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浮世塵緣,拈花一笑

2021-01-08 紅塵禪緣

佛說:浮世塵緣,一生一滅,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瞬便是永恆。愛,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我們來到人世間都在不停地尋找,經歷,一邊探尋這個世界,一邊感悟人生的不易,你或者不斷的在歡喜和悲哀著一些因緣和合,有時候讓太多的東西蒙住了我們的雙眼,看不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追求錯誤的東西,把錯的東西當作是一種快樂自然會喪失很多的東西和樂趣。

世間過客,誰又能做到放下執念,拈花一笑,大徹大悟。在浩瀚無垠的時間裡面,你我只是這天地間的過客,滄海一粟,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和這個時間告別,所以人生沒有真正的得到和失去,有的只不過是經歷罷了,凡是你如今可以遇見的都是體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相聚終會別離,與其糾結自己的執念,倒不如淡忘一些事情,人生如夢唯有看透才能前行,曲終人散皆是緣,繁華落盡一場夢。不執著於得到,也不執著於失去,凡事都是平心而定。你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也就會赤裸裸地離開這個世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緣起即滅,緣生已空,緣分到來的時候就用心去好好的珍惜,緣分珍惜和你告別的時候就放手吧,不強求不糾纏是最高級的修行!

遇見,絕非偶然;離開,也是必然。說到底你我只不過是人世間的一個過客罷了,什麼都是註定無法擁有的,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凡事要懂得該珍惜的去珍惜,該放手的時候去放手,凡事懂得珍惜和努力但是一定不要去糾纏,糾纏的結果最後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痛苦不堪罷了,除此之外毫無意義。一些情感笑一笑就好,要用心但是千萬別太認真,有一些人你等等就好,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執念,只要你不執著誰也拿你沒有辦法,一旦執著下去痛苦的只會是你自己。佛說: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懂得緣分來之不易也懂得去留不由人,希望你任何事情面前記住一句話:得不到的,因為不屬於你,放不下的,是因為你不甘心。

人世皆苦,萬般皆空,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也就沒有過不去的心情,心情好一切也都是那麼的如意和美好,煩惱由心生,凡境皆心造,一切由心生,一切隨心動。心中不執著那麼萬事則成空,人生沒有那麼多的遺憾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歡樂,好好對待自己的人生,好好的面對自己的緣分!

相關焦點

  • 放下執念,拈花一笑,方能大徹大悟
    佛說:浮世塵緣,一生一滅,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瞬便是永恆。愛,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我們都在浮世當中尋找,經歷,感悟,歡喜或悲哀著塵世的因緣;有時候執念蒙住了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需求。世間過客,誰又能做到放下執念,拈花一笑,大徹大悟。
  • 當代散文‖【放下執念,可拈花一笑】◆杜德堂
    魏晉時期的左思在詩裡說: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歷史上有那麼多懷才不遇、明珠蒙塵的故事,何苦為他們悲傷?因而,年輕時那種每酒後唾壺擊缺、易水高歌的慷慨形象便再也見不到了。近來研習佛法。話說華嚴宗初祖唐朝高僧杜順,法號法順,曾被唐太宗賜封號「帝心」。他常年在終南山弘揚佛法,為世人所景仰。
  • 佛教知識丨拈花一笑,拈的是什麼花?
    拈花一笑也作「拈花微笑」,佛教語,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中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 一花一世界:佛陀拈花一笑,只有摩訶迦葉深解其意
    關於佛陀的經典故事數不勝數,其中「拈花一笑」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回佛陀在靈鷲山上講經時,大梵天王獻上一朵極其珍貴而美麗的金色婆羅花給佛陀。佛陀當時拈著這朵小花,法相莊嚴,卻默默無語,嘴角露出一絲溫和的微笑。眾弟子端詳著佛陀手上的金色婆羅花,都不能深解其意。忽然,弟子中一個叫做摩訶迦葉的老比丘,忽然十分欣慰的笑起來。
  • 七聲阮弦箏聲起,傾情盡賦九張機;了卻塵緣,一夢天涯為誰痴
    感謝塵緣,感謝遇見,縱是無法與你朝暮相守,每時相伴,我依然為我如此的痴醉無悔無怨。就這樣,脈脈的贈予你,我在紅塵裡所有的時間,一路永遠!——皛玊題記塵緣若夢好想一個人背起行囊去遠遊,走進空靈的山水間,讓天地間的靈氣純淨我心,讓那顆飄在雲端的心靈有個歸處。享受淡泊的寧靜,安詳,恬然。
  • 「拈花一笑」原來出自這裡
    「拈花一笑」原來出自這裡     近日,記者在仁壽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張軍的帶領下前往仁壽虞丞鄉冒水村。當地有六龕22尊以佛教造像為主的雕像,分別刻在六個不同的石頭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冒水村《世尊講法圖》的大佛。
  • 守一窗歲月靜美,畫一場浮世清歡
    曾經的疏離,不過是拈花一笑的距離,只有經歷了風風雨雨,才會有淡然的心性,靜賞繁華處,唯有暗香盈袖。用素心素筆,在流年裡畫一場浮世清歡,給時光一個淺淺的回眸,給自己一份微笑從容,讓經年的光陰溫潤了心境,那些過往的欣喜和感動,終是溫暖了我們生命的一程又一程。
  • 禪宗佛祖拈花一笑,摩訶迦葉卻也笑了,他究竟悟到了什麼?
    佛祖拈花一笑,摩訶迦葉卻也笑了,說明摩訶迦葉領悟了佛祖的拈花一笑。摩訶迦葉領悟了什麼呢?雖說佛祖拈花一笑是起因,但摩訶迦葉的笑卻不在佛祖上,不在花上,也不在佛祖拈花一笑上。那麼摩訶迦葉的笑,在什麼上呢?答案很奇葩的,不在任何上面。
  • 佛說:遺憾也是一種美,人生切莫太苛刻,正如修行不需問過往
    可佛說:遺憾也是一種美,人生切莫太苛刻,正如修行不需問過往:02修行不問過往古時候有一位少年名叫無心,他16歲感到與佛有緣,於是便離開了家皈依佛門,至此在龍虎寺晨鐘暮鼓,讀經修禪,不僅很快開悟,而且還證得大神通,了卻了一切塵緣。
  • 一個體驗東方禪意的特色小鎮,拈花一笑,風景不輸日本奈良
    位於太湖邊上的這座小鎮,名叫拈花灣,是靈山集團歷時5年,繼靈山梵宮之後又一精品力作,一個體驗東方禪意的特色小鎮,拈花一笑,風景不輸日本奈良。拈花一笑是靈山會上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的經典故事,無錫靈山的太湖之濱,一個叫拈花灣的靈山小鎮就得名於此。
  • 拈花一笑,即心是佛,祖師禪的遇見
    在印度的時候,佛陀時代沒有分如來禪或者祖師禪,只是說共法和不共法。祖師禪怎麼來的呢?有一天,釋迦牟尼佛應大梵天王啟請,上堂講法,世尊上堂以後卻一句話也不說,坦然自得,不著形跡,大拇指和食指拈著一朵大梵天王供奉的金色婆羅花,遍示大眾。大眾茫然,底下的人看的都不明白怎麼回事。唯有佛的大弟子,尊為頭陀第一的摩訶伽葉尊者,妙悟佛意,破顏微笑。
  • 佛說: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三生石上的舊夢前緣
    前世,我為佛前的那朵靜修的紅蓮,你為佛前守蓮人!佛前,你用心吟盡了似懂非懂的梵語,燻盡了變幻莫測的凡世塵埃。佛香燎繞處,你可否看清楚天荒地角間的塵緣!千百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在滾滾紅塵中洗禮,等待屬於我們今生的邂逅。
  • 《浮世繪》作者: 潘力
    每一幅浮世繪都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碼,只有巨細無遺地解鎖這些信息,才能說是真正看懂浮世繪,也才能對日本文化有更準確的認識。——潘力作者簡介:潘力潘力,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日本美術研究。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
  • 《塵緣》路透曝光,楊穎古裝腰圍太吸睛,31歲的顏值認真的?
    可以說楊穎如今在娛樂圈中的資源真的是很豐富了,我們不僅可以在各大熱播綜藝節目中看到楊穎的身影,其中就有《奔跑吧》、《跨次元新星》等深受觀眾們喜愛的綜藝節目。並且如今楊穎也是開始逐漸往演員的身份發展呢!雖然說楊穎的演技依然不是特別出色,也受到了不少網友們的詬病,但是楊穎對於演戲還是非常努力的。
  • 浮世繪裡的女人們,名畫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我所說的並不是那些被當政者所庇護的、正統狩野派御用畫師所創作的作品,而是由一介市井畫師所勾畫的作品。為何它們能如此直指人心、深入靈魂呢?即便是不斷遭到各種迫害,浮世繪依舊倔強地抵抗著,並自成一格,但隨著明治維新的到來,它也迎來了落幕的一刻。江戶的文化被全盤否定,浮世繪也被外國收藏家帶去了海外。
  • 佛祖拈花一笑,原來一花即一世界
    佛祖手持一朵小花,拈花一笑,默不作語。迷茫的人迷茫著,而頓悟的人心領神會。而我就是那個迷茫的人。今天我又上山採花,連續幾天的陰天,偶爾夾雜一點細雨,我很心疼那些開在山間無人問尋的野花。所以我很努力地趕在天黑前,採摘一把大把帶回家。山間開始起霧,天色漸漸暗沉,細雨開始若有若無地飄下。
  • 拈花一笑平事端,後遺雜症難消除
    就這樣在拈花一笑中一切雲煙皆成過往,好一個白皮書僅僅是會議紀要,無法律效應。讓無數的看客看得是目瞪口呆。如今會議紀要也可以成為白皮書,又學了一招。說好的刮骨療毒呢?事端易平,影響難消。幾個回合下來,看客們也早已知道來龍去脈,心中瞭然。這樣的結局也在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只是有點低估了看客們的智商,內心捉急。小二的任性帶來的是風雲際會,以及資本市場數百億美金譁譁東流去,怎是一個愁字了得。
  • 六首絕美詩詞:路過人間,拈花一笑
    你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世間有多少女子,甘願拿一生做賭注,與一個被貶的男子共度餘生?剪一片安閒的時光,攜一縷清淨的春風,風花雪月,終究只是兩個人的事,與塵世無關。情由心生,不在朝暮▼《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