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遭黃牛「抗議」,傳當場焚票示威,社內相聲演員已「笑哭」

2020-12-12 慕言清觀娛樂

作為相聲界的「扛把子」,德雲社收穫了無數的粉絲和觀眾。

隨著張雲雷、孟鶴堂、秦霄賢等一眾演員的走紅,德雲社的名氣再度登上頂峰。

《德雲鬥笑社》之後,讓觀眾對德雲社的相聲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尤其是半年多沒有開箱,讓整個相聲市場出現了一種「空虛」的狀態,所以在恢復了小劇場的演出後,德雲社的演出一票難求。

這裡面除了有德雲社的超高人氣,還有一部分功勞得歸功於「黃牛」

對於黃牛,相信很多人都對他們咬牙切齒,不少人吃過他們的虧,德雲社的粉絲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普普通通一百多塊的票,經過黃牛們的肆意炒作,甚至能漲到近千元一張。

因此,德雲社常常會出現票銷售一空,但真正前去聽相聲的人卻少有少

所以很多粉絲也開始在網上怨聲載道,希望德雲社能夠想出辦法,將黃牛「根除」

其實德雲社內部也著急,因為這樣下去對他們的聲譽影響很大,畢竟有很多人都喜歡聽相聲,但奈何黃牛票太貴了。

他們也有過多次的嘗試,但效果並不是很大,最終還是在與黃牛的「戰爭」中敗下陣來。

不過最近他們想了一個好辦法,他們採取了全新的檢票方式,而且還運用了高科技。

之前是憑藉票根入場,而如今變成了人臉識別。

德雲社這一招「釜底抽薪」用得好啊,既然阻止不了黃牛搶票,那就從根上解決問題,讓搶的票全都變成廢票。

此舉措一出,粉絲們紛紛拍手叫好,因為這樣終於可以有效的打擊黃牛的「囂張氣焰」

不過,黃牛們有沒有被打擊到我不知道,但囂張的氣焰可一點沒有被打壓下去

不光如此,德雲社此舉還徹底惹惱了他們,甚至在德雲社劇場前揚言讓德雲社的上座率不超過三成。

前幾天在網上流傳的視頻,可以看得出黃牛們確實有點氣急敗壞了。

他們聚集到了一起,將以前屯的票全都焚燒了,一邊焚燒還一邊辱罵德雲社。

不光如此,他們還嚷嚷著會繼續搶德雲社的劇場票,讓它的粉絲一張票也買不到。

其實黃牛的這種舉動也算是狗急跳牆、本末倒置了,我看了之後差點笑出聲,而德雲社的演員恐怕已經「笑哭」了。

先不說黃牛們是否已經有了通天手段,可以將票全部買下來,就算真的買了下來,德雲社也沒有一點損失。

因為德雲社說相聲的收入,本就是靠劇場票而來,只要能賣出去就能掙到錢,賣給粉絲還是賣給黃牛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德雲社沒有絲毫損失,只不過難受的是粉絲罷了,黃牛的「豪言壯語」最終也只能淪為笑柄。

亦或者還會被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編進包袱中,拿出來讓所有觀眾所恥笑。

真不知道這些黃牛的腦子都怎麼長的,能想出這麼個讓人「嘆為觀止」的主意出來。

不過人臉識別雖然有效的阻止了黃牛,但畢竟只是剛實行,還有很多的漏洞所在。

有些人通過正當渠道買到了票,卻因為臨時有事不能到場,所以會將票贈與他人。

但由於人臉識別,也會讓這一波人不能進場

也有不少的網友在網上將自己的經歷說了出來,但也只是抱怨而已,畢竟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改善建議。

而德雲社此舉,也確實為了「打擊」黃牛而已,倒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諒解。

相信隨著以後制度的日益完善,此類問題也會得到很好的解決,讓所有的粉絲不用再受黃牛的氣。

經過「人臉識別」的重型武器加入,此輪德雲社與黃牛之間的「大戰」,以德雲社大勝而告終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黃牛們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想必還會有後招使出,德雲社也不能放鬆警惕。

「戰爭」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不過凡事努力了就好,反正粉絲們心中也明白德雲社的良苦用心。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德雲社實行人臉檢票被黃牛吐槽,當場焚票示威,粉絲歡呼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聊德雲社,說到德雲社網友們都已經非常的熟悉了,德雲社是現在國內熱度最高的一個相聲社團,雖然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相聲社團,但是他們也與時俱進,時刻創新,緊跟時代潮流,獲得了粉絲們的關注和喜愛。
  • 德雲社上座率暴跌,金字招牌不管用了?知道原因後,黃牛終於該死心了
    因為大家也都知道德雲社在火了之後,他們的票都有多難搶,黃牛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賺錢不是。 而且在今年他們的團綜《德雲鬥笑社》播出了之後,他們的粉絲也是越來越多了,更多的人都想去現場聽這些演員們的相聲。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非常的不好的,尤其是對於真正喜歡他們的觀眾來說。
  • 德雲社的2020:封箱大半年無演出,相聲演員流量化加劇
    德雲社的頭部相聲演員參加綜藝節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也是德雲社相聲演員加速流量化的一種方式。德雲社之所以能火這麼久,在於積極地擁抱流量 。從郭德綱到嶽雲鵬再到秦霄賢,這一方式屢試不爽。「雲鶴九霄」的成員有了基礎的業務能力,然後由郭德綱或者其他師兄帶著參加節目錄製,德雲社形成了自己的「捧人方法論」。
  • 德雲社被吐槽變成「流量社」,相聲真人秀變成一鍋大雜燴
    儘管德雲社全員都在為《德雲鬥笑社》搖旗吶喊、製造聲勢,但除了第一期廣受好評,接下來的幾期口碑都逐漸出現下滑跡象,近日更是被官媒直接點評:沒有好相聲作品。在第一期節目播出之初,《德雲鬥笑社》的宣傳文案,可是重點強調了「說學逗唱」的相聲元素,並且還稱之為「相聲天團」。
  • 為了抵制德雲社的黃牛高價票,劇院不再現場售票
    說實話,兩年,德雲社越來越流行了,傳統藝術能夠發揚光大,也是一件比較完美的事情,大部分原因是從事這個行業的藝人越來越年輕,隨著這些年輕一代的興起,喜歡他們的觀眾將變得越來越年輕,無論是消費能力還是支撐力,都會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 郭德綱怒燒門票,竟燒出德雲社金字招牌,手段了得讓黃牛貽笑大方
    其實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比觀眾要著急多了,十個月沒收入,換誰不難受啊?然而德雲社開箱消息公布之後,最開心的人並非是粉絲,而是那些倒賣門票的「黃牛們」。這些年好多網友都說自己看不起德雲社的相聲,就是因為這些票販子把六七成的門票都握在手裡,在網上炒出了「天價」。
  • 《德雲鬥笑社》被批「披著羊皮的狼」,是綜藝還是傳播相聲文化?
    《德雲鬥笑社》已經播出至第五期了,起初口碑不錯,也看出了大家對德雲社的喜愛之情。《德雲鬥笑社》原本是一個相聲節目,意在選出新一代的「德雲一哥」,弘揚相聲藝術,但是播出5期之後,網友們似乎有些不買帳了。其實《德雲鬥笑社》用節目的大部分時間來嬉戲打鬧是在迎合觀眾市場,人們觀看綜藝的目的是休閒娛樂,所以,節目便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但是,如此行為,未免有些捨本逐末了。比賽終歸是比賽,如果已打鬧為主,那麼相聲的意義何在,打著相聲的名義卻做著綜藝的內容,二者不可兼得。
  • 最幸運的相聲演員,躺進德雲社——朱鶴松
    眾人眼中躺贏的德雲社成員,也是小先生周九良最欣賞的捧哏演員,就連師傅都會公開承認他是德雲社的捧哏巨匠,但是他自己卻一直致力於用50塊錢和各種方法整死他的逗哏,這個人啊,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朱鶴松。
  • 「無紙化檢票」的德雲社,遭遇「黃牛焚票」?
    叫囂道:就是全燒了、全撕了,一張也不給你們」,據說票販子們「還放話要繼續搶票,讓觀眾一張票也拿不到,看德雲社和觀眾能扛到什麼時候」。所謂「人臉驗票」,顯然是指德雲社於月初公告的「無紙化檢票」。但問題正出在這兒。既然德雲社已實現「無紙化檢票」,那麼所謂「燒票撂狠話」的「黃牛」們的紙質票根從何而來呢?
  • 德雲社黃牛迎來末日!官方宣布採用無紙化檢票,倒票炒票成為歷史
    現在的德雲社發展的是如日中天,有名氣的相聲演員也越來越多,作為師父的郭德綱自然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看著徒弟們接二連三的商演活動,門票在短時間內售罄,相信同為相聲圈的其他社團自然也羨慕不已。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因為德雲社有這麼多的粉絲喜歡和追捧,所以德雲社部分相聲演員的門票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甚至一票難求。沒錯,去年的德雲社就是火爆到了這種程度,德雲社演出門票價格的上漲,也讓部分人看到了有利可圖的一面,所以去年德雲社如日中天的時刻,也正是黃牛倒賣德雲社演出門票最猖狂的時候。
  • 德雲社黃牛當場焚燒演出票,喊話粉絲一張也別想買到
    德雲社從二十年前開始佔領相聲市場後,還有一個群體跟著一起崛起,就是黃牛。一直以來黃牛都是德雲社難以解決的問題,最近黃牛更是囂張,直接將搶到的票在德雲社用火燒了。至於黃牛為何會氣急敗壞,還是因為德雲社開始採用身份證和人臉識別進場,斷了黃牛的財路。
  • 去德雲社聽相聲的「四大規矩」
    說是聽相聲的規矩,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對臺上演員的尊重。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去德雲社聽相聲的「規矩」。「不要搭茬」因為相聲的表演方式,有的時候確實是需要臺下的觀眾來配合的。但是現在的德雲社的普遍現象是,觀眾搭茬太頻繁了,以至於演員在臺上沒法好好演出。記得張九南有一次在臺上求觀眾說:你們不要搭茬了,我就想好好說段相聲,行嗎?
  • 德雲社進入流量時代,這個人是德雲社的「流量鼻祖」
    在郭德綱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德雲社從零到有,再發展到今天的遍地開花,可以說,是郭德綱和德雲社,把中國傳統相聲帶向了商業化道路,讓相聲得以不依賴晚會這個單一的平臺,讓體制外的相聲從業者,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廣闊天地。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德雲社經歷了數月「封箱」的煎熬,隨後憑一檔自製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爆紅全網,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 于謙夫妻看《德雲鬥笑社》,白慧明笑到沙啞,謙兒大爺的吐槽絕了
    在《幸福三重奏》開播之前,「謙兒嫂」白慧明幾乎活在所有德雲社相聲演員們的臺詞裡,各種傳說都有,而且都說得跟真的一樣。也正是因此,不少德雲社的粉絲都忍不住替白慧明抱屈,覺得總被人擠兌對她不公平。屏幕中尚且如此,更別提現實中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是怎麼逗笑「謙兒嫂」了,這絕佳先天條件實實在在讓搶不到票的德雲女孩們羨慕到不行。不過,這回《德雲鬥笑社》裡的嶽雲鵬和燒餅雖然逗笑了謙兒大娘,卻讓謙兒大爺給吐槽得不輕。
  • 侯耀華聲稱相聲已到「危機關頭」,根本不把德雲社放在眼裡!
    74歲的侯耀華自為是「侯門」相聲的掌舵人,但肩負重任的侯耀華多年沒有從事相聲。從一線退休後,他以到處接受商演為生,不談相聲,只和觀眾交流。在此期間,商演的出場費被砍價,價格為30萬,結果以5萬成交。最近,情況不佳的侯耀華作為特邀嘉賓,親自來到李如剛的學徒儀式,但仍然自稱是「侯門」相聲的掌舵人。在臺上發言時,他一臉肅穆地說:相聲已經到了唱guo歌的時候(言外之意是相聲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希望學生能夠儘快學習老師身上的優點。特別提示:侯耀華在他的社交帳發布了這段視頻。
  • 秦霄賢說相聲緊張到忘詞,入德雲社7年,首次給郭德綱表演
    說到相聲,大家肯定都會想起德雲社,近幾年德雲社可謂是真正的火爆起來,除了班主郭德綱之外,其他的相聲演員也如雨後春筍般漸漸出名,被觀眾熟知。這其中就有總說自己不傻的秦霄賢,秦霄賢被網友們稱為德雲社新一代的門面擔當,身高186的秦霄賢和德雲社目前的大師兄張雲雷一起被稱為「德雲雙帥」,被很多的德雲女孩們喜歡,甚至還有網友調侃稱「沒想到說相聲中,還有這麼帥的演員啊」,這足以看出秦霄賢出眾的長相。
  • 青年報怒批德雲社綜藝,直言沒有好相聲,郭德綱到底該不該反思?
    《德雲鬥笑社》作為德雲社的團綜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不得不承認的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以天生的幽默細胞和後天練就的嘴皮子功夫的確讓這檔綜藝節目笑料不斷。但是近日,《中國青年報》發布了一篇文章怒批這檔節目,字裡行間言辭犀利,作為德雲社帶頭人的郭德綱的確應該反思一下這檔節目的意義和德雲社的核心價值觀了。《中國青年報》以「就是沒有好相聲」為題直擊該節目的痛點,並指出其節目中的相聲作品並沒有社會責任和審美責任,說白了就是作為一檔相聲類的真人秀節目並沒有好的相聲作品呈現給大家。
  • 德雲社人臉檢票第一天,小劇場上座率不足三成,黃牛從此死心了
    德雲社對黃牛可謂是又愛又恨,原因很簡單,只有演員紅了,才會引來黃牛搶票抬高票價,這本身意味著德雲社在市場上的火爆。另一方面,也讓郭德綱有苦難言,德雲社的崛起依賴鋼絲的支持,老郭對此心知肚明。本來是為了回饋粉絲才把票價降低,但是票價被黃牛搶了,最後依然不斷加價,粉絲們最終錢一點沒少花,便宜都讓黃牛佔了。因此,黃牛搶票問題一直是讓粉絲痛恨,郭德綱頭疼的問題。德雲社也為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從一人一票開始,到取消網絡搶票等等,一系列措施下來,最終發現黃牛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 既然德雲社是中國大的,為什麼沒有女性相聲演員?
    在郭德綱和相聲演員的努力下,的德雲社終於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相聲社區,他的旗幟下有數百個串擾演員,為什麼現在沒有女相聲演員?現在德雲社有許多眾所周知的串擾演員,如嶽雲鵬、張雲雷,以及孟鶴堂,等等,然而在著名的相聲演員中沒有女性,甚至女性相聲演員也非常罕見,如果你看一下,現在,在德雲社的小劇場和商業演出中,所有在小劇場和商業演出中的表演都是男性相聲演員,而且只有播音員是女性,有時男性相聲演員有時男性相聲演員有時也有嘉賓,有時,有時,有時串主持人相聲中有性別歧視嗎?
  •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真是太有才了,網友:這是要搶二人轉演員飯碗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娛樂場所都開門很晚,德雲社也是如此,疫情當下我們平時喜歡的那些相聲演員們都在幹什麼呢?燒餅是德雲社裡很多人喜歡的相聲演員之一,他幽默的語言和風騷的肢體動作,被賦予「DYS」的稱號,但是了解燒餅也知道他很喜歡健身那麼過年期間,封箱之後這麼長時間的放假沒有演出,燒餅都在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