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佛法由印度傳到中國,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座佛教的寺廟——白馬寺(經書由白馬馱運而來)。而佛法傳到西藏地區,當時藏王赤松德贊想建一座寺廟來弘揚佛法,但是白天蓋廟晚上卻被妖魔鬼怪破壞,蓋了很久一直蓋不好,於是派人到印度請來了法力高強的蓮花生大士。
當時大家都認為蓮花生大士(簡稱蓮師)一定會跟這些妖魔鬥法,但是事出意外蓮師來到當地,收集了許多香樹木、松樹等,以及一些好吃的食物、好看的物品;等到晚上,將這些一切美好的事物燒起來,同時配合上經咒,供養這些妖魔鬼怪,此時的妖魔們身受感動之餘,便盡心盡力幫忙蓋廟,於是日夜動工,這座寺廟反而提早完工,而這座寺廟便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廟——桑耶寺。蓮花生大士便成為藏土的精神標誌,而這種供養的方法便是供法的由來。
1、煙供種類與時間
煙供中上供三寶、護法的(藏譯音)稱為「尚」,布施累世冤親債主、六道眾生的(藏譯音)稱為「訴」。例如舉行盛大的宴會時,邀請的對象則為國王、大臣以及重要官員,因此在做「尚」的煙供時,迎請的對象也是大圓滿成就者,只有將剩下供品才布施於其它眾生。
但在做「訴」的煙供時,只有將少部份供品上供三寶、護法等,大多數的供品還是布施冤親債主以及六道眾生。
「訴」又可分二種,白「訴」以及紅「訴」,一般我們只供白「訴」,即牛奶、奶油、優格、蜂蜜、糖、中藥等,紅「訴」供品中則包含血、肉等,較少修此種施食法。
當我們在修白「訴」時,可同時觀想有血、肉、供品,令不同種眾生各得飽滿。
在修「訴」之前,我們要先念一咒語,使前來索取供品的各類眾生,都可很和平的各取所需而無爭吵。
「訴」的修法特別對於亡者七七四十九天之中最為有利,因亡者無身相,無法取得飲食,因此,煙供對中陰身之亡者有很大的幫助。可每天修三次(因我們日食三方餐),讓他們得到滿足。此外,「尚」的修法時間多在清晨,「訴」則多在傍晚舉行。
2、準備供品
煙供所準備的供品包括素的餅乾、豆類、藥材、五色布等,五色布的質料不可是尼龍制的,否則燒時會發出臭味,可用絲、棉之類的,若經濟情況允許的話,可在供品中加入些金、銀、珊瑚、寶石已磨成粉狀,供品中除了五色布外,其餘皆磨成粉,混在一起,特別要注意的是餅乾類中不可含蔥、蒜、肉類、海鮮等,藥材則必須小心選擇,因有些藥材是含有毒素的。
為何煙供仍要加入金銀等珍貴的東西?其原因在於眾生未證悟之前仍有分別心,所以他們會將這些裝飾拿來戴。但對諸佛、護法而言,供養珍貴的東西只是為了幫助我們發大心。
3、殊勝的功德利益
修習本儀軌,呈獻之煙供,依靠上師三寶之加持,既能轉化成無漏智慧甘露,上供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又能隨因緣轉化成別所需之供雲,下施六道一切眾生,可以免除饑渴之苦,此外,對於亡故的親人,也有很大的幫助。煙供除了對他人有利益外,對自已本身而言,也可累積無量功德。佛陀曾經在經典中說過,若要成為富有的人,首先必須行布施、供養,否則無法如願。不論是否修持財神法,若未施行布施、供養,皆無法致富。如法修習,依靠上師三寶加持,所呈獻供、施之大雲遍滿虛空之中,能得到上供下施無邊功德利益。
①供養三寶三根本:十方諸佛聖者眾,已經斷除了輪迴的種種過患,圓滿具足了種種功德。行者修習煙供呈獻供養,上師三寶必然大悲賜予加持,清淨行者之習氣業障,迅速積聚福智二資糧。
②供養護法:供養護法,可以得到護法加持護佑,遣除種種違緣障難,世間健康壽命、事業財富得到利益,出世間之修行順緣能得到增盛。
③供施六道眾生:所有六道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冤親債主,也是我們應以愧疚心懺悔、以歡喜心去利益的對象。供施六道眾生和冤親債主,依靠上師三寶之加持,自己可以懺悔過去的業障,眾生能夠解脫成就。修行者業障得以清淨,福報增長,違緣障礙得以消除,一切所願悉得成辦,出世間之資糧亦得以快速集聚。
④供施鬼道與非人:在這一方面,與施食類似,但有獨到之處。鬼道與非人之眾生,都有饑饉睏乏的痛苦。上師三寶加持煙供,轉化成無漏智慧甘露,隨眾生因緣顯現其所需之飲食財寶受用等。一旦享用,得到上師三寶加持,便與上師三寶結緣,種下善因,並且當下就消除無邊罪業,業障輕者得以解脫,生於善趣。
業障重者縱然不能當下解脫,善根因緣亦能較快成熟,終究必然解脫成就。於行者則可以回遮鬼道與非人眾生所引起的身體、心理疾病,比如短命、危難、自閉、抑鬱、精神失常,以及惡夢、黴運、預兆不佳等不吉利的事情。因為令鬼道、非人眾生解脫、心開意解、身心舒快滿足,行者能夠增長各方面的助緣,世間與出世間隨心順利。
⑤快速生起出離心、圓滿菩提心:思維輪迴眾生之痛苦,發菩提心向彼等行供施,能得到上師三寶大悲智慧妙用之加持,清淨無始以來的習氣業障;因為上師三寶圓滿之加持,真實的出離心、菩提心會慢慢生起,並最終圓滿。煙供是快速生起出離心、圓滿菩提心的修行方便之一。
所以,身為一個修行者,應修習煙供。不僅能依靠上師三寶加持,善巧利益一切六道眾生,悉皆速速解脫成就,以報眾生父母厚恩;而且可以迅疾集資淨障,是修行之殊勝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