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列寧、林肯、聖雄甘地、馬丁·路德·金等被刺殺的原因到底...

2020-12-14 騰訊網

刺客,英文名字是stabber,漢語意思是從事暗殺行動的人的別稱。然而在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雖然不是刺客,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而從事和暗殺有關的活動,那麼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這八大刺殺案。

布魯特斯

刺殺愷撒

事件經過

獨裁者凱撒大帝在元老院舉行會議。他單身一人來到會議廳。雖然事先已經得到警告,說有人這天要謀刺他,但是他仍然拒絕帶衛隊。凱撒在座上,笑著說:「現在不就是3月15日嗎?」

這時候,其中的一個人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像是有什麼事要請求他。原來這就是動手的暗號。瞬間,眾人一擁而上,用短劍刺向愷撒。

凱撒遇刺瞬間

愷撒沒帶任何武器,他奮力奪下紫袍,進行反抗。腰部中了一劍,接著大腿又被刺。他看見這一劍正是他最信任的布魯圖斯(一些證據表明他是凱撒的私生子)刺的,不由得驚呼:「啊,還有你,布魯圖斯!」

他放棄了抵抗,頹然倒下。凱撒一共被刺23處,倒在龐培雕像的腳下。

事件起因

凱撒被殺的直接原因當然是他當選了終身獨裁官、任期十年的執政官、終身保民官和羅馬大祭司,權利大像個皇帝。一個共和國怎麼能容忍這樣一個獨裁者呢?

而刺殺他的人,幾乎沒有誰在他死後活過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並以不同方式死於非命。

集會

凱撒死後,被尊為「神聖的尤利烏斯」。元老院也將封閉他被刺殺的那個大廳,並將3月15日定為「弒父日」,他們永不得在這天集會。

芬妮·卡普蘭

刺殺列寧

事件經過

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莫斯科對工人進行演講後,剛要踏上汽車的時候,與一位年輕的女性進行交談。但在交談過程中,突然衝出一位盲人女殺手對列寧進行了槍殺。

這位盲人女殺手一共開槍3次,第一次射中了列寧的左肩;第二次射中了列寧的左胸,並穿他們穿過了他的頸部;第三次卻打中了和列寧談話的那個女性。

列寧遇刺

列寧中槍之後被送往醫院,後來雖然被搶救過來,但這次嚴重的槍傷也為列寧後來的身體留下了很大的隱疾。

列寧被刺殺的事情連續發生,導致列寧也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感到擔憂。也因為列寧生前曾被刺殺,導致眾人對列寧的死因做出很多猜疑,但列寧真正的死因卻是死於動脈硬化,並非遇刺身亡。

事件起因

列寧這次遭遇刺殺是因為刺殺他的人芬妮•卡普蘭是一位接近無政府主義者的人,她第一次參加恐怖活動是在十六歲的時候,因為這次刺殺的失敗導致她進了監獄,隨後眼睛趨於失明。

芬妮•卡普

由於自己所在政黨和布爾什維克的政治主張是對立的,因此她選擇刺殺列寧在歷史上的那一天,然而她很快就被逮捕了,遭到了處決。

伊加爾·阿米爾

刺殺拉賓

事件經過

1995年11月4日傍晚,以色列10萬人舉行支持和平協議籤署集會,拉賓總理發表講話:通往和平的道路應堅持走下去,哪怕是要需要重大犧牲。

豈料,這一席話很快得到驗證。他講完離開會場走向附近的停車場,被花壇邊坐著的青年人連開三槍。40多分鐘後,拉賓死在手術臺上。

拉賓遇刺之謎

刺客就是三年級大學生阿米爾。拉賓的貼身保鏢當即將他制服。據報導,當後來得知拉賓已死於他的槍口之下時,阿米爾跳將起來,得意地連聲說:「太滿意了,太滿意了!」他要求看守人員弄點酒菜,歡慶一番。

事件起因

阿米爾本是個好孩子但是在家庭與社會極端宗教環境的交互影響下,很快變成一個持極端右翼政治觀點的宗教狂熱分子。剛上大學的阿米爾認為拉賓籤署的協議「破壞了上帝在聖典中立下的不準將猶太人資產轉交給異教徒的聖約」,在名為「埃亞爾」的恐怖組織鼓動下,阿米爾糾集弟弟哈加伊和幾個好朋友謀劃刺殺行動。

拉賓葬禮

於是就發生了刺殺拉賓的這件事情,然而以色列的法律上是沒有死刑的,於是對阿米爾判處終身監禁。同時,因他的第三發子彈傷及拉賓的貼身保鏢,另加判6年監禁;他和弟弟哈加伊等人曾多次謀劃殺害拉賓,各判處徒刑8年。這樣,三罪並罰,除終身監禁外,阿米爾又被判徒刑14年。

詹姆斯·厄爾·雷伊

刺殺馬丁·路德·金

事件經過

1968年4月4日,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這天黃昏發生的一件事,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把美國攪亂了。黃昏,突如其來的一顆子彈穿過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頸部,當時,他正站在孟菲斯市洛蘭旅館的陽臺上。就這樣,這位為爭取黑人權利而不懈奮鬥的勇士的生命結束了。

金在孟菲斯市洛蘭旅館的陽臺

馬丁·路德·金的遇害震驚了美國,數十萬上百萬黑人湧上街頭,向政府發洩著憤怒情緒,美國政府連忙表態要全力緝拿兇手。

事件起因

詹姆斯·厄爾·雷伊以前進過監獄,還曾在獄中參與謀殺黑人囚犯。這次被抓獲後,他很痛快地承認刺殺了馬丁,他說自己是極端種族主義者,憎恨所有黑人,他以前的獄友也證實他說過「如果有人僱我刺殺金,我會同意。」

金的葬禮

1968年11月12日,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由於兇手承認了刺殺行為,法庭當天就作出判決,雷被判處99年徒刑。

威爾克斯

刺殺林肯

事件經過

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10時15分,度過了四年殘酷內戰的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在南軍將領羅勃特·李將軍向北方格蘭特將軍投降後的第5天,林肯來到華盛頓的福特劇院看表演。兇手潛入沒有守衛的總統包廂,在距離不到兩英尺的後面,用一把大口徑手槍向林肯的頭部開槍。

林肯遇刺瞬間

在林肯妻子瑪麗的尖叫聲中,威爾克斯縱身躍到12英尺下的舞臺上,高喊:「這就是暴君的下場!南方的大仇已報!」沒想到被絆住了,結果摔斷了左腿,然後往外匆忙地跑。

第二天凌晨,美國總統林肯去世。

事件起因

在羅伯特·李將軍於1865年4月9日投降之後,戰爭就快要結束了。同情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的威爾克斯此後幾天猛灌白蘭地,借酒消愁。住在華盛頓的他在4月14日聽說,林肯當晚要到福特劇院看戲,臨時起意要去刺殺總統。

美國南北戰爭,矛盾激化

他希望一舉殺死總統、副總統、戰爭部長和格蘭特,這樣南方還有希望起死回生,因為此時約瑟夫·約翰斯頓還有三萬人馬。然而他雖然刺殺了林肯,但是卻沒能逃脫人民對他的審判。最後他死了。

納斯拉姆·古德斯

刺殺聖雄甘地

事件經過

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這是耶穌受難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後一天。

甘地平日走路時,常把雙手搭在他助手肩上,當靠近人群時他習慣地收回手臂,然後獨自走上臺階,雙手合十向群眾致意。此時就在甘地收回雙手即將走向平臺的一霎那,早已潛伏在此的國民公僕團的頭目納斯拉姆跑到甘地面前,他先向甘地鞠躬行禮,口中低聲說道:「聖父,您好!」

甘地遇刺

助手以為此人想要撫摸甘地的腳,伸手禮貌地將他擋開,納斯拉姆猛然推開摩奴,從口袋裡掏出手槍,頂住甘地赤裸的胸口連開幾槍,殷紅的血立刻染紅了潔白的土布拖地,甘地雙手合十,似乎想邁出最後一步,口中喃喃念到:「神啊!」隨後徐徐倒地。倒地時,這一雙手合十的姿勢依然未變。

這位終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這樣死在了狂熱分子的槍口之下,結束了他那偉大而不平凡的一生。此時正是1948年1月30 日下午5點17分。

事件起因

兇手強烈反對將南亞次大陸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對聖雄甘地調和印度教與穆斯林教之間矛盾的作法也極為不滿,認為甘地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出賣印度教。

甘地葬禮現場

1948年1月13日,印度政府迫於印度教極端分子的壓力,決定停止支付根據和約,應當提供給巴基斯坦的5.5億盧比資金。甘地因此絕食抗議。甘地的絕食使印度政府立刻又開始履行合同。這使古德斯對聖雄甘地恨到了極點,從而動手殺害這位印度歷史上的偉人。他寫的有關自己主張的書籍被印度政府長期禁止出版。在刺殺了聖雄甘地之後,他被審判並且遭處決。

馬克·戴維·查普曼

刺殺約翰·列儂

事件經過

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的狂熱粉絲馬克在紐約街頭看到了他的偶像列儂,上前向其索要籤名,列儂在給他籤名完畢後走的時候,他喊了一聲列儂先生。列儂在回頭的時候,他對著自己的偶像開槍了,一共開了五槍。

粉絲悼念列儂

隨後列儂被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的途中去世,而兇手此時在路邊很平靜的閱讀著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等著警察來抓自己。

事件起因

馬克·查普曼曾經沉迷於前甲殼蟲樂隊,他決定刺殺列儂是因為他認為列儂沒有做到他所敬仰的那種理想狀態。查普曼被捕時對警察說:「我內心有個大人物,還有一個小人物。是小人物扣動了扳機。」

安 重 根

刺殺伊藤博文

事件經過

1909年10月26日9時,伊藤博文乘坐的專列到達了哈爾濱火車站,檢閱了在場的俄國軍隊。然後,伊藤博文折返回身,和日本僑民問候致意。突然,「砰」的一聲,伴著槍響,一個青年從前排俄國士兵中衝出,槍口朝著伊藤博文,又是兩槍。伊藤博文,被七手八腳抬上了專列。

伊藤博文遇刺瞬間

據說,當時伊藤博文尚有意識,他向身邊人問了一句「這是誰打的?」當知道好像是個韓國人幹的後,伊藤罵了句「混蛋」,便陷入了昏迷。

不到半個小時,這位日本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人物就死了。

事件起因

1909年1月,安重根組建了一個「斷指同盟」。安重根蘸著鮮血,在一面3米長、2米寬的太極旗上,用漢字寫下「大韓獨立」4個大字。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一定要讓伊藤博文死在自己槍下。

刺客的故事數不勝數,數不過來的刺客,給我們帶來了別樣的精彩和演出,雖然斯人已逝,但是故事卻千古流傳,在史書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相關焦點

  • 是誰刺殺了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傍晚的30毫米奪命子彈
    如果大家看過這兩期內容,其實我們要和大家介紹的已經差不多了,那麼這個系列結尾的內容,我們和大家講一點相關的,就是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美國人的名字通常是教名+中間名+姓,教名是法律承認的名字,所以我們就方便一點叫馬丁。
  • 10張經典老照片:濃縮了馬丁·路德·金光輝而又短暫的一生
    馬丁·路德·金在監獄裡待了幾個月,但通過他和支持者的共同努力,這個國家再也不能對種族隔離和吉姆·克勞法(種族隔離法)視而不見了。【圖4】1956年: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家門前,馬丁·路德·金呼籲非暴力在蒙哥馬利公車抵制運動期間,馬丁·路德·金的家被憤怒的鄰居用燃燒彈炸了。
  • 馬丁·路德·金逝世52年,種族問題依舊敏感
    去世前夜,馬丁·路德·金的布道詞既沉重又謹慎,但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讓「黑人」獲得真正的自由,是他畢生的心願。 我有一個夢想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天賦聰穎的他從小就勤奮好學,學習成績優異。
  • 57年過去,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夢」更遙遠了
    作者|朱國順 如果說,馬丁·路德·金在57年前還能有夢想的話,那麼在今天的美國,這樣的美國夢更加遙遠了。 8月28日,成千上萬的美國民眾聚集到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為黑人爭取平等與生存的權利。
  • 歷史上被刺殺的8位大人物,最後一位打造了世界第一強國
    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束,可能這也是他們能夠名留青史的原因。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整個世界歷史上,那些被刺殺的世界名人,最後一位雖然被刺殺身亡,可是一手打造了世界第一的強國,你猜他是誰。第一位,弗朗茨·斐迪南大公。
  •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老照片回顧其生前重要時刻
    值此之際,《大西洋月刊》19日刊發了一組圖片,紀念了馬丁·路德·金生前的重要時刻。在美國,每年1月份的第3個星期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這是唯一一個紀念美國黑人的聯邦假日,始於1986年。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他為爭取黑人平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後,被人刺殺,年僅39歲。
  • 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抄襲事件
    轉眼又到了這個日子,關於馬丁·路德·金的那些歷史再次被人們談起。來波士頓之前,我並不知道,原來馬丁·路德·金與波士頓這個城市淵源頗深:他的博士學位是在波士頓大學拿到的,而且他最早接觸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並形成自己的「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也發生在波士頓。
  • 世界許多地方都有一個街名:馬丁·路德·金
    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地理學教授德裡克·奧爾德曼(Derek Alderman)說,「這的確說明了馬丁·路德·金和他關於民權的教誨對全世界產生的影響」。二月份是美國的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用以緬懷和頌揚馬丁·路德·金和其他著名的非洲裔美國人。
  • 馬丁·路德·金死後52年,《我有一個夢想》仍未實現,暴亂仍在繼續
    美國眾多媒體稱,此次美國暴亂,是有史以來繼馬丁·路德·金遇刺後,最嚴重的一次。馬丁·路德·金是誰?此次暴亂,跟那一次又有什麼不同?馬丁·路德·金是誰?1964年,馬丁·路德·金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1963年,馬丁·路德·金覲見了甘迺迪總統。他要求通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的臺階上,馬丁·路德·金髮表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
  • 美國種族問題簡史4:南北戰爭與馬丁·路德·金
    可以說,黑人的不公正對待,幾乎在南北戰爭後又持續了100年,當馬丁·路德·金(1929—1968年)出現時,黑人民權運動才進入又一個高潮。馬丁·路德·金出生於原蓄奴州之一喬治亞州,曾經作為牧師,後來成為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 蘋果官網上線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頁面,庫克發推致敬
    IT之家1月21日消息 今天是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馬丁·路德·金是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他一生積極參加並領導美國黑人民權運動。1968年4月4日,馬丁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遭刺殺,年僅39歲。1986年起。
  • 「黑人之死」: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還未實現
    藉此機會我想聊一聊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人物——馬丁·路德·金馬丁·路德·金1929年出生在亞特蘭大的一個牧師家庭,1955年不滿26歲的他空降種族主義的大本營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這時他已經是一名牧師,而一名黑人牧師跑到白人的大本營搞社區工作,說捨生取義都不為過。
  • 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57年後依然沒有實現
    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57年後依然沒有實現
  • 馬丁·路德·金演講57周年,美國抗議者在華盛頓特區召開抗議集會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57年前,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前發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57年後,數萬美國民眾依舊聚集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門前,發起一場抗議集會。這一年,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壓」致死、雅各布·布萊克被警察開7槍打致癱瘓……綜合《紐約時報》、《國會山報》、《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8月28日報導,當天,這場集會由美國民權運動人士、浸信會非裔牧師阿爾·夏普頓(Al Sharpton),及馬丁·路德·金三世(金的長子)組織,以「把你們的膝蓋從我們的脖子上拿開」為主題,紀念57年前的演講,同時呼籲美國實行司法改革與種族平等
  • 一個和諧的馬丁·路德·金是怎樣誕生的?
    原創 Vann Newkirk 東方歷史評論撰文:Vann Newkirk翻譯:陶小路《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編者按:52年前的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被刺殺
  • 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了沒有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基本權利,美國就不可能有安寧或平靜,正義的光明的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這是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中所說的。
  • 美國爆發大型反種族歧視遊行,馬丁·路德·金的兒子發聲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美國史上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57年後,2020年8月28日,華盛頓再現大規模集會,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林肯紀念堂的臺階前,抗議美國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8月28日,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附近參加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示威活動。
  • 馬丁·路德·金之夢
    文 | 狄馬美國時間1月15日,是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的生日。而一月的第三個禮拜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1955年12月1日,在美國蒙哥馬利市的一輛公交車上,發生了一樁再平常不過的事:一個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縫因為拒絕為白人讓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視蒙哥馬利市關於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的法令。
  • 1968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兇手至今不清!
    因為馬丁·路德·金優秀的演說與組織才能,很快成為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他的《我有一個夢》就是他優秀代表作。1964年他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他的活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甚至恐慌。·路德·金的逃犯詹姆斯·厄爾·雷。
  • 馬丁·路德·金的自傳裡有什麼
    原創 克萊伯恩·卡森 東方歷史評論編著:(美)克萊伯恩·卡森譯者:徐菡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家克萊伯恩•卡森博士於1985年受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 「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項目」的編輯和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