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稱「賭債」是借款 法院駁回訴求再判罰金

2020-12-26 蒼南新聞網

謊稱「賭債」是借款 法院駁回訴求再判罰金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21日消息:近日,蒼南法院對一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作出罰款決定書,對曾某將非法債務——「賭債」虛假陳述為借款,並在起訴時提交虛假銀行交易記錄,實施虛假訴訟的行為,依法予以罰款3000元。

  2020年7月,礬山法庭受理了原告曾某訴被告吳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在案件審理中,查明原告曾某雖持有被告吳某出具的借條,但該借款系因賭博而形成,不屬於法律保護範圍。曾某心存僥倖,以原、被告有調解意願為由主動撤訴,試圖「一撤了之」,被該院裁定不準許撤回起訴,並依法判決駁回曾某的訴訟請求。民事判決書送達後,曾某認為吳某應返還賭博債務,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被駁回上訴並維持原判。近日,該院對曾某作出3000元的罰款決定書。罰款決定書送達當日,被罰款人曾某認錯悔過,並主動繳納了罰款。

  法官提醒,虛假訴訟違反民訴法誠實信用基本原則,以偽造證據、虛構事實的手段,試圖利用人民法院的裁判權和執行權實現非法目的,不僅擾亂審判秩序,浪費司法資源,除駁回其請求外,法院將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蒼軒)

相關焦點

  • 全新好:借款未償本息被訴 法院駁回財產保全訴求
    (全新好維權入口)2017年4月,全新好在公告中披露2014年因資金周轉需要先後向謝楚安、吳海萌借取4筆款項,其中向謝楚安借款1筆,本金為9998萬元;向吳海萌借款3筆,本金分別為0.49億元、0.51億元、0.55億元,合計本金1.55億元。上述4筆借款事項均未經過董事會、股東會決議通過。
  • 外媒: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駁回川普要求推翻選舉結果的訴求
    【外媒: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駁回川普要求推翻選舉結果的訴求】據美聯社威斯康星州麥迪遜消息,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當地時間12月12日駁回了美國總統川普要求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訴求,這意味著川普再次失利。報導說,川普任命的美國地區法院法官布雷特·路德維希駁回了川普要求這個由共和黨控制的法院宣布他贏得選舉的主張,稱這一要求「違背法律和事實」。
  • 杖朝老人打官司追債30萬 法院以刑事詐騙駁回起訴民事訴訟
    湖南法院網訊 年逾80歲的吳嗲,本應安享晚年,可是卻因輕信他人,一輩子積蓄被人詐騙揮霍,血本無歸。日前,屈原管理區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以案件不屬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範圍為由,裁定駁回起訴。其後,湛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吳嗲借款30萬元,並約定月利率2%。為了賺點利息,吳嗲便將畢生積蓄都借與湛某,湛某在借支款項的前幾個月支付了利息,再無還款動作。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通過調查走訪和調取有關刑事判決書發現,2014年,湛某以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
  • 為還賭債男子鋌而走險 名為贖當實為搶奪
    中安在線訊 據大江晚報報導, 為還賭債,陶某謊稱要將典當的東西贖回,實則藉機進行搶奪。近日,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案件,陶某因犯搶奪罪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陶某嗜好賭博,輸多贏少,進而債臺高築。一日,陶某為還賭債,在餘某的珠寶店內典當了自己的一枚鉑金戒指和一條鉑金項鍊,得當金32000元。
  • 美最高法院駁回得州訴求,川普「最後的努力」失敗了!拜登獲勝
    導語:美最高法院駁回得州訴求,川普「最後的努力」失敗了!拜登獲勝美國最高法院於12月11日,駁回了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發起了一項提案——阻止支持當選總統喬·拜登的「戰場州」數百萬選民的投票。法院下令駁回這一提案,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跡象!表明川普沒有機會再推翻法院的選舉結果,就連他「安排」在那裡的法官,也沒有興趣讓他「企圖」繼續下去。並且,選舉人團將會下周一將舉行會議,確認拜登獲勝!
  • 南充男子稱20萬元借據是受迫所寫 法院駁回訴求
    杜某向法院起訴李某, 請求判決其償還借款20萬元, 獲得法院支持。然而,李某隨後向法院起訴杜某, 稱自己出具給杜某的20萬元借據和收條是受到對方暴力脅迫後寫的, 請求撤銷該借據和收條。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靖邊法院現同案不同判案件 院長:法院正在糾正這種現象
    「同樣的案子,我們就提出的執行異議被駁回,相鄰的商鋪卻被支持了。」近日,靖邊劉女士反映,她於2015年向他人借款上千萬,約定以房產抵債,雙方在公證處辦理了公證手續。辦理產權時發現,該房產被保全,向靖邊法院提出執行異議被駁回,但相鄰的商鋪,同樣是辦理了公證後被保全,提出執行異議卻被支持。
  • 北京海澱法院:P2P借款、理財借貸、私募借款案件的審判實踐(附10大...
    二、海澱法院民間借貸案件特點1、案件類型廣泛。民間借貸案件類型呈現「個案特點鮮明」與「類案共性明顯」兩個極端。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事實與理由各式各樣,傳統個案類型主要有:自然人因生活需要借款,企業之間的拆借,男女朋友之間的轉帳,家庭成員之間的轉帳,夫妻共同債務,投資款轉為借款,賭債等。
  • 【熱議】「教科書式老賴」黃淑芬名譽權案敗訴,法院駁回全部訴求
    資料圖片2019年6月18日,此案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宣判,法院認為黃淑芬的全部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駁回黃淑芬的全部訴訟請求。因此,嶽屾山和微夢創科公司請求法院駁回黃淑芬的全部訴訟請求。是否侵犯名譽權、隱私權成爭議焦點2019年4月18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通過電子訴訟平臺在線開庭審理了此案。
  • 農業銀行一支行行長詐騙黃鱔養殖戶血汗錢還賭債 一審判9年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農業銀行一支行行長詐騙黃鱔養殖戶血汗錢還賭債,一審判9年一位曾經在農戶中深受讚譽的銀行支行行長,卻因為染上賭博惡習,欠下賭債,不惜挪用農戶的血汗錢,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而,李歷久此後賭性又一次發作,為能扳回賭博輸掉的錢款, 了以幫助借款戶墊資歸還到期惠農貸款等理由,騙取被害人信任,向8名被害人借款30餘萬元;與此同時,李歷久還盜用被害人的信用卡,取走被害人農業銀行帳戶內資金共計31.76萬元,並將這些資金用於賭博和償還賭債。而這些錢,上了賭桌,再次泥牛入海。
  • 臺灣職棒大聯盟向假球案教練求償再遭法院駁回
    臺灣「高等法院」今天再次駁回該訴訟請求。根據法院判決,兄弟象前教練中込伸被控利用擔任總教練的身份,於2008年4月到2009年9月間,配合蔡政宜職棒籤賭集團,在兄弟象與其它球隊進行例行賽時,指定投手上場放水打假球,從中獲利百萬元(新臺幣,下同),遭控欺詐。法院2010年將中込伸以詐欺罪判刑1年8月、得易科罰金,緩刑4年。
  • 再現「農夫與蛇」的故事:借款20萬十年不還反目成仇,法院判敗訴
    · (十年後,要求歸還借款,賴三以各種理由拒不歸還)· 直到2019年初,陳義的兒子要結婚,需要錢去買婚房,這個時候,陳義才向兄弟賴三說起這個事情,但是賴三聽後說自己最近周轉困難,再等等,便掛斷了電話。
  • 【587】裁定駁回與判決駁回的審查對象
    若原告起訴不符合該起訴要件,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合法為由通過裁定形式駁回起訴。但若案件實質上涉及到原告的權利保護要件是否成立時,應由法院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後加以判斷。如果其提起的訴訟請求缺乏權利保護要件,即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的,則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能得到支持為由通過判決形式駁回。
  • 最高判無期,罰金最高1.8億!廣東又一批黑勢力栽了
    開賭場打擊報復致一死多傷兩主犯被判無期徒刑6月4日,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陳運平、鄧國民等22人涉黑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開設賭場罪、聚眾鬥毆罪、非法拘禁罪等,數罪併罰,判處陳運平、鄧國民無期徒刑,並分別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等財產刑。
  • 市中區法院通報一起詐騙案:警惕這種「內部價」投資——
    為還賭債 編造各種理由騙取他人錢財 庭審中,湯某供述稱,為向他人償還賭債和高利貸款,他將自己的一個微信號偽裝成公司股東吳某的微信推送給任某,並告訴他,這個人是公司股東,可以關照他。
  • 中天假處分被駁回 前綠籍臺南市長批行政法院已淪為「駁回法院」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對中天新聞臺申請假處分被駁回,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今天表示,現在整個行政法院體系嚴重的失能,與不當行政處分有關的案件,幾乎95%都會被駁回,也因此有「駁回法院」的稱號。其實這類案件應該像英美各國,由一般法院來處理,透過行政法院都是在浪費時間。
  • 二審駁回上訴後,法院會如何處理?
    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二審之後,法院會怎樣處理的問題,以及再審的注意事項。一、二審後法院會怎樣處理?(一)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1、二審法院對原審案件全面審理後,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量刑都正確,上訴理由不成立的,就會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微普法】朋友借43萬遲遲不還,拿著借條起訴卻被法院駁回?!
    陳先生的辯護律師抗辯稱王女士的訴訟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請求法院判決駁回王女士的訴訟請求。讓王女士意外的是!法院最後認定陳先生的抗辯有理王女士的請求得不到支持被法院駁回!翟春歌律師為此解答主持:借錢給朋友,過了訴訟時效起訴竟然被法院駁回?律師:我們說訴訟時效是三年,借款日子一到你就得開始要!你這三年都不要,那你上法院肯定不被支持!
  • 統一裁判標準避免「同案不同判」
    不同的是,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青島中院)認定知假買假行為屬於消費行為,支持了10倍賠償請求;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三中院)則認定職業打假人不是消費者,駁回其10倍賠償請求。  上述兩份判決書的公布時間都在2019年,且前後間隔只有幾個月。同一事實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再次將「同案不同判」置於公眾視野。
  • 男子詐騙280萬判11年:謊稱可撤銷公安部通緝令
    《法制晚報》記者獲悉,朝陽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翟某有期徒刑11年,罰金1.1萬。  朝陽檢察院指控,2015年6月至7月間,翟某謊稱可以幫助張某的朋友撤銷紅色通緝令,以辦事費用的名義,騙取張某280萬元。  此案庭審時,翟某否認詐騙,稱涉案款項是向張某借的,與撤銷紅色通緝令一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