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Insurance
一則關聯交易事項,透露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誠人壽」)最新投資動態,其擬受讓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前海母基金」)5億元基金份額,主要用於股權投資,獲取商業回報。
藍鯨保險梳理發現,目前前海母基金份額持有人中,還有人保資產、新華保險等9家保險機構,合計認購金額超60億,股比約21%,呈現保險機構「扎堆」持有狀態。
業內人士分析稱,母基金的專業投資團隊能夠接觸到更多優質項目,選擇性直投,子基金投資和直投項目結合,保險機構以母基金為「橋梁」實現股權投資,既降低篩選項目的成本,又分散直接投資的風險。當前股權投資市場優質項目少,少數項目估值風險也高,採用投資母基金的方式,可相對穩妥對接,也將是險資股權投資的主要方式。
分散風險,中信保誠人壽借道母基金投資股權
中信保誠人壽公告稱,擬受讓新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興發展集團」)、深圳市文燊威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文燊威」)所持有的,合計不超過5億元前海母基金的基金份額,佔前海母基金285億元認繳額的1.75%。
公開信息顯示,新興發展集團目前持有前海母基金認繳金額5億元,股比1.7544%;深圳文燊威認繳金額3億元,股比1.0526%。中信保誠人壽介紹稱,受讓基金份額「主要用於股權投資,獲取商業回報」。
據悉,前海母基金設立於2015年12月,管理人為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募集規模285億,存續期10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商業化募集母基金,也是國內單只募集資金規模最大的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從概念來看,母基金與子基金概念相對,主要指的是專門投資於其他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
藍鯨保險了解到,前海母基金資金主要來自4類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包括地方政府;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有商業成就的個人等。投資方向涵蓋股權投資為主的直接投資;子基金投資為主的間接投資;以及流動性投資為主的中短期投資。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藍鯨保險分析稱,母基金可通過投資不同的PE/VC(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子基金,間接投向多行業,分散風險,具有相當優勢。
此外,根據項目盡調,前海母基金於2019年12月10日投資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戴卡」)混改項目,投資金額2.3億元,持有中信戴卡約2.42%股權。故而在持有前海母基金份額後,中信保誠間接持有關聯公司中信戴卡約0.042%股權,投資金額約0.04億,構成關聯交易。
事實上,以上案例也能作為母基金進行投資的案例,具體來看,保險機構參與母基金投資,母基金再投資管理子基金對接企業項目,通過母基金集中管理子基金,更專業更效率,同時能夠分散風險。
「母基金是一種更容易進行風險管理的間接投資模式」,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介紹稱,與直接投資相比,保險機構投資母基金,相當於是在挑選符合自身投資條件的基金和基金經理,管理難度較低,「對於保險資金而言,風險更低也更可控,也適合保險投資規模通常較大的需求」。
一位投資人士介紹稱,早前在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機構魚龍混雜,行業運作不夠透明,內部約束不足,合格投資人隊伍缺失,而設立母基金進行投資,可以輸入效率和秩序。同時,母基金通過結構化及創新型的資產配置安排,能夠為投資者創造平滑和持續的現金流入,實現收益率與流動性的均衡。
降低信息不對稱壁壘,投資母基金將成主流趨勢
當前,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選擇投資母基金,也成為一種趨勢現象。
藍鯨保險梳理發現,除中信保誠人壽外,前海母基金的投資者行列中,已有9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的身影。譬如,君康人壽認繳15億元,持股5.2632%;人保資管、新華保險均認繳10億元,持股3.5088%;光大永明資管認繳7億元,持股2.4561%;此外,渤海人壽、太平人壽、永誠財險、陽光人壽、建信人壽也持有前海母基金相應份額。
「大中型保險機構投資母基金已然是一種趨勢」,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員陳嘉寧分析稱,保險資金規模較大,資金來源固定,且對收益要求不嚴苛,更為看重安全穩定,投資周期較長,譬如10年、20年的長期壽險資金,與股權投資存在相當適配性。
「母基金的專業團隊能夠接觸到更多優質項目,進行選擇性直投,子基金投資和項目直投相結合,創造更好的收益。同時,免除保險機構團隊耗時耗力逐一調研項目,並且很大程度存在信息不對稱,一旦投資,風險相對集中」,陳嘉寧補充道,通俗來說,機構單向進行股權投資,相當於一對一買雞蛋,好壞未知,而通過母基金,則是第三方專業人士幫助在一籃子雞蛋中挑選「好雞蛋」。
人保資產發起設立「人保資產-前海母基金股權投資計劃」時提及,採用股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母基金模式,具有一定創新意義,前海母基金開創了子基金與項目跟投相結合的創新業務模式,符合保險資金戰略配置需求,有助於提升長期投資回報率。
據悉,前海母基金最終投向生物技術與健康、信息技術、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及化工、高端裝備與先進位造等領域的項目。保險機構也能委派人員參與基金諮詢委員會,動態了解基金的投資決策,提高股權投資的水平。
整體看,母基金對投資者的價值體現在可以幫助解決以下問題,包括接觸不到優質基金;拿不到好的交易條款;跟蹤及監督不利;回報不穩定;單個基金風險集中;大的LP對股權投資不夠了解,人才、經驗、機制等需要時間沉澱。
「母基金不需要直接投資項目,既降低篩選項目的成本,又分散直接投資的風險,屬於保險資金質量較佳的投資標的」,沈萌持有相似觀點,在其看來,當前股權投資市場優質項目少,少數項目估值風險也高,所以保險機構採用投資母基金的方式,實現股權投資相對穩妥。
藍鯨保險了解到,母基金的退出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子基金的退出,在投資結算方面,投資者可通過目標基金投資項目未來上市溢價退出、併購、轉讓等市場化方式退出,依次分配收益。
一位投資人士介紹,在過去的幾年中運作中,以前海母基金為代表的一批背景與實力較強的股權投資母基金取得相對不錯的成績,拉長資產久期,是穩定投資收益的有效手段,也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