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抗疫特別國債怎麼用?王澤彩:只能用於有收益的項目建設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導語: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兩會」打破了近三十五年來3月份召開的慣例,定於5月21日、22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蒙上了陰影,我國經濟也遭受了沉重衝擊,這使今年的全國「兩會」比往年更加意義重大。

如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如何拉動經濟回補又不造成「大水漫灌」?如何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其儘快恢復元氣?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有活幹、有錢賺?如何避免因疫致貧返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前瞻2020年「兩會」熱點。

中國網財經5月19日訊(記者 李春暉)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財政政策直接作用於實體經濟,傳導路徑短、見效快、力度較強,能有效支撐經濟增長。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今年的赤字率會提高至多少?抗疫特別國債如何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會安排多大規模?如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這些都是「兩會」受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國網財經就此採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澤彩。

相機決策財政資金籌措規模

對於今年的赤字率、抗疫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額度,王澤彩表示,應該考慮政府綜合債務率變動情況,在風險視角下相機決定資金籌措規模。他認為,若按照2020年GDP預期增長3%測算,財政赤字率最好控制在4%以內,即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左右。研究探討抗疫特別國債按3萬億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按5.15萬億安排的可行性,將風險意識根植「六穩」「六保」實踐工作中。

我國曾分別在1998年和2007年發行過特別國債,並於2017年進行了一次續發。按照以往的發行慣例,特別國債不納入一般公共預算,而是納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原則是「以收定支」,有收益性要求。

對於抗疫特別國債所籌資金的投向,王澤彩表示,應該只能用於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有收益的項目」建設。「如傳染病醫院等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呼吸機、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等醫療設備生產項目;救治藥物和疫苗研發項目;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雲平臺、雲藥房等。」王澤彩表示,「嚴禁用於沒有收益的一般性支出。」

此外,王澤彩強調要嚴格落實財政資金的績效導向,加強對抗擊疫情財政資金的事後績效評價。

發放「消費券」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

「三駕馬車」中,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進入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消費受到了沉重打擊,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了19.0%。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各地出臺了一系列舉措拉動消費回補,其中發放「消費券」的方法最為常見。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8日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透露,在疫情發生以來,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這些促消措施取得明顯效果,實現了聚焦人氣、增強信心、提振消費的目標。

王澤彩表示,各級政府可以因地制宜決策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和適用人群,不過在發放「消費券」的同時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切實保障形成事實上的工作量。

「各級政府要科學預判經濟增長趨勢,充分考慮財政承受能力,不可以超越地方財力,為刺激消費而擴大收支缺口,向上級轉移矛盾。」 王澤彩稱,各級政府要及時調整2020年預算編制,嚴格按照「量入為出」原則,衡量、區分輕重緩急,優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公共部門築牢「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

新冠肺炎疫情使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較大影響。財政部數據顯示,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57億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827億元,同比下降12.3%。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日前表示,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其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採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

展望二季度,劉金雲表示,受國際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影響,財政收入仍呈下降態勢。但隨著我國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財政收入降幅會逐步收窄。

王澤彩表示,政府應該準備好「長期過緊日子」,科學安排2020年收支「緊平衡」預算,轉變工作作風,減少行政運行成本。例如,探討除特殊情況外,倡導推行視頻會議組織方式,修訂會費開支標準,「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最大限度節減公務接待費;原則上一律通過「網課」組織培訓,「可辦可不辦的培訓堅決不辦」;研究一定期限內不安排車輛購置費等等。

在財政收入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今年是否應該繼續減稅降費?王澤彩建議研究探討重啟「先徵後退」、「財政返還」、「稅收返還」優惠政策。在確保統一稅制、公平競爭前提下,重啟分類、分檔、差別化稅收優惠政策,測算一定期限減半徵收流轉稅、免徵所得稅的承受能力,操作上採 跋日骱蠓怠薄凹湊骷賜恕被頡跋日骱笸恕保以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夯實就業「頂梁柱」基礎性作用。

相關焦點

  • 【兩會前瞻】抗疫特別國債怎麼用?王澤彩:只能用於有收益的項目建設
    如何穩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603883,股吧)有活幹、有錢賺?如何避免因疫致貧返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財經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前瞻2020年「兩會」熱點。中國網財經5月19日訊(記者 李春暉)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財政政策直接作用於實體經濟,傳導路徑短、見效快、力度較強,能有效支撐經濟增長。
  • ...降費,發行萬億抗疫特別國債……今年兩會有哪些看點?(附解讀)
    今年兩會有哪些看點呢?經濟增長目標淡化已在市場預期範圍內,在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的背景下,房住不炒、減稅降費、再提新基建、發行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等政策措施值得關注。再次定調房住不炒原則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今年房地產發展方向。報告指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
  • 「CAFS媒體訪談」王澤彩|建特殊機制,2萬億資金高效直達!
    2020年,我國財政赤字規模比2019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上述2萬億元財政資金全部轉給地方。為此,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讓資金直達市縣基層,主要用於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王澤彩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很多人關心:這2萬億財政資金,到基層了嗎?用得好不好?
  • 湖北統籌安排抗疫特別國債近200億元 用於疾控體系補短板強基層
    央視網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昨天(11日)在湖北宜昌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湖北省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湖北統籌安排抗疫特別國債197.7億元,用於疾控體系補短板強基層:支持871個縣及縣以下衛生健康項目建設,重點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
  • 1萬億特別國債怎麼發行?特別國債是什麼意思?
    綜投網(www.zt5.com)5月24日訊  據悉,抗疫特別國債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中央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納入國債餘額限額,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10000億元,發行期限以10年期為主,與中央國債統籌發行。
  • 特別國債十年期為主 中央付息並償還3000億元本金
    【財新網】(記者 於海榮)市場關注已久的抗疫特別國債,細節在全國兩會上逐漸揭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2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特別國債與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的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全國兩會召開前兩周,市場就特別國債發行是否可以由央行直接購買,展開了一場赤字貨幣化的大討論。
  • 1萬億元特別國債要來了!老百姓能買嗎?值得買嗎?
    小夥伴們都很關心,特別國債是什麼?為什麼要發行?怎麼發行?老百姓能買嗎?是否值得買?什麼是特別國債?顧名思義,抗疫特別國債不是一般國債,而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中央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是不計入財政赤字的。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
  • 「監所力量」向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人民警察致敬;紮實做好「兩會...
    「監所力量」向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人民警察致敬;紮實做好「兩會」期間安保工作 2020-05-28 0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當年五年期儲蓄國債利率也在4.5%左右。從前兩次的特別國債發行來看,特別國債利率與儲蓄國債利率其實差別不大。在5月22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 特別國債招標是什麼意思?怎麼購買?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從2020年6月18日開始,總計1700億元的3期抗疫特別國債將在一周內啟動招標,計息,分銷並於近期上市交易。對特別國債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熟悉,因為我國歷史上是很少發行特別國債,最近一期特別國債是在2007年的時候發行的,時隔13年之後,我國再一次發行1萬規模的特別國債。
  • 為國出力成心聲 財政部發行的抗疫國債正在太原市銷售
    記者了解到,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受到廣泛關注,不少投資者認為,購買抗疫國債雖然利率較低,但流動性強,對看重流動性的投資者具有較大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個人購買特別國債能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也是一種責任和榮譽。個人投資門檻低據了解,已經發行的兩期抗疫特別國債採取記帳式發行方式,發行量均為500億元。
  • 抗疫國債什麼意思 利息預計是多少?
    在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今年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引起不少民眾的關注。據了解,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目的,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那麼抗疫國債什麼意思?抗疫國債利息預計多少?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1萬億特別國債,是什麼意思?
    正在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剛剛提到,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和一般國債不同,特別國債是指特定時期發行,用於特殊用途,並形成特定資產的國債,它無需列入一般公共預算,而是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原則是「以收定支」,因此必須有受益性要求。據了解,我國歷史上發行過兩次特別國債,分別在1998年和2007年,其中2007年發行的部分特別國債在到期後進行了定向續作。
  • 兩會熱詞有哪些-2020年兩會熱詞有哪些?全國兩會熱詞盤點 - 國內...
    2020年的中國兩會期間,「人民至上」「六穩」「六保」「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民法典」「兩個1萬億」等一系列「熱詞」激蕩在兩會、熔鑄進歷史。具體來看,兩會議案、政府工作報告、總理答記者問中,到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小編為客官們帶來最新的全面盤點,與未來經濟增長以及我們的生活、就業等密切相關。
  • 400億國債瞬間售罄 解讀買國債原因和怎麼買國債(圖)
    400億國債瞬間售罄 解讀買國債原因和怎麼買國債相關:國債瞬間售罄:國債2016發行時間、年利率、付息方式  昨天發生的新聞想必大家都有印象。但國債依然保持一種「無論你們怎麼變我就是這麼靠譜」的姿勢,連活期存款都無法比擬的安全性,怎能讓人不愛呢?  所以說,現在買國債的確非常聰明的行為。趁著收益沒降,先鎖定住未來一段較長時間的收益。比如購買5年期的國債,那麼未來5年中不論利率如何變化,你的收益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一個大寫的安心。
  • 疫情特別國債是什麼意思?特別國債最有可能投向哪些領域
    特別國債要來了!雖然關於本次特別國債的具體金額、期限和用途等細則還沒有出臺,但市場已經對未來資金投向展開遐想。  此次發行特別國債的目標,主要是應對疫情衝擊,對衝經濟下滑導致的財政支出缺口。這個缺口有多大?
  • 2020年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國債利率是多少?國債怎麼計算利息?
    根據6月發行的特殊國債利率情況來看,抗疫特別國債計算利息是由市場決定的,當然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計算方式。比如本次發行的5年期和7年票面利率分別為2.41%、2.71%;這個利率是按照均在前5個交易日二級市場平均收益率低於13個基點。
  • 武漢實施抗疫特別國債項目125個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武漢目前共實施抗疫特別國債項目125個。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彭厚鵬。記者任勇 攝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彭厚鵬表示,全會就深入推進健康武漢建設進行了系統謀劃和整體設計。推進公共衛生補短板強弱項,是健康武漢建設的重中之重,全市共實施抗疫特別國債項目共125個,總投資約485億元。
  • 2020年7月10號有沒有國債 2020國債發行時間表最新公告
    前段時間,財政部公布三季度的國債發行計劃,根據計劃顯示,三季度的國債發行將迎來一個高峰,除了正常發行的記帳式國債之外,還有多批抗疫特別國債要發行。此外,今年多次被暫停發行的儲蓄國債,也終於要在三季度跟大家見面了。  在所有的國債裡面,儲蓄國債算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主要是因為儲蓄國債的收益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