桑德環境股權激勵43名高管骨幹
    (記者向梓源)鄂股桑德環境(000826)昨日發布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當日收盤價23.36元,上漲5.46%,位居鄂股漲幅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