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周,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分別在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回輸 CD7CAR-T 細胞後,11 月 24 日,他們複查骨髓形態獲得完全緩解、流式 MRD(微小殘留病灶)呈陰性,標誌著燕達陸道培醫院「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近日,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二病區再次傳來好消息,來自山西大同的 10 歲男孩小爍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輸注供者 CD7CAR-T 細胞,回輸後 14 天評估骨髓細胞形態緩解,流式陰性,基因定量達 0。
2019 年 8 月底,小爍被診斷為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伴 SIL-TAL1 融合基因陽性,高危組。在外院進行多療程化療以及腰穿鞘注,骨髓 MRD 持續陰性、腦脊液未見明顯異常。2020 年 5 月複查,骨髓全面復發,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於燕達陸道培醫院化療 2 療程,骨髓未獲緩解;鞘注治療後腦脊液轉陰。考慮患兒免疫殘留中惡性 T 細胞表達 CD38,予輸注 CD38 單抗+環磷醯胺治療,複查骨髓象增生低下,免疫殘留轉陰,SIL-TAL1 定量 0.085%。患兒復發後反覆出現發熱、合併闌尾炎,予聯合抗感染治療後感染控制。
骨髓移植科王琨醫生介紹,2020 年 7 月患兒在 CR 狀態下行父供子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8 月 4 日-5 日回輸造血幹細胞。+46 天白細胞植活。+32 天、+55 天行骨穿,骨髓象示增生低下,免疫殘留陰性,SIL-TAL1 定量 0%,染色體核型正常,嵌合率為完全供者嵌合狀態。移植後合併膀胱炎、肺部感染、巨細胞病毒血症、EB 病毒血症,積極治療後均得到控制;逐漸減撤免疫抑制劑預防復發。患兒移植後 3 個月複查骨穿,骨髓象示原幼淋巴細胞 9.5%,免疫殘留示 9.35% 細胞為惡性幼稚 T 淋巴細胞,表達 CD7dim;SIL-TAL1 定量 3.305%;外周血 CD3+細胞嵌合率 85.28%,骨髓細胞嵌合率 87.24%;疾病復發。
回憶這一例患者移植前後的過程,周葭蕤主任說:伴 SIL-TAL1 融合基因的急淋 T 的這個小朋友,移植後 3 個月本病復發,經綜合評估並徵詢家屬意願,決定這名患兒可以入組燕達陸道培醫院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在小爍轉到血液科二病區之後,陸佩華院長、張伯龍教授多次前往病房探望會診,就輸注 CD7CAR-T 細胞的時機、劑量和注意事項予以具體指導。
血液科二病區何九江醫生說,這個小朋友在 CAR-T 治療前外周血惡性白血病細胞高達 86%。目前這個小朋友 CD7 CAR-T 治療後取得完全緩解,治療效果很好,實屬不易。
這標誌著燕達陸道培醫院「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三連勝,再次為移植後復發的急淋 T 患者帶來生命的曙光。
這例 T 急淋(T-ALL)患者經 CD7CAR-T 細胞治療後取得完全緩解,對確診為表面抗原 CD7 表達原發耐藥,化療復發,持續微小殘留病灶陽性(MRD+)的患者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尤其是經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更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